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刚刚班师便再兴王师,封赏仪式结束之后,紧随而至便是国君再起征讨诏命。

    ……

第002章:文臣死谏,武将死战() 
——

    诏命一出,右丞相居辛便匆匆入宫面王,此时,卸下戎甲的卫峥换上了一席大袖常服,回到朝歌王宫后便立刻着审陈案如山的奏疏,甚至还未曾踏入后宫怀抱美人来个翻云覆雨,只得将心中欲念尽收,在这盘龙殿连夜不出。

    当此之际,卫楚之争,两国之战已然是决定国运之战,容不得他在此刻有半点儿女私情。

    居辛进入内殿,王座之上的卫峥便是笑道:“丞相有何要事?”

    “王上果真要再集二十五万大军南下与楚国展开决战?”居辛拱手问道。

    “国运之战,君无戏言。”卫峥万分肯定回道,见居辛面色异样,显得犹犹豫豫,便好奇的问道:“如何?丞相以为我卫国如今再集二十五万大军有困难吗?”

    “那倒不是,卫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可言,自立新法以来,我王励精图治,国力一如朝歌黎明,蒸蒸日上。王上欲集二十五万大军自然了无难事也。”居辛拱手秉承,躬身如是而道。

    “可是粮草供给不上?库府钱粮预算不足?”卫峥又问道。心下也疑惑,虽说征讨南阳一郡是一跃千里而在客场作战,并且持续了近一年时间,此战也消耗巨大,这点卫峥知道,十数万大军便是一年的吃喝消耗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卫国经历漫长的积累库府钱粮都是相当充盈,还不至于大一战就到了兵疲民怨的地步,而今的卫国臣民战意盛浓的气息如扑面而来,不可能出现财政吃紧、国力不支的状况。

    居辛说道:“王上,微臣所忧不在聚兵合将,亦不在军费支出,而是……”

    “丞相何时在我面前犹犹豫豫?有话但说无妨!”卫峥笑道。

    “诺——”应允一声,居辛终是说道:“臣之所忧乃是……若此次二十五万大军加之武安君手中已有七万步卒,足足三十二万大军乃是我卫国目下所能达到穷尽之兵,系数交于白起……微臣担忧的是,曾有所耳闻白起于江东拥地自尊小霸王,实在难逃拥兵自重之嫌,武安君若再统三十万大军,臣有恐尾大不掉,于国是患……”

    骤然间,卫峥的笑容陡然消失,手持的奏疏一动不动,整个人犹如凝固了一般。说完这番话的居辛老老实实的低下头,竟是不敢高抬面王,便未曾看到卫峥的表情变化,居辛一番说辞之后便始终拱手躬身,毕恭毕敬。

    良久,卫峥忽然大手一甩,将奏章甩在了席案之上,一声“哈哈”长笑紧随而至,便是一手扶案一手遥指下边的居辛:“子辛啊。”

    “臣在……”

    “你的意思是,武安君会拥兵造反?”卫峥这句话说出口,语气虽轻飘淡雅,然而听在居辛耳里确是犹如旱天惊雷,心中已然大汗淋漓,连忙应道:“呈启我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那又是怎么个意思?”卫峥又问。

    虽说卫峥是一个千古难寻的明主、雄主,但君威难测,伴君如伴虎啊。此时,居辛已经额头冒出些许微汗,知道自己祸从口出而犯了大忌,但却未曾因此言论而后悔,思忖一番便道:“微臣之意并非行小人而刻意在背后中伤武安君。”

    “王上……此次臣是抱着死谏的心而来。”居辛心中一狠,豁出去的说道:“自郑庄公以来,公然以下犯上,大败天子周桓王,只是天下礼坏乐崩,以下犯上作乱者接踵而至。远有郑庄公,近有鲁国三桓乱国、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当以史为鉴啊!王上,臣的意思是,有无造反之意是一回事,有无造反之能力又是一回事。举国之兵理应掌握君王之手啊,请我王三思!”

