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兴军的大老粗们并没明白什么阶级不阶级,只是扶持一个替自己办事的傀儡政府,在法国这地方办事起来也容易点。
人心思定,时间越长,法**民的斗争意志就越薄弱。
一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一旦首都被攻占,就宣告整个国家的覆灭。
想要阻止反抗,要人没有,要钱粮也没有,最后甚至被华兴军赶到了德国。
法利埃号召全国人民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服从新政府的管理,尽快的让法国恢复和平。
法国国内投降的正规军,很快被法利埃政府收编,成为傀儡政府手中的武装力量。
埃米勒带着流亡政府逃得德国,寻求当初老对手的庇护。
华兴军在秋季攻势结束后,就已经扫荡完整个法国东部,最后在法德交接的地带陈兵下来。
新中国和德国的外交关系时有时无,欧洲大战时,双方又建立了外交关系。
华兴军的大兵压境,德国政府想也没想,就连忙通知新中国的驻德使馆。
德国愿意帮助华兴军清剿法国残敌,德国与法国流亡政府并无半点关系,希望华兴军能保持克制,维持两国现有的和平环境。
眼下欧洲,没有一个国家还有实力能够抵挡华兴军。他们急需要休养生息,见到华兴军这个强敌,躲都来不及,谁还肯往自己的身上惹麻烦。
况且德国现在的政府,与埃米勒领导的法国政府还打过一丈,双方本来就仇视的厉害。
埃米勒也是狗急跳墙,在此时竟幻想着德国能帮助自己。
其中的原因,还是埃米勒脑中的欧洲至上的思想。在外族入侵的时候,埃米勒还幻想德国能肩负起拯救欧洲的责任,与他们一起对抗华兴军。
万没有想到,当他们进入德国的那刻起。德国政府就已经把他们当做礼物送给华兴军,很快埃米勒所带的流亡政府就被德国一网打尽。
逃进德国的法军,由贝当统帅的十几万残兵败将最惨。进入德国的时候,德军要求他们全部放下武器,集中在法德边境的一个城市驻扎。
结果德国和新中国一达成统一意见,这十几万残兵败将很快被德军屠杀一空。
华兴军也是见过杀人的,来到英国和法国也杀了不少的人,但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是这么杀人的。
德国人杀起人来,可比华兴军要干净利落的多。华兴军只杀抵抗的人,若是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华兴军一般都给条活路。
当华兴军到法德边境城市接收俘虏,看到满地层层叠叠的尸体后,对德国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十万多法军的尸体,全部都是放下武器、手无寸铁,跟一个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在德军高层下令后,就这么一下被德国全部用机枪扫射而亡。除了法军高层的将领外,竟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贝当眼睁睁的看着手下被德军扫射而亡,郁愤的当场就晕了过去。他现在才终于觉悟,这个邻居要比华兴军可怕百倍,肚里的肠子都快要悔青了。
第983章 欧洲霸权的谢幕()
德国的政权现在完全被军人掌控,军国主义思想在全国蔓延,到处都在宣传要报欧洲大战之仇。
法军傻乎乎的逃得德国,还以为同时白种人,德国能拉他们一把。
华兴军打到法国,德军本来就准备趁火打劫。能拿就拿,能杀就杀,反正最大限度削弱法国。
法军刚来边境的时候,其实德国的高层已经张开了大网,准备趁法军不备的时候,给他们猛然一击。
埃米勒的流亡政府主动求上门后,德国痛快的放他们从边境过来。在法军交出武器的那刻,他们已经成为德军枪下的猎物。
华兴军的各将领这才明白,乔志清为什么一直避免与这个国家为敌。
有这么残暴的国家在欧洲,欧洲以后肯定必然还会陷入动荡之中。
不管怎么样,德国还是选择站在了新中国的一边。华兴军从德国把流亡政府全部带回,由傀儡政府来处理这些政敌。
埃米勒领导的流亡政府,很快被公开宣判,以叛国罪被法院判处绞刑。
政治斗争从来不会手软,当初普法战争结束,巴黎公社暂时占领巴黎。
最后数万人被资产阶级屠杀一空,连老弱妇孺都没有放过。
现在工人阶级重掌大权,自然不会对这些资产阶级政府手软。
陪同埃米勒被绞死的,还有上百个前政府高官,都是以叛国罪论处。
他们不逃到德国还没有这个罪行,尤其是德国屠杀法军十多万的消息传遍法国。
法国新政府利用此事大肆宣传,把国民的仇恨从华兴军转移到德国身上。
毕竟华兴军终会离开,而德国这个仇家永远会虎视眈眈的呆在身边。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可以激发国民对埃米勒政府的愤恨。不是他们,这十万的法国士兵也不会轻松的客死异乡。
这个冬天的欧洲异常难熬,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几乎被打成了废墟。
不过东方却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整个大中华联邦纵横两个大洲,所有的百姓都享受着和平的生活。
