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小宝记下这笔账,决定静观其变。
千金公主见着杨氏,首先表明身份:“我是大唐千金公主,我能带你进宫见皇上与皇后!”
凑巧,杨氏远远见过千金公主,认识她!
认识就好说了好多,她没有抵触,千金公主详细地询问了那个老京官隐瞒黄金矿脉的事情。
“没错,他隐瞒了莱州黄金的真相!“杨氏肯定地道。
她讲述黄金矿石的形状,讲述了老京官检验黄金矿石的真假,讲述了黄金矿脉的分布图,比起程伯喜问她时的位置多了50%的范围!
果然,她有保留,算是聪明,万一程伯喜负她,那就得之不多,搞不好亏本。
还有没有保留呢,难说!
于是,千金公主带着杨氏,在金吾卫的保卫下回洛阳,立即进宫!
天色已晚,但消息报进宫里,顿时千重万重宫门为她而开。
是夜,千金公主和杨氏得蒙皇后武则天召见,并宿于宫内。
她们见皇后的事务第二天才见分晓(要召见工部官员进见和对质),冯小宝第二天也非常忙碌,他与他的两个兄弟在城外小庄设祭,给那些为他们而战死的三十余人祭祀!
尽管冯小宝精神有够大条,也脸色严峻,毕竟是三十多条人命,人命关天!
他有心理准备,但事到临头,那么多具棺材摆在面前时,也抿紧嘴巴,庄严上香。
“通往王座的道路上白骨累累!”冯小宝喃喃地道,人家还以为他在念经。
他代表程伯喜和杨成献宣布,阵亡者每家一百贯的抚恤金,受伤者五十贯八十贯不等,帮助解决家庭困难,例如安排成年子女做工(他有产业,倒是能够大言不愧)、未成年子女每年发给米油盐与铜钱,直至成年!
当时的人很纯朴,给东家贡献了儿子或者丈夫,东家如此仁义,他们要给冯小宝他们叩头呢。
冯小宝们哪敢当啊,连忙闪避,如此,他们的名声就传开了。
给伤亡者家庭以较高补偿是冯小宝的力主,当时人命不值钱,哪怕是有用的部曲家庭也顶多发给一些铜钱作为抚恤金了事,小宝毕竟来自后世,后世人命金贵,因此小宝的观念以人为本,不想成全了他的名声。
忙碌一个白天后,冯小宝三人齐至公主府打听消息,她讲述了廷见的情景。
“昨晚皇后召见了我们,今天早朝后又召见我们及工部官员,下午工部官员和户部官员已经出发前往莱州,依照杨氏所画地图进行查找矿脉!”
仅皇后接见了她们,因为今上即高宗李治长期有头痛与眼睛毛病,一思索事情就头昏眼花,因此不理实务,只在后宫静养,有确切消息再听奏,朝政大权归皇后掌管。
“杨氏见到皇后之后,立即画出了一张地图,标明矿脉的位置还有矿脉的估计产量,比我们之前看到的要大一倍以上!”
哦哦,又打埋伏啊,见着皇后之后才放出真地图,冯小宝和他的小伙伴们表示无语。
“皇后听了杨氏奏报,十分高兴,说派官员去查验之后,对你们必有重赏!”
确实让上心大悦,因为朝廷用度艰难哪,
曾几何时,皇帝李冶和皇后武则天结合之后,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是丰收年,洛州一带栗米每斗才两钱半,米价低,人们生活成本也低,活下去容易,多子多孙!
到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改铸乾封泉宝,以一当十大钱,造成商贾不通,米帛升价,又因连年对高丽、吐蕃、及突厥用兵,农事不振(男人都去打仗了),又天灾不断,引起物价飞涨,关中一带斗米竟达三四百钱,反正米斗百钱。
拿今年来说,开春后就有各州陆续报来灾害,而且又准备与吐蕃大战,钱就象流水般地使出!