    “那丞相有何高见?”卫峥又问道。

    居辛思忖一二,便长身一躬,拱手道:“臣请我王亲统大军南下,微臣坐守王城。”

    卫峥自王座之上悠然起身,缓缓的在殿内走来走去,居辛在原地拱手一动不动,未曾再发一言。良久,卫峥平静的说道:“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军不容两帅。寡人若去了,那武安君将会至于何处?君臣之间岂不因此而生间隙?武安君为寡人、为卫国立下不世奇功,卿欲让寡人如越王勾践那般行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举,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寡人?天下士人还会有人敢入卫国,为我所用乎?”

    骤然间,居辛扑通一声便是跪下。

    “来人——”卫峥忽然大喝,一旁匍匐跪地的居辛额头贴着手背一动不动,也一语不发。片刻之后,便见两个带甲的禁军卫士来到殿内:“王上——!”

    卫峥面朝王座头也不回地指了指身边的两个侍女:“将其压下去……斩立决。”

    “诺——!”

    两个带甲禁军卫士抱拳一拱手,旋即将殿内的两名侍女压下,这两个侍从已然花容失色,惊颤的大呼:“王上,奴婢无罪!王上……王上……”

    “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便是罪,不但是罪,更是死罪!”卫峥平和的说:“拖出去……立斩!”

    “王上饶命啊……”

    “王上饶命啊,奴婢无罪……王上……”

    任凭两个侍女如何哭喊央求也不见君王有任何动容之举,这一幕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折射的淋漓尽致,那两名侍女被压下去了,而内殿陷入了一片死寂一般,只有站立着的卫峥与一动不动,人就匍匐跪地而一语不发的右丞相两人。

    良久,卫峥头也不回地说道:“起来吧。”

    “微臣不敢!微臣有罪,请我王治罪!”居辛一动不动的说道,依旧跪地不起。

    卫峥动身了,重回了王座席地而坐,喃喃自语的笑道:“寡人相信朝堂之上有此想法者不在少数,却无人敢言,为何?因为他们怕,怕丢了官爵、更怕丢了性命。而唯独你居辛上前进谏,寡人不信你不明此理,不晓此言会惹来杀身之祸。”

    “可你终究还是来了。”卫峥给自己倒上一樽,持大爵一饮而尽,继而临看下方的居辛:“这便是你能得以坐拥卫国相印之因由,除了你拥一身斐然之才华,更是敢言常人不敢之言,行常人不敢行之举,呵呵,倒也是法家一派应有之作风。”

    悠然一笑,接着说道:“文臣死谏,武将死战,国之大幸也,子辛言己有罪,何罪之有?”

    “王上……”匍匐跪地的居辛终于抬首,便见卫峥面带淡淡的笑容偷来目光,一时间,右丞相感慨的无以复加,双目竟有些湿润,居辛此番进言抱着死谏之心,心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还不起来?莫非要寡人亲自扶你起来?”

    “微臣不敢,臣叩谢我王!”说罢,居辛再行以大礼,这才站了起来。

    卫峥又道:“寡人将才斩了两名侍女,虽死于我手,却因你而死。”居辛听闻此言,惭愧的低头不语,卫峥又道:“也并非错在于你,错就错在她们听了不该听的话。将才发生之事,切记给我永远烂在肚子里,寡人不希望有第三人知晓,寡人可不愿看到将相失和、互生龃龉的一幕发生在我卫国庙堂之上。”

    “臣谨记我王警示。”居辛长身一躬,说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卫峥接道:“武安君于江东自尊为小霸王,乃受寡人之意,寡人将举国之兵交付武安君,是非忠奸寡人慧眼如炬,丞相大可不必多虑。”

    原来如此,居辛这下再无疑虑了,便拱手道:“微臣明白,臣这便着手力办大军后勤粮草供应之事,确保武安君和前线将士们的粮草辎重准时送达。”

    “去吧。”

    “微臣告退……”

