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
护卫带着人跟上去。馒头它们薛朗没让人跟,也不需要人跟。
待队伍分散开后,便有护卫主动朝前探路,顺便驱赶猎物到薛朗跟前,想来护卫也是知道自家主人的水平,驱赶过来的猎物都是小型的、没什么危险的猎物。不过,薛朗看着又射空的箭,咂咂嘴,道:“算了,我不射了,你们打吧!再让我射箭,大家今天该饿肚子了!今天会不会饿肚子便看你们的了!”
护卫们轰然喏,留了保护主人的人手后,便有组织的四散开来去山林中狩猎。薛朗在山林中随意的走着,这几日都没下雪,林中的地面并没有多难走,偶尔也弯弓射上一箭,不过,没有死耗子来让他开张便是了。
“主上,秦王的队伍在前面,我等是否避开?”
走着走着,在前面探路的护卫来回报。薛朗道:“避开吧,省得扰了秦王的兴致。我们的猎物够了吗?”
跟在身后的陶振道:“回主上,还差一些。”
“换个方向,再打一些。”
“喏。”
正待走人,远处已有人高声问道:“可是薛郡公?请留步。”
是秦王的声音。
薛朗抬头,秦王已快步走来,连忙行礼:“臣见过大王。”
秦王提议道:“郡公何须如此多礼?请起。”
薛朗顺势起身。秦王笑道:“既然巧合遇上,便一道走如何?”
薛朗苦笑道:“能有大王一道走自然好。大王神威,想来猎获无数。臣弓术有限,怕是要拖大王后腿的。”
秦王笑起来:“薛郡公志不在此,又有灵犬相伴,坐享其成便是,何虚介怀?”
薛朗笑道:“大王言之有理,那臣便顺势藏拙吧。”
秦王听得大笑起来,也不打猎了,而是与薛朗一起,在山林中踱步,走着走着,秦王问道:“薛郡公在民部可还顺遂?”
秦王身为尚书令,正好是薛朗的顶头上司,关怀一下下属也是应有之义。薛朗直爽的道:“回大王,履新已有数日,然则民部管着天下钱粮,一举一动皆牵涉国务,臣刚履新,不敢妄动,今日刚看完民部典籍室内的资料,对全盘做了初略的了解,顺遂与否尚不敢说,言之过早。”
秦王道:“此话颇具实干风采。郡公为人老成,调入民部,恰如其分也。”
薛朗谦虚道:“大王过奖。”
秦王摆摆手,道:“郡公既然已看完典籍室内之书卷,想来对民部现状已有了解。如此,到能与郡公好好论一论矣。”
薛朗面容整肃,拱手道:“大王请讲。”
秦王道:“我朝国本初立,内有匪患,外有突厥之忧。连年征战,导致国库不丰。然各处用钱之处甚多,国库已然捉襟见肘矣。对此现状,郡公可有良策?”
薛朗想了想,道:“若是要丰盈国库,臣这里倒是有两策。一策可短时间内见到银钱,一策则需要确立为长期坚持的国策。”
秦王面容也严肃起来,转身朝薛朗拱手道:“世民请郡公指点。”
薛朗连忙避开:“指点不敢,不过是私下与大王议上一议。”
谦虚完,薛朗整理一下脑海里的思路,道:“臣这两策,短期之内可见到钱财的便是增加盐产量,扩大盐税收入。长期之策也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还是一句老话,劝农兴学。”
秦王道:“扩大盐税收入确实是一件好事,不过,世民判断,三年之内难以成行。”
薛朗严肃道:“禀大王,这几日臣在典籍室内看资料,就一直在想,前隋何以二代而亡!略有心得,且与大王论一论?”
“郡公请讲。”
薛朗道:“臣看典籍记载,前朝文帝之时,人口暴增,税赋收入大涨。何故?”
薛朗顿了顿,看秦王满脸认真的侧耳倾听,继续道:“其一,与文帝倡导节俭分不开。皇帝都已带头节俭,臣下自然不敢奢靡,节俭了,开支自然就少了,积存在手里的钱财自然就多了!”
秦王点头,表示赞同。于是,薛朗继续道:“其二,均田制的实行!纵观历朝历代,国家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则国家安矣,国运昌盛,若是农民问题没解决好,则国乱家亡便在眼前。均田制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所以,我朝继续实行均田制是很好地政策。关键在于,要监督政策施行是否到位!”
我大中国发展了几千年,即便是到了后世的现代,也还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农耕大国。农民问题是悬在历朝历代政府头上的一柄利剑!
纵观史书,凡是农民问题解决好的朝代,大多国运昌盛。解决不好的,则多数国破家亡。这个问题,即便到了后世兔子当政的时代,也是大兔子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国治久安的根本问题。
秦王听得连连点头,喃喃道:“农民问题,农民问题,郡公大才,一语切中要害矣!”
