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发。”刘濞大手一挥,果断下令。

    寒风飕飕,旌旗招展;马蹄哒哒,毂轮滚滚。二十万吴国将士兵强马壮,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浩浩荡荡,渡过淮河。

    紧接着,吴王刘濞派遣使者,送给各个诸侯国一封内容相同的信,全文如下:

    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幸教寡人!以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以僇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寡人素事南越三十余年,其王君皆不辞分其卒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余万。寡人虽不肖,原以身从诸王。越直长沙者,因王子定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与寡人西面;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或与寡人会雒阳;燕王、赵王固与胡王有约,燕王北定代、云中,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匡正天子,以安高庙。原王勉之。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余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寡人未得诸王之意,未敢听。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社稷之所原也。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凡为此,原诸王勉用之。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千石,五百斤,封五百户:皆为列侯。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人户五千,如得列将;人户三千,如得裨将;人户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佗封赐皆倍军法。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原诸王明以令士大夫,弗敢欺也。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吴,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敬以闻。

    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篇战斗的檄文。在这篇杀气腾腾的文章里,吴王刘濞主要说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吴国为何要起兵,主要是皇上神智错乱,朝内出了奸贼晁错;为了起兵,吴国准备三十多年,兵多将广,士饱马腾;各诸侯国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以安刘氏社稷;吴国不惜钱财,奖励军功,标准分明。

    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济南国、菑川国接到吴国起兵的信后,几乎在同时,杀掉所辖国朝廷下派的两千石以下官员。

    看着吴王的信,楚王刘戊像吃了补药似的,陡然硬起来。他早憋着一肚子气无处宣泄,看什么都不顺眼,吃什么都不香甜。当他的心腹马弁急匆匆跑进王宫,气喘吁吁向他禀报,吴兵满山遍野,旗帜遮天蔽日,从头至尾绵延几十里,一眼望不到边,正在渡过淮河,想与他的军队合兵一处时,他从王座上奋然站起,两眼放出从来没有过的亮光,连说话的声音都变了形:“快快召集群臣。”

    群臣闻讯来了,看到刘戊在宫里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一扫往日之颓废,不由暗暗称奇:“大王今天这是怎么了?”

    等群臣集中齐,刘戊眉峰一耸,神采飞扬地说:“告诉诸位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吴王二十多万大军正渡过淮河,准备与楚国军队会合,一齐杀向中原,孤再也不受朝廷窝囊气了。”

    丞相张尚、太傅赵夷吾、中大夫申公和白生闻言大惊,心说这是什么好消息,背叛朝廷,扯旗造反,这是要灭九族的,而楚王怡然自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公然要与吴王刘濞结成盟军,与朝廷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不由心惊肉跳,面面相觑。

    中大夫申公和白生不由同时想到穆生,想到穆生当初辞职,早预测到楚王刘戊会有今天的反叛行为,提前回家赋闲,落得一身清白,嗟叹不已:“穆生果然有先见之明。”然而眼下吴王造反,楚王要跟着吴王造反,他们即使再后悔,也来不及。他们需要做出抉择,要么与楚王刘戊沆瀣一气,死心塌地跟着他造反,要么阻止他。

    想到这些,申公疾步上前,弯腰施礼,亢言直论:“大王错矣,吴王刘濞造反,大逆不道,大王应聚集兵马,愤然击之才对,怎能认贼作友,甘于附逆呢?”

    继申公之后,白生也走近楚王,直言相劝:“大王,臣知道你在京城因为太后治丧期间不合礼仪而被囚禁,被削掉东海郡,对朝廷耿耿于怀,咬牙切齿,恨不能把朝廷掀个底朝天,但你想过没有,以下犯上,这可是灭族之罪。”

    听了申公和白生的劝谏,楚王刘戊气得脸色铁青,嘴唇绀紫,浑身哆嗦,厉声驳斥:“奸贼晁错,蛊惑皇上,对诸侯吹毛求疵,鸡蛋里边挑骨头,以弹劾、囚禁、审讯诸侯为能事,侵削诸侯,危及社稷,孤深受其害,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如今吴王振臂一呼,清君侧,诛晁错,挽狂澜于既倒,救斯民于水火,大快人心。孤岂能错失良机,偏听偏信你们的一面之词?”

    “大王切不可误入歧途。”

    “大王这样做只能自取其辱。”

    “混帐东西,大煞风景。”楚王刘戊拍案而起,气咻咻喊道:“来人呀,把这两个腐儒拖出去,换上赭衣,在热闹的集市舂米,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羞耻二字。”

    一群侍从一拥而上,粗鲁地把申公和白生拖出去,强迫他们换上赭衣,来到熙熙攘攘的集市,做舂米苦役。他们本来都是读书人,不是干体力劳动的料儿,加上上了年纪,因而感到很劳累,浑身好像散架子一样,但他们咬着牙,坚持干到太阳落山的时候。

    许多老百姓路过他们的身旁,眼睛里流露出同情的目光,小声嘀嘀咕咕:“这不是中大夫申公和白生吗?他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被罚到这里做苦役?”当他们弄清楚怎么回事,一个个摇着头走开:“这成了什么世道?好人受气,坏人得志,楚国堪忧!”

