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霸途-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家不必客气,有劳各位乡亲父老抬爱,肖恒之回来了。”肖毅伸手一扶随即双手抱拳对着两边百姓高声言道,当日父老们来送自己多半有些不情不愿,可今日在他们面上已然是一派欣然之情。

    “冠军侯,当年离别之时老朽与乡亲们以美酒相赠,便有言此一去就是扬名天下,冠军侯先是建功边疆又有奇功与讨贼之中,天子隆恩亲赐,不仅光耀肖氏门楣更让晋阳父老面上有光,今日还请满饮此碗,亦是满城百姓的一片心意。”杨里正端了一大碗酒捧到肖毅面前言道。

    “多谢长者赐酒!”肖毅口中言语自杨里正手中接过酒来又对四周百姓言道:“各位乡亲,当年毅年少顽劣,与各位多有不便之处,今日归来亦要反省之,暂以此碗水酒一谢乡亲父老能容毅年少轻狂!”说完举起酒碗便是涓滴不剩,周围见状渐渐便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当年肖公子便有改过之行只是颇有些积重难返,但今时今日地位不同名声不同所言亦格外有分量!看着此时场中的肖毅众人已然深信那个三害之首一去不回了。

    (本章完)

第210章 筹建马场为铁骑 明之以利方可固 上() 
(今日二合一。)

    肖毅归返晋阳,满城父老皆是以之为傲,就更别提肖府中人了,咱家公子一走三年,再度归来已然是名满天下!十八岁封候拜将放眼大汉又有几人?便是老家主当年也没有公子如今的风光。而和久别的亲人见面肖毅心中很是欢喜,老太太看见孙子,肖夫人见到儿子,春桃终于盼来了丈夫,相见之下自有一番悲喜。在如此欢乐的气氛中思云珠“离家出走”之事也自然就被冲淡了,绝不会有人在此场合提起此事。

    看着眼前昂藏俊朗的儿子熟络的为自己冲泡茶水,一向以严父自居的肖元虽是口中不言面上不显但内心却很是自豪!我的毅儿果然是栋梁之才,绝没有枉费了自己的一片苦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如今这个年纪儿子已然胜过自己当年了,想想三年之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爹,喝茶。”看着父亲若有所思肖毅笑着碰了一杯香茶放在面前,说实话还是自己这个老爹绷的住,明明很想儿子但脸上就是一点不露。

    “毅儿,此次天子可谓待你颇厚,汝心中又有何想?”茶还是那罐茶,水还是家中水,可爱子所泡喝在口中就是有不一样的感觉,肖元稍稍回味之后便目视肖毅问道,说起来爱子也是肖家历代第一个名将了。

    “天子厚恩毅儿自当报之,此去雁门当要使得民生安定各得其所,更要安定边疆稳守国门。”肖毅闻言正色道,攘外安内便是他郡守的职责。

    肖元听了微微颔首却是不再言语只将眼光看在爱子面上,似乎想要分辨肖毅此语是否言不由衷!在爱子归家之前他已然接到了丁原的信件,天子最初的愿意是要肖毅担当司隶校尉的,那可是中枢之处皇帝近臣,而最终导致他北往雁门则是一干内臣的进言,在肖元内心深处是和丁原一般为爱子鸣不平的,且他还多了一份歉疚,此事多半与自己相干。

    “爹爹,这坐镇边陲抗击异族儿不惧之,唯那民生行政之道却非所长,兵法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之言,而为地方之首儿若无能便会累及数十万百姓,还望爹爹多多教导为政之道。”见父亲不语肖毅又再言道,这番话可是真心实意,想要一统天下就要文武兼济,行政之事绝不输与武力,自己虽然多了近两千年的见识但亦要与这个时代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与此处父亲是最好的老师人选,肖元担当御史之前亦历任各级地方官员。

