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主张政令要大大放宽,让百姓先休养生息,把民心拢住。李渊降下这徉一道旨意,天下百姓怎能不拥护唐朝呢?接着李渊又传下旨意:“宣逊帝杨侑上殿。”杨侑上得殿来,跪拿掉叩头,参见新主。李渊说:“杨侑平身,朕念你年纪幼小,颇识大体,加封你为鄢国公,赏你山东青州一州之地,你就赴任去吧!”“谢主龙恩!”杨侑下去,李世民命人护送他到青州赴任。书中暗表,明着是送他上青州,暗含着刚走到临潼山楂树岗,护送的人就按照李渊的密旨把他杀死,就地掩埋。这是李渊怕隋朝复辟,再由杨侑生出祸患。杨侑死后,后来谥为隋恭帝,这是后话。再表金殿之上,李渊打发走了杨侑,又下旨宣姚思廉上殿。姚思廉上殿跪倒见礼,说自己不过是教代王杨侑读书的,乞求新主开恩恕罪。李渊让人赏给他五百两银子,打发他回乡养老去了。接下去,李渊大封开唐功巨,重封他的三个儿子:立长子建成为皇太子,次子世民为秦王,三子元吉为齐王。又封李道宗为成亲王,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马三保、段志贤、殷开山、刘宏基都赐爵开国公,裴寂封为魏国公,其他各有功之臣也都论功封赏。李渊又让长孙无忌写一份诏书,招降天下各路反王,要他们等候朝廷接管,如有抗旨不遵者,定然派兵征讨。诸般开国大事都处置完了,李渊就要散朝了。这时魏国公裴寂上前跪倒启奏:“我主万岁万万岁,臣奉旨搜查隋宫,所有妃嫔、宫娥、太监人等俱已造具清册,暂行安置。不想在妃嫔中查获两个南陈亡国之妇,请万岁降旨发落。”“噢,在宫苑之中竟还有南陈亡国之妇,她们叫什么名字?”“启奏万岁,一个叫张艳雪,一个叫尹琴瑟。”李渊一听这两个女子姓名,不由得心里一激灵。原来南陈亡国之前,陈国宫廷美女如云,最出名的当然得属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这两个女子在开皇天子三伐南陈的时候,被隋军俘获,当下就处斩了。此外,还有四名出名的美女,那就是陈美娘、蔡玉珠、张艳雪、尹琴瑟,三伐南陈那年,她们刚刚十四、五岁。后来都被纳入隋宫,开皇天子晚年把陈美娘封为宣华夫人,蔡玉珠封为容华夫人,非常宠爱。杨广弑父,当了皇帝,就把这四个女子都据为己有。不久,宣华、容华两位夫人忧郁而死。张艳雪、尹琴瑟生性狂荡,曲意逢迎,想讨皇帝喜欢,可是杨广是个喜新厌旧、朝秦妻楚之人,加上肖后妒忌,她俩始终就没能得宠。杨厂迁东都、下扬州,都没有带她们,竟把她们甩在长安**里了。当初李渊跟着杨广伐南陈,就曾听说张、尹二女妖艳绝伦,娇小可爱,只恨不能一见。今日听说在隋宫里搜出这两个女子,他这心眼可就活动了。当下降旨:“速宣张、尹二女进见,朕有话讲。”旨怠传下去,有人把张艳雪、尹琴瑟带上殿来。这两个女子脆倒叩头:“亡隋罪妇见过我主万岁万万岁!”李洲说:“你们抬起头来!”“有罪不敢抬头。”“朕恕你们无罪。”两个美女叭一正面,李渊注目观着,见她们虽然年过四旬,未加装饰,但是风韵未减,丽质犹存,眉间微颦,美目传情,到底是天姿国色,不同凡品。尤其是吓得战战兢兢那副样子,更加惹人怜爱。这两个女子都是姻粉阵里的行家里手,一瞧李渊瞧愣了,便施展出勾魂伎俩,如鸡啄碎米般连连磕头:“罪妇人得睹天严,虽死无怨。如蒙万岁不弃,愿奉箕帚。”李渊说:“好,既是你们有心侍奉孤家,朕就收你们做为偏妃,留住翠华宫内。”“臣妾谢主龙恩,愿我主万寿无疆!”这时候,李世民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跪倒:“父王且慢!