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战将-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2年3月,南京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发出“认真学习广泛宣传郭兴福教学法”的通知。1963年12月,叶剑英元帅实地观看了郭兴福任教的单兵进攻战术和“郭兴福式”教练员的教学表演。叶帅高度评价:“大动脑筋,大开眼界,战士个个练得像小老虎一样。”12月27日,叶帅向军委写了专题报告,并建议在全军推广。『毛』泽东『主席』批示说:“郭兴福教学方法不仅是继承了我军传统的练兵方法,主要是发扬。”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转发了叶剑英的报告,并做了题为“立即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法运动”的重要指示。1964年1月,时任总参谋长的罗瑞卿将军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全军推广郭兴福和郭兴福式的教学方法现场会”……

    当谈到罗瑞卿将军时,郭兴福充满了感激和钦佩之情。他说:“从1月到10月,罗总长不辞劳苦,不畏寒暑,先后十多次组织我们到各个部队表演示范。每次表演结束,罗总长都要讲话,他嘱咐各部队的同志,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锦标主义倾向,要爱护战士的积极『性』,不要把大家搞得太疲劳……”

    轰动全国的大比武活动就是这样展开的……

    这一年国庆节,是郭兴福永生难忘的日子。在罗瑞卿将军的安排下,『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在天安门城楼会见了郭兴福同志。

    『毛』泽东『主席』指着郭兴福对罗瑞卿说:“他是有股虎气啊!”

    周恩来总理接着说:“所以,他带出的都是小老虎嘛!”

    罗瑞卿将军是忠诚的,也是聪明的。他抓军队训练现代化并不搞苏式条令和“面包式”,而是从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入手。“郭兴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苦练200米内硬功夫,带着阶级仇恨练兵,练的是近战夜战,完全是古田、井冈山、延安的传统。伴随着一个训练典型的诞生,一个先进训练方法的推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训练步入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辉煌时期。

    政治型将军

    严格说起来,罗瑞卿并不是一个纯军事的将才。

    自从中国军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后,中国军队的将军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治型的将领,另一类是军事型将领。由于中国军队从事的战争是一场“流血的政治”,由于政治斗争比军事斗争更复杂、更微妙,由于领导这支军队的『共产』党内部纷争不断,由此统帅这支军队的领袖们往往更注重于从政治角度观察和选拔将领。现在的年轻人翻开《将帅名录》,也许感到难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毫无战功却衔级显赫?为什么有的人战绩辉煌却屈居下位?为什么有的人屡战屡败仍不断升迁晋衔?道理很简单,在那个时代,政治大于军事。

    罗瑞卿将军就是在政治大于军事的特殊时代里深受『毛』泽东青睐的一位政治型将军。我说罗瑞卿将军是一位政治型的将军无意抹杀他在军事上的功绩和才能。应该说,他在红军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在华北前线的一系列战役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和组织才能,但他的主要贡献则侧重于政治方面。只要你翻翻罗瑞卿将军的履历,便可看得更为清楚。他在军队里历任的职务有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纵队政治部主任、红四军红11师政委、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陕北支队2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19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

    『毛』泽东曾对罗瑞卿将军寄予厚望。对于罗瑞卿将军来说,那是在延安的一段十分美好的日子。

    有一次,周恩来向『毛』泽东提议把我军政治工作的经验写一本书,说这本书不但我们自己可以用,也可以向国民党军队散发。『毛』泽东说:“此建议甚好!”

    但这么重要的书由谁来写呢?

    『毛』泽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罗瑞卿。当时,罗瑞卿正担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职务。有人反映罗瑞卿的工作很忙,恐怕脱不了身。『毛』泽东说:“把他抓起来,就关在我隔壁写。”

    在那些日子,罗瑞卿和『毛』泽东挨门而居,天天见面。罗瑞卿写出了《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的小册子后,『毛』泽东还亲笔题写了书名,由此可见『主席』对将军的信赖和培养。

    也正是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毛』泽东『主席』挥毫写下两句话送给罗瑞卿将军: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他的个子太高了!”

    为什么要打倒罗瑞卿?

    因为他个子太高了!

    “文革”之初,在中央和军队上层中流传的这段对话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幽默玩笑。

第28章 罗瑞卿:折不断的风帆(2)() 
对于身材矮小而又单薄的林彪来说,高大魁梧的罗瑞卿无疑是一种心理上的威胁。他比罗瑞卿矮一个脑袋,而其他九个元帅差不多都比罗瑞卿矮半个脑袋。

    罗瑞卿的个子的确太高了!

