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魏-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王翦背后还站着庞癝、尉缭等几个大佬,那可是连刘季见了都要发憷的存在。

    当初的魏国是何等的弱势,屡屡丢城失地不说,已经基本沦落成为了一个二流末的国家,而庞癝却能力挽狂澜,用二十余年的时间,生生将魏国打造成为了战国第一强国,由此可见庞癝的可怕之处。

    而且,庞癝手下多是智谋之士,这一点是魏郊一系人马万万比不上的。

    别以为庞癝没有抓住军权,魏郊等人就会轻视于他,至少刘季不会,刘季清楚的知道身边多一个智谋之士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

    如果人们以为仅仅因为手握军权就能成就大事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华夏历史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都不是因为开国君王兵多将广,猛将如云的缘故,而是因为身边又至少那么一两个能够运筹帷幄、安邦定国的智谋之士。

    项羽够牛了吧,最后还是拜与刘季之手,而刘季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难道仅仅是靠的韩信的多多益善以及樊哙的英勇?更多的只怕是萧何给了刘季一个稳定的后方环境,使得刘季能够不断的得到兵源以及粮草,而张良又为其出谋划策的缘故。

    三国中,存活到最后的魏、蜀、吴三国又有哪一个是靠猛将而存活下来的,还不是有良臣治理后方,智士出谋划策,这才击败一个又一个强敌,最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

    以赵关张之勇,谁能阻止得了刘备?可知道得了荆襄士族以及诸葛亮的全力支持以后,刘备才能做到真正的割据一方。

    李世民依靠的也不只是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的英勇,更多的是房谋杜断。赵匡胤雪夜访赵普,方有大宋三百余年的基业。赵匡胤得了刘基等人的辅佐,方能大杀四方,成就大明江山。

    如果仅仅以为有猛将辅佐,自己就能成就大业,那是大错特错之事,如果这么简单的话,那刘备为何还要三顾茅庐?李世民为何还要设置文学馆?朱元璋为何还要收纳江南名士?

    即便是在战国时期,苏秦、张仪、范睢、商鞅、蔺相如的地位还是要比白起、司马错、廉颇等名将的地位要高上一些,这又是何故?

    而魏郊这便缺乏的,恰恰就是出谋划策之人,而与之相反,庞癝这边却是智者如云。庞癝本人就不用多说了,尉缭、范增、蒯彻、韩非、张良、萧何等人,又有哪一个是易与之辈?只怕他们只需一个主意,魏郊、刘季等人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如果有人强行说魏郊这边不是有儒家支持吗?

    可大争之世,又有哪一个国家会重用儒家之人?

    细数三百年战国,战国七雄中的良臣、谋士,只怕没有一个是出自孔孟之门吧?

    而军中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就是兵家的天下。

    其实说起来,刘季本人也十分反感儒家之人,这些人身上的条条框框实在是太多了,而刘季本人却是一个比较不注意礼节之人,亦被儒家之人瞧不上眼。

    即便刘季和儒家之人支持的都襄陵君魏郊,可刘季和儒家也只是面和心不合而已,在魏郊面前也只是维持表面的和平而已。

    众所周知,无论是刘季还是张耳,都是出自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自然将魏无忌指定的接班人魏郊视为自己的效忠对象。可魏无忌生前又与庞癝关系密切,凡事都与其商议,且大多数情况下都听从庞癝的意见,故而说起来刘季对庞癝本人并无多少反感之意。

    相反。无论是刘季还是张耳,对庞癝都是善意十足,十分尊敬,再加上庞癝的功勋显著,且积威已久,这更使得刘季等人对庞癝十分的敬畏,大多数情况下,刘季还是宁愿听从庞癝的话,而不是魏郊本人的话。

    只是出于魏无忌本人的遗言,刘季、张耳等人这才不得不效忠于魏郊,可这并不代表这刘季等人就心甘情愿的听从魏郊所有的话。

    再加上魏郊迎娶了孔氏女之后,刘季等人已经有逐渐与魏郊疏远之意······

第311章 秦国设计() 
转眼间半个月便过去了,此时石邑城下魏军所有的物质都已齐备,王翦便下令大军出发,一路由儿子王贲率领,率军五万克定灵寿等地,另一路的四十万大军则有王翦亲自率领,刘季等人为将领,跟随一同直扑井陉寨。