常言道一文钱难倒英雄,天子富有四海又如何,甚至他家里的资金都比不上长安市上的富商巨贾多……国税一收上来,立即支出,搞得狼狈不堪,如:
“上以关中饥馑,米斗三百,将幸东都(洛阳)”(资治通鉴卷203记载)
“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忱于路,人相食”。(水灾旱蝗导致耕田者不易为,是以千金公主因做生意得当,有了一些流动资金,一举拿下数千亩地)
现在听闻有莱州有大量黄金,听杨氏煞有介事地奏报,皇后当然高兴啦,有人送金子给你你会不高兴?
千金公主给皇后上奏,说起老京官携杨氏在新都山遇劫,冯小宝三人在新都山强盗手里救出杨氏,得知黄金之事,立即以国家朝廷为重,果断上报!
冯小宝与千金公主关系不同一般,千金公主不遗余力为他们张目,结果皇后闻报后,大加赞扬道:“诸卿忠心为国,朝廷必不负也。”
她声明说等待莱州黄金得到证实之后,朝廷不吝重赏。
事实上,千金公主见皇后时,将数次裴氏的幕后黑手都归为新都山强盗,从不说朝中有人搞事,此乃她的聪明之处。
打蛇不死,必被蛇咬,连皇后花了多年功夫都搞不定的关中望族,千金公主不想淌此混水,且大家不撕破脸之后,有皇后说日后封赏的旨意,想来裴家也会偃旗息鼓,不再为难。
朝廷既然介入,静待工部勘探结果了。
冯小宝听千金公主讲述廷见,又见程伯喜在旁坐立不安,不禁好笑,乃问起千金公主道:“杨氏何在?”
回复是:“已留宫中,任职女官矣!”
原来杨氏有家学文学功底,谈吐斯文,从容不迫,皇后甚喜,留之后宫当起女官来者!
见到程伯喜脸色不爽的样子,千金公主这才着人呈上杨氏所写短信一封,伯喜拆开来看,大意有三:一是皇后相留,岂能不从?(其实是为人质了)二是对他有所欺诈,内心有愧(真正地图多了许多)。三是残花败柳,无颜见君。故此,请君不必相思!
程伯喜看过书信,惆怅不已,又见事了,遂与杨成献告辞离开。
(小宝和他的小伙伴们见到有的人光看书也不收藏与投票,他们表示惊呆了!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七十一节 唐执令的预感()
他们离开后,千金公主笑口兮兮地道:“听说小宝你斩‘山神’,习农事、吃蝗虫,做得好大事!”
“哪里哪里!”
“小宝你农事这么精,先是有沼气,施肥很有作用,现在又造水渠,我都没想到啊。”千金公主这么说了。
“咳,都是我之前在乡村遇到的”此话不知道说了几遍,冯小宝千篇一律,连借口都懒得找,实令公主摇头无语,但对于冯小宝的能力又有新的认识。
同时,对于小宝的为人也增添新的看法。。。千金公主派出的家将阵亡后,家庭得冯小宝抚恤,许以重酬,他们除了感谢小宝,还到家主………千金公主府里叩谢,是以千金公主知晓此事
在其他人看来,冯小宝接近“武夫”一枚,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习武,拳脚功夫和武器使用了得,除此之外,做生意是他的本行,他读得书少,不会咏诗作对,貌似武略有余,文韬远远不足。
但随着对冯小宝的了解,肥皂一出,千金公主立知其智谋非同小可!再有沼气、开渠、灭蝗、还有其它,特别是沙盘,让公主知道,小宝之智,浩若渊海!
显露的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千金公主真的很好奇,究竟他的智谋从哪来?
他每每都说俺之前在乡村遇到的,好厉害的乡村啊!
千金公主也有农庄,怎么都不遇到过呢?
