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道当李忱登上帝位后,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疯疯癫癫,沉默寡言,反倒是精神焕发,勤于政事。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宰相李德裕以及他的一些朋党赶出朝廷,当时朝中的朋党之争已经延续了几十年,李忱果断的将该贬的官员贬出京城,一举解决了延续多年的朋党之争。
继而唐宣宗李忱还为在“甘『露』之变”中除过郑注、李训以外不幸死去的大臣们平冤昭雪。他任人唯贤,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官员,把皇亲国戚中一些没有才干却位居高位王孙公爵一一辞退。
唐宣宗李忱特别喜欢读《贞观政要》,他觉得自己应该也要向唐太宗那样,励精图治,勤勉于政。
李忱的铁腕政治不仅表现在对身边的人和事,也体现在他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军事打击。
大中元年(847年)五月,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出兵深入,大破北部诸山奚,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捷京师。这是继会昌时期大破回鹘汗国以后又一次对北方游牧民族取得的军事胜利,至此以后,北方再无大的军事威胁,得到了彻底的平定。
大中二年(848年),收复瓜州等失地。
大中四年(850年),收复肃州、兰州等十州。
大中五年(851年),收复沙州等十一州。
自此,除过凉州以外的河西地区,又重新回归唐王朝的怀抱。唐宣宗不禁感慨道:“宪宗常有志收复河西地区,然忙于中原用兵,事遂未成。朕竟其遗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
此外,在李忱的努力下,唐朝军队先后平定了安南,抚平了党项,使唐王朝的政治经济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唐宣宗李忱还特别爱读书,他还专门早了一座宫殿用于读书,每次下朝后,都要去专用的宫殿读书,有时候甚至读到深夜才结束,被称为“老儒生”。
生『性』仁慈的李忱对于自己兄弟子侄们也都是关爱有佳,有谁得病后都要亲**问,他也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郑太后,拜谒太庙看到自己父亲宪宗的灵位时,也不禁潸然泪下。
对于子女的教育同样是唐宣宗李忱的一大特『色』,他本来就是一位比较节俭的皇帝,所以对于子女的教育也都非常严格,当自己的公主女儿出嫁时,按照以前的惯例,是要用金银来做嫁妆,而到宣宗女儿这里,则改为了铜质的。他还教导女儿不能摆公主架子,要孝敬公婆,不能给皇室丢人。
就是这样一位好皇帝,最后还是没能逃脱丹『药』的魔咒,可能唐朝皇帝对丹『药』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吧。
在唐宣宗晚年,也就是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由于长时间的服用丹『药』最终导致李忱丹毒爆发,而后的一个多月都无法上朝。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病入膏肓的唐宣宗李忱驾崩,享年50岁,被葬于贞陵。
纵观李忱执政的十几年里,他对内结束了朋党之争,抑制了宦官权利过度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及外戚,对外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由于其一直以唐太宗为自己的榜样,所以人们都称之为“小太宗”。
第51章 唐懿宗李漼(玩物丧志的皇帝)()
唐懿宗李漼,唐朝第17任皇帝。本来唐宣宗李忱对自己的四子夔王李滋比较喜欢,想立其为太子的,但无奈李滋年龄太小,所以立储之事就暂时未定。直到李忱去世,太子还是没有人选。所以选储的任务还是被宦官们给完成了。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病逝,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李漼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值得一提的是,李漼是唐朝最后一位在长安平安度过皇帝生涯的皇帝。
李漼继位后改年号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因为自己父亲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来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宣宗的影子。
唐懿宗在位时期,沉『迷』于游乐宴会,而且对音乐也十分痴『迷』,他每天都要听音乐,光乐队成员就有500多人,这些人随时准备着为懿宗奏唱天籁。
在宫里玩得不尽兴,李漼还要出宫游玩,长安附近的行宫都要随时恭候皇帝陛下的到来。李漼每次出行,都声势浩大,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这笔开支占了本就不多的税赋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在长安附近玩腻了,李漼还要去更远的地方去看看,而祭拜列为先皇的陵墓则与他放『荡』不羁爱玩的心思刚好结合起来,因为这些陵墓散布在关中地区,渭水北岸,距离长安都是比较远的。
这唐懿宗李漼绝对在拜祭先祖上是遥遥领先其他帝王的,他把唐朝自开国以来所有皇帝陵寝都挨个转了一遍,足足16座帝陵,一座不差的全部拜了一遍。(难道冥冥中就注定快要亡国了吗?)