儿臣有本启奏!”李渊说道:“啊,我儿有何本奏?”“万岁初登大宝,就收纳两个亡国之妇,只恐传扬出去,于社稷不利啊!”“哎,皇儿呀,朕头天登基,初次降旨,一言既出,怎能挽回呀!快快起来,这事情你就不要多管了。”李世民往下就没敢再言语,起来归班了。张艳雪、尹琴瑟心里暗暗咒驾李世民,这事差点让你给闹黄了,咱们心里分吧,往后我们姐儿俩要是掌了权,有你好受的。李渊让她俩平身,由内侍带往翠华宫,就算收纳了。这件事也办完了,李渊摆袖散朝。当天摆下琼林御筵,大宴百官,长安城里悬灯结采,万民同庆,这些事情不必细表。单说唐朝诏书颁行天下,许多反王向长安呈递降书,献地归附。唐朝派人到各地去接管,人马增多了,地盘扩大了。过了两个多月,这一天早朝,忽然外边有人上殿启奏:“万岁,现有两道告急的析本,呈请御览?”李渊说:“快快呈上来!”黄门官接过这两道折本,递到龙书案上。李渊拿起折本,展开一看,不禁大惊失色。旁边文武百官见武德天子如此惊慌,心里都很纳闷。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下回交代。
113李世民夜走瓦岗寨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上回书说到唐夭子李渊接到两个告急折本,不觉吃了一惊。这两个折本是从哪里来的呢?咱们还得返回头来说说扬州这个烂摊子。自打杨广、宇文化及一死,江都宫监王世充和他师父、看花大臣张金钵,师弟段达一起核计,得把杨广的尸体先给埋了。他们用漆板床板做了一口小棺材,先将杨广入殓,灵柩停放在江都宫西院的流珠堂内,然后拉到吴公台下草草埋葬了。一直到唐朝武德五年,隋朝旧臣陈棱做江都总管,才把灵柩起出来,移葬到城北雷塘,时至今日遗址还在,俗称“皇墓墩”,有一块清人立的石碑,刻着“隋扬帝陵”四个字。闲言带过,再说王世充埋了杨广,把江都宫里的金银财宝所有值钱的东西搜刮了个净光净。他找师父、师弟商量下一步怎么办。张金钵说:“依我看,咱们跨过江去,在江南立足,凭借长江天险,三分天下有其一,世充你看有没有道理?”王世充说:“不成,我打算回原籍洛阳,听说唐主李渊有心要打长安,他占长安,我就占洛阳,跟他来个东西对峙,势不两立。洛阳城里要粮要饷有的是,一定要与他拼个你死我活。”张金钵、段达听他说的有道理,都说:“好吧,享不宜迟,咱们赶紧招兵,开往洛阳。”王世充从所得的金银财宝中拿出了一部分,收买了原来的羽林军、虎贲军、护卫军和流散在扬州的残余兵将,全军大队乘着杨广下扬州时留下的大批船只,沿着汴河,直奔东都洛阳。这时候,东都洛阳城里是杨广的小孙子越王杨侗主事,兵微将寡。王世充带兵进城,夺了杨侗的大权,却又把杨侗立为皇泰皇帝,这不过是先竖个牌位、邀买人心罢了。不久,王世充的权力越来越大,他觉着这个傀儡皇帝总是碍手碍脚的,就逼着皇泰皇帝让了位,改国号为郑,自称洛阳王。这样,王世充还不放心,又派人给杨侗送去鸩酒,强逼着他饮毒自尽了。这时候,武德天子李渊已经在长安城立了大唐国。洛阳王王世充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大有与大唐国一决雌雄之势。忽然这一天,他接到了唐朝派人送来的招降诏书,便找张金钵、段达一起来商量对策。王世充说:“唐主李渊盘据长安,虽然占着地利、人和,可是他手下缺少晓勇战将,所仰仗的不过是李元霸一人而已。听说这李元霸好久不上阵露面了,有人说他死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张金钵说:“要是李元霸一死,这唐朝一打就趴下了。这个,我倒有个好办法。”“老师,您有引么好办法?”“咱们可以来个投石问路,这不是唐朝下了招降诏书吗?你就也给他们复一封战表,说不但不投降,还要他赶紧派兵攻打洛阳,他若不敢派兵前来,咱们就兵伐长安
