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我来,你休息一下。”胖狱吏朝手掌心吐一口唾沫,替换下瘦狱吏,瘦狱吏从架子上拿下一块湿毛巾,细细地揩着额头上的汗珠。
胖狱吏高高举起刑杖,猛然落下,只听啪的一声,落在李常的脊背上,李常浑身一颤,两腿一蹬,痛疼迅速传遍全身。刑杖雨点似的落在他的脊背上,他痛疼难忍,“哎哟,哎哟”一声声惨叫不已,脑子里闪过一个不祥的念头:“看来我李常没有死在张欧廷尉的判决,却死在胖、瘦狱吏五百笞杖下,我不甘心,不甘心呀。”
“我让你喊,我让你喊。”胖狱吏挥舞刑杖,不停地落在李常的脊背上,打得好像上了瘾。
李常实在受不了,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扭过头,对胖狱吏哀求说:“你是我亲哥,求你能不能轻一些?”
“好,这就给你来点轻的。”胖狱吏把刑杖靠在胸前,朝掌心吐口唾沫,双手一搓,抡起刑杖,发起更猛烈的进攻。
李常后悔了,后悔自己向一个魔鬼求情,求情不成,反而招致更大的灾难。他咬紧已经破裂的下嘴唇,把生死置之度外,任凭刑杖无情地落在脊背、屁股和大腿上。开始还能听到他的痛苦叫声,后来这种痛苦的叫唤声音变得越来越小,变得越来越微弱,到最后他一歪头,晕厥在刑具上。
“他怎么不吭声了?”站在一旁的瘦狱吏凑上前来,问胖狱吏。
“他好像晕了,唉,我还没打一百五十下,他就晕了,这么不经打。”胖狱吏满不在乎地说。
“如何是好?”
“提桶凉水浇醒他,接着打,大不了再打死一个罪犯,这种情况我们见得多了。”
瘦狱吏点下头,胖狱吏走到墙角,拎一桶早已准备好的凉水,朝李常的头上扑去。李常睁开双眼,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仍然还活着,他用微弱的口气说:“给兄弟一条生路吧。”
瘦狱吏为难地说:“刑律规定:笞刑一定要打够数,即使中间换人,也必须打够数,我们说了不算。”
“我已感到大汉朝刑律的强大和威严,只是受刑不过。”听了瘦狱吏的话,李常的眼睛不由淌出悲痛的泪花,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别说你受刑不过,即使比你更强壮的人,也受不了刑杖五百,你死心吧,这也是你罪有应得的结果。”胖狱吏冷酷无情地看着李常,说话毫不客气。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汉刑律能再改一下笞刑就好了,改五百为三百,三百为二百,行刑的中间不要换人,这是我作为一个罪犯最后的心声。”李常断断续续说完这段话,一歪头,瞳孔慢慢扩散,咽下最后一口气。
第202章 减轻刑罚人性化()
当狱吏把罪犯李常被打死的情况禀明张欧时,张欧放下手中活毛笔,赶到行刑室,验明尸体。他清晰地看到李常的脊背、屁股以及大腿皮开肉绽,殷红的鲜血依然在缓缓蠕动,不由大发慈悲,滚烫的泪花在眼窝里直打转,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胖狱吏见张欧潸然落泪,鼻子轻轻哼一声说:“大人何苦自作多情,像李常这样罪大恶极的囚犯,打死他活该。”
张欧摇摇头,不以为然地说:“他虽然是罪犯,但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也有生存的权力。大汉刑律判他笞刑五百,目的只是为了惩戒他,并没有剥夺去他生命的意思。”
“不仅仅是李常,就是其他的罪犯,也往往受刑不过,中间被打死的枚不胜数,只有极个别体质特别好的硬汉,能够侥幸熬过这一关。”瘦狱吏看张欧脸色异常难看,便顺着他的心思,把自己多年行刑的情形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文帝时期,缇萦救父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美谈,并由此引发一场司法改革。为了废除黥、劓、刖三种惨无人道的肉刑,文帝大仁大慈,大恩大惠,大爱大善,以超人的胆略、宽阔的胸襟以及雄健的手笔,毅然把黥刑改充苦工,罚为城旦舂,劓刑改作笞三百,断趾刑改作笞五百,成为中国刑罚史上著名的改革,成为从极端野蛮残酷向相对宽缓逐渐过渡的一个划时代的重要里程碑。”一谈到笞刑,张欧便把记忆追溯到文帝十三年夏季五月,那是一个天气已经变热的季节,从遥远的临淄来到长安为父亲淳于意伸冤的缇萦,用自己的孝行感动长安百姓,感动宽厚仁慈的文帝,文帝不仅赦免淳于意,而且废除肉刑,赢得全天下百姓交口称赞。
瘦狱吏感叹说:“文帝的初衷是好的,本来想给罪犯办一件好事,但在执行中,罪犯往往受刑不过被打死,这好事反而变成一件坏事。”
张欧揩净眼泪,急忙问道:“李常临死前说什么没有?”
