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谢昌云道:“我没有问题。果果现在的风头都超过我了,韶关的那些太太们每天都有人特意上门来看他,延安的中共领袖夫人们也带了好几次信要让他去,这回在美国还住在了白宫里,听说罗斯福总统和夫人对他爱不释手,简直都让我嫉妒了。”
宋美龄道:“哪里有爸爸嫉妒儿子的?果果这孩子透着一股灵气,谁见了都会喜欢。哎!我这辈子是不能有孩子了,我真想见到一个优秀的孩子成长起来的过程,更想在他身上留下我的一些印记。”
谢昌云也替宋美龄感到了惋惜,于是就道:“我现在有三个孩子,以后肯定还会再增加几个,等他们大了让他们轮换着到夫人那里去热闹一下。”
宋美龄迅速驱走了脸上的伤感道:“雅君的两个孩子也是很可爱的,尤其是朵朵,长大了肯定比雅君还要漂亮。昌云,你和雅君办喜事的时间定下来没有?”
谢昌云道:“大概是在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等下次回韶关就会确定日子。”
宋美龄道:“定下来以后告诉我一声,我好给你们准备贺礼。”
宋美龄没有直接说,但谢昌云知道以她的身份和对基督教的信仰,是不会去参加娶小老婆的婚礼的。
谢昌云配宋美龄在沈阳住了一天半,然后又到长春去了一天,期间的一些活动,媒体都做了公开的报道,宋美龄下榻在张学良旧居,成为了人们议论最多的一则消息。
一月十八日中午,谢昌云返回了郑县。就在这天,东北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独立三师于下午十五点攻陷了日军在黑龙江北部的最后一个要塞,歼敌六千余。
在两江三角地带,第七战区全歼了被分割包围的日军,其中四十九军一零五师装甲团推进到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黑瞎子岛江叉西岸。
至此,在中国东北地区已经不存在日军的成建制部队了,蒋介石和谢昌云一致认为可以在当晚宣布东北光复。
不过黑瞎子岛的问题又凸显了出来。
黑瞎子岛不是一个普通的内河岛屿,而是一个面积达三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巨大三角洲,扼守两江咽喉,锲入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地区数十公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岛于一九二九年中东路事件时被苏联以武力从奉系军阀手中夺取,然后一直控制至今。按照中苏在德黑兰签署的有关协定,黑瞎子岛属于苏联应该归还给中国的领土范围,但由于东北被日军所侵占,所以整个东北地区的边界勘测都没有进行,苏军至今仍在黑瞎子岛上保持了几个哨所。
廖广泽在十五日与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阿巴那申科举行的会晤中,曾要求苏军撤除在黑瞎子岛上的哨所。但阿巴那申科以防止溃逃日军威胁哈巴罗夫斯克为由,并为给予明确的答复。
是否进入黑瞎子岛,需要谢昌云来拍板决定。
谢昌云考虑良久,拿起电话对廖广泽道:“黑瞎子岛问题不能延缓,必须干脆利落解决。我命令,第一,明日上午八点正式通知苏军远东军区,我们将进驻黑瞎子岛;第二,在通知苏军的同时,以一个装甲营越过江叉进入该岛,并于当日推进到岛的最东端,同时可出动直升飞机协助;第三,如遇苏军阻拦可强行通过,但苏军如不开枪我们也不得开枪;第四,以两个装甲营和一个步兵团为预备队,苏军如向岛上增兵,我们也随之增兵,并且做好冲突继续扩大化的准备;第五,以三个摩托化师、一个装甲旅和一个炮兵旅部署于绥芬河,如黑瞎子岛冲突扩大到师级规模,立刻进入苏联境内向海参崴展开突击,黑瞎子岛方向同时进攻哈巴罗夫斯克。”
廖广泽道:“昌云,会不会把事情闹大了?”
谢昌云道:“你先说你有没有把握打赢苏军?”
廖广泽道:“苏军的装备和作战经验都不如我们,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有把握战胜苏军。”
谢昌云道:“那就好,局部打赢了再说!大规模的冲突也不会持续几天,美英肯定会出面调解,你们打得越狠,后续的谈判就越有利。不过从目前苏军在黑瞎子岛仅有不多几个边防哨所的情况看,我们利用人员优势把苏军边防部队挤出黑瞎子岛的可能性比较大,苏联最多只能指责我们没有给他们留下主动撤离的时间,这是个枝节问题,我们最后可以进行道歉。战争准备只是预防万一,不过架势要摆足。”
第四九五章黑瞎子岛()
一月十八日晚十九点,中国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发布了东北全境于当天光复的公告。
虽然在中国军队占领了长春和哈尔滨之后,人们都知道东北光复是迟早的事,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亿万军民还是为之欢呼了起来。
日本关东军含上朝鲜军有八十多万,另外还有四十多万的伪满洲国军,中国军队自去年一月进入热河以来,正好是一年的时间,就把一百多万日伪军全部消灭,这种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回想抗战初期,十几二十多万的日军就敢向上百万的国军发动进攻,而且胜多败少。然而数年过后,中国军队以差不多一比一的兵力挺进东北和朝鲜半岛,竟打得日本号称最精锐的关东军几乎无还手之力,一年之内覆灭殆尽,中国军民的民众自豪感也随着战争的步步胜利而逐渐被激发了出来。
从一个屈辱的民族到一个充满自豪和信心的民族,这个转化可以说是比战争胜利的意义还要重大。
现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敢拍着胸脯对外国人道:“我是中国人!”