文武俱备,武力智力双强,千金公主还真的没遇到过这等牛人,是以她对小宝接近唐甜只字不提,而对山庄里的“奶公”简三郎所提之事亦不过问,好言抚慰简三郎,着他勿惹小宝。
在冯小宝与千金公主谈论时,也有人谈论到他。
在小宝的城外小庄里,唐甜居正室安寝。
古人礼节甚重,一个大宅院里,妻妾能够住在哪里都有礼节规定,正堂正室,只有当家主妇才可以住进去发号施令,而冯小宝安排唐甜住进去,居心昭然若揭。
唐甜乃胡女血统,大刺刺地住了进院,其间宽敞明亮,设施齐备,当中一个“马桶”,让她觉得非常吃惊。
马桶边的厕纸,让她更是好奇!
用过之后,唐甜觉得很是方便,加上洗沐时用的水塔、香皂与肥皂的使用,家中的婢女说都是家主(小宝)的发明,唐甜就知道这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除了有拳头,还有脑。
开玩笑,小宝穿来之后,岂可不作发明,一些简单发明如马桶简单易行,纸张在唐朝亦有应用,哪怕贵了但小宝也用得起,为什么不用来改善生活呢。
但他不作推广,只在家里用,仅得亲近他的人才跟着学。
而他家因为制药关系,最讲保密,婢女仆役均不敢对外乱说。
唐甜使用过后,对小宝的感觉如同千金公主一样:究竟他的智谋从哪来?
夜来约七点多,还早着呢,婢女说唐甜堂兄唐执令来访,乃请见。
他进到内间正堂,见着里面的桌椅,小小的吃惊:“他(小宝)明明是汉人,坐着却彻底胡化了!”
唐朝主客之间都是跪坐,不象后世大家坐在椅子上,双腿着地,其实不是跪坐的胡床马扎,在唐代开始流行,毕竟坐在椅上舒服,只不过华夷之辩(你坐胡床就是胡人作风了,跪坐是汉人最传统最正规的坐法)的存在,导致没能公开地普及。
冯小宝的外间客厅依汉制,大家跪坐,内宅则彻底“胡化”,跪坐哪够坐椅子上安逸!
不仅是椅子,冯小宝有以前记忆来的模板,又有钱,请人打造出来的桌椅与众不同,乃太师椅也,甚至还有三张摇摇椅(平时是三兄弟一起摇),让人眼前一亮!
堂妹坐在摇摇椅上,微微摇晃,唐执令亦坐下,摇上几下,觉得很是舒服!
“想不到冯大郎此间如此胡化啊!”唐执令感叹道。
完全标新立异,对于汉制的跪坐彻底摒弃,那(太师)椅座位很宽敞,面积大,难道用来盘坐的?(唐代主要有三种坐法,分别是跪坐、盘坐(和尚打座)和垂腿坐(胡人坐法))
“不,小宝是彻头彻尾的大汉族思想!”唐甜摇头道。
“哦?!”唐执令小吃一惊。
“我与他闲聊谈过,他也没说多少,但流露出来的乃是一统外族,只讲汉话的主意!”唐甜绝非波大无脑之女,相反思维如她的箭般敏锐。
“嗯!”唐执令也不管这些,告诉她道:“今天我去了解了一下冯大郎的事情。”
“怎么样呢?”唐甜露出关切的表情。
“其人武艺高强,远胜同辈;善能挣钱、制药、肥皂收入甚多;宅心仁厚,喜做好事;而且舞艺高超,其霹雳三太子是世间新潮的道舞,时人说乃道之护法神神降!还与李神仙(李淳风)的弟子玄清相善”唐执令滔滔不绝地道,将他所了解到的东西一一尽述。
他在人前沉默寡言,但为妹子筹划,则是话多。
听起来是褒奖,能来钱,功夫好,身体壮,为人不错,什么优点都有哦。
唐甜与堂兄之间不用客套,直截了当地问:“你有什么看法吗?”
唐执令谨慎地道:“他条件太好了!”
“你妹妹也不差!”唐甜这么回他。
确实,唐甜是白富美,弓术强悍,与冯小宝相比,大有半斤八两可论,乃是匹配。
“他。。。与千金公主相善!”唐执令抛出炸弹道。
“公主已老!”唐甜沉默了一下道。
正是如此,唐甜看待事物如她的箭术般精准!