。看他们敢不敢来,李元霸是死是活就不问可知了。”王世充一听,说:“此计甚妙,就便如此吧!”就这样,洛阳王王世充的连环战表送到了长安。跟这前后脚,还有一家反王的连环战表也送到了长安。谁呀?湖广襄阳王雷大鹏。他仗着荆、湘和岭南地域辽闲,兵多将广,也不服唐朝,要发兵见仗,一决高低。唐主李渊同时接到这两份连环战表,心想南北两王就要夹击长安,他能不心惊胆战吗?李渊把这两份连环战表递给李世民。李世民看过了,微微一笑:“哈哈哈,父王,您莫要惊慌。咱们赶紧准备人马,孩儿我要讨伐洛阳王。”李渊说:“儿呀,咱门现在兵力不足,尤其缺乏能征惯战之将。你去到洛阳,如何能取胜呢?”“父王,您散朝之后,咱们**议事,听孩儿我自有道理。”“好,既是如此,卷帘散朝。”百官散去,李渊父子,还找了柴绍、长孙无忌、李道宗一齐来到**。李世民这才说:“爹爹,外边传说我四弟李元霸没了,可是不摸实底。我看洛阳王这封战表,为的就是号咱们的脉,摸咱们的底。咱们要是不攻打他这洛阳,他可就得劲了。您派我带兵前去,还要打出四弟的旗号,到那儿我准能唬住他。”柴绍问“二弟,到那儿人家亮开大队,咱们没有李元霸呀!”李世民说:“有没有李元霸那就甭管了,反正这一趟不去不行,我能对付他们。父王,您就稳坐长安,等着喜报吧!”李渊说:“这事也只好这么办了。儿呀,你把四家开国公带走,那四口大刀倒也不软。你想几时起兵呢?”“三日之后我就起兵,再晚就麻烦了。”事情就这样说定了。李世民又去见母亲窦皇后。李渊登极以后,封窦氏夫人为正宫皇后,因为这老太太信奉道教,又赐号太真。窦太真最疼爱二儿世民,听他说要出征洛阳了,啪哒啪哒宜掉眼泪,说:“儿呀,没有你四弟保护,你领兵出征,我真是放心不下呀!”李世民说:“娘啊,我父王的江山社稷要紧,您不用着急,孩儿我自有办法。”三日之后,秦王李世民亲自挂帅,带领马三保、段态贤、殷开山、刘弘基四位开国公,起大军五万,打着大唐秦王、赵王的旗号,兵伐洛阳城。为了掩人耳目,李世民选了一个大高个儿,这人长得很象李元霸,就让他扮装李元霸,给他做了一对雷鼓瓮金锤,这叫蒙事行。自打李世民走后,窦太真每天早起梳洗完毕,让宫娥们扶着她到御果园,登上望花楼。她冲着东边烧香磕头,顶礼膜拜,然后大喊三声:“我儿世民,愿先祖太上老君保佑你旗开得胜,早日还朝!”老太太天天如此,后来人们鱿把这座望花楼改叫望儿楼了。单说唐朝大军往东行走。李世民调透得法,指挥有方。整个队伍按九宫、四相、八卦,五行、十干、十二支排列,队有阴阴,阵有前后,将有纪律,兵有行伍,队伍内所有的人,即使是有残疾者,都能用其所长,弃其所短。高大者让他别弓带弩,矮小者让他执戟持矛,强壮者让他举旌竖旗,羸弱者让他击鼓鸣金,口拙者让他专吹号角,重听者让他了望烽火,身肥者为马军,身瘦者为步兵,日食斗米者为前驱,日行二百者探机密。三军如虎,将士如云,鼓动神威兴干戈,荡寇声喧起万兵。大军过了潼关,无非还是晓行夜宿,饥餐渴饮,非止一日,来到洛阳城正比。秦王选好地势,下令按八卦五行摆下八卦连管寨。头里扯起三面大纛旗,中间是大唐武德天子李渊,上首是大唐秦王李世民,下首是大唐赵王李元霸。儿郎们扯辕门,排鹿砦,挖堑沟,起营帐,埋锅造饭,铡草喂马,不多时,一切都安置好了。再说洛阳王王世充,适才听探马来报,说唐朝大军奔城北杀来,登时就吓晕了。他定了定神,找到老师张金钵,说:“老师,想不到咱们投石问路,把唐朝大军问来了。”