    ……

第003章:兴师南下() 
——

    诏命一出,王于兴师,举国之兵集结二十五万大军,整个卫国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骇人的战争机器,举国臣民皆如火如荼的为这一战而服务,所有的一切在与楚国决战面前统统让道。

    集二十五万步骑大军已经是穷尽卫国目前之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为了给白起凑够这二十五万之巨的数目,就连他的禁军卫队都抽调了一半出来。

    此战,不但是楚国国运之战,也是卫国国运之战,鲸吞江淮千里之地,不出三年卫国便能与秦、齐并强天下,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

    在也没有比此刻更好的机会了,卫峥断然不会放过永固江东,鲸吞千里楚地的天赐良机。

    在原有攻楚南阳一战的十五万步骑大军为基础,卫峥在全国征召再聚十万之众,不多不少,合计刚好二十五步骑大军。

    半个月之后,二十五万之众的庞大军队跨过济水,途径大梁城直奔雍丘而去,军队路过大梁城的时候,自贬为君已是傀儡之君的魏君魏嗣匆匆出宫,在城楼之上临眺黑压压的卫国大军如黑色长龙一般穿插而过,步卒延绵不绝,骑兵万马奔腾,看到这支军队后,这是一支让他彻底绝望的军队,魏嗣浑浑噩噩的回到大梁宫内继续过着夜夜笙歌、醉生梦死的生活。

    大军离开卫国国境之后行军速度很明显的减慢了,因为国境之外的行军道路远没有国境之内好走,卫国的疆界范围之内皆通有老百姓们俗称的“官道”,也就是直道、驰道。可以遇见的是,打下楚国的江淮东郡之后,驰道、直道、驿站等设施的修建也势必会延绵于此。

    军队南下之时正是春末夏初之际,盛夏酷暑可是不利于大规模的行军纵深,战国时代之前的数百载被称之为“春秋”,便是因为当时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都在春秋之期,故以“春秋”而定义。

    到了而今的战国时代,自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以来,今之天下绝大多数的战争同样也是发生在春秋两个时节,然而不同的是,方今天下两国征伐动辄投入数以万计乃至数十万计的大军征伐,无不在阐述当今天下的列国无不是好战之国。

    战国无战事,无异于痴人说梦。

    且说白起所部与宋军会师之事,戴堰得知有一支卫国大军从南方北上会师的时候大为高兴,可等到双方大军于肥陵成功会师之后,见到卫军主将是白起,戴堰仿佛跟见了祖宗似的,吓坏了。

    有道是人的名、树的影,当年卫国的“攻宋之战”,卫军统帅正是白起,“攻宋之战”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戴堰亲率号称十万宋军精锐部队先是在卫宋交界的历山一带被卫峥不到三万之兵大败,“历山之战”后,紧随而至便是白起统率大军发起了雷霆扫荡之势的“攻宋之战”,一路陷阵拔营、攻城拔寨可谓无所不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宋国西境全面沦陷,大军更是陈境在甾城而对宋都城睢阳虎视眈眈。

    而今已过去了十五年之久,可当年一幕,却令戴堰至今仍旧难以忘怀,十五年了,白起已然封武安君,威震天下。戴堰还知道就在这肥陵不远处的居巢之地,有着近二十万的越军亡魂便埋骨于此,赫然便是白起亲手将他们送葬于此地。

    武安君之名,杀出了赫赫凶威。

    随着时间推移,卫举国之兵二十五万步骑大军连续三日星夜兼程急行军,南下之路最大的阻碍蕉城早已被宋军所拔,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便来到了寿春。

    卫宋两军扎营之地,一个甲士奔入白起的帅帐之内:“禀武安君,大王派遣的二十五万步骑已从寿春而来,目下距离我营只有五里之遥。”

    白起得知消息大喜的当场从主座上应激而起,一时间精神大振:“速速备马——!”