男人嘛,把妹讲究四个字“年轻漂亮”!
唐甜年轻,条件优渥,对自己充满信心!
公主又如何?照样射翻她!
“只怕未来,他招惹来的恐怕不止公主!”照唐执令看来,他的眼力也很准,认为冯小宝相当复杂,未来充满变数。
“到时再说!”唐甜不以为然地道。
那时期,不到双九年华的唐甜,骄傲自信,如牡丹花般绽放,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见无法说(shui)动唐甜,唐执令微叹一口气,不再说什么。
他的预见是对的,只不过没想到冯小宝招惹来的庞然大物,让唐甜与唐执令瞠目结舌。。。这冯小宝也太能整了吧!
第七十二节 买马记()
冯小宝在公主府里呆上一天,又跑回城外小庄,与唐甜一道,去到城外西边的马市,寻览良马。
马市上人头拥拥,马匹的嘶叫声与人声鼎沸,马匹来回奔驰,令人看得热血沸腾。
此处不止是马市,还有牛羊猪,生意兴隆。
售马场分开了一处处的栅栏,栅栏里面牵着马匹,中有过道,看中的马匹,可以到圆形的训马场里训马和试乘。
马场上购销两旺,出栏量很大。
它管理十分完善,马市市令专门派有一批衣着鲜明的差役,四处巡视,遇到老弱病残马匹即行检查,以免发生马瘟。
唐甜依旧蒙脸,领着小宝一路穿过人群,到得一处较大的栅栏那里,那里聚着一批人和三四位客人,正对着几匹马评头点足,她对着一个矮子亲热地叫道:“六叔!”
“噢,原来是小甜甜啊!”唐六叔迎上前来。
他这样称呼,让冯小宝不禁莞尔,唐甜一脸无奈。
听唐甜道:“六叔,我领了一个好朋友来买马!他是冯大郎!小宝,叫六叔!”
“六叔你好!”“冯大郎你好!”
大家寒暄几句,唐六叔人矮眼睛小,但眼中寒光逼人,他打量着冯小宝的体魄,满脸堆笑地道:“正好有一批新马到来,就让六叔领你去看看!”
唐家的马匹有两类,一种是西域那边的骏马,例如来自日后土库曼的阿哈尔捷金马,古时称为“汗血”马是也,亦可称大宛马,一等一的好马。再有一些中东地区贝都因人养的阿拉伯马,比较秀气,马速快;另一大类则是蒙古马。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矮小,有耐力,耐粗饲的代名词,但用在战斗中是良好的消耗品,大唐的骑兵只要有可能都会领养两三匹一起出动。
既然是唐甜的“好朋友”,唐六叔即行见真章,唤人领来了一匹大宛马!
只见得它,通体雪白不见一根杂毛,雄骏如龙,有如“照夜白”,端的是人见人爱,车见车载。
但小宝摇头,它不合适他!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骑乘这类骏马的,如果冯小宝是位国公爷,骑它招摇过市会令人夸他们人马合一,正好匹配。
而冯小宝呢,地位不高,不可以一天到晚与人打架的。
做人要懂得分寸,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而且这等好马,价值昂贵,养它的成本也高。
合适自己的才是对的!
见到冯小宝不贪不占,唐六叔露出欣赏的神色,再让人拉出六匹马,颜色五花八门,有枣红马、素月马(白马黑蹄)、灰马、花毛马、青马和黑马,都是良种马,价格中等水平。
他一匹匹介绍,娓娓道来,讲起它们的血统和优点,缺点也说,当冯小宝是子侄辈来对待,等于教导他吧。
最终冯小宝以三百贯买下了一匹花毛马!
花毛马,马肩和马身两侧布满3种不同的色彩,像一匹用碎布缝制设计精美的被面,马额上两眼之间有一颗红点,小宝给它取名为“一颗星”。
耐力可以,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