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西哥革命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的性质。起义部队取得了很大成功,起义席卷整个墨西哥北部并逼进首府墨西哥城,队伍迅速扩大到8万人。但是伊达尔哥缺乏军事斗争的经验,在军事进攻问题上犹豫不决,本来可以乘胜一举攻下墨西哥城,而伊达尔哥却错误地下令撤军,丧失了战机。此后起义部队虽然还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缺乏坚强统一的军事指挥,内部又发生分裂,战斗力逐渐削弱。1794年初起义部队在转移中遭到敌人伏击,伊达尔哥和几名主要领导人都被俘牺牲。
新华夏也没想到,在得到自己的帮助的伊达尔哥还是反抗不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只能说,他们低估了西班牙殖民当局的实力,还以为他们与海地的殖民者一样脆弱呢。但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因为,新华夏已经出兵东亚,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开辟第二战场了。
1793年8月,秋风飒爽,新华夏按照与大明的约定,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这一支舰队阵容十分豪华,涵盖了驻守本土的太平洋第一舰队几乎全部的主力舰船,其中就有3艘无畏级战列舰:无畏号、无惧号、无忧号,另外还有6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18艘护卫舰,另外还有2艘排水量达3万吨的综合补给船,运输与补给都能够满足要求。
不仅有海军,还有4万名陆军,这一次,虽然海军使用的弹药依然是黑…火…药,自然是为了藏拙,而凭借超大口径的火炮已经足以满足此这次战争要求。而陆军所用的枪支已经全部装备了后膛针发枪,所用的*为雷…汞,*依然是优化后的黑…火…药。步枪最大的要求就是射速,射程虽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在现有条件下,所有作战还是在视距以内的。
新华夏海军在13天后抵达海参崴,汇合了大明的2万士兵后,继续南下,在6天后与南方赶来的大明舰队在朝鲜的平壤汇合,并获得补给,在休整两天过后,出发赶往渤海湾。
此次新华夏的最高指挥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陈小虎,至于大明军队的最高指挥则是陆军部部长涂宏达。因为满清海军已经被打残,基本无法对联合舰队构成威胁,所以此次作战最主要的战斗发生在陆地上。
按照新华夏与大明的约定,海军最高指挥权归属新华夏,海军最高指挥权则属于大明。
联合舰队很快进入渤海湾,并抵达海河河口,边上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沽炮台。在满清丧失制海权过后,大古炮台就是拱卫京畿的最后一道抵抗海上攻击的防线。因此,满清对于大沽炮台的建设不遗余力,新建了口径在300毫米以上的巨炮大型炮台6做,中小型炮台更是超过三十门,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近一半。这些中小型火炮的大部分,以及全部的巨炮都购自英国,巨炮最大射程甚至超过6公里,有效射程则达到2公里左右。
而新华夏的巨型舰炮有效射程则达到3公里左右。但是,陈小虎为了攻击威力最大化,下令三艘战列舰前进到距离大沽炮台1500米处。
1500米处虽然是大沽炮台绝大部分火炮的有效射程,但是由于缺乏火控系统,准确度不高,少量炮弹落到皮糙肉厚的战列舰上,也不过是挠痒痒。
来而不往非礼也,三艘战列舰上的巨炮终于开火。在试射了三轮炮弹后,终于命中了最前沿的一个炮台。紧接着,海军舰炮对着这个炮台来了个全覆盖。随着炮火向远处延伸,大沽炮台如同被点了炮仗一般,纷纷爆炸,却越来是炮台外的防御工事还是耐不住巨炮的轰击,纷纷告破,接着后续的炮弹点燃了炮台内部的炮弹,引起连环爆炸。
陈小虎与涂宏达乘坐在补给舰“共和国”号上,用望远镜观察战况。