    之所以说是克定,乃是因为此时井陉寨以东的赵国领土上所有城邑内的官吏都已跟随赵王嘉前往了新都晋阳。

    当然,也有几个别的官吏仍旧誓死执守着自己最后的权力。

    但相对于王贲的五万人马来说,那些城邑内的士卒却屈指可数。

    石邑一战中,虽然魏军取得了大胜,可仍旧有五万人马的伤亡,大多数都是当初刘季阻截赵军撤退时产生的伤亡,至于攻克石邑城之后的王翦大军,则基本上没有多少伤亡。

    秦国这边,赵国主力战败于石邑的战报早已摆放在了嬴政的案头。

    对此,嬴政心中是有几分追悔莫及的,并不是说嬴政同情赵国的遭遇,而是说此番战国最后一批精锐消耗殆尽,便以为着此后大江以南只有秦国一个国家强抗魏国了。

    如今魏国的总兵力是秦国的两倍有余,再加上大将王翦的出逃,使得秦国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嬴政又怎能不后悔呢?

    有时候嬴政便想,如果当时赵国求救之时自己派兵前去支援赵国,哪怕派秦军东出函谷关吸引一部分魏国的兵力,那么赵国此番也不会败的这么惨,以至于使得自己今后也将处于举步维艰之间。

    以往,在行军作战之事上,嬴政多听从王翦之意,可如今王翦逃秦入魏,而秦国如今能拿的出手的大将就只有李信一人而已。可别说与王翦相比了,即便与王翦之子王贲相比,在指挥能力上李信也与王贲有一定的差距,又如何能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嬴政呢?

    这天,嬴政寻李斯商议道:“如今赵国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魏国兵峰强大,我大秦势单力孤,如之奈何?”

    李斯回道:“微臣以为大秦如果想要保存国祚,一是要与楚国交好,最好能与其达成共识,共同进退,二是花费重金贿赂魏国重臣,使得魏国国内政局动荡,这样大秦国祚才能有长存的希望!”

    “哦?”嬴政问道:“第一点寡人知道,可如何贿赂魏国重臣呢?据寡人所知,魏国军政大权均出于国相庞癝之手,且魏国的三公九卿之中,基本都是支持庞癝之人,只怕大秦徒耗钱粮,而魏国的国力却益发的强大。”

    李斯却笑道:“大王所言固然有理,可大王难道忘了魏王平这个人了吗?”

    “魏王平?”嬴政问道:“据寡人所知,魏王平如今不过一十六岁,还未到亲政的年纪,又如何能左右魏国的政局?”

    李斯解释道:“如果仅仅只是魏王平一人,当然无法左右魏国政局,可大王难道忘记了襄陵君魏郊等魏氏权贵了吗?魏郊本为魏国的上将军,亦是上一任上将军信陵君魏无忌临终前亲自指定之人,可王翦这一入魏,庞癝便将上将军之位拱手让与王翦,襄陵君魏郊心中又岂能没有缘何?”

    “而且,信陵君魏无忌去世之前,将众多的门客部下分散于军中,虽然老将新垣衍、严恩等人已经年迈且高佬还乡,可其门客张耳、刘季等人却已经成为了军中的中坚力量。而现今王翦刚刚入魏,虽然已经贵为上将军之职,可毕竟在魏国国内没有人望,一旦襄陵君魏郊与庞癝等人撕破了脸,而魏郊背后又有魏王平这个君王支持,大义名分在手的情况下,庞癝如何是魏郊的对手?”