唐懿宗不仅自己毫无作为,他还不想让宰相大臣们约束自己的。所以他刚继位的时候就罢免了首席宰相令狐绹,提拔白敏中统领百官。
为什么让白敏中而不是别人呢?这白敏中是前朝老臣,工作也很敬业,不过他的腿因为不小心摔坏了,只能躺在床上,无法上朝。
不过这白敏中还算识时务,他就三次上表皇帝请求辞掉宰相一职,毕竟无法正常上朝对于一个宰相来说是不行的。
但他的请求被皇帝唐懿宗李漼给驳回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一般百官都要有个统领才对,现在这首席宰相白敏中虽然为百官之首,但却不能来上朝,大臣们群龙无首,没人督促,工作热情自然就不高,也就没有那么多事情向皇帝报告。这是李漼觉得很爽的事情,因此她每日的早朝也都是敷衍了事,毫不关心。
右补阙的谏官王谱就看不惯皇帝这种无所事事的样子,于是上疏皇帝,劝诫李漼不要在这样继续下去,要做一名合格的皇帝。
脾气并不是很好的皇帝李漼当时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了,下令把王谱贬出朝廷,去当了一个县令。
而当时也有的大臣说王谱是谏官,不应当遭贬谪。
于是懿宗便让其他宰相们商议此事,没想到,那些宰相们一股脑的全部支持自己的皇帝,说王谱是罪有应得,该贬出朝廷。
从这件事那些宰相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懿宗朝的这些宰相们,大多都是随波逐流,唯利是图的家伙。所以在李漼执政的十几年里,官员队伍的廉洁风气『荡』然无存,每个人都是能大贪绝不小贪,个个都吃得饱饱的、肥肥的。
唐懿宗还对佛教感兴趣,在经历武宗朝的灭顶之灾后,佛教在文宗时期又得以陆续恢复,到唐懿宗手里,更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他倡导广建寺院,大造佛像,当然也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咸通十四年(873年)三月,唐懿宗下诏书奉迎佛骨,立即招来群臣的劝谏。
大臣们一致认为此举劳民伤财,而且有唐宪宗迎奉佛骨之后暴死的前车之鉴,均认为此举不祥。
唐懿宗李漼对此却充耳不闻,还对大臣们说:“朕能活着见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这次迎奉佛骨的规模,比起宪宗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京师到法门寺沿途之上,禁军和兵仗绵延数十里,场面之壮观,远远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
四月八日,佛骨舍利迎入京城,在宫中供奉三天后,懿宗允许送到京城的寺院让百姓瞻仰。虔诚的信众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或者在头顶上燃香奉礼,富豪之家则举行法会,不惜花费巨资,他们甚至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招集高僧大德,又请来戏班子载歌载舞。
说来真邪门,唐懿宗李漼最后还真没能逃出宪宗迎佛骨后暴死的魔咒,就在当年的六月,李漼就患上了重病。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唐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他玩物丧志的一生,时年41岁,被葬于简陵。
第52章 唐僖宗李儇(颠沛流离的皇帝)()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在唐懿宗李漼病危之际,他的五子李儇被宦官田令孜拥立为太子,随后登上帝位,是为唐僖宗,而当时的李儇虚岁才12,他也是唐朝皇帝中,继位时年纪最小的。
由于李儇年幼,再加之从小就被宦官田令孜照顾起居,感情上很是有些倚赖,并称呼田令孜为“阿父”,继位后便任命他做了神策军中尉。这样一来,僖宗朝的重大决策都掌控在田令孜手中。
唐僖宗李儇是一个比较有天份的皇帝,他对琴棋书画都比较热爱,但同时也将吃喝嫖赌囊括怀中,李儇最喜欢的运动当属唐朝的国球——马球。
打马球本来无可厚非,因为打马球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也可以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早些年唐朝军队所向披靡大概也和热爱打马球不无关系。但唐僖宗热爱马球以至于荒废本职工作,任由自己的“阿父”田令孜为非作歹,把持朝政,这就大错特错了。
在宦官田令孜手里,唐王朝的经济政治持续颓敝不前。
终于,唐朝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开始爆发了。
乾符二年(875年)初,濮州爆发了王仙芝起义。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冤句爆发了黄巢起义。
王仙芝与黄巢两股农民起义军,与唐朝军队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但这王仙芝似乎意志并不坚定,在朝廷多次发布招降令后,他动摇了,但终因各种阻力没能投顺唐廷。当时地方的唐朝军队也不是软柿子,所以双方在交战中,互有胜负。王仙芝也于乾符五年(878年)率军突围时不幸战死,其部下则追随黄巢,继续与唐朝军队周旋。
这黄巢也是一员猛将,自小习武,善于骑『射』,他带领成千上万的农民起义军,与唐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
由于唐王朝的腐朽无能,在战场上的唐军虽也有胜时,但总归是力不从心。
广元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击破潼关,长安告急!