涂宏达看着被火光浓雾笼罩的大沽炮台,久久不语。按照涂宏达的预估,满清的大沽炮台被建设的简直成了铜墙铁壁,尤其是巨炮更是连大明都没有,这也是大明军舰不敢进入大沽炮台的缘故。新华夏海军虽强,战列舰虽猛,要想啃掉这个硬骨头,不算是个个十几艘军舰,都不可能。
然而,新华夏的无畏级让他知道了,什么叫天外有天。涂宏达一边擦着汗一遍偷看陈小虎,却见陈小虎已然云淡风轻的微笑着看着无畏舰前面的目标。新华夏人所说的“无畏一出,再无敌手”果然是真的,“大明万万不能招惹这样的对手。”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师欢迎你()
陈小虎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其实,他却用余光在探视明军将领在看到新华夏炮火后的表现。
最近几年,虽然新华夏与大明依旧是比较亲密的盟友关系,但是力量渐增的大明还是重拾了自信,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以军工为代表的科技都有所提高。虽然新华夏对大明进行了技术封堵,比如舰船蒸汽机最大不超过5000马力,即使装备这样的4台蒸汽机,也不过能够驱动3500吨舰船。但是大明凭借自己的工人,刻苦攻关,还是制造出了上万马力的蒸汽机。毕竟,后世天朝的山寨能可是举世公认的,作为他们的祖宗,大明人显然也不会太差。
有了雄厚的实力,还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更有庞大的人口,大明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洋溢着一种自信,对于偏远而又人口稀少的新华夏自然没有了以前的敬畏。外在表现就是,在与新华夏的交往中,锱铢必争,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罔顾双方的共同利益。比如,大英帝国在此时与新华夏算得上是敌对关系,按照互助条约,对方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敌人,大明不应该与英国有任何经济、军事乃至政治往来,更何况此前双方还宣布对满清禁运,主要敌对对象就是大英帝国。但是现在,大明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还是悄悄的放开了大英帝国的经济联系,向大英帝国出口丝绸、瓷器、茶叶等,从英国输入呢绒、烟草什么的。
当新华夏试图抗议时,大明就以限制人口移动作为主要手段,逼新华夏就范。
林航之所以配合大明此次的行动,力主向满清用兵,主要有两个用意,首先是南方大明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的绝对优势,剿灭满清无非是早晚问题,新华夏不值得枉做恶人;另外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杀鸡儆猴。
陈小虎利用余光,发现新华夏的炮火果然让涂宏达等明军将领产生了敬畏,心中暗爽,“小样,以后再不老实,给你们也来上几发。”
半天功夫,大沽炮台失守,联合舰队进入海河。由于无畏舰体积太大,只能在外海徘徊,联合舰队在巡洋舰的率领下,进入天津。
天津所在地原来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一直到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方才固定下来。原本天津的地位一直很尴尬,在元朝时期还曾因为海运的缘故而繁荣,在明朝也有所发展,可惜在满清就不行了,因为他们一贯的禁海政策,导致天津的港口地位直线下降。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
虽然已经升格为府,但是相比较一国首都的北京,此时的天津就如同没有长大的丑小鸭,城池十分狭小。好在刚开始是军事卫所,天津城墙虽小高度却也有10米左右,内部是夯土,外面包砖,巍峨高耸的天津城墙看起来是那么的威武不凡,在冷兵器时代无疑是坚不可摧的坚城。
只是,在华夏人的炮火之下却是那么的无助,在被整整炮轰了2个小时后,天津城墙塌了一个上百米的口子,涂宏达下令明军入城。
天津此时的守军不足2万人,还多是老弱,因为精壮已经被派到了徐州战场。而进攻一方,却是十四五万的精兵,如何能够守住?
