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王再也是坐不住了,他怒地拍案而起,想要骂人,想要打人,更想要杀人,他将手边的杯子猛地摔在了地上。
朝上的大臣们都跟着一哆嗦,许多人已经记不得唐王上一次发这么大的火是在什么时候,好些人更是吓的满头大汗。
而许王早就知道会是这样,故而早已告假家中。
“许王呢?”
唐王目光扫过一圈,不见他的踪影。
钱德发上前来。小声地说道:“陛下,许王偶感风寒,得病于府上休息呢。”
“哼,他倒是病的真是时候啊。”唐王这话似是另有所指。
豫王可是听得清楚,听的明白,知道唐王在暗指许王用人不善。吴中地区的官员大多是许王的人,如今发生了这种事情,他这个当主子的难辞其咎。
当年,吴中闹灾荒,吴中官员中饱私囊,贪污巨额银两。屠杀无辜百姓,他是主子,又怎会不知道呢?
唐王也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经历了太多的政治漩涡,朝廷上的结党营私,党争之间。明争暗斗,你死我活。
但圣明的君主从未畏惧党争,反而会加以利用,以党争制党争,身为君王,当是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此来牵制对方。
但如今,其中一方,已经彻底的将他激怒了,他违反了唐王心中恪守的道德底线。故意必须要将他制裁。
“豫王!”
“臣在!”
“可否调查清除了此次朝中涉事的官员到底有多少人?”唐王说道。
皇上问出这种话,聪明人都已经猜到了结果,这哪里是问话啊。根本就是死亡前的宣判,阎罗王的催命符。
“陛下,这……”
豫王自然是急不可耐的将涉事的朝中官员全部供出来,因为涉事之人,绝大多数是许王的门臣,可他不能够表现的很开心。很急迫。
但他要表现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欲说还休,看上去有些不远出卖他们,这一切都是归功于他的演技。
果然,只听唐王说道:“豫王,朕命令你说。不准有着任何隐瞒,更不能替他们说情和包庇,知道吗?!”
“臣……臣遵命!!”豫王很犹豫地说道。
“说!”
豫王又佯装犹豫了片刻,才是说道:“此次涉事的朝中官员共有五人,他们分别是户部侍郎常鸣、御史台都察院张祖亮、司农寺王显、都水监纳兰若、神策大将军李游。”
将此五人一一说出来后,唐王当即下令:“来人!!”
李君羡说道:“末将在!”
“你速带领一支御林军。前往此五人府上,将其全部捉拿归案。”唐王说道。
“是!”
李君羡接受到圣令之后,不敢有着任何迟疑,连忙带兵前往他们的府上将其捉拿归案。
而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气氛仍然是静地可怕,皇上不开口说话,他们都是埋头低下来,不敢说任何的话,生怕引火上身。
“豫王,你跟朕说句实话,是不是忘说了一个人?”唐王问道。
户部侍郎、都察院、司农寺、都水监以及神策大将军。这五个人可都是许王的人啊,可豫王偏偏绕开了许王,只说了此五个人,不免让人多想。
这些人可都是奴才,没有主子的许可,他们敢妄自行动?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豫王是表演派,又一次发挥他的演技,表现出话至嘴边,又咽了下去,说道:“请陛下示下,实在不知忘记了什么?”
不是豫王忘记了什么。而是他不能说,经由他的口中说出来,必然会引来他人的非议和闲话,什么豫王排除异己、残害手足兄弟等等之类的话,更是比比皆是。
大臣们明白,唐王李牧尘又岂会不晓得他心中的小九九?只不过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朕说过。上不封顶,任何涉及此案之人,朕绝不姑息,定是严惩不贷,你可明白朕的意思?”唐王说道。
说出此话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唐王是真的怒了,何为上不封顶?顶之极,便是王侯贵胄,聪明人都听得出弦外之意。
“现在是否想起来了些什么呢?”唐王问道。
豫王诚惶诚恐地说:“臣……好像……记起来了一部分,只是……刚才又忘了。”
“又忘了?”
唐王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想要奖赏,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可不能白干了,李牧尘说道:“传令,此次豫王有功,赏黄金百两,加赐八珠亲王。”
八珠亲王!
这个封赏可是不小啊。如今许王和豫王都是七珠亲王,而今更是多了一珠,可是不得了啊。
比之千金万金更加重要。
“谢陛下恩赐!!”
“豫王,现在想起来了吗?”
豫王说道:“记忆都恢复了,涉及此案的人中,好像有着一位朝中大员。”
“是谁?”
“许王李素节。”豫王说道。
尽管唐王已经知道了。听来还是会觉得生气,道:“传旨,将许王押入天牢,择日审理此案。”
“吴中其他官员呢?”
“一律革职,秋后处斩!!”