“他说大汉刑律能再改一下笞刑就好了,改五百为三百,三百为二百,行刑的中间不要换人,这是他作为一个罪犯最后的心声。”
“他说得对,看来大汉刑律在执法过程存在很大弊端,这有违先帝的初衷,真的需要再改革一下。”
“如果能改革的话,那真是为后来的罪犯们办了一件好事。”
“李常的死引起本官的深思,本官要禀奏皇上,对司法再次进行改革,真正实现先帝废除野蛮酷刑的愿望,由此可见,李常没有白死,他死得值。”张欧瞧着李常血迹斑斑的脊背、臀部和大腿,心里再一次产生强烈震撼。
张欧的一番话,连站在一旁的胖狱吏也深受感动,他觉得张欧太仁慈,简直是救苦救难的大善人。他曾跟随张释之多年,对张释之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作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觉得二者之间风格迥然不同。想到这里,他走上前去,不好意思地说:“张大人,小的在执法过程中下手太重,不像大人一样,对犯人具有同情心,在此向大人认个错。”
“虽然你对犯人没有同情心,但并没有多大错,你不用过于自责。”张欧看一眼胖狱吏,心想在执法过程中,带着个人情绪的狱吏绝非他一个人:“不过,你要记着,人头不是韭菜,割了就长不起来。我们这些执法者要牢记,不能看罪犯不顺眼,便给他弄一个下不去,更不能草菅人命。”
“张大人真是忠厚长者。”胖狱吏和瘦狱吏对张欧的话入脑入心,不住地点头称赞。
“这个笞刑啊。”张欧摇摇头,嘴里轻轻叹道,迈着沉重的脚步,怏怏而去。
七月的骄阳似火一般,把它的炎热无情地辐射到张欧的院落,院落尽管有几棵绿色葱茏的树木,但仍然挡不住炎热的到来。几只小麻雀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黑色的知了永远不知疲倦地唱着,把回到家里的张欧搅得心情烦躁。
张欧坐在书房里,像坐进蒸笼里,汗水顺着脊梁骨不停地流淌,把他的衣裳溻湿。他摇着鹅毛扇,扇着并不凉快的风,但仍然感到难熬,终于他忍不住脱下汗衫,搭在衣架上,然后拿一块毛巾,浸泡在凉水盆里一阵时间,拿出来拧干,擦一把满是汗水的脸和身子,顿时感到稍微好受一些。
此时,一种减轻笞刑、为罪犯请命的念头在张欧的脑海已强烈形成,尽管书房里酷热难当,但他强迫自己心情平静下来,一个人光着膀子,在书房里认真思考,准备缮写一篇激情飞扬的奏章,来打动皇上,从而促使皇上做出明断,使大汉朝的刑罚再向文明迈进一步。
等思虑成熟,张欧展开竹简,提起毛笔,饱蘸浓墨,抬起臂腕,一笔一画,飞快地写道:
臣张欧素性愚钝,庸庸碌碌,然陛下圣眷优渥,擢拔臣为廷尉。廷尉为全天下司法之首,乃国之重器也。臣五内感激,日夜操劳,持证听讼,狱无冤滞,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不敢有丝毫懈怠。囊者先帝英嶷圣明,废除肉刑,改黥刑充苦工,罚为城旦舂,改劓刑为笞三百,改断趾刑为笞五百,对犯律者而言,不仅有惩治之含义,亦给自新之机会,惩治与教化二者并举,一时传为佳话。然笞刑五百有其重大弊端,大多数受刑者往往不堪重负,受刑不过,竟至毙命,深违先帝与民为善之本意。臣斟酌再三,窃以为改笞刑五百为三百,改笞刑三百为二百,行刑中间不换狱吏,确保笞刑不出人命,似乎更为妥当,臣不胜惶恐,伏维陛下圣裁。
张欧似乎凝聚万钧之力,一气呵成,然后把毛笔放到案牍,拿起竹简,再仔细浏览一遍,看没有错误,方才长舒一口气,好像办了一件天大的事。
