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牧周-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此时的李泽民,态度放的极低,几乎能与所有人都能打成一片,俨然有了一代圣君的风范。

    不过,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谁也不敢保证以后发生什么。

    张正此人,虽然可恶,但心眼不坏,尤其是难能可贵的,他有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心肠。

    想起刚刚张正那吹胡子瞪眼,为了江南百姓,天不怕地不怕豪情,李牧微微笑了起来,不知为何,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那便是魏征,一个被太宗皇帝誉为人镜的良臣。

    在史书上,魏征以直谏著称。似乎很少有人提及他,对大唐盛世的真正贡献。

    但纵观太宗皇帝在位的数十年,魏征却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夸张一点来说,若是没有魏征,太宗皇帝未必会成为一代圣君,即便是功勋卓著,也难免身染尘埃。

    如此一来,贞观盛世,必然大打折扣。

    太宗皇帝对臣子极好,即便几次被魏征落了面子,但仍对他,一如既往的信任。

    而也因此,魏征成了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能得善终的直臣。

    李牧此时说起这些,一来是提醒李泽民,要时刻谨守本心。二来,也是给张正,未来的成长之路,扫除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察觉到了李牧话中的隐意,李泽民顿时肃然,目光直视着李牧,认真点头道:“多谢慕白提点,我会记住的!”

    “殿下莫要客气!”李牧摇摇头,端起酒壶,给李泽民满上了一杯,笑道:“我说这些话,也是臣子应尽的本分!”

    李泽民摇摇头,仍然固执的拱手行了一礼。

    随着李泽民的这一礼,草棚中凝结在空气中的那最后一丝紧张不安的气氛,瞬间消失于无形。

    李泽民坐了下来,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后,好奇道:“我很好奇,张正为什么会去江南,要知道,当年,他被人陷害,就是在江南。如今江南之事,比之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张正怎么会突然要去了?”

    “当然不是我忽悠的!”李牧沉吟片刻,笑着摇头道:“若是他不想去,我那三言两句,根本没用!”

    “这么说,他是自愿的?”李泽民脸色平静,沉声问道。

    “张正是个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牧思索着,缓缓说道:“当年那件事,让他差点丢了性命。而且,更关系到江南数以百万计百姓的生计。国仇家恨,张正岂能忘掉?”

    “那你就不怕张正,去了江南,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狂性大发?”李泽民好奇问道。

    李牧笑着摇摇头,道:“还是那句话,张正是个君子!君子不滥杀!”

    看着李牧那沉稳自信的气质,李泽民愣神良久。

    “慕白年纪轻轻,对人心的把握,却是准确到了极点啊!”李泽民轻叹道,语气中充满了敬佩和赞叹:“和慕白相比,我真是……”

    “殿下莫要妄自菲薄。我等再怎么厉害,也是臣子。充其量,也不过是韩信张良之辈,而刘邦再怎么无赖,那也是刘邦,汉家江山的开创者啊!”李牧摇头笑了笑,耸肩说道。

    李泽民苦笑无语,抬手揉着额头道:“刘邦?我有那么流氓吗?”

    “一般流氓!”李牧端起酒盏,嘿嘿笑着挤兑他道。

    “靠!”李泽民愣了一下,哈哈笑着骂道。

    听了李牧的一番,李泽民茅塞顿开,对张正的那一丁点的怨念,也随着风雪飘散与无形。

    定下了张正先行南下的事情后,李泽民大手一挥,直接将天子剑和王府卫队,调拨给了张正,保护他的安全。

    此时,传到张正耳中的时候。

    张正正在家里收拾着东西,房门打开的那一刻,张正看到了飞鹰手中的天子剑和身后的数十名精干武士后,顿时一愣。

    “飞鹰将军,你们这是?“张正不解的问道。

    “奉殿下和长史大人的命令!末将将随行张大人南下江南,护佑大人安全!“飞鹰拱手一礼,沉声道:”而且,殿下怕大人在江南行事不畅,特将天子剑赠与大人。“

    飞鹰上前一步,低头,举起手中的天子剑,递到了张正面前。

    看着飞鹰双手中金灿灿的天子剑,张正身体猛地一颤。

    踉踉跄跄去的跑过去,颤抖着手,接过了代表着黄家至高无上的威严,以及先斩后奏权威的天子剑,嘴唇嗫喏着,不知不觉,已是泪流满面。

    “殿下啊!”

    ……

第82章 引火烧身() 
大雪纷飞落地,整个世界银装素裹。

    远处,雄壮的长安城,宛若冰城。高大幽深的城门口两侧,有士兵罢手。进进出出的人群,卷着袖筒,跺着脚,行色匆匆的等待着检验文书。

    不远处,草棚中。

    火炉熊熊,酒气弥漫。

    宾客们,觥筹交错,谈天说地,气氛热烈而又融洽。

    此时,诸多秦王府门客,正在吟诗作对。

    而其中,郑屠夫,成了众人或是调侃,或是怂恿的首选人物。

    而郑屠夫,也似乎乐在其中,哈哈笑着,一首一首的做着诗词。

    门客们被这一首首的打油诗,逗得哈哈大笑,摇头忍俊不禁。

    胖三则一脸羞愧,频频举杯,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胖三!你不要觉得你父亲丢人!”一桌的李泽民,笑着摇头道:“你可知道,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做?”