    “我儿心中当真没有半点不平之意?若非内臣作梗你便会是天子近臣位高权重!”见肖毅语气极为真挚肖元忍不住还是问道,现在的他是有着很深的后悔的,早知如此就该利用自己的人脉为儿谋事,区区虚名算得了什么?相信毅儿一定会忠君爱国,继承自己当年的未尽之志。

    “爹,孩儿心中并无半点不平之意,以张赵等辈之为人就算毅非肖门之子亦会为之所忌,那是儿子年少轻狂不懂收敛锋芒之故,再言这战阵之事虽是千变万化可儿还能掌之,唯独中枢之地波谲云诡,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儿阅历尚浅未必就能驾驭。如今能在边疆之地扎扎实实勤政为民又能锤炼自身,他日若有时机再入东都方能应付裕如!因此今番之事对儿言之有百利而无一害,此皆儿肺腑之言。”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其实反过来也说得通,雁门郡守之位就是自己最大的利好,何必让父亲纠结于心。

    “我儿当真是长进了,好,既然说起为政之道,不知汝心中又有何见地?”肖元闻之心中欣慰,原本还有点担心儿子年纪轻轻便身处高位会不会因而生骄,可这番话条理清晰见事精准更有自知之明,足见他没有半点的飘然,爱子既有此问他为人父者又岂能不倾尽全力助之?

    “爹,儿子所想便是……”见爹爹发问肖毅也毫无隐瞒的将自己一直在构思的行政之道详细说出,这一番解说便是肖元也听得既有兴趣,儿子有很多想法都是自己没有想到或者不敢想的,但仔细思考却很有道理,当然还有很多并不成熟,亦稍显稚嫩。可他才十八岁,不光可称大汉名将为政亦极有见识,军政双优那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父子二人便在书房之中交流行政之道,对,就是交流,到了后来肖元已然不自觉的将面前的儿子当成同等地位的官员了。间中周瑜前来肖元便命旁听,如今公瑾也已十二之龄,身长到了七尺有余,生的更是俊美如玉,再不是肖毅出兵讨贼之时的那个孩童了。而站在师傅与大哥身边听其论为政之道亦让公瑾对肖毅更加佩服,大哥绝不仅仅是大汉名将,亦可成为大汉名臣,讨贼两年他的学问也没有放下半点。

    “主家,公子,老太太那里传饭了。”和父亲一番议论肖毅只觉所获极多,父亲的很多经验对他而言都将是宝贵的财富,父子二人连同周瑜在内一时都忘记了时间,等到老太太屋里来人不觉已是黄昏了。

    肖元闻言便让肖毅周瑜这小哥俩先行前去,待恒之到了内院肖夫人带着春桃、卫幽若、思云珠和刘香便在那里侯着肖毅,春桃手中还抱着已然两岁大的肖峰,看见父亲小家伙却是头一扭扑到了母亲的怀中。

    “来,爹爹抱抱。”肖毅一见便是上前去抱肖峰,后者却是拉着母亲死活不放,春桃好说歹哄才让小家伙极不情愿的到了肖毅怀里,可拿惯了紫金双刃的恒之抱起孩子来又哪里有春桃舒适,眼看肖峰咧嘴肖毅灵机一动就把儿子扛在了颈上,肖峰这才破涕为笑,不片刻又摆弄起父亲的发髻来。

    见了父子这般玩闹春桃微微一笑很是自然的便走在了丈夫身边,此时一家三口显得无比和谐,看的肖夫人身后的三女都是暗暗羡慕,心中亦都有同样的期盼,便是早日怀上夫君的骨血……

    与晋阳家中歇息几日肖毅一行便再度出发,往雁门郡善无县上任,对于恒之而言那是重走当日去往边军之路了,在到达晋阳之前他已然和众将有了商议,以边军二军淳于落部坐镇安阳以防匈奴,三军林虎所部则是驻防安林,保障雁门两翼安全,至于定边军所属包括五军六军共一万三千余人带着万余黄巾俘虏先行前往善无,此是明面上的第一批劳力。