结果就是,天津知府周元理自杀身亡,天津驻守将军阿鲁直知道事不可为,逃窜到京都向乾隆请罪。
乾隆听闻天津竟然在不到2天的时间内陷落,怒不可遏。天津可是京师的门户,一旦失守,将使得北京直面敌人的威胁,这可是危及到满清生死存亡的大事情。虽然由于阿鲁直满族身份,没有灭其全族,仍然全家发配宁古塔。
然后召集大臣商议。
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
京师此时只有不到5万的部队,虽然不像天津那样大部分数老弱残兵,但也算不上精兵强将,想要抵抗南方的十几万大军,无疑是痴心妄想。
乾隆已经萌生退意,但是一贯好面子的他显然不能主动提到撤退,只能巴巴望着此时的军机首领大臣阿桂。
阿桂这几年可是混的不错,因为南方强敌大明的存在,让乾隆不得不依靠此时作为定海神针般存在的昂贵,让阿桂一扫以往的抑郁,活的似乎越来越年轻了,充满了干劲。
不过,毕竟伺候乾隆不短地时间了,再笨的人也摸透了乾隆的脾气,更何况阿桂又不笨。
因此阿桂甩了甩袖子,跪倒在地,极为恭敬的说道,“陛下,奴才的意思,陛下金玉之体,岂能轻易犯险?不若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暂避,待奴才们料理完敌寇之后再返回京师即可。”
乾隆心中暗喜,却说道,“听闻大明都有天子死社稷的说法,我大清皇帝岂能不若朱家皇帝?”
边上和笈穆砥ǎ爸旒一实鄞蠖嗖晃裾担聊缌兜ふ哂兄巴娌还松琊⒄哂兄栌刮弈苷吒潜缺冉允牵哪苡胛掖笄辶凶媪凶谙啾龋烤硬涣⑽G街拢菹录缣粢还琊ⅲ衲芮嵋追赶眨苛粝乱栽现爻剂羰丶纯伞!�
和飧鏊阑抵炙淙辉谇凹改暌蛭艄舻拿浼A诵砭茫乔』故抢氩豢飧雠穆砥ㄅ牡阶约盒目怖锏男∪耍芸煊旨右灾赜茫衷谟殖闪艘幻笱浚ㄍ觥V皇谴耸保⒐鹬髡凭Γ?蛋彩艹璩潭炔幌掠谧约海煤瞳|很有一种施展不开的感觉。因此,除掉这两个政敌就是和闹凶畲蟮氖虑椤4耸保蚯迩√嵋樵诰┦α襞梢幻现爻迹构室饪聪虬⒐穑榧普讶蝗艚摇6┦Υ丝痰奈O眨底佣伎吹贸隼矗旧希羰厮溃考词固映錾欤裁獠涣讼伦锶胗�
乾隆也看向了阿桂。乾隆想要安然逃跑,就必须天津的守军给自己创造缓冲时间,阿桂在军中一项威望卓著,也只有他才能够稍微稳住军心。
阿桂见乾隆也看向自己,心中微叹,知道逃避不了,干脆主动请缨,提议自己留守京师。
乾隆这时候才露出笑容,对阿桂大加赞赏,甚至将阿桂爵位提升为外臣的最高爵位奉恩镇国公,还余荫一子为伯爵爵位。
阿桂表面上感激涕零,心里明白这就是自己的卖命钱了。
会议结束,乾隆就忙不迭的率领大内侍卫与其余禁卫兵马北上,美其名曰“狩猎”,却让京师守军又减少了一万三千多人,还都是精锐。
徒留下人心惶惶的京都百姓与守军。
联军海陆并进,沿着海河及永定河抵达京师西南角的右安门。虽然由于河宽裕水深的限制,中大型船只已经无法进入,但是两三千吨的小型船只还是可以进入的,再加上新华夏军队装备的大量拿破仑野战炮,让巍峨的京都城墙也成了豆腐渣。
阿桂虽然面临空前困难,也抱着必死的决心,但是还是想要给敌人一个重创,给自己的皇帝创造一个逃跑的时机。他明白,城墙在敌人的炮火下不会起太多作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趁着敌人立足未稳主动发起攻击。为此,派出近2000骑兵,在勇将兆恒的率领下,冒死出城攻击。