    “可这样一来,魏王平不是就顺利掌权了吗?寡人听说魏王平自幼聪慧,并非愚蠢之辈,一旦魏王平亲政执权,对大秦也没有什么好处啊。”嬴政说道。

    李斯笑道:“大王此言谬已!先不说魏王平究竟有几许才干,单说庞癝在魏国为相二十余年,门生故吏可谓遍布天下,又岂是易与之辈?一旦魏郊真的与庞癝撕破了脸,只怕没有个三、五年,是斗不出个结果的,而即便三、五年之后,无论哪一方获胜,魏国必定元气大伤,而我大秦也正好趁这段时机休养生息,待魏国国内政局混乱结束之际挥兵东出函谷关,魏国又哪还有余力来抗衡大秦?”

    “所以,微臣以为,大王不如花重金贿赂魏国朝中重臣,使得魏国政局更加的混乱不堪,这样一来,魏国的内乱势必要激烈许多,而我大秦的机会也会因此而多出许多!”

    “李卿所言极是!”嬴政再三思虑,认为李斯所言很有道理,便令亲信赵高亲自主持贿赂魏国重臣之事。

    而且,嬴政让秦国密探组织黑冰台草拟一份魏国重臣的名单给予赵高,让其从其中薄弱环节下手。

    认真分析之后,赵高对嬴政道:“大王,微臣经过情报分析,发现襄陵君魏郊虽然已经丢掉上将军之职,可其背后仍旧有儒家弟子支持。微臣以为,可以从襄陵君及儒家身上下手。”

    “哦?”嬴政来了兴趣,急忙说道:“速速道来!”

    赵高便回道:“襄陵君魏郊之妻乃是先御史大夫孔斌孙女,而孔斌便是因庞癝、尉缭等人的毒计而死,且孔斌去世之后,继任的御史大夫荀况亦是儒家领袖之一,也是因为庞癝、尉缭等人的缘故而不得善终。故而,微臣推测,无论是孔氏女还是儒家弟子,内心对庞癝、尉缭等人都是恨之入骨。如果此时襄陵君魏郊等人举荐儒家弟子进入朝堂,那势必要遭到庞癝等人的打压,而这样一来,襄陵君魏郊与庞癝等人的矛盾势必要公开化。虽然襄陵君魏郊在朝堂上没有多少势力,可其在军中势力却是根深蒂固,一旦军中势力介入朝堂争斗之中,未来无论庞癝还是襄陵君魏郊之中的哪一方获胜,势必会对魏国赵成巨大的动荡,使得其元气大伤。”

    “那你以为魏郊身上下手的好,还是从儒家弟子下手的好?”嬴政问道。

    赵高眼神中露出一丝阴笑的笑容,回道:“微臣以为从孔氏女身上下手的好。”

    “孔氏女?”嬴政有些不解其意,在嬴政心中,孔氏女只是一个弱女子而已,又如何能左右的了魏国的政局走向呢?

    而不同于嬴政,宦官出身的赵高自始至终都未小瞧过这弱女子的能量。就好比当年的秦宣太后,好比齐国的君王后,好比那个当年使得魏国政局动荡不已的魏王增爱妃田恬。

    赵高继续道:“长公主已经嫁到魏国有一段时日了,听说长公主与其婆婆魏雨萱之间的关系很是剑拔弩张,微臣以为,是时候动用长公主身边的力量了。”

    听到这,嬴政方才恍然大悟。

第312章 反思() 
赵高心想,因为孔斌亡故的原因,孔氏女心中肯定是憎恨庞癝等人的,可是因为庞癝权势滔天的缘故,孔氏女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

    而不同于孔氏女,嬴馨却是庞癝的儿媳妇,其身边的陪嫁下人之中,被秦国安插了不少密探。而孔氏女一旦和秦国的密探联合,那么孔氏女以及儒家弟子就有了可乘之机。

    这是典型的宅斗、宫斗场景,一般人根本就难以想象到这一点,而宦官出身的赵高可谓宫斗经验十足,想到这一点对他来说根本就不足为奇。

    其实通过这一段事情,也可以看出嬴政、李斯等能君良臣与赵高这样人的区别。

    前世之中,赵高大概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使得自己一步步的成为秦国屈指可数的朝堂大佬,最后扳倒了李斯,从而总览秦国军政大权。

