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来请求你,能否大度的当作昨天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切如常生活,并且按照之前所有的计划行事?而我将在今天处理好伦敦的事情之后就离开,我会在南安普顿的住宅住一段时间,处理很多南方工厂的事务,还需要去伯明翰一段时间,在你按计划跟我父亲和格林先生待在兰顿庄园的日子里,我也不会在那里出现。”
“你离开?可我才是客人,我才是应该离开的人……”
“但如果你突然离开,大家都会感到意外和疑惑,难免会追问这背后的原因。”菲茨威廉恳求的说,“你一直跟我父亲和伊莎贝拉相处得很好,直到昨天还一切正常,你跟格林先生去兰顿庄园的计划也都已经安排妥当,你们对于研制药物的计划也进展得很顺利,甚至连回伦敦陪伴伊莎贝拉生产的日程都已经计划好,如果突然就改变主意要离开,势必将引起大家的诸多猜测和不安。”
海伦娜愕然,这是真的,她昨晚满脑子混乱,还没有想到这么多。
“所以,我不得不失礼的在此恳求你,请不要改变已经计划好的行程,你对于跟格林先生他们的合作研究是如此投入和兴致勃勃,没有什么能够解释你突然改变主意,届时……”菲茨威廉很不自然的低声说,“届时如果有什么接近事实的猜测出现,对于你来说自然没有什么,你是一位年轻的小姐,你将想拒绝多少追求者都无可厚非,它只会有损于我的体面和尊严,所以我请求你,至少眼前已经计划好的几个月行程不要改变,虽然我给你造成了困扰,但希望它不要对你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我会尽量不出现在你面前,因为处理事务的原因,只有我离开才是正常的。”
听到他这样低声下气,和昨晚简直是天壤之别,真让海伦娜惊奇!
但现在海伦娜已经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忽视他的深层动机了,从表面上看,他不惜放低姿态,请求海伦娜帮他保持体面,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希望求婚失败的丢人事情不被别人知道。但从他请求的内容上来看,却很显然是他出于自己那颗绅士心的角度考虑,不想造成海伦娜的困扰和生活不便,希望继续照顾海伦娜的生活。
这无疑是高尚的,但这时代所谓的保护,无疑也是一种管制。看来,这位先生没有打算给海伦娜逃离自己管制的机会啊。
海伦娜低头想了想,尽量平静的说:“霍华德先生,现在我已经不会像以前那样,仅仅从表面现象上理解你的行为了,就像这件事情,你明明是打算宽宏大量的继续照顾我的生活,却装得好像是想请我帮助你维护体面一样,为此甚至不惜放下你高傲的身段和对我的气愤来恳求我,如果我还像从前一样无知,可能又会这么简单的错过你那隐藏的高尚内心了。”
菲茨威廉飞快的用惊讶的目光看了海伦娜一眼,或许他刚刚才发现,这样礼貌的低姿态的主动沟通,反而起到了他用命令式姿态达不到的效果吧。
“不。你应该明白,我刚才说的都是事实,如果你突然要脱离我家庭的保护,那么与格林先生去兰顿,用我父亲的实验室潜心做研究的计划肯定会受到影响,我父亲和格林先生会有多么失望和诧异啊,伊莎贝拉和哈里、查理还有其他的朋友们会产生多少猜测啊……”
虽然谈话的气氛这样尴尬,但低头思忖的海伦娜没有看见的是,菲茨威廉那双令人捉摸不透的蓝灰色眸子中又浮起了某种淡定的腹黑的意味:
“……而你也会立刻被大家的无数关心、劝慰、打听所包围,伦敦的社交圈又会流传起新的谣言,认为我们的家庭一定没有承担好你保护人的职责,最后连诺丁汉公爵和白金汉公爵他们都会知道并且关心你的遭遇,你会引起更多的围观,想想斯宾塞夫人会怎么说?除非你马上回普鲁士,否则她会立刻要求担任你的保护人,并立刻派马车来接你去住到她的府上,然后不打听出你这么做的原因绝不罢休。”
………………
海伦娜被他描述的这个场景镇住了,这是真的!这就是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联系紧密的旧式社会!她贸然的轻举妄动会引起一系列反应,斯宾塞夫人第一个不会放过她!