联军到没想到,面对如此困境,敌军还有出城的勇气。仓促下船的明军先锋部队猝不及防之下,竟然损失了超过千人,甚至超过敌人的人数,而自身却几乎没什么伤亡。
但是,幸运也就到此为止了。河面的舰船对着来着方向开炮,虽然为了防止误伤,不敢打击清军前锋,但是清军的后路却被切断了。
此时,清军已经距离联军不足五百步距离,直面这些骑兵的就是新华夏的军队。
在明军看来,在没有近程火炮的支援下,新华夏军想要全歼这支骑兵不难,但是势必要牺牲不小,因为五百步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不过一分多钟时间。即使火枪射速最快,也不过射击3轮就不得了了。三轮过后,清兵的马刀势必抵达新华夏人的头上,伤亡不可避免。
虽然是战友,明军却希望看到新华夏的军队也能够碰一鼻子灰。或说,明军对这些异乡来客可是没有什么好印象。自从登陆以来,明军大部分都是不行,而新华夏这些老爷兵们却依然死赖在船上不下来,借口是他们的补给较多,个人实在携带不了。平时伙食,两军也不是在一起吃的。明军由于后勤补给比较落后,还停留在吃干粮的水平。而新华夏,却已经给自己的士兵配备了各类罐头,水果罐头,肉罐头,鱼罐头,应有尽有。即使这样,这些如同少爷般的士兵还不满意,抱怨这些罐头口味不好,是不是还要火头军生火做饭,开个小灶。
明军有和新华夏士兵相处好的,还能要到一些罐头,吃完就泪崩了,“这样的味道都抱怨不好吃,那我们吃的岂不是连猪食都不如?”由此,双方都有些相互嫌弃。
第一百八十六章 虽胜犹败的乾隆()
但是,很快,新华夏人让他们知道,他们不仅仅是老爷兵,同样也是一支职业化的精锐部队,还让战友们知道了,什么叫奇迹。虽然新华夏依然是标准的三段射,但在清军骑兵来到自己面前之前,却射出了三四十轮,而不是他们认为的最快三轮。在远处看来,新华夏的枪林弹雨几乎就没有停歇过。他们自然不会知道新华夏装备了后膛枪,用的还是内含*的黄铜子弹,士兵们再不用先填*再填子弹,只要从枪的后部装填子弹即可,还不用将枪头倒转朝上装填,简单了太多太多。最熟练的新华夏士兵装填速度最快甚至能够达到四五秒一发,在加上三段射,自然就形成了密不透风、几乎不停歇的枪林弹雨。
结果就是,在新华夏军队五十步之内,几乎没有清军骑兵能够抵达,而且,无论是骑兵还是战马,全被打成了筛子,惨不忍睹。
明军此时噤若寒蝉,虽然是战友,却不自觉的悄悄远离了新华夏军队一些,“这么猛的火力,谁还能够打赢啊?”
陈小虎心中更加得意。
与此同时,另一路明军通过陆路抵达京师东南城门,并发动进攻,让清军无暇出城,西南一路明军大部也终于在西南稳固扎营。
无论是陈小虎还是涂宏达都明白,以满清皇帝的尿性,想必早就逃出京师了,对于能够抓住乾隆并没有奢望,因此依旧是不紧不慢的扎营,修整。甚至兵书上讲的“围三缺一”都顾不上,仅仅围住京师的东南两面。
第二天,清军知道失败在所难免,但他们更清楚,战死只会死自己,逃跑却会死全家,甚至更多人。因此抵抗前所未有的激烈,在宣武门后侧展开决战。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无效的。清军虽勇,也弥补不了实力的巨大差异。
激战一整天,清军主力近五万人溃灭。阿桂眼看着这周围的袍泽越来越少,老泪纵横,这可都是自己的亲兵啊,在深表待得久的甚至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