    尤其是那几年,个子高大的罗瑞卿在任何场合下都显得特别突出,从陪同『毛』泽东『主席』回韶山省亲、保卫『毛』『主席』横渡万里长江,到轰轰烈烈的大比武活动。更何况他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人,什么事都要亲自到场,负责到底。

    责任心使人高尚,也使人孤立。罗瑞卿的成长是由于意识到自己对『毛』泽东的重要,这是他终身使命,同时也认为是对共和国的责任。罗瑞卿这种极强的责任心是他『性』格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

    正是这种责任心的驱使,罗瑞卿和他的顶头上司林彪在大比武问题上展开激烈的论争。

    林彪高喊“政治第一”;罗瑞卿强调“搞好军事训练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现在要靠训练来准备打仗”。

    林彪说,部队要搞“革命化”“骡马化”;罗瑞卿指出,我军“要拥有现代化一切最新技术装备”。

    林彪说:“政治可以冲击其他。”罗瑞卿驳斥:“政治工作要保证军事任务的完成,否则,天天讲突出政治,业务工作总是搞不好,那就不是真正的政治好。”

    本文开头提到的1964年那个我军的盛大节日,实际上就是罗瑞卿将军悲剧的序幕。那天,兴高采烈的罗瑞卿忽略了一件至关紧要的事——国防部长林彪没有到场。

    1965年2月底,林彪对罗瑞卿说:“去年(指1964年的大比武活动)的军事训练有四好:即用心好、内容好、方法好、效果好。但今年要突出政治,不突出政治,一切坏的东西,庸俗的东西都会出来。”

    1965年12月8日至15日,中央在上海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叶群做了长达11个小时的发言,主要公布了刘亚楼临终前的揭发材料,指责罗瑞卿反对林彪,反对突出政治和向党伸手。会后,中央决定调离罗瑞卿在军队的一切职务。据说,在这次会议上只有邓小平说了一句“死无对证”的公道话,而其他领袖和元帅却缄口不语。

    1966年3月,中央军委召开党委会专门解决罗瑞卿问题,他的问题升格为反党反『毛』『主席』。其中“擅自组织大比武”、“反对突出政治”是一条主要罪行。

    罗瑞卿当时的处境可想而知。他女儿点点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他所崇敬的德高望重者沉默地背过脸去,卖身求荣者的鼓喧淹没了仗义执言的呼声,心地善良的人被迫缄口不言,或违心附和,反复无常的人则高举顺风旗,脸上堆满狞笑,血口喷人。他好像被推进茫茫黑夜中,黎明没有盼头;他好像被推上悬崖绝壁,却只能往前走。面前的一切使他心境彷徨,『迷』『惑』无法解。他意识到有人在『逼』他,『逼』他离开这个世界。”

    阎王点了名不去报到的人

    1966年3月18日清晨,残月如钩,铅『色』的云块压住了即将喷出的朝。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身穿着一件白底蓝条睡衣,脱下黑『色』布底便鞋,悄悄地走出卧室。在三楼的走廊上,他轻轻地推开窗户,两条长腿蜷曲着艰难地越过狭小的窗口。然后,他直立站好,像一位军人接受指挥官检查一样拉拉衣角,迈开两条长腿,平静地向楼顶的平台走去……这是罗瑞卿将军第四次走向死亡。

    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将军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的一户破落地主家庭。

    这位腿特别长的小瑞卿刚会咿呀学语,就遭受了一场险些夭折的灭顶之灾。那一年,小瑞卿脸上长满了奇痒难忍的天花疮,流血鼓脓,一抓就破,高烧持续不退,撕心揪肺的哭声日夜不停。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样重的天花谁都认为难有生的希望,而小瑞卿却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从死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

    罗瑞卿将军回忆:“那时母亲用了很多方法来治我的病。比如为了不让我抓痒,用布条把我的双手绑起来,每天用温水洗澡。发烧时,用冷『毛』巾敷在脑门上。以至于病愈时,母亲自己却病了一场。”

    1926年,青年罗瑞卿因逃婚离家出走,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四一二”政变后,该分校被编为教导团。“八一”南昌起义时,教导团在九江被张发奎遣散,罗瑞卿因此流落武昌,并差一点被病魔夺去年轻的生命。

    这段经历罗瑞卿在自传中写得十分详细。他写道:“到了武昌后,我们住在四川会馆背后的一个小旅馆里。很快我的病大发作,躺倒了……当时,我的眼也害模糊了,耳朵也听不清了。热不退,神志不清醒……在会馆里待了多久我不太清楚,那时我对时间的概念已经不太明确了,稍微清醒的时候就想想自己的事情,举目无亲,又无友,大病缠身,还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我躺在这间黑屋子里,看看四肢,只剩下皮包骨。陷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我自以为没有活的可能,曾想以『自杀』来结束痛苦,但是在当时却连动一动的力气也没有了。”

    有一天,四川会馆一位管房子的人路过他住的房子时发现了他,这位好心的人便每天吃饭时端一碗稀饭给罗瑞卿,没有想到罗瑞卿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每当将军提起这段经历,总是惊叹不已。