薛朗被夸得有些脸红,他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放嘴炮,这个大才的夸奖可担不起,连忙谦虚道:“大王过奖,且不忙着夸臣,请待臣说完。”
秦王连连点头,道:“郡公请说。”
薛朗继续道:“其三,减轻徭役。前隋的徭役比之南北朝时期,时日减短减轻,徭役的时间少了,民众花在生产上的时间便多了,一减一增之下,自然物产比之过去也就增多,带来最直观的后果便是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了,自然国库的收入就会增加。”
第315章 结个善缘()
薛朗肃容道:“其四,输籍法的施行!此法的施行,搜刮出许多游民以及隐户,户数增多,则赋税增多,同时,户数增多,因为均田制,开垦的田地自然增多,国库的收入自然大涨,经济也自然比之过去繁荣。”
隋唐时期,征税赋是以户为单位,并不是以人口数为单位。前朝开皇五年,隋文帝杨坚时期,曾施行输籍法,命人“大索貌阅”,搞了一次全国性的户口清查,政府按照户籍上等级的资料,核对年龄、相貌是否与本人相符,检验是否有以壮丁充老小的事情,同时还强行命令堂兄弟分户立籍。
在古代,人口便是财富。一下子便搜刮出来许多的隐户及游民,全国的户数自然增加,隋朝的财政收入一下子暴增许多。
薛朗道:“臣以为,前隋亡国,与输籍法有关系。”
秦王面现惊容,连忙问道:“输籍法增加国库收入,为何还与亡国之因有关?”
薛朗道:“因为这其中牵扯到一个危机承受能力的东西。”
“危机承受能力?”
秦王细细咀嚼这个词,眼睛一亮道:“此话易懂,不过,何处此言?世民愿闻其详。”
薛朗道:“前朝文帝时期,国库丰盈,国力强盛。除了前面臣所说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输籍法。输籍法的实行,确实让前朝的户数与税赋收入增加,但是,这个增加是虚增,并不是实增。导致的后果就是看似前朝财政经济繁荣增长的背后,其实蕴藏着大大的危机!”
“危机?”
“对,就是危机。”
薛朗道:“以现如今的农业生产水平,许多农民连饱腹都做不到,赋税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说,民众手里并没有什么积蓄,没有积蓄,最直观的后果便是没有危机承受能力,说白了便是民众的家底变薄了!”
“家底变薄?”
秦王若有所思。
薛朗严肃的道:“对,就是家底变薄了。原本一大家子,分成了好几户,分家就要分产。产业分开了,劳动力自然也要分。到隋炀帝时期,开凿各种水渠要征徭役,开凿京杭大运河要用徭役,自然,劳动力便短缺。没有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自然就不够,自然饿肚子的人就增多了,所谓民以食为天。饿肚子是要死人的!”
死的人多了,问题自然就变大了!
事实求是地说,隋炀帝的政策是好的,但是,施行的时机不对,错估了天下经济的繁荣程度和承受能力,于是,果断就玩脱了,悲剧了!
秦王想了一阵,脱口道:“那薛郡公为何还提出三策予圣人?”
薛朗故作讶然的问道:“大王如何得知?”
秦王坦荡道:“昨日圣人召我与太子、平阳阿姐入宫秘议。薛郡公放心,此事圣人已下严令不许外传。世民昨日听闻,惊为天人,昨天一天都在想此三策,越想越感莫测高深,故今日忍不住拦住郡公,一解其惑。”
薛朗道:“原来如此。还是那句话,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农民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而如何解决农民问题,土地是关键。如今国本处理,百废待兴,经过历年战乱,人口户数、土地的增减,朝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筹建鱼鳞册与黄册,能从根本上解决一部分问题。这是我提出的原因,但是呢,臣也在疏奏上写明,这两策施行需要时机,也要慎重,不然,好事就容易变成坏事。”
说到这里,薛朗顿了顿,面带沉思之色的道:“大王既然看过臣的疏奏,应知鱼鳞册与黄册的建立是最后一策。如今天下未平,并不是建立这两册的好时机,一切且等天下平定,我朝军威强盛后再说。臣所提三策,皆是着眼于长远,唯有扩增盐税算是短期的。”
秦王恍然:“原来如此。薛郡公之高瞻远瞩,世民今日方才领教,世民佩服!”
被夸高瞻远瞩,薛朗有些心虚的脸红,他这是站在历朝历代的大贤们的肩膀上说话,实际算不得高瞻远瞩,心虚啊。连忙道:“大王过奖,臣愧不敢当。”
秦王笑着摆摆手,叹道:“眼见有好策却不能施行,憾事矣。”
薛朗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也慢不得。其中的道理,想来大王比臣有体会。”
秦王摇摇头,道:“非也。说来也不怕郡公笑话,自太原起事,世民担的便是军职,行军打仗世民敢自称一句经验丰富,但于政事上来说,世民还是新手,经验浅薄,还需学习积累。”
难怪秦王能成为未来的太宗天可汗陛下!想来他这虚心向学、虚怀若谷的态度也是关键!