在战争形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始终记住了一个名字——谢昌云。
谢昌云在中国军民的心中已经成为了胜利的象征,
细心的人统计了一下抗战以来的历次战报,在从华南到东北的广袤国土上,在缅甸、东南亚、台湾、琉球、朝鲜半岛,谢昌云直接指挥的部队发动了大的战役三十余次,歼灭日军的数额竟达到了两百一十余万,伪军不下八十万,号称歼敌三百万一点也不为过,谁都会被这个史无前例的的战绩所震撼!
不过普通民众并不知道苏联在中苏边界牵制了关东军过半数的兵力,才致使中国军队能够集中兵力将关东军各个击破,否则光复东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谢昌云心里暗中感谢苏联,但绝不会宣扬出来。
由于河南省府迁到了郑县,加之两条铁路大动脉的重新开通,郑县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有近三十万人口的城市。、
谢昌云在郑县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了,当晚有数万郑县民众和学生来到了中国战区前方指挥部门前的马路上,一边欢呼着胜利,一边呼喊着要见谢昌云,以至河南省保安司令部和警察厅出动了近千名军警来维持秩序,宋天才还亲自赶到了现场坐镇。
人们久聚不散,正在和王秋、王思雯收拾行装的谢昌云不得已在卫士们簇拥下来到了大门外,与民众和学生们见了面,与近处的一些人握了手、亲手接过了一些慰问品,并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讲话:
“感谢人民的支持!感谢前线将士的英勇奋战!我向同胞们保证,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不但会取得抗战的彻底胜利,而且还会让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底投降!”
不到十分钟的露面,十几秒钟的讲话就够了,明天河南的报纸上就会出现大片的文章来渲染。
数万民众慢慢散去后,指挥部总务处军官面对大门口的堆起来有二十几米见方、一人多高的慰问品却犯了难,忙来请示谢昌云道:“长官,明天上午我们就要全部离开,这么多东西怎么办?“
谢昌云道:“民众的盛情必须珍重,东西不管贵贱都不能浪费。你们去郑县烟厂卖些大纸箱来,把这些慰问品都装箱,再跟四航司联系明天增加一架运输机,把东西都运到青岛再分拣。”
“可是很多东西上面都写着字是送给长官的。”
“清点完了让王参谋去挑几样,剩下的都交给你们总务处。不经放的赶快都分给大家吃了。”
过了一会儿,一卡车的纸箱拉来了,不执勤的警卫、勤杂和军官们都来到了大门口帮助装箱和往院子里搬运,几名美国军官也兴致勃勃的加入了进来。
一面美军中尉把一盒点心递给了一个中国上尉道:“你们中国很奇特,送来的东西差不多都是吃的。”
指挥部里中国的中下级军官大部都会英语,美军人员很多也学了中文,沟通并不困难。
中国上尉接过点心放进了纸箱里,“那你们美国是送什么呢?”
美军中尉道:“在美国主要是送鲜花,还有姑娘的吻。”
中国上尉道:“刚才门口至少有上千女学生,要是仿效你们美国,长官能受得了吗?”
美军中尉道:“虽然是辛苦一些,但我想谢将军还是很愿意接受的。”
“你们两个在胡说八道什么?”旁边传来了一声尖利的喝声。
两名军官转头一看,王思雯正叉着腰怒目圆睁,便赶紧抬起一个纸箱、挤眉弄眼的溜走了。
百姓送来的慰问品最后竟装了七十多个大纸箱,总务军官又忙着给保安司令部打电话,要他们明天早上多来几辆卡车。
谢昌云三人自己的东西也不少,总共装了六个提箱和六个纸箱,主要是被褥和王思雯那些不断买来的零碎东西占了地方
指挥部别的军官都是单身在这里,吃饭都是在食堂,生活用品都是公家提供,全部行李一个提箱和一个背囊就解决了问题,被褥等到了青岛再重新领。而谢昌云则是带着两个老婆过日子,吃饭基本是自己开伙,床上用品也没有用军用的那种,而是从家里带来或在郑县定做的,比军用的被褥要舒适得多。
谢昌云不是追求奢华的那类人,但在这个讲究等级的社会中,长官的威严有时还必须通过享有特殊的待遇来体现。
按谢昌云的意思,像被褥这些东西太占地方,用飞机运送还不够油钱,干脆送给当地的佣人算了,到了青岛去花石楼拿一些来就是。
可是王秋和王思雯都不同意,说是自己的被褥铺盖习惯了,不愿意再重新换。
其实这是谢昌云不懂女孩子的细腻,被褥也算是贴身的东西,她们才不会拿贴身之物随便送人。
相反厨房里那些锅碗瓢盆,除了一套精致的瓷餐具之外,王秋倒是毫不犹豫的都留了下来。
十九日的早上,谢昌云于六点四十五分就来到了机场,与孙蔚如和宋天才握手道别后就登机起飞了。
四十九军八点整进入黑瞎子岛,九点钟左右就会有消息过来,其后一整天的事态发展都很重要。郑县的总机和电台六点钟已拆除,青岛的通讯系统昨天已经开通,谢昌云必须尽快赶到青岛恢复与前线的联系。
郑县到青岛的空中距离是六百九十多公里,dc…3正好飞两个小时,所以谢昌云九点十分就到达了青岛司令部,还没顾得上看看周围环境,便直接来到新建立的作战室,进门就问,“第七战区和四十九军有报告来没有?”