从法国掠夺的财富一船船在天津港口上岸,各方媒体追踪报道。
圆明园的博物馆,更是全程参与迎接。所打的标语就是,热烈欢庆中华国宝归来。
此次从法国搜出的圆明园文物,比英国只多不少。但是这其实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其实都是法国从世界各地掠夺的文物,还有自己祖宗留下的东西。
法国的各博物馆对这些文物都保护的很好,华兴军光是从三个宫殿搜刮的文物,大概数字就有数百万件。
圆明园的万博园一扩再扩,规模比起全盛时期还要宏大。
各大宫殿都是装修好的展台,全部用玻璃防护。在清理完毕后,所有文物也将向公众开放。
从法国掠夺来的不仅仅这些,还有巴黎图书馆的所有书籍,知名的教授、发明家、科学家,都一起被带到新中国。
这下本来相熟的英法的科学界人士在异乡汇聚,提前来到新中国一年的英国科学家,还对法国同行做起了开导。
仅仅一年的时间,居里夫妇就在新元素上取得重大成果,发现了镭元素。
因此,他夫妇二人也获得诺贝尔在新中国留下的奖金,足有上千万人民币。
乔志清更是赐予他们男爵的封号,居里夫人当时受封时都激动哭了。在欧洲的时候,她都没有受到过如此的礼节和尊敬。没想到,自己的梦想,竟然在这个敌国实现。
居里夫人的事情极大促进了这些异国科学家的热情,本来很多人一度消沉,什么也不愿意为新中国服务。
宁可每天混沌度日,也不想碰以前的科学研究成果,感觉自己成了奴隶。
但是现在可没有这么想,乔志清给他们很大的自由。除了暂时不能返回欧洲,在大中华联邦的所有地方他们均可以过去。
乔志清为了笼络他们,留住他们心,可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甚至从欧洲把他们的家人全部带了过来,都给予了很少的待遇和安排。
这些洋人们也看得出乔志清的诚意,在他们的脑中永远是科学第一,政治第二。
现实如此,只得抛开政治,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科学研究的事业上。
乔志清空闲的时间,每个月都会抽空去看望他们。在双方的交流中,乔志清也向他们保证。华兴军今后绝对是为了人类的和平而努力,绝对不会为了私利发动战争。
他跟这些知识精英阐述了创建世界联合国政府的打算,立即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同。众洋人甚至纷纷出谋划策,为了这个想法提出各种建议。
为了表示新中国追求和平的诚意,华兴军同一期也撤回关东的五十万大军。大仇得报,华兴军这么多人驻扎在欧洲也没有意义,每个月都得花费巨额的军费。
前线的将士倒是没什么意见,参与进攻英法的华兴军都跟着大赚特赚,每个人都抢掠了不少的东西。
除了重要的地方充公外,其余小家小户的东西,华兴军都可以私自留下来。
楚天月统帅大军在欧洲转了一圈,连巴黎都没有去,只在南部城市清剿了一些法军,就匆匆收到了撤军的命令。
没办法,法军比起英军来说要差得多。战争通常都还没有开始,法军就全部投降。
这些关东的华兴军也没有白去,每个士兵除了抢掠些金银回家,有的士兵直接还带了法国妞回来。
战争也激发爱情的火花,虽然语言不通,但有时一个馒头就能让两人的心贴在一起。
乔志清对这种事从来不阻止,他又不是一个古板的人。开战前就下了命令,若是哪个士兵原因,完全可以带个洋妞回来。
华兴军的五十万大军撤走后,英国和法国同时舒了口气。
欧洲各国更是舒了口气,虽然两国还各驻扎着五十万华兴军,但毕竟证实了他们没有奴役欧洲的意思。
乔志清倒是想奴役欧洲,但是打仗毕竟是费钱费力的事情。
虽然抢掠了很多金银,但若是真要跟欧洲死磕下去,多年的积蓄总会在这个无底洞耗尽。
擒贼擒王,敲山震虎。
拿下英法就可以完全震慑欧洲,称霸世界多年的老牌帝国终于谢幕,百年间他们也不敢轻易打东方的注意。
犯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现在可不是空头警告,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但要诛,而且要十倍还给敌人。
第984章 邦国争艳(一)()
人越老就越觉得时间过得飞快,1901年转眼就匆匆过去。
除夕夜到来之前,各邦国的皇子皇孙们都纷纷赶回国内过年。
现在连乔志清最小的女儿,乔小沫都年满十四岁。看着他们全都平平安安的长大,乔志清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现如今老头子大放权,除了军权还留在手里,其他的权利都交了出去。
当初的锐气现在已经完全被时间抹平,愈发的显得内敛,每天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
但是笑容里总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他人也不敢有半点放肆。
现在除了乔小沫外,其他的子女都全部成家立业,在各邦国担任国王,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