    对于修筑善无城肖毅是秉着非常谨慎仔细的态度的,并经过了详细的计算,以四十至五十里的城墙为例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他需要三万到五万的精壮劳力,除了随军前来雁门的万余黄巾俘虏何苗张叙肖令等人还会源源不断的将所得青壮送来善无!而这三五万人日常所需加上各项材料肖毅所准备的初期资金便是黄金五万两,已然是极为庞大的数字。

    便在恒之到达善无治所的第一天冷智的第一手资料已然放在了他的案头,其中不但有十一县官员的初步资料还有人口初查以及田亩核算的结果。从各地所报雁门十一县的总人口达到了八万三千七百六十九户,口三十三万六千余人,但加上各地世家隐藏的人口很可能超过四十万,按照恒之对人口的引入,这个数字还会攀升至五十万!放在后世这些人口怕是不到大城市的一个县,可在汉末对一郡而言已然十分庞大了,尤其是雁门这样的边疆之地,若不是黄巾乱起也绝不会有这般的规模。

    摆在肖毅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解决五十万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凭他这几年行商的积累恒之的确有着雄厚的资本,可再如何雄厚也架不住坐吃山空。他的资金还有很大一部分要用在各个产业之上,尤其是农业,那是一切的基础,而就过去两年雁门的产量来看并不能解决四十万人的温饱,税收亦有多时是入不敷出,百姓家中一日一顿那是家常便饭。

    既然是农业为本恒之上任之后的第一把活便是从此点燃的,自从入边军再到讨伐黄巾肖毅在战场之上建功无数,行商亦是大有所获,其余各项也并未放下。比如自家农庄的产量在丁四等人的努力之下便有了不小的提高,三年的时间足足便有一成半,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便有一半被他带到了雁门,这些农户就会是他构想中农事所的第一批班底。

    潘凤为都尉负责全郡的治安,戏志才则掌律法严查各地积案,简雍赵定崔琰以及原本郡治之下的那些文官便是推行政令的主力,至于肖毅自己更是亲率定边军与黄巾俘虏以及征召而来的流民一道进行大开荒!那是比筑城还要重要的头等大事,恒之亲自坐镇足见他对此事的重视。

    兴田地开军屯,之前可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有军队参与的开荒行动,要是换了一般的大汉士卒绝难全力为此农耕之事,可定边军的凝聚力绝非普通军旅可比,肖毅的威望就是最大的保证!而且恒之的杀手锏向来就是亲力亲为,连将军都拿着锄头刨地去了谁敢偷懒?

    大开荒的第一天肖毅亲自率领军队加入的举动便吸引了无数善无县百姓前来围观,他们可从来没有看过这般的郡守和军队,战阵无敌的冠军侯竟然也和普通百姓一样穿起粗布衣服挥舞锄头镰刀辛勤劳作,这一幕带给善无父老乡亲的震撼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而且郡守一干就是半月,每天都能看见他雄壮的身影,却原来冠军侯干起活来也是这般厉害!

    此次开荒首先解决的是定边军两万五千人马的自给自足,今后在训练之余将士们将会轮流为此农耕之事,将军说了“定边军打仗天下无敌,解决自己的温饱亦不在话下。”有肖毅亲自带头士卒们当然是人人用命,与此发挥巨大作用的不单是恒之的威信,还有他煽动性极强的鼓动,听了将军的话兄弟们才知道定边军是要在此扎根的,将来这些荒地都会变为良田,他们的妻儿老小都能在这里居住,孩子更能在学堂之中上学……

    被肖毅鼓动的当然不止是定边军士卒,那些黄巾俘虏以及流民亦为恒之描述的那副美妙蓝图而激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所有罪过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得到减免,甚至还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不过半月功夫下来这些俘虏流民开荒的积极性丝毫不在定边军士卒之下,大有与之一争长短之势。每天劳作之余,人人都在憧憬着将军描述的画卷可以实现。