    胖三看了一眼,一旁的笑而不语的李牧,然后将狐疑的目光投向了李泽民。

    似乎,刚刚李牧就给他解释过。

    只不过,李牧说的云遮雾绕,胖三并不完全理解。

    “你父亲,是在自污!”李泽民端着酒盏,眼中带着好笑的感动,看着被人当猴耍的郑屠夫,轻叹道:“他是怕本王,忌惮他啊!”

    “那殿下你……”胖三似乎明白了什么,脸色有些忐忑不安,开口问道。

    但话一出口,就看到一旁的李牧,狠狠瞪了自己一眼。胖三恍然大悟,失色道:“对不起,殿下,臣不该问!”

    李泽民并不恼怒,而是沉吟片刻后,轻声道:“本王可以给你个保证,只要你父子不做谋反篡权之事,本王绝不杀你郑家一人!现在如此,以后也是如此!”

    胖三闻言,顿时大惊。

    就连一旁的李牧,都诧异的放下了就被,看着李泽民,疑惑不解。

    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啊。

    这可是一道免死金牌。

    李泽民应该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啊。

    他怎么会……

    “你爹,就过本王的命!”李泽民轻叹一声,一脸的缅怀之色,轻声说道。

    眼角余光,撇到胖三一脸的好奇,李泽民摇头道:“不要问,问本王也不会说,你只要记住本王的承诺就行了!”

    胖三激动之下,连忙起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草民,谢过殿下恩典!”

    |“起来吧!”李泽民放下酒盏,走到胖三身边,笑着说道。

    “刚刚李牧跟本王说了一下舆论的重要性。,而且还说,你在北汉的时候,把书局办得有声有色。现在回到大周了!舆论这件事,本王就交给你了!”李泽民扶起胖三,笑问道:“你可愿意?”

    “草民……”

    “嗯?”|

    “嘿嘿,下官谢过殿下恩典!”胖三拱手一礼,弯腰九十度谢恩。

    李泽民笑着点了点头,伸手在胖三肩膀上按了按,叮嘱道:“好好干!”

    “是!”胖三连连应声道。

    “走吧!”李泽民点了点头后,转过头,对李牧笑道:“咱们也过去凑凑热闹,这帮家伙,就知道欺负老实人!”

    李牧笑着耸了耸肩,放下了酒盏,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老实人?

    郑屠夫老实吗?

    随后,三人就朝着人群走去。

    “谢过老大!”趁着李泽民在前边走,胖三凑到李牧身边,嘿嘿笑着低声道。

    “谢我干什么?”李牧笑着低声的奥:“这是殿下的恩典啊!”

    胖三没有反驳,只是抬起手在胸口用力的敲了敲:“老大,你知道的!”

    李牧哈哈一笑,往前走去。

    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说明了一切。

    其中含义,何必去猜?

    走进人群中,一行人再次停下笑声。

    “郑屠,你又做什么诗词了?”李泽民眼神无奈的看着郑屠夫,抬手揉了揉额头,语气无力的问道。

    他虽然知道郑屠夫为什么会这么做,但依然不明白,郑屠夫为什么这么小心谨慎?

    之前问过,但郑屠夫却一脸如履薄冰的样子,什么话也不说,让他十分无奈不解。

    郑屠夫嘿嘿笑着道:“作了一首诗!”

    “什么诗?”李泽民好奇道。

    郑屠夫轻咳一声,朗声诵读道:“瑞雪兆丰年,满街白一片。明年秋来到,百姓笑开颜!”

    噗嗤……

    声音刚落下,人群中就传来了耻笑声。

    李泽民眉头微皱,转过头,看了一眼笑声传来的方向。

    人群中,那文士连忙低头,肃然不动。

    李泽民收回目光后,转过头,看着李牧,笑问道;“你觉得怎样?”

    李牧诗才绝艳,文采无双,更有诗仙的美誉。此时,他的点评,比皇帝,王子的点评更有分量。

    李牧知道李泽民的意思,轻轻诵读了一番后,点头笑道:“好诗,言之有物,心怀利民,感情真挚,难得的好诗!”

    一言既出,四下里,切切私语声顿起。

    有没有搞错,这明显是一首打油诗。

    姑且不论对仗之类,就说这文采,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啊。

    莫非,这新任的长史大人,是个有名无实的草包?

    怎么连这点都看不出来?

    这是一些脑袋单纯,而心思卑劣之人的的想法。

    而另外一些人,则从其中看出了一些问道,郑屠夫和李牧在北汉相知相交,历经北汉政局变动等诸多识相,二人如今已是一派。

    李牧自然要为郑屠夫说话了。

    就在人群嘈嘈杂杂,议论不已的时候。

    一直未发一言的房玄,也站了起来,点头笑道:“歌以言志嘛,这首诗还真是佳作!”