光是热情的、亲切的、胖胖的、八卦精力无穷的斯宾塞夫人,就已经足以让她头痛了。
何况还会影响她最尊重和喜爱的老霍华德先生的名誉。是的,作为年轻人的保护人是上流阶层人士的一种体面,不是谁都有这个身份可以成为保护人的,如果她突然要求脱离保护,一定会引起一些对霍华德家族不利的猜测。
菲茨威廉理所当然的总结道:“所以请相信,我的考虑是最合理的解决之道,请你忘记昨天的事情,按照你的计划正常生活下去吧,至少在目前的计划日程内,你并没有合理的理由脱离我家庭的保护,而我承诺,在这段时间内,将尽量避免在你面前出现,以免令你感到困扰。”
海伦娜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想才好,但她已经知道自己那个简单粗线条的计划确实是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实施了,就在她犹豫时,菲茨威廉很快的向她欠身行礼:
“非常感谢你的大度和谅解,替我维护了体面,我定会恪守承诺。再次感谢,我会在中午之前离开林奇,在此告辞了。”
匆匆说完这番话,他转身大步走开了。
海伦娜皱着眉,瞪着眼,看着他离开的背影……
喂!哪里不对啊……
1高兰洗面剂,在简·奥斯汀的《劝导》中出现的一种护肤品名字,按照小说里的说法,它的功效似乎被宣传为可以使皮肤白净娇嫩,洗去面部斑点,就用在这里了。
作者有话要说:阿囧仍然在很囧的研究该新买什么本子中。
家里的病人已经差不多好了,令阿囧小松了一口气。
硬盘里的文件仍然生死未卜,悬念很要命。
接下来的故事要指向一个重要的大事件,但最近几章应该又会恢复平时的英伦田园气氛。
另外就是,上一章有位同学的留爪让阿囧忍不住又要来多说几句了,手机看文的同学们我对不起你们~~~~留言让我送分吧~~~~
由于以西方古代为背景的文很少,很多不是简奥斯汀迷的同学来看文时,可能不容易转换到那个时代背景的氛围中去,对社会风俗的理解不同,有时候会造成很大的误会,所以阿囧再来解释一次:
本文不是宫斗文宅斗文,fh和小海同学是平等的,彼此都有着体面的贵族身份,人格上和身份地位上都完全平等。小海同学不是没家庭没财产无处可去的林黛玉,这里也不是中国古代。fh同学作为一个正统古典绅士的典型代表,要求的就是她乖乖吃他的住他的什么也不要干,“正常一点”,不要闹|独|立。
对于海伦娜来说,是能独立、想独立,却不可能被社会和霍华德家允许独立。
所以,小海受到保护和照顾(主要是有两位同学先后提出的“吃他的住他的”),是当时社会的正统。
而且和中国古代大不相同的是,受到保护绝对绝对没有意味着她就因此变得低他家一等,要低声下气、委曲求全,像中国古代的童养媳那样的生存。
正相反的是,那意味着她至少在表面上是体面尊贵的,非要打个譬方的话,更接近于满族姑奶奶出嫁之前在家里处处受尊重那感觉。
总之,海伦娜是人家的客人,她并没有求别人保护,而是别人一定要保护她(她倒很想拿着一万镑逍遥去,问题是当时社会没有一个地方会容忍一个没有保护人的年轻女性,总有一个绅士家庭会站出来要求保护她,以维护贵族阶层的体面,就像斯宾塞夫人一样)。
所以,结论就是,海伦娜不是在寄人篱下,更不是小童养媳,需要看fh的脸色行事,同样,fh和霍华德一家也是这样想的,在当时社会是理所当然的,
所谓“吃他家的住他家的就该知趣一点”这种,因为受保护就在人格上低人一等的理解,不适于用于这里,以海伦娜的身份,当时社会没有任何人会这样理解。这个理解用在寄养在别人家里无处可去的林黛玉身上更合适。
所以,无论从海伦娜的角度说,还是从当时上流社会习俗的角度来说,小海同学都不存在要小心翼翼看人脸色,甚至挨骂了都要唯唯诺诺不能还嘴这回事。受到保护,跟她的情感,不应该有现实中的联系,这是两回事。(当然对内心的感受多少都会有影响,但小海按照自己的心意和性格正常行事,才是正常的,再次请注意,这里不是中国古代宫斗或者宅斗文,这里是英伦18世纪末,是简奥斯汀时代。)
(噗……好累……也不知道说清楚了没哈,其实今天这一章里面也解释了这一点,整个文都是在这种基调背景下的,不过只能这样了,今后估计也不会再重复这个问题了。)
56chapter 40()
因为薄雾散开之后的好天气;在一群年轻人的建议下,早餐也改为在室外进行,野餐会就这样早早开始了。伊莎贝拉家的管家是一对很会用心的中年夫妇,女管家采了一大束扎好送给海伦娜;说是代表府上所有仆人祝海伦娜生日快乐;让她得到了第一个小惊喜。
年轻人们坐在大树下;由好天气和好风景引起的愉悦心情带来的是一阵阵轻松的欢声笑语,就算海伦娜为了掩饰心事重重而几乎不开口,也引不起太大的注意,她只需要假装很感兴趣的倾听并偶尔附和一声就行了。
伊莎贝拉不愧为博物学家的女儿,第一个拿出来的礼物就很令人意外;是一架精致的小望远镜;连年轻的男士们都忍不住一个个拿去观看一番;对此赞不绝口。
克拉贝尔和范妮姐妹俩派人从家里取来一个精美的手工银制首饰盒送给海伦娜,首饰盒据说是伦敦最有名的手工艺人打造的,盒面镶嵌着珐琅彩的天使围绕圣母图案,盒身花纹却怎么看都有中国风,居然有莲花和云纹,盒底有制作人的姓名简写。据说这是本世纪中叶,“中国热”在欧洲达到顶峰时非常流行的一种中西合璧的花样。
海伦娜真诚又不失大方的的感谢了她们并收下礼物,然后忍不住因为盒子上的中国式花纹发起了一番讨论,并且发现女士们对此都很感兴趣,很显然,这是一种时尚。