作战一名上校副处长迎上前报告道:“谢长官,两个单位都有报告,四十九军已于八点整进入黑瞎子岛,九点整已推进二十八公里,尚未遭遇苏军阻拦。第七战区已将我军马上要进入黑瞎子岛的通报传递给了苏军远东司令部,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苏军的回复。”
谢昌云一边环看着作战室,一边道:“有情况立刻通知我。这个作战室比郑县大多了。”
副处长道:“这栋楼房比郑县那栋楼要大不少,而且又不住人,不光作战室,连办公室都宽敞了一些,我们作战处就分到了五间办公室。长官的办公室我昨天下午去看过,宽敞明亮,还可以看到大海。”
谢昌云道:“有那么好?我马上去看看。”
李廷秀就在作战室外候着,谢昌云便跟着他上了三楼,来到了最东头南侧的倒数第二个门。
“长官,你的办公室就在这里。”李廷秀掏出一串钥匙打开了门。
谢昌云进去一看,这是一间约有二十多平米左右的会客室,里面的沙发茶几都摆整整齐齐,估计能坐下二十多个人。
从会客室的侧门进去,一间比会客室大两倍的办公室豁然展现在了谢昌云的眼前,里面宽大的办公桌、挡头一整面的书柜和文件柜、两个长沙发和一对单人沙发组成的会客区、茶具柜、挂衣架、墙上的大幅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办公桌上三部电话机和一盏台灯一应俱全。
谢昌云来到了窗户前,用手摸了摸墨绿色的天鹅绒窗帘,看着远处的海景,“不错!廷秀,这样花钱是不是多了一些?”
李廷秀立正道:“长官,这里面的东西除了沙发之外,物品基本都是原来的。这间办公室以前德国海军司令和日本的海军司令都用过,办公桌和书柜据说还是德国人留下来的。”
谢昌云走到办公桌面前,敲了敲厚重的桌面,“如果是这样还差不多。资料室在哪里?”
谢昌云问这话不免带有些邪念。
李廷秀道:“也在三楼,在西头靠北边,一大间和一小间连在一起。长官,门后面有各部门房间和生活区位置图。”
谢昌云抬腕看了看表道:“后面的飞机要两个小时以后才能到,现在还有点时间,你带我各处去看一看。明天美国派来的参谋长、英国派来的炮兵指挥官、四航司来的航空兵指挥官都要到任,估计一起还会带几十个人来。你们要把他们的办公室和住处都安排好。”
十点半钟,四十九军打来电话向谢昌云报告,装甲团在黑瞎子岛已推进七十五公里,途中遇到了十名苏军的阻拦,装甲团已将这些苏军控制住了,没有发生交火。另外两架运输直升机运载八名官兵和一部电台到达了岛的最东端,在那个区域没有发现苏军。根据对苏军人员的询问,苏军在黑瞎子岛的兵力只有两个排,全部住在哨所,没有进行巡逻的任务,岛上也没有固定居民。
谢昌云想了一下道:“被控制的苏军要给予优待,如果他们提出要回到苏联境内可马上放行,武器也要交还,有酒或者罐头可以送一些给他们。命令直升机不间断监视苏军动向,部队进行向岛的纵深推进,每隔十公里设置一个班级警戒哨位,要升起国旗,取暖防寒用品、照明用品和食物要备足,缺少的就让直升飞机运送,两天之内完成电话线敷设。如果没有异常情况,每隔两个小时向我报告一次推进情况。”
中国军队进入黑瞎子岛已经两个半小时了,苏军隔着江至少能看到中国的直升飞机降落,但现在还没有做出反应,显然是在等待上层的决定,所以谢昌云还不敢掉以轻心。
不过苏联的反应很快就来了,十一点刚过蒋介石亲自打来了电话问道:“昌云,你派部队进黑瞎子岛了?”
谢昌云道:“是的委员长。今天早上八点钟开始行动,已经通报给了苏军远东军区。”
蒋介石道:“有什么情况没有?”
谢昌云道:“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我们的小部队已经占领了岛的最东端,主力已经推进到了岛的中部,没有发现苏军有异常动向。不过我们上岛的兵力不大,只有一个装甲营。”
谢昌云没有敢把自己的部署全部都告诉蒋介石,不然蒋介石一旦了解到谢昌云准备对苏联大打出手,可要真的要睡不着觉了。
蒋介石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