第126章 外出做官()
“陛下,此次涉案人员之多,如若一律斩之,恐吴中地区将有大乱啊。”
说话者,乃当朝宰辅褚遂良,身为唐王的左膀右臂,必然是想旁人不敢想的,一次性杀掉百名贪官,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巨大的,其当地的秩序也将会受到影响。
“陛下三思啊,一旦吴中地区大乱,必然会牵动周围地区,其中不乏有好事者从中滋生事端,妄图挑起纷争,到头来,非但无法赢得民心,反而会失去更多。”
褚遂良的话不无道理,一旦吴中发生暴乱,百姓们流离失算,到头来,受苦的还是百姓们。这场迟来的正义,终究错过了审判的时间。
距离吴中灾情已然经过数年,百姓们早已淡化,或是不再期望什么。
“那依宰相之言呢?明知他们的累累罪行,却是任之放之?”唐王说道。
褚遂良恭敬地说:“非也,非也,贪官污吏者。乃帝国之蛀虫也,必当处之以后快,然则,不可皆是除掉。”
“你要朕格外开恩?”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陛下之意,无非是宣扬帝国之道。为百姓伸张正义,如是而已,如若用法不当,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何不变而通之呢?”
褚遂良乃是良相,深的唐高宗李牧尘的赏识,正因他敢于忠言直谏,承袭于魏百策,可算是帝国开过的第二位铮铮宰相,身是文人身,气乃武人气,说的就是他啦。
“不知怎么个变通法?”
“陛下只需要将此次吴中涉及贪污赈灾银案的主要官员,于当众斩首,以儆效尤;而其他人给予警告处分,严重者可降级留任,并逐年裁撤,循序渐进,其空缺由帝国重新任免新的人选,如此一来,不仅不影响吴中地区管理,更可在数年后,彻底的清楚吴中地区的贪腐之风。”
任何事情都讲求一个渐变,一蹴而就所带来的后果,非但达不到想要的后果,反而会引起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
“数载光阴?看来还要有段时间。”唐王说道。
“陛下,做事本就不能够一步登天,行治国家更应如此才是,况且贪腐之病,无论哪朝哪代都无法彻底的根治,此乃顽疾也,对付顽疾不可操之过急。”
李牧尘不是一个不明是非的皇帝,亦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褚遂良的谏言可谓是中肯,虽然有些慢热,比之自己一刀切更要来的务实一些。
“宰相之言,当真是最可行之法,朕受教啦,方才是朕错啦。”唐王于朝堂之上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个看似简单的承认对错,于常人而言,可算是再普通不过,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君主,万人之上的帝王,当着众人面亲自承认自己的错误,可非看上那么简单,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历史之上,能够正式自己错误的帝王亦不过是寥寥无几,汉武帝算是一位,颁布罪己诏;唐太宗也算一位,而李牧尘承袭李世民的意志,秉承先皇的胸怀,无论是臣子还是百姓,都可算是一件好事。
“传朕旨意,涉及此案的主事官员,一律杀无赦,抄没所有家财,其家中子孙皆是发配边疆。此生不得录用。”
如此宣布,还算是轻的,要是唐王真的生气啦,必然是诛灭九族,到时候可就没有这般含情脉脉啦。
……
长安城变天了,豫王的回归,带来了一件大事,那便是调查出了许王贪污赈灾银两的事情。
此事一经传开,非但没有得到百姓们的支持,反而一边倒的赞呼声,他们高喊‘皇上圣明’之类的话。
朝会散了,李长生没有去往天牢,而是径直来到了皇城,直奔御书房,待太监通报后,李长生才是见到了唐王。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李长生说道。
此时,唐王李牧尘正站在书架下面翻看着《奇物志》,里面记载了好多世上稀奇古怪的东西,他想要从里面觅得解决‘天生绝脉’的方法。
见李长生来此,他没有抬起头,自顾地看着书,一边看一边说:“你是来当说客的吧?如果是的话,那就不要说啦。”
“父皇知晓儿臣所为何事?”
“朕是你的父皇,你心中如何想的,朕岂能不知?”唐王说道,“不仅如此,朕还知道。在此之前,许王曾经找过你,应该是知道自己可能出事,故而让你来此说情吧?”
李长生微地一怔,唐王所言完全都对,而且他知道许王私下会面见过自己,能够做到这样。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自己被他给监视了。
从书中抬起头撇了一眼,又一次沉入水中,唐王说道:“你一定在想,是不是朕派人监视着你,对吗?”
这一次,李长生没有说话。而是选择了沉默,以沉默作为回答。
“朕很明确的告诉你,朕监视了你的一举一动,不过,不是为了监视而监视,是你的母后不放心你的身体,你可明白朕的心意?”唐王说道。
的确。李长生体内最大的不稳定就是他的特殊体质,一旦病发,随时都有可能要人的性命,牧清怡深谙这个道理,她才会请求皇上监视李长生的。
果然,说出这番话后,李长生的脸色有了稍许缓和。任谁听到自己被人给监视着,都会有着不开心。
“行了,你如果不希望朕监视你,就亲自跟你母后商量,只要你母后同意了,朕立马撤回监视之人,怎么样?”