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张欧把自己的奏章递给常侍春陀,春陀转交给皇上刘启。刘启看了奏章,觉得事关重大,便在朝会结束之后,把张欧和丞相申屠嘉留下来,商榷此事。
“看了廷尉的奏章,廷尉大仁大慈的情怀跃然字里行间,朕深受启发。”刘启把竹简拿在手里,上下抖动,然后让春陀传给丞相申屠嘉。在他的身后,两个秀色可餐的宫娥手持大扇子,朝着他的脊背,一下下扇着凉风。
申屠嘉和张欧虽然没有宫娥给扇风,但皇上特意赐给他们一人一把扇子,两个人也不客气,自动摇晃手中的扇子,解决纳凉的问题。
申屠嘉虽然年逾七旬,但精神矍铄,老眼不花,他接过竹简,展开逐字逐句读完,深深地被张欧的仁慈打动,拿竹简的一只手颤抖不已:“都说张欧是忠厚长者,今日一见他的奏章,名不虚传,仁慈之心尽在奏章中显示。他接任廷尉不到一个月,便发现笞刑存在的严重弊端,拿出改革的方案,不简单呀,老夫深为佩服。”
张欧睁着明亮的瞳仁,看着皇上一张英俊的脸说:“臣以为先帝是一位古往今来罕见的中兴名君,他在位二十三年间,勇于改革,兴利除弊,为我大汉朝留下一笔巨大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治国财富。拿先帝废除肉刑来说吧,夏、商、周、秦四朝一直使用这种刑罚,而且始终认为这种刑罚是一种最好的治国法宝,乐此不疲,到了大汉朝初期,高祖沿用这种刑罚。文帝十三年,临淄淳于意看病看死人案子发生,淳于缇萦上书先帝,说愿意充为宫奴,代父受刑,感动先帝。先帝不仅赦免淳于意,而且以大无畏的精神,废除黥、劓、刖三种肉刑,改黥刑充苦工,罚为城旦舂,改劓刑为笞三百,改断趾刑为笞五百,其本意是改变野蛮残酷的刑律,适当保护犯法者(犯法者也是百姓)的尊严和健康,增加生产劳力,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刘启听了张欧对父皇的赞扬,心里舒坦极了,嘴上却说:“可先帝万万没想到,他所倡议的笞刑五百在执行过程中不尽完善,出现大多数受刑者熬不过这一关的现象。”
申屠嘉笑着说:“臣当时参加这次廷议,就要不要废除肉刑展开热烈讨论,多数大臣认为废除肉刑从某种程度上减轻罪犯的痛苦,增加社会劳动力,有效促进社会发展,但也有少数大臣担忧一旦废除肉刑,会不会向一些不法分子发出一个错误信号,认为刑罚宽松了,可以大胆作案,从而使犯罪比列攀升。”
“那先帝究竟持何种态度呢?”听了申屠嘉的介绍,刘启不由产生浓厚兴趣,对父皇在历史上书写下这样神来一笔非常推崇。
“先帝不愧是一位明君和仁君,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下诏说:‘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过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然后断然废除肉刑,改为笞刑,可见先帝的本意和初衷是好的,想给犯法者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回忆文帝当初废除肉刑的情景,申屠嘉一张苍老的脸兴奋异常,容光焕发,背诵如流。
“先帝伟哉!先帝壮哉!先帝是朕学习的榜样,朕要革除弊制,造福于民。”一谈到父皇,刘启一双澄澈透明的眼睛射出两道明亮的光芒,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啧啧称赞。
趁皇上高兴,张欧追问一句:“那改笞刑五百为三百,改笞刑三百为二百,行刑中间不换狱吏这件事,是否可行?”