    肖毅如此,似张辽高顺麯义张合典韦等将也有些坐不住了,不过他们的热情却被恒之所阻止了,人以才量,才尽其用乃是恒之的原则,他自己参与开荒更重要的是提振士气,且有他已然足够,张辽等将的重点还是要在训练军队上,定边军的确强大可当然还有提升的空间,训练是绝不能落下的!随着黄巾俘虏和流民们积极性越来越高,动作越来越熟练定边军承担的份额亦在逐步减少,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更在恒之的规划之中,今后不但是士卒,就连民夫也要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一个月的开荒下来,善无县四周在数万人的努力之下多出了无数被开垦的土地,甚至在除夕之时肖将军还在地里忙碌了半天,这刚一开春他便带着家中农耕经验最为丰富的农户们来检验这一时段的结果了,此次大开荒丁四等人亦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肖毅更给了他们最大的信任,几乎所有的布置和细节都是在众人的参与之下完成的。

    看着丁四等几十个农户在各处认真观察开垦过的土地肖毅心中颇为紧张,说实话面对黄巾千军万马他也没有今日的心情,这马上就要春耕了,自己努力一月顶风冒雪开垦出的土地能够赶得上吗?

    (本章完)

第211章 筹建马场为铁骑 明之以利方可固 下() 
丁四带着一帮肖家一帮农户核查的很是仔细,公子待自己恩重如山,如今家中温饱不愁儿子还在肖家学堂之中读书,他能回报对的只有自己这一身庄稼活的本事。而且有过一阵和少家主的相处,都知道他是最注重结果的人,阿谀奉承是没有半点用的,只要你认真做了公子就就一定看得见,这两年亩产节节提高丁四与其余农户也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公子,此次一月之功颇为显著,土地翻的都很深,沟渠也够灌溉之用,有我们这些人再加上乡亲们帮忙抓的紧一些春耕也不会耽误,但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大风,这北地风沙太大,现在还好一点,可要是播种之后再遇见大风沙就遭了。”足足勘察了一个半时辰丁四才来到肖毅面前汇报,为了和公子说得上话他还专门和儿子学过,说起话来也有点文气了。

    “丁叔说的是……”“四哥说的是……就怕风沙大。”丁四说完肖毅微微点头眼光看向其余的农户,众人见了也纷纷言道,如今军中称呼肖毅皆是将军,官中则是冠军侯或郡守,唯有这些农户还是以公子或主家来称呼肖毅,在们心中这便是一种亲近的表现,隐隐的就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刘老,你看按我所说筑起的那道城墙能不能挡住风沙?”肖毅闻言稍加思索又对身边的一名官装老者问道,此人姓刘名力,乃是原雁门郡司农,与此地一待就是三十年,历经六任郡守,对农事精通,尤其了解雁门的气象,肖毅上任之后对之极为看重,此次开荒也有很多他的意见。

    “郡守,丁四他们所言极是,不愧是郡守家中之人,本地的大风多在二三月之交,若是如开荒一般齐心合力的话那道城墙筑起三丈就可将风沙大部阻挡,再加及时清理看护应该可以确保春耕。不过尚要请郡守与芒种之前祭天,以求老天庇佑。”听得肖毅发问刘力微一躬身答道,冠军侯对他的看重和信任让他很是感激,无论开荒还是筑城他更是全力以赴。

    “刘青,听见了吗,第一道三丈高十二里的土墙我给你二十天时间,超过时限军法从事!”再听刘力之言肖毅不再犹豫,立刻对身边的刘青下令道,张辽等人负担军事训练,具体负责士卒参加开荒的正是刘青,而在之前肖毅已然命人考察过筑城的方位,这第一道土墙亦恰好防风。

    “诺,属下今日就带人开功。”刘青闻言身躯一正毫不犹豫的答道,作为定边军中最为优秀的年青将令他受肖毅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对于军屯与发展生产的意义亦有着很深的了解,执行将军军令更不会有丝毫马虎,而如他一般在军中被恒之“洗脑”的年青将令也绝不在少数。

    “好,刘司农,明日开始你便带领人手为这春耕之事,丁四你等要全力辅佐,我让于是前和赵大龙两人跟随司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