张金钵这老道心想,哎呀,看来李元霸并没有死啊!跟着就听正北炮响连天,金鼓齐鸣,人声呐喊,战马嘶叫。王世充赶紧传令紧闭四门,严密防守。他和张金钵、段达登上北面城楼。往北观看,一看对面唐军已然扎下大营,果然打出了赵王李元霸的旗号,都吓得浑身颤抖,魂飞天外。李世民歇兵三日,到第四天头上。传令响炮亮队。炮响连天,大队亮开,中间闪出两匹马,一匹马上坐着秦王李世民,另一匹马上坐着假李元霸。两旁看上来战将百员不止,一个个顶盔贯甲,手执军刃。细打听,里边有许多是马队兵丁打扮起来充数的。李世民让儿郎们高声叫战:“王世充,你既发来连环战表把我们召来了,倒是亮队打仗啊!”王世充闻报,赶紧登城查看。他传下命令:“他喊他的,他骂他的,咱们忍着,就是不打。”他手下无强将,哪里敢迎敌呀!唐军骂了半天,城里没有动静。李世民只好下令收兵撤队
。就这样,李世民隔三天亮一回队,过了一个月光景,王世充一直不敢出城应战。这一日,李世民跟四家开国公饮酒谈心,高兴地说:“四位将军,那王世充没有把咱们的脉号着,倒让咱们把他的脉号了。准是洛阳城里有兵少将,不然,怎么闭门不战哪?”四位开国公说:“千岁爷,您这话不假,我们也看出来了。这应当怎么办哪?也不能总这么耗着呀!”李世民命人取过文房四宝,提起笔来,唰唰唰写了一封书信。这信里写的是这么个意思:王世充,大唐开国,你竟敢发来连环战表,我军到此,你却胆小如鼠,不敢一战。限你五日,必须亮队交战。五日过后,你若再不亮队,念你初犯国朝,我先撤兵回去,等待你将降书送到长安。若是不战不降,我二次发兵,定将你这座洛阳城化为齑粉。最后写上年月日时,李世民亲笔,还扣上行军元帅的大印。书信写好了,绑在箭上。李世民来到城前,抽弓搭箭,嗖的一声,这封箭书就进了城啦!郑国守城兵丁得到箭书,赶紧呈送洛阳王。王世充接过箭书,展开一看,不禁哎呀一声,随手给张金钵、段达都看了看。这可怎么办呢?甭说限五天,限五个月,他们也不敢亮队呀!怎么?这就叫薛杆打狼,两头害怕。两边都没有得力的战将。李世民虽说箭书入关,他心里也在打鼓。他发出这封箭书,不过是想找个台阶,收兵撒退。五天到了,城里还没有亮队。李世民把洛阳的战情写成一道折本派人送往长安,然后传下命令,全军拔营起寨,向襄阳城进发。不多时,队伍整理好。刚要开往襄阳,忽有探马来报:“启禀秦王千岁,湖广襄阳王雷大鹏现在不在襄阳。”李世民忙问:“噢,他在哪里?”“他乘着我军与王世充交战这工夫,带兵三万,抢掠中原。王世充手下的地方官吏见洛阳被困,纷纷弃城而逃。现在雷大鹏己经越过荥阳,往东北下去了。”“快去,再探!”几个探马去了几番回来,报的都是同一个消息。李世民心想,这倒是扫灭雷大鹏的好机会。他下令全军大队追赶雷大鹏,要截住他回襄阳的退路。顿时响炮擂鼓,五万人马往东北走下去了。单说这一天行军路上,夜晚扎下浮营,虽说已过立秋,天气还是十分炎热。李世民在帐蓬里热得睡不着觉,就找殷开山说:“殷将军,你看今夜月光如水,咱们不如出去走马转转,赏赏夜景,一会儿凉风下来,咱们再回营睡觉。”殷开山说:“也好,我就去鞴马。”殷开山出去鞴好两匹马,自己全身披挂,给大刀挂在马上。李世民身穿跨马服,携弓带箭,出帐篷上马。殷开山也翻身上马。二人出了偏营门,往东行走。一轮明月清光四溢,徘徊于斗牛之间。二人并马而行,两边是望不到边的秋庄稼,周围秋虫鸣叫,悦耳动听。正谈着论着,忽见一只白玉兔,闪着俩小红眼睛,奔李世民的马前来了。殷开山忙说:“千岁您看,头里有只白玉免。”李世民抽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