    房玄地位卓然,此言一出,分量自然不清。

    门客们虽然心有不忿,但也不敢再议论了。

    房玄笑眯眯的看了一眼众人,然后转过头来,看着李牧,笑道:“慕白,今日大家都做了诗词,就连郑将军都写出了好几首,你这位诗仙,要不也作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是啊,是啊,久闻长史大人诗仙美名,如今我等甚是期待啊!”众人一听,顿时兴奋起来,连连点头。

    就连李泽民,都投来了希冀的目光。

    看着这些家伙,那炽热的目光。

    李牧不由苦笑,摇头。

    得,这把火烧了这么久,没想到竟然烧到自己身上了。

    刚刚自己还在为郑屠夫打抱不平呢,这下好了,轮到自己了。

    而且,看着情况,似乎还躲不过去。

    李牧沉默了片刻后,点头道:“好吧!”

    ……

    ps:网速卡到现在,偷空上传

第83章 沁园春() 
话音落下,便有有人将笔墨纸砚送上来。

    李牧接过,已经饱蘸了墨汁的毛笔,在看了一眼上好的黄州沉泥砚,笑道:“专门在这儿等着我呢,是吧?”

    那文士讪讪一笑,俊脸通红。

    “久闻慕白你,书法诗词双绝,今日好不容易让你写首诗,其不准备妥当?”

    房玄呵呵笑着走过来,一脸得意之色。

    额……

    原来,是这老头。

    李牧无语,苦笑摇头。

    “今天,王府上下借来此地,为你接风!”李泽民笑道:“原本,我是想自己亲自来就行了。不过,老师不同意。慕白,你就写吧,别辜负了老师的一番心意!”

    “对了,顺便帮我抄一份,我妹妹喜欢你的字!“临了,李泽民压低声音,挤眉弄眼道。

    “……“

    捏起毛笔,深吸了一口气后,李牧很快静下心。

    微微沉吟片刻,手中笔端,便落在了纸上。

    “沁园春·雪”

    随着李牧笔端龙飞凤舞游走,身旁,李泽民轻声诵读了出来。

    众文士闻言,顿时面面相觑,低声窃窃私语。

    “沁园春,这是……词牌名?“

    “应该是词牌名!这个典故,在下倒是有所耳闻!”

    “噢,有何典故,快快道来!”

    “好像是,从东汉窦宪强取豪夺沁水公主田园,后人多咏叹之,沁园春便由此而来!”

    “噢,文博公,果然博闻强识啊!”

    “嘘,他开始写了!”

    耳边,窃窃议论声不断。

    而众目所望的李牧,则心平气沉,稳稳的握着毛笔,在纸上游走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一句,磅礴大气开局。

    自此一句,便写尽了北国风光的豪迈雄浑。

    李泽民轻声诵读了一边,身体顿时一震,转过头,眼中满是惊讶之色,看着嘴角挂着微笑的李牧,心中对后文,更加期待。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

    李泽民轻声诵读着,不由的有些情绪激动,热血澎湃。

    上一次见面,也是飞雪连天。

    但那时,李牧用一首气氛别致的小调,深深的吸引了他。

    真是没想到,李牧此人诗才竟如此多变。

    仅仅是几句,豪迈大气的气势,勃然而出。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李牧笔端微停,深吸了一口气后,继续狂龙蛇舞,在纸上游走着。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一句,神来之笔,大气回转。将在场之人,对江山美景的欣赏激荡,瞬间转化为了进取豪情。

    李泽民深吸一口气,望着纸上龙飞凤舞的狂草,因为心中难以压制的激动,拳头下意识握紧了。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楚宗梁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摩多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社。”几笔简单的勾勒,将作者睥睨天下的气势,显露无疑。

    此句一出,场中之人顿时脸色微变。

    一时间,场中议论纷纷,吵杂一片。

    赞叹者有之,警惕者也不少。

    一时间,很多人,都带着惊惧的目光,望向了依然沉浸在诗词中的李牧。

    虽然这句诗,气势磅礴。

    但却不是常人所能说的。

    点评天下英雄,纵观古往今来。

    这些话,只能有皇帝来说。

    而不是一个门客。

    莫非,长史大人。

    门客们议论纷纷,而李泽民却显得格外轻松。

    看到这句诗的时候,李泽民微微一笑,眼中满是赞叹之色,点了点头。

    随后,他便将目光继续投在了纸上。

    这时,李牧已经写完,柔软的笔端也提了起来,放在了一旁的砚台之上。

    李牧伸手拿起之上,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墨迹后,转过身来,将纸上递到李泽民面前,笑道:“这首沁园春雪,便送给殿下了!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似乎是感受到了李牧诗词中,话中深深的厚望,李泽民一时间,激动难以,手都有些颤抖了。

    接过诗词,仔细的看了一眼上面的词作后。

    李泽民深吸一口气,诵读着最后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