“中国热”自元代欧洲人航行到达过中国之后就在欧洲长盛不衰,因为越来越多的传教士远赴中国,把中国封建时代积累的辉煌文化成果介绍到欧洲,结果在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末的这100年间,“中国热”达到了一个顶峰,这期间,人们普遍爱好来自中国的物品,热衷于模仿中国的艺术风格和生活习俗,以致于形成了一个新词oiserie,就是“中国风”的意思。
这种时尚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什么法国国王穿着中国服装坐中国的八台大轿啦(规格太低了,才八抬),普鲁士人在宫殿里修中国亭子啦,一度认为茶叶可以治百病啦,本地商人仿造中式花纹的丝绸假冒高档中国货啦,女士们人人都得拥有的中国式小折扇啦,不一而足。要是哪位绅士家里没有装饰几件来自中国的瓷器,简直配不上被称作“贵族”。但到了现在,十八世纪末,这股风潮已经由逐利的商人和冒险家们带头,从最初的向往、好奇转而向贪婪发生着微妙而影响深远的转变。
年轻绅士们都受到过相当的教育,见美丽的小姐们感兴趣,说起“中国学”来便滔滔不绝,谁也不甘在展示学识上有所落后。
海伦娜听他们说到意大利人卫匡国的著作《中国文法》、西班牙华罗《官话简易读法》、路易十四的顾问傅尔蒙的《中国文典》等,让她觉得实在冷门得够可以的中国学典籍,真是无比好奇,因为她完全没有听说过,也想象不到这时代欧洲对中国的兴趣达到了这种程度,她还以为中国热就是之前想到的那些,大多还流于表面的现象。
她这个观点一提出来,自然引起了年轻人们更多说下去的**,因为奥古斯汀小姐那蓝眼睛中流露出来的专注和好奇,还有范妮和克拉贝尔的兴趣盎然,他们又建议女士们可以阅读一些更有趣的中国学著作,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和地理的,不像之前那些那么晦涩难懂,事实上还挺有趣。比如很有名的先贤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a基尔契的《中国》。
特别是一个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叫“冯秉正”的法国传教士,他正在编写一部可能长达十几卷本的巨著——《中国通史》,这真是野心勃勃的学术狂人!而且他不但见过这时代的中国皇帝(当时是乾隆晚期),还学会了只有中国皇家才会的特殊语言“满文”。
听年轻绅士们用矜贵、得体的,虽然很谦逊但显得非常博学而他们自己也知道会产生这个效果的微妙语气向小姐们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皇家会使用一种特有的语言,海伦娜有种无法形容的亲切感和荒谬感……
违和啊!简直太违和了!但这却无法回避,因为它们都是事实,是真实的历史!
海伦娜对这种违和感惊讶又好笑,还有种无法言喻的历史悲凉感——西方人对创造了辉煌文明的古代中国的研究和窥视从未停止,无数欧洲人不畏艰险,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穿过覆盖半个地球的茫茫大洋,去到遥远的神秘的中国,对中国国情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全方位了解和研究,这种对中国的热情在持续几个世纪之后,在发现了大清朝闭关锁国背后的落后真相后,很快就变成了侵略和掠夺的强烈需求。
当乾隆老佛爷认为西方人是蛮夷,机械钟表不过是“奇技淫巧”,对西方文明毫无兴趣时,法国人却能用法文写出《孔子传》和《孔子弟子传略》等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著作在北京出版。
当清朝在闭关锁国中日益腐朽时,英国人已经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蒸汽机和冲水型抽水马桶——是的,冲水型抽水马桶的发明,是被公认为是英国人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直到现代还被认为是“卫生水准的量尺”,它的发明,其重要性在很多人看来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
半个世纪之后,这些由双方点点滴滴积累下来的差距,终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爆发了,中国长达千年的辉煌封建文明史,和欧洲长达千年的黑暗封建史,终于来到了盛衰交替的那个交点,欧洲的“中国热”热度依旧,却从那之后彻彻底底变了味道。
这段历史是每个了解它的中国人心中的痛楚,如果没有这段痛苦的盛衰更替,中国的现代史可能完全不同。这种痛苦如刺在心,搞得现代无数热血青年努力穿越回明清朝,想要力挽狂澜,改变那段历史。祝他们成功吧。
看海伦娜听年轻人们卖弄学识听得如此出神,一向行动随大流,却很少开口说话的男爵先生带着他那漫不经心却从来都不失魅力的微笑开口了:“既然女士们对中国也这样感兴趣,这样看起来,也许我的礼物选对了。”
他看看两个仆人正从屋子里抬出来的一个箱子,示意他们把箱子抬到小姐们面前。
箱盖打开,是一箱美丽的丝绸,连矜持的范妮都微笑了:“很美丽的礼物。”
男爵先生站起来,优雅的鞠躬道,“这样美丽的礼物,跨越茫茫大洋,用了一年时间从半个地球以外的中国运来,但如果不能为女士们增添美丽,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