李长生撇了撇。道:“那还是算了吧,母后是什么人父皇最清楚,她吩咐的事情,谁敢忤逆?”
别看李牧尘是皇上,说白了是个怕老婆的皇上,典型的“妻管严”。
这时,李牧尘从书架走到了书桌出。放下手中的书,问道:“许王之事,你不必说了,他此次犯下的罪过,就算朕肯轻饶,豫王党羽也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两派相争,一旦对方的把柄被人抓住了。必然会遭到猛烈的攻击,誓要将对方彻底的弄死。
“父皇,可若许王兄一旦倒台,朝中豫王将会只手遮天,再无能够平衡他的人,平衡的天平也将会倾倒一侧,这种局面也不是您想要看到的吧?”
唐王之所以留着豫王党和许王党。便是为了互相平衡对方,让对方牵制住自己,并非李牧尘没有能力清除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借助他们的手,帮助自己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身为帝王,既要黑,又要白,能够使得了阳谋,更能玩得转阴谋,黑白通吃,阳谋阴谋两者兼具,方才是真正的君王平衡之术。
“长生,你要记住,真正平衡两者的人是朕。而不是他们二人,明白吗?”唐王说道,“朕站在平衡点上,朕才是掌控他们命运的人,懂吗?”
两党相争,形成了牵制的趋势,谁也无法将对方彻底的打败。而此时最简单的便在于平衡点更倾向于谁。
久而久之,往往绝大多数人忽略了这一点,以为一旦两派一方受到了伤害,另一方便可独大,实则不然,平衡支点只需要左右移动就能再次形成新的平衡。。
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谁有着通天之能。就算他结党营私,那又如何?帝国的军权必须握在君王的手上,此乃无数历史教训得来的。
“不过,你也说的没错,朕虽然能够平衡两者,可若一方退出争斗,另一方必然恃才骄纵。想要维持平衡的画面就要多花费些力气。”
“父皇的意思是?”
“不死,不代表不罚。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许王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当真以为朕不知道吗?而此次事情,不过是个他敲响警钟的由头罢了。”
李长生觉得自己不适合从政,政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实在太可怕了,远不如自己在岛上生活来的更痛快些,与飞鸟、走兽为伍,日子清闲自在。
只不过,这种生活不可能再回去了,因为少了关键的一个人——龙儿。
“这么说,父皇没有要处斩许王兄?”
“朕知道,许王曾经有求于你,希望你能够在朕的面前求情,保住他的性命,朕不杀他,便是为了让你还他这个人情,如此不好吗?”
之前,李长生遭人陷害,要不是许王求情。以自身的名义为他担保,为他争取了一个监外执行的处分,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顺利的破案。
唐王的做法,一命换一命,算是对他的恩情偿还。
“可许王兄到底是触发了大唐律法?”
之前,李长生和许王有过约定。前提是许王没有行贪污之事,从种种的证据来看,许王说谎了,也就意味着两者之间的约定不算数。
然而,那又这么容易不算数的,人情终究是人情,要还的。
“法不外乎人情,即便现在无法定罪,将来他也是难逃罪责加身,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一旦李长生登基称王,这些障碍就必须清除。
“如今吴中地区官员空缺,朕在考虑,是否由你前往补上空缺呢?”
第127章 吴县做官()
“父皇,您想让我去吴中做官?”
李长生心是有些诧异,去吴中做官,这般疯狂的想法,任谁也想不到唐王钦定的人选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吴中素有“江南水乡”之称,饶是如此,依旧不比长安的繁华和盛况,而且此去吴中跋山涉水,路途艰辛,山匪横行,距长安有着千里之遥,可算不得美差。
“你虽是朕的皇子,却又无法公然偏袒于你,而今涉世未深,又初入朝堂,尚无大的功绩,此次吴中任官,若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朕也顺势提拔于你。”
朝堂之上,许王和豫王的都是有着自己的人脉,想要提拔李长生,没有个令人信服的由头,是万万行不通的。
长平王,必须要有着骄人的功绩。如此一来,唐王才可名正言顺的重用于他。
尽管他赢得了大文试和大武试的状元,更是破获了高句丽王子被杀的案子,却依旧不足以擢升他为“七珠亲王”,更别说太子啦,除非他立下不世奇功。
只要李长生在吴中地区做出一番功绩的话。可比在长安城中取得的小成绩要高出太多。
届时,唐王再提拔他,便是可以堵住大臣们的口。
李长生明白唐王心意,毕竟自己是他的亲身骨肉,帝国的天下想要交到手中,此无可厚非,子承父业,天经地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