细想秦王的领兵经历,并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秦王一开始领兵的时候,也是吃过亏,打过败仗的。此刻想来,或许是因为他有着积极向学,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为人心性应当极为坚韧,于失败中学习、积累,于是才有军事上的天才李世民。
现在,太子与圣人因忌讳他的军功,把他调回来处理政事。于此时的秦王来说,在政事上他还是一个新手,虽有一颗积极向学的心,虚怀若谷的态度,但学习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也难怪对薛朗的三策,想不透。所以,今日才借故请教。
以前对未来的太宗陛下,现如今的二凤君所谓的人格魅力,薛朗的感受并不深,但今天,却是深刻的感受到了。聪明有天赋的人很多,但聪明有天赋还勤奋的人却不多,显然,二凤君就是这不多中的一个。
薛朗表示服了!
也难怪不算差的太子建成会输给秦王。若他是朝中的大臣,在太子与这样的二凤君之间,表面上态度自然是一碗水端平,但心底里,可能会忍不住的倾向于秦王。不是太子不努力,而是秦王的风采,太子根本挡不住。
平阳公主心底对太子与秦王之争的态度如何,薛朗觉得可以以后再议,但知晓日后发展的薛朗,却有责任保证两人的平安,今日也有借机与秦王结个善缘的意思。
比起太子与秦王,薛朗更关心他的公主殿下。只愿公主殿下安康长寿,如此,则此生足矣。
第316章 小狗崽们()
“嗷呜!”
不远处传来一声嚎叫,薛朗抬头却见一只猞猁嘴里叼着一只肥兔子跑过来,径直把猎物丢到秦王脚下,然后便蹲坐在地上,像只大猫咪一般,搔搔头,挠挠脖子。
薛朗笑起来:“臣并不擅长打猎,今日难得清闲,便不打扰大王兴致,就此分道扬镳吧!”
秦王一边抚摸猞猁的脑袋表示对它的夸奖,一边笑道:“也好!与薛郡公一番话,收获甚多,然则猎获却还不够,为免部署饿肚子,确该打猎去也!世民告辞!”
“恭送大王。”
两队人马,一队向西,一队向南,就此分开。
薛朗看天色已然不早,他弓术不佳,即便部曲把猎物赶到他面前来,他也射不中,现实就是这样的悲惨,指望练上几天就能在猎场上英姿飒爽、百发百中基本是不可能的。
于是,薛朗满脸郑重的跟护卫领头的方宇道:“待会儿会不会饿肚子,就靠你们了!快去,多打肉多的,别打肉少的!”
“喏!”
方宇立即带着人,如狼似虎般冲入山林。薛朗笑起来,把他的弓箭丢给跟在后面的长俭,从长俭背的小背篓里摸出一把小锄头,低头看可有适合的小树苗挖回去弄个盆栽什么的,虽然现在树苗们落叶后还没长出叶子来,不过,薛朗是打算自己挖几棵回去培植。
于是,郡公府的狩猎队伍就变成打猎的都是部曲,真正应该享受打猎的人却低着头在丛林里埋头挖树苗。
薛朗只需要挖看中的小树或是小树苗,至于怎么弄回去仆人是干嘛吃的?当然交由仆人搬运。感谢封建社会的腐败!
“主上,时辰已差不多,猎获也已足够,可回营矣。”
“行,那就回营。”
薛朗站起身,圆领袍的下摆别在腰带上,鞋子上不可避免的沾上许多泥土,双手也是,站起身让长俭给他整理,赶紧恢复仪态。
回到营地,各队人马都还没回来,薛朗居然是第一个回来的。使人去把猎物洗剥干净,先用调料腌上。
刚腌上,圣人与平阳公主便回来了,两人身后是跟着的队伍,抬着猎获,看样子“收成”不错。
“见过圣人,见过公主殿下。”
“卿家竟然是第一个回来的?猎获如何?”
圣人爽朗笑问。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答:“臣弓术有限,都是部曲猎获的,臣坐享其成,应该能饱腹吧。”
说的没什么自信,惹来圣人一阵笑。平阳公主妙目扫他一眼,转身吩咐道:“把我刚才猎获的鹿,割下一条腿给幼阳送去。”
薛朗脸上的笑容,简直连止都止不住:“多谢殿下。”
平阳公主目中带着笑意,道:“幼阳无须客气,本宫今日之饭食便拜托幼阳矣。”
薛朗自然一口答应:“喏,请殿下稍待。”
圣人目光在两人之间巡睃,笑吟吟的抚着胡须,问道:“薛卿家也擅长烤肉么?”
薛朗道:“回圣人,烤肉臣的手艺一般,还是要手艺好的师傅烤,不过,臣有独门调料,腌制之后,烤肉滋味儿更加鲜香。”
“如此吾倒要尝上一尝!”
正说笑,秦王、齐王的队伍陆续回来,都带着多多的猎获。齐王扫秦王的队伍一眼,看明显少于他的猎获,下巴一抬,似有些得意。
秦王并不理会齐王略显幼稚的举动,而是上前向圣人道:“父亲,儿在打猎时已反复试过,革鞮不如马蹄铁甚多也!”
圣人欣慰的颔首,道:“好,二郎有心也。元吉,你呢?”
齐王连忙道:“儿也试过,甚好,甚好。”
连薛朗都看穿他在说假话,何况圣人。圣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瞪他一眼,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