看着这么一大家子人,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全部围在他的跟前。乔志清脑袋都有些大,有些孙子都叫不上他们名字。
现在的各邦国的经济都落后新中国太多,这些儿女回来,无不是拉着他哀求,想从他这里要点优惠条件支援一下。
其中排在倒数的就是日本和朝鲜,这两个国家都是异族。而且要资源没资源,要技术没技术,现在仍然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
朝鲜还好,最起码乔定朝上任后,很快稳定的进行了新政改革。
即便有些权臣需要处理,但是因为有华兴军驻军的帮忙,一点都没有费什么力气。
朝鲜又依托关东三省,虽然资源少,但是市场非常广阔。
乔定朝在完成农业改革后,大力鼓励国民发展工商业。他在国内招商引资,给予很多优厚的条件。
先后有很多人力密集型企业进驻朝鲜,其中就有潘家的纺织厂。
毕竟朝鲜的工资水平要低得多,而且乔定朝还给予三年免税政策,这对于很多逐利的商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利好的选择。
日本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乔志清和乔山杏的儿子,乔乐松,进入日本的时间要比乔定朝早的多。
但是乔乐松性格温和,在日本很难控制混乱的局面。即便有华兴军驻军帮忙,该杀的时候,乔乐松还是不忍心动手。
乔山杏整天哭哭啼啼,好几次都想要乔乐松回来算了,不用再管那个破岛的事情。
但是乔乐松毕竟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自然不肯这么轻易的放弃,仍旧缓慢的在改造这个民族。
因为乔志清早年的政策,日本上下对乔乐松其实十分的排斥。
当初华兴军三次攻打日本,将日本的人口足足灭掉十分之一。而且从台湾、琉球各地又迁徙了不少异族,对日本当地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若是没有华兴军的强力弹压,日本估计早就乱了。不是农民跟权贵斗,就是大和族跟异族斗。
乔乐松有时都恨自己身上流着日本的血,不能像其他皇子那样没有历史的包袱。
如果想要日本忘记华兴军曾经的杀戮,恐怕还得经过几代人记忆的磨灭。
现在日本上下都普及汉语,官方已经全部使用汉话,不懂汉语就不能在日本为官。
乔乐松提拔的好多官员,大部分都是当初驻扎在日本的老兵。
在初到日本担任国王的时候,他就跟乔志清要了个政策。
希望驻扎在日本的老兵可以自由选择去留,若是他们愿意留在日本,日本将免费给他们提供房屋,土地、家庭问题都是由当地政府解决。
驻扎在日本的大军,足有十万多人,每五年轮换一次。
乔志清同意这个请求后,每当老兵退伍的时候,都有上万老兵选择留在日本。
又给房子,又给媳妇,这样的好事哪里还能找去。虽然离家很远,但是还是有人禁不住诱惑留下。
这些士兵留下日本后,要么复原经商,要么入政府做官,最多的还是加入了警察队伍。
各邦国虽然暂时还不能拥有军队,但是都有一支从属于政府的警备力量。
其实不光光日本是这样,其他的邦国也多对复原华兴军开出这样的条件。
新旧交替之际,这些华兴军大多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比起本地人的知识水平要高的多。
不过乔乐松开出的条件比较丰厚,因为日本的男人死了一批又一批,造成数十年女多男少的局面。
好多日本女人甚至选择到新中国工作,稳定后直接就嫁在了当地。
都是说汉语,除了少数精英喜欢搞民族分裂外,老百姓的选择还都是以务实为主。
华兴军占领日本后,就在日本推广汉语。这么多年过去,有些大城市新出生的小孩,甚至都听不懂日语。
汉语水平的高低,可是步入上流社会的必要条件。甚至在工厂里,决定升迁的标准就是汉语的程度。
毕竟日本的市场狭小,好东西都是要出口新中国,需要大量与新中国打交道的人才。
慢慢的,为了利益,普通百姓自发的就开始学习汉语,根本不用政府督导。
重病需用慢药,有矛盾也有成就。
乔乐松也别无他法,只能依靠着时间来调和当前的种种矛盾。让国民渐渐的忘却历史,甚至刻意改变这些历史,最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经济建设上。
日本和朝鲜过的苦,都是乔志清扶持的力度不够。他们的资源虽然贫乏,但是有个邦国比他们还要差劲,那就是菲律宾。
菲律宾的国王由周秀英的儿子乔定北担任,当初乔志清把天地会的残余武装送到那里。这些人全都是大汉族至上思想,本来就是靠着反抗满族人起家,一到菲律宾就把当地的土著屠杀个干净。
南洋的几个邦国都有这样的遭遇,尤其是以菲律宾和印尼为甚。
这两个国家的土著除了年轻的女人外,男人基本上被杀了个干净。
菲律宾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三代人,由当初登岛的十几万天地会残余,发展到现在的五十多万人口。
这个国家的资源其实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