    片刻之后,白起带着一支轻骑部队离开了大营,朝向北面而去,寿春便在肥陵之北,两城之间不过十里地,肥陵与寿春之间是一面湖泊,名为芍湖。

    三个时辰之后,沿着芍湖北上的白起终于看到了北方黑压压的军队犹如长龙一般朝南而下,一排硕大的“衛”字纛旗于急行军中猎猎招展,远远的便清晰可见。

    是卫军没错了!

    白起精神大振,不由得策马加快了速度迎了先去。

    楚军被困于昭关,留下这三十万楚军,白起势在必得,然而以自己从江东带来的七万步卒和宋国的十万大军,断然难以实现这个惊骇的目标。宋国虽有十万之兵,但白起却难以对其如臂挥使,加上还有一个宋王在军中,会突遭很多变数。

    但有了卫峥送来的二十五万大军就不一样了,加上自己目前已有的七万步军,光是卫军便足足有三十二万之巨,兵力上已然与楚不相伯仲,吃掉三十万楚军更有无疑把握更大。

    眼看大军越来越近,白起面露喜色而,一声大喝道:“亮旗——!”

    末了,但见一面“衛”字战旗在白起的小股部队之中迎风而起,一个骑在马上的甲士高高举起手中的战旗,白起等人便在原地一动不动。

    与此同时,风尘仆仆南下的二十五万大军之中,最前方是两个人并列而纵马奔腾,身后是一辆轺车,车内载着一个文士,两员武将异常年轻,赫然便是魏缭与穆邯二人,他们身后的轺车之内坐着的人则是左丞相景玱。

    “停——!”就在这时,魏缭大手一挥,浩浩荡荡的大军立刻停止前进。

    “前方便是肥陵,武安君所部与宋军皆在此城,魏将军何故在此停留?”轺车之内的景玱疑惑不解的问道。

    “丞相请看……”魏缭遥指前方而道。

    闻此言,景玱不由得远眺而去,大军前进的路上,约莫一箭之遥的距离有一小队人马顿足而立,最醒目的是那面迎风招展的“衛”字战旗,景玱略感惊讶,再仔细一看那队伍为首之人的面容,顿时大喜而笑道:“魏将军,是武安君亲自来迎接我等啊。”

    “前方之人是武安君?”魏缭大吃一惊的回头看向了景玱,后者笑意使然的点头,他又转头远眺前方,目光聚焦在了为首之人身上,正是策马而立的武安君白起。

    ……

第004章:封白起为宋国之武安君() 
——

    “将军,快快动身吧。”景玱抚须而笑道。

    “遵命,丞相!”魏缭抱拳拱手,大手一挥,军队再次启程,片刻之后,大军再次停了下来。

    魏缭看着前方已然下马的白起等人,同穆邯一并也连忙下了战马,景玱爽朗大笑的走下轺车带着魏缭与穆邯两位年轻将领朝着白起而去。

    片刻,景玱笑着迎了上来,抱拳而道:“武安君竟是亲自相迎,景玱实不敢当。”

    “丞相说笑了,这句话应当在下说才是。”白起微笑的拱手,旋即忍不住的面向大军临眺,一眼望去难以将这黑压压的长龙尽收眼底。

    景玱见状会心一笑,便道:“武安君,身后便是我卫国将士,足足二十五大军,武安君要这么多,王上可是一个不少的给你送来了,非但是倾举国之兵,王上更是不惜抽调了半数禁军卫队,确保足足二十五万众交与武安君之手啊。”

    一听此言,白起情不自禁的慨然道:“在下没有想到大军来的这么快,王上待我如此深信不疑,白起唯有肝脑涂地,奋勇杀敌以报我王隆恩。”

    说完,武安君便是面朝北方抱拳长身一躬。白起虽说是一代不世帅才,却也深知这天底下难有君王敢将举倾国之兵全权给予一个武将统领,这不仅仅是魄力,更是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白起深知卫峥自打把这二十五万倾国之兵交给自己,等于把卫国国运交付与己,这是需要多大的魄力与信任才能有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