刘启把目光转向申屠嘉,征询他的意见:“丞相以为如何?”
申屠嘉皱紧眉头,思忖片刻,爽快地说:“廷尉每天经手过案子,对情况掌握得比较全面,应该说,他的意见最重要,臣同意他的请求。这样做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对先帝在天之灵也是一个告慰。”
“既然丞相也认为这样做有利于朝廷、国家和百姓,朕当然同意实施,望廷尉认真落实。”刘启一旦认准的事,绝不犹豫。他当即指示张欧,即日起,改笞刑五百为三百,改笞刑三百为二百,行刑中间不换狱吏。
这是一次重大的司法改革,是对文帝时期司法改革的补充和完善,从此那些接受笞刑处罚的囚犯,再也不存在因为受刑不过而导致毙命的现象。
说完这件事,皇上让宦官端来三盆凉水,一人面前放一盆,各自擦洗一下脸上的汗水,笑着说:“大热的天,把两位爱卿请来商量朝政,朕都有些不忍心。”
“陛下知遇之恩,臣不能报其万一。”张欧眼圈周围红红的,心中浪潮上下起伏,说不出有多激动。
“为了汉室天下,臣不惜奉献这把老骨头,死而后已。”申屠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直大臣。
刘启看着两位大臣,满意地说:“尽管卿等辛苦,但还得坚持一下。”他扭过头,吩咐春陀:“你去把御史大夫陶青叫来,还有一件事需要商量。”
“诺。”春陀答应着,走出宣室殿。
第203章 整顿官风严要求()
俄顷,在春陀的导引下,御史大夫陶青满头大汗赶到宣室殿,向皇上行过大礼,偷看皇上一眼,小心翼翼问:“陛下招臣,有何急事?”
从皇上的脸上,陶青没有看到什么异常,只听皇上和缓地说:“朕刚才与丞相、廷尉商量减轻笞刑,联想起最近一段时间百姓舆情,他们反映朝廷官员接受下级吃请、利用手中的权力贱买贵卖等不廉洁行为,因为你负责纠察、劾奏、收缚和审讯有罪的百官,故而把你找来。”
陶青赶忙下跪,叩头谢罪:“这都是臣失职所致,有负陛下,请陛下治臣之罪。”
皇上宽容地说:“卿快起来,朕绝无怪罪你的意思。”
“谢陛下。”陶青站起身,春陀递给他湿毛巾,他擦一把脸上的汗珠,然后坐下,静静地看着皇上。
“当务之急是如何遏制这股不正之风,不能任由它蔓延开来,继续侵蚀其他朝廷官员,危及江山社稷。”刘启对腐败深恶痛绝,他敏感意识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腐败必将成为危及刘姓江山社稷的重大隐患。
听了皇上的话,陶青基本号清皇上的脉搏,揣摩透皇上的心思,他不愧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监察官员,顺着皇上的语气,有条不紊地说道:“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实证明,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朝廷官员会各行其是,因此,朝廷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百官的言行。”
张欧咂吧着厚厚的嘴唇,客观分析说:“应该看到,大多数官员是好的,只有极少数官员吃吃喝喝,贱卖贵买,从中牟利,败坏朝廷形象,给皇上脸上抹黑。”
申屠嘉跺一下脚,严厉地说:“张欧大人所言极是,正是这些极少数混在官员队伍中的老鼠,让朝廷在百姓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绝不能让一个老鼠坏了满锅汤的现象再出现,老朽绝不相信,以陛下的英明,治不了几个小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