    看到申公和白生遭到这种待遇,丞相张尚、太傅赵夷吾并没有被刘戊的淫威所吓到,他们仍然义无反顾,选择死谏的道路。

    “大王,申公、白生的劝谏没有错,他们为了楚国的前途,为了大王的命运,忠心不二,亢直谏言,就像一轮浑圆的明月,向人间洒下一缕缕银色的清辉。”张尚挺着伟岸的身躯,无私无畏。

    见张尚上前死谏楚王刘戊,太傅赵夷吾觉得有必要助他一臂之力,在一旁正色说道:“吴王刘濞尽管夸大其词,到处炫耀他的兵力的强大和财富的雄厚,但他在道义上是犯上作乱,是不得人心的,大王你跟从他,无疑是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到最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两个忠臣一唱一和,前后呼应,试图说服楚王刘戊,然而此时的刘戊满脑子如何与吴王刘濞会师,会师后集中优势兵力,如何杀向中原,如何打到长安,如何抓住晁错和皇上,报仇雪恨,一泄胸中的怒气,根本听不进他们的忠告,而且马上意识到他们两个人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对自己今后的行动有监视、掣肘、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留着他们纯害无利,后患无穷。

    “放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一想到这些经典的俗语,刘戊像一只狂犬,两眼布满红丝,气得在原地团团乱转,不停地舞着双手,歇斯底里喊道:“刀斧手,把他们拖出去,砍了。”

    刀斧手一拥而上,拧住张尚、赵夷吾的胳膊,推了出去。张尚人高马大,竭尽全身力气挣扎,几个彪形大汉看他不好制服,便拳打脚踢,连推带搡,把他带到宫门外。临刑前,张尚仰脸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宁死不屈,大声喊道:“皇上,臣张尚不能阻止叛臣,死不瞑目啊。张羽,我的好兄弟,倘若你获悉哥哥遇难的消息,千万要为哥哥报仇。”说罢,引颈就戮。

    赵夷吾也是宁死不屈,他瞪着通红的眼睛,厉声骂道:“刘戊你个乱臣贼子,你不得好死。我即使变成厉鬼,也要啖你的肉,喝你的血。”

    两位忠臣的抗争无济于事,当刀斧手端着盛着他们两颗血淋淋人头的盘子,请刘戊验明时,刘戊丧心病狂地冲群臣喊道:“有谁再说个不字,与此类同。”

    “唯大王马首是瞻。”在刘戊的淫威恫吓下,群臣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唯恐重蹈张尚、赵夷吾的覆辙。此时的刘戊已彻底控制楚国的局面,可以任意妄为。他看着一群俯首帖耳的大臣,看着颤栗不已的中尉,断然喝道:“你立即调动军队,与吴王大军会师。”

    “诺。”楚国中尉双手抱拳,大声答道。

    在淮河西岸,吴国军队和楚国军队汇合,将士们相互拥抱,尽情欢呼。吴王刘濞与楚王刘戊穿过人群,终于走到一起,他们两双大手紧紧握着,久久不放,两颗滚烫的心产生强烈共振,几乎同时说:“吴楚会师了。

第251章 造反亦要胆与识() 
赵王刘遂与楚王刘戊相比,其凶残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响应和配合吴王刘濞的反叛,他毫不手软把赵国内部的反对者干掉。

    当吴国的使者把刘濞的信送到刘遂的手上,刘遂像打了鸡血似的,一双枯瘦的手开始颤抖,嘴里不停地念叨:“起事了,起事了,到底起事了。”他拿着信,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绕着偌大的宫殿,手舞足蹈,兴奋异常:自从朝廷削夺孤的常山郡,孤一直感到很憋屈,蒙羞含垢,逆来顺受,这回好了,吴王刘濞带头造反,其他的诸侯纷纷响应,孤正好趁势而上,率领本国人马,与之遥相呼应,清君侧,诛晁错,把反削藩战争进行到底。

    为了能顺顺利利起兵,使赵国上下形成一个意志、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一个拳头、一股力量,必须首先清除内部那些心怀不轨的异己分子。而在朝廷下派的官员中,丞相建德、内史王悍无疑是两个蛰伏在刘遂身边的卧底,如果不干掉他们两个人,赵国的内部无纯洁可言,刘遂的后院得不到安宁,甚至会冒烟起火。

    怎样干掉他们呢?得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刘遂飞快地转动着那根活络的脑筋,是诱鱼上钩?是逼鸭子上架?还是他眯着那双金鱼似的眼睛,心里不停地合计,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他把刘三叫来,把一张臭嘴伏在刘三的耳朵上,嘀嘀咕咕一阵子,刘三忙不迭地像小鸡啄米似地哈腰点头,一双眼睛射出两道像豺狼一样凶狠的目光。

    等一切部署完毕,刘遂立即在王宫召集群臣,宣布与朝廷决裂的决定:“自晁错任御史大夫以来,朝廷竭力推行削藩大计,侵削诸侯,刮糠及米,诸侯稍有过错,便被削夺封地。孤素来奉法,无端被扑风捉影削掉常山郡,心中的怨愤可想而知。当前,吴王刘濞为天下首倡,清君侧,诛晁错,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孤决意起兵,夺取敖仓,直捣长安,以安刘氏江山,诸位以为如何?”