    1929年,罗瑞卿将军受中央军委派遣,赴闽西根据地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的一次战斗中,担任红军第四军11师政委的罗瑞卿不幸头部中弹受伤,这是他第三次濒临死亡的边缘。当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竟能活下来。子弹从头部左侧靠太阳『穴』的地方穿了出去,颅骨破了,血把眼睛糊住了。医生不敢动手术,说那部位太危险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后勤部门也发了做棺材的通知。当时的罗瑞卿看不见,也说不得话,只『迷』『迷』糊糊听到隔壁木匠做棺材的声音。

    靠着神奇的抵抗力,罗瑞卿居然没有躺进棺材里,而是躺在一副担架上随着红军部队晃晃悠悠地转移了。有一次,罗瑞卿向『毛』『主席』谈起这段经历,他说,当时木匠说:“棺材做得长一点,没见那个人个子长得好高咧。”『毛』『主席』听到这里,指着将军说:“罗长子受了重伤,未死,是阎王点了名不去报到的人。”

    这一次,罗瑞卿将军又没有到阎王殿去报到,但他却失去了一条左腿,失去了自由达七年之久。

    在罗瑞卿的牵累下,郭兴福也遭受了几乎与将军相同的悲惨命运。

    1967年的一天,在一片“打倒罗瑞卿的黑干将郭兴福”的口号声中,完全绝望的郭兴福和妻子一起用菜刀砍向自己的两个孩子。而后,妻子跳楼,郭兴福则把剪刀伸进了自己的裤裆……郭兴福也没有失去生命,但他却永远失去了两个爱子。

    罗瑞卿和郭兴福的悲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悲剧。继彭德怀的正规化后,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努力又一次受挫!

    在联邦德国去世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雨后天晴,万木葱茏,罗瑞卿将军身穿绿军裤、白衬衣,双手叉腰,站立在一个庭院中央,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

    照片的拍摄者是将军的爱女点点。她回忆道:“那天清晨,我和母亲一左一右陪着父亲在院子里练走。忽然父亲停下脚步说:‘今天,我要试一试。’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先把腋下一支拐杖递给我,又把另一支递给母亲。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父亲真的站住了。他满脸带笑地对我们说:‘我站起来了!’”

    1977年,邓小平点将,71岁的罗瑞卿将军复出,就任军委秘书长,全军为之振奋。大家几乎都认为,只要罗大将主持军队工作,中国军队的黄金时代——大比武时期一定会重现。

    当罗瑞卿将军在公开场合『露』面时,军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此时出现在全军指战员面前的罗瑞卿再也不是当年那生龙活虎的高个子罗大将,人们看到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军人。将军的左脚截肢13,股骨头摘除,剩下的残肢失去了活动功能。安装假肢的将军坐在轮椅上,两鬓斑白,却神采奕奕,两眼炯炯有神。

    这是一个残缺苍老的身躯,但却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老将军,他只要一进入工作状态,全身上下立即生气勃勃,毫无气馁之『色』。

    有一次,罗瑞卿在某部检阅部队,当威武雄壮的指战员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时,将军从轮椅上吃力地站起来。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黄豆大的汗珠渗出了额头。警卫员不忍心,伸出手去扶,很少发火的罗大将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滚开!”

    还有一次,将军到某地视察国防工事,有一段坑道太窄,轮椅无法通过。部队领导说:“这里就不要看了,里面的情况我们向首长详细汇报。”罗大将坚决地说:“不,一定要进去看看。”说着拄着手杖,一步一步地走向坑道深处……如果说“文革”之初罗瑞卿跳楼『自杀』是为了快点倒下去,以便结束生命,那么今天他梦寐以求的是早点站起来,以军人威武之姿站立、行走、指挥部队。

    1978年初,罗瑞卿将军向党中央写了出国治腿的报告。他曾听一位德国医生介绍,如经手术安装一个人造股骨头,他左腿的功能可以改善许多。但这种手术对一位70多岁并患有多种疾病的老人来说,将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虽然家人多次劝阻,罗瑞卿还是毅然决定出国治疗。他安慰家人说:“我『摸』过多次阎王鼻子,每次去报到,他都不要我。这次他也不会要我的。”

    7月15日,罗瑞卿将军在夫人郝治平的陪同下乘飞机前往联邦德国。联邦德国医院的教授专家全力以赴,为将军检查身体,准备手术。医生说:“手术条件具备,术后站起来没问题!”

    同年8月2日,为罗瑞卿将军安装人造股骨手术顺利完成,但由于心肌梗死的突然袭击,将军却永远地倒下了。

    8月10日,中央派专机将罗瑞卿将军遗体运回北京。那天,北京乌云密布,大雨如注。郝治平等家人护棺下机时,没有想到邓小平早已伫立机场迎候。

    郝治平告诉笔者,小平那天神『色』凝重,风吹雨打不动。将瑞卿棺材抬下飞机时,小平同志上前抚『摸』着棺木,悲痛地说:“在最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走了!”

    郝治平和子女闻此均泣不成声。

    此时离罗瑞卿将军出任中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