此时的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的带领下,一路向西,逃到蜀地避难去了。
同月,黄巢攻陷长安,登基为帝,国号大齐……
时间来到中和二年(882年),唐王朝真正的掘墓人——朱温就要开始亮相了。朱温早年跟随王仙芝、黄巢等农民起义军作战,也是一员猛将。在这年的二月,黄巢封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但当时的同州并没有后在黄巢手中,所以黄巢就让朱温自己去攻取。
作为手下的朱温也就领命前去,但当时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在同州驻扎了几万部队,朱温与其交战,未尝胜绩。
朱温只好向黄巢请援,但每次发出的奏章都无果而终,而且朱温还从小道消息得知自己的老板黄巢马上就要破产了,所以朱温与自己的心腹们一合计,干脆起义投降唐军算了。
就这样,朱温背离了黄巢,与唐军一道平叛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当然,朱温也被唐僖宗封官进爵,大力赞赏,李儇说:“这(朱温)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
与朱温一起被重用的还有李克用。
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由于李克用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因此被命为河东节度使。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再次大败齐军,最终使得黄巢『自杀』。
中和五年(885年)三月,唐僖宗重回长安。
但还没等到唐僖宗李儇从数年的逃难生活中缓过神来,新的事情又出现了:宦官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交恶,所以自以为是的田令孜就纠结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向王重荣开战。
这王重荣也很聪明,他也联合李克用来对付朱玫和李昌符,而且他们二人联手大败朱玫和李昌符。
当初攻打王重荣是宦官田令孜的主意,而这时的田令孜与唐僖宗李儇那是一条船上的难友。无奈,长安再次被攻破,田令孜再次带着皇帝李儇西去避难了。
最后唐僖宗李儇还是把王重荣和李克用这两股势力争取过来,为朝廷效力。
直到光启四年(888年)二月,已经患病的僖宗终于又一次回到了熟悉的长安,在拜谒太庙以后,李儇举行大赦,并改元为“文德”。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三日,李儇病重。
三月六日,唐僖宗终于在颠沛流离之后离开了人世,时年27岁,被葬靖陵。
第53章 唐昭宗李晔(日薄西山的帝国)()
当唐僖宗李儇病重之时,群臣都支持僖宗的六弟、吉王李保为继承人,而当时只有宦官杨复恭请立唐僖宗同母弟寿王李晔。
杨复恭之所以拥立寿王李晔,仍然是宦官自行废立的惯用旧例,加之寿王李晔自身也能够表现一些军事才能,且与杨复恭关系相处也算和谐,比较能为杨复恭等人接受。
此时的唐僖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略微点头算是恩准了。
于是文德元年(888年)三月,李晔被立为皇太弟,同月登上皇位。
在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昭宗即位的杨复恭。
昭宗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哥哥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表面上,昭宗一再对杨复恭表示尊敬。同时,却尽量回避与杨复恭等人的接触,政事都和宰相们商议。暗地里,昭宗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
后来,杨复恭和昭宗的矛盾公开化了。杨复恭写信让他那些在地方的干儿子们拥兵自立,对抗朝廷。
唐昭宗就让杨复恭去凤翔去任监军,而杨复恭却抗命一直留在长安,并且以辞职来要挟唐昭宗。没想到唐昭宗却顺水推舟,同意了杨复恭的辞官请求。
杨复恭看到要挟不成,反而失了兵权,恼羞成怒,于是便秘密地和自己的侄子杨守信准备谋反,被皇帝识破,进而李晔号召各方节度使诛杀杨复恭,在一年之后,杨复恭被李克用斩首。此后朝中宦官的势力减弱了不少。
宦官的问题有所进展之后,还令唐昭宗头疼的就是愈演愈烈的藩镇割据。
僖宗朝的农民起义使藩镇们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因为朝廷已经没有多大力量来征讨叛『乱』的藩镇了。
到唐昭宗李晔这时,藩镇割据已经尾大不掉了。而李晔觉得诸藩镇藐视朝廷是因为朝廷没有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他广招勇士,组建了一支超过十万人的禁军队伍。
队伍组建后,就不停地与各个藩镇作战,但结果输多胜少。当时李克用是各路藩镇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所以朱温、李匡威、赫连铎三个藩镇就联合讨伐李克用。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本身就好武,加之他现在占据着很大范围的土地,不光对于已经破败不堪的唐王朝,而且对其他比较弱一点的割据势力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
李克用最终被朱温、李匡威、赫连铎的联军打败,但实力尚存。于是朱温、李匡威、赫连铎又联名上奏,请求再次讨伐李克用。
这时,朝中的禁军以及朱温、李匡威、赫连铎四股军事力量一起对付李克用。
但李克用并没有胆寒,他觉得朝廷的禁军都是乌合之众,而朱温虽然实力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