    不管刘遂说得如何冠冕堂皇,这起兵反对朝廷可不是一件小事,群臣顿时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静之中。刘遂鼓着一双金鱼似的眼睛,环视群臣,仔细端详每一个大臣的脸部表情。

    丞相建德首先站出班列,双眼盯着刘遂一张阴险的脸,不以为然地说:“大王此言差矣。方今天子仁慈爱民,贤明豁达,四海宾服,风调雨顺,老百姓过着仓满囤流、家给人足的富裕生活,虽然推行削藩大计,损害一部分诸侯的利益,但集权中央,未尝不是社稷之福。”他的话音刚落,群臣当中马上出现一阵骚动,纷纷小声议论:“丞相说得对呀。”

    内史王悍见此情景,大步跨出班列,情绪激昂地说:“吴王刘濞不顾君臣大义,悍然起兵,此乃大逆不道之行,大王万万不可效仿,更不能发兵相助,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果然是朝廷的爪牙,到底蹦出来了。”刘遂一双金鱼似的眼睛射出两道凶狠的目光,鼻孔轻蔑地哼一声,撇一下泛着白沫的嘴角,大声喊道:“刘三何在?”

    刘三听到喊声,领着一群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一起涌入宫中,虎视眈眈看着丞相建德和内史王悍,只听刘遂大喝一声:“把他们绑了。”刀斧手不由分说,揪住建德和王悍的头发,拧住他们的胳膊,连拖带拽,拖到一个宽大的院落。在院落里,摞着一大堆干柴。

    群臣跟在刘遂的屁股后,来到这个宽大的院落,只见丞相建德和内史王悍的双臂被紧紧地绑缚,坐在一堆干柴上,迎着呜呜的寒风,昂着两颗不屈的头颅。

    刘遂得意地问他们:“事到如今,你们如果想活的话,把身段放柔软一些,把话说得顺从一些,孤会发善心,饶你们不死?是死是活,你们选择吧。”

    建德大义凛然回答:“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建德忠君报国,虽死无憾,倒是你,甘于附逆,乐为叛臣,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一席话,说得掷地有声。

    “丞相说得好。”王悍圆瞪双眼,大声说:“我坚信,我们的鲜血绝不会白流,等到朝廷大军攻进邯郸的时候,我们将在九天之上,一定会看到朝廷大军绝不会饶恕曾经杀害忠臣的乱贼刘遂。”

    两位忠臣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把刘遂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哆嗦,伸出一个指头,指着建德和王悍,气急败坏地喊道:“烧,烧死他们。”

    干柴被燃着,在呜呜的寒风吹动下,柴火越燃越旺,坐在大火中的建德和王悍面带微笑,视死如归。他们透过熊熊燃烧的火苗,看到刘遂一张丑恶的嘴脸狞笑着,一双金鱼似的眼睛射着凶狠的目光。

    活活烧死建德和王悍,群臣陷入一片尴尬的沉默,谁都知道,如果谁再饶舌乱说,建德和王悍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作为一群聪明人,他们有必要做这样的无谓牺牲吗?于是,他们一个个变乖,变得温驯顺从。

    看着群臣温驯顺从的样子,刘遂得意地笑了,毅然下令:“孤要率领赵国军队,并力西向,直捣长安。”

    “诺。”群臣机械地喊道,再也没有铮铮铁骨的谏臣挺身而出,在刘遂的耳边进献忠言。

    在调动兵马向西边边境开拔的同时,刘遂再次派遣金大夫为使者,出使匈奴,请求匈奴援军进入萧关,直逼长安,策应他们的行动。金大夫不敢怠慢,带着十几人的使团,星夜赶往大漠王庭。

    再说东瓯国国王贞复接到吴王刘濞的信札,派兄弟夷吾带领一万多兵马,前来参战。尽管兵马少些,但也算尽了自己的一番心意。

    正月23日,胶西王刘卬、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同时杀掉朝廷下派的两千石以下的官员,共同起事。因为预谋已久,他们考虑得比较全面,组织得相当严密,杀这些汉朝的官员杀得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纰漏,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在此之前,他们曾串联过城阳王刘喜,刘喜是刘章的儿子,刘章尽管受了许多委屈,但在临终前反复叮嘱儿子刘喜:“不管将来朝廷发生什么变化,你都要维护朝廷的利益,绝不能背叛朝廷。”刘喜泣不成声,跪在地上,拜受父王的遗命,因而当几个诸侯国的使者来串联城阳王刘喜的时候,刘喜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也不在意,笑着说:“老城阳王曾参加过平定诸吕叛乱,这次刘喜胆子变小,不肯参加联盟,其实他参加五十,不参加半百,参加与不参加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