    而因为眼界的缘故,无论是嬴政还是李斯,根本就不会往这方面想,故而最后李斯才一败涂地。

    其实不止是李斯,历史上很多的贤臣良将都栽倒在了这一方面,诸如汉朝的戾太子刘据,唐朝的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都是后宫之人用这样的手段给斗倒的。

    赵高便是想要利用孔氏女、儒家与庞癝等人的矛盾,从而使得儒家所支持的魏郊尽快与庞癝撕破脸,使得魏国陷入长期的内乱之中。

    而魏郊和庞癝的矛盾一旦公开化,秦国收买的魏国权贵再在庞癝、魏郊两股势力背后推波助澜,就由不得魏国不因此而大乱。

    想法很美好,可到底该如何实施,可就是一个难题了。

    朝堂上能说得上话的重臣,大部分都是庞癝一系的人马,别说秦国想要收买魏国重臣了,即便是魏郊,其实在朝堂上也没有几人为他说话。

    于是赵高便收买那些已经没有实权的魏国权贵。

    众所周知,魏国的三公九卿之中,除却宗正是由魏氏族老安陵君担任意外,其余职位都是由士子担任,而这就使得魏氏权贵与士子之间有了矛盾。

    对于士子把持魏国国政之事,魏氏宗师之人心中肯定是不满的,以前是由信陵君魏无忌执掌魏国国政,他们这些宗室子弟自然无话可说。

    可如今信陵君魏无忌已经去世好些年头了,上面再无人压制这些宗室子弟,他们自然对这一长期远离朝堂中枢之事愈发的不满。

    之所以这些宗室子弟迟迟没有闹事,盖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领头羊。

    而魏郊,便是赵高心目中的领头羊。

    因为拱手让出上将军之事,魏郊本就对庞癝耿耿于怀,加上儒家弟子的推波助澜,孔氏女的枕头风,魏郊本就已经到了隐忍的极限,如果此时宗室子弟再站在魏郊这一边,那么魏郊势必会选择与庞癝彻底决裂。

    内宅、朝堂、军中,赵高可谓算计了一切,把握也很大,故而没有丝毫犹豫,嬴政便下令赵高立即按照商定的计划执行,以使魏国尽快陷入内乱之中。

    阳春三月,江东之地已经是莺飞草长。

    项燕陪着昌平君站在大江南岸,看着滚滚江水,昌平君说道:“此番魏国全力灭赵,只怕下一个目标定会是秦国无疑。我楚国将何去何从,不知令尹心中可有答案?”

    项燕回道:“魏国如果国力强大,以老夫看来,赵国灭亡只是三两个月的事情。而这样一来,天下间便只剩下魏国,西面的秦国以及我楚国了。而以如今魏国的国力,又不是单独一个国家能够抗衡的,如果魏国西进灭秦,那么秦国势必独木难支,而秦国败亡之后,我楚国只怕也离亡国之日不远,因而我楚国和秦国联合之事已经势在必行。”

    “令尹所言正合孤意,寡人决定即日便派遣使臣入秦,与秦国商议联合抗魏之事,不知令尹心中可有合适人选?”昌平君问道。

    想了想,项燕回道:“三闾大夫老成持重,又能说会道,是使臣的不二人选,因而老臣建议大王可遣三闾大夫入秦!”

    昌平君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而后放眼远眺,声音充满了唏嘘:“寡人记得,寡人年幼之时,秦国国力之强横,六国莫能比之,这才多长时间,魏国就这么突然崛起,先是灭齐,后是败秦,而我楚国亦丢失了江北所有土地。都说沧海桑田,可这世事变化的也太快了!”

    听了昌平君的感慨,项燕心中也是唏嘘不已。

    邯郸之战前,魏国的国势如何,项燕是再清楚不过了。

    当时的魏国,国力别说与秦、赵、楚三大强国相比了,即便是已经没落的齐国,魏国只怕也是不如吧。

    可就是通过邯郸一战,魏国原本衰落的国运突然被生生遏制。收复了除却河东以东的所有失地不说,还生生兵不血刃的从秦国口中取得了陶郡这个天下最富庶的地区。

    而后魏国又突然南下败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