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无须看地图都知道平塘关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实在太重要了,庆幸的是先王英明神武,以强大的武力夺取了这一重要的关隘。
唐飞儿轻轻颔首,她也认为秦军若胆敢发动战争,目标必然是平塘险关,而且,秦帝国的密谍在平塘险关的频繁活动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不管是巧合还是真的,都必须防患于未然,她建议也以军演为借口,派兵驻守赵、庄两县,如果秦军真敢犯边,立刻给予迎头痛击。如果没事,就当是一次军演了。
“九公主殿下”
任斌搓着手,满脸的苦涩笑容,心中在斟酎适合的词字,朝廷动荡,平塘被波及,闹得人心惶惶,他派军队越界进驻赵、庄两县城,必定引起李固、莫武的误会,真把两人给逼得走投无路,弄不好献关投降秦帝国,那麻烦可就大了,这个罪责,他可担当不起。
可若是惹得九公主不爽,回去跟大王说他的坏话,他同样吃不了兜着走,头痛啊,说到底,九公主虽天资聪颖,但这人情事故方面还是太嫩了。
他不敢当面拒绝九公主的建议,虚应了一番立马告退。
回到书房,幕僚伍昭见他愁眉苦脸的,问过之后,洒然笑道:“大人是过于考虑九公主殿下的感受了。”
他低声嘀咕了一通,听得任斌捋着长须不住的微笑,连连点头,这么简单的事儿都摆不平,他确实是过于考虑九公主的感受了。
第二天一早,任斌召来心腹大将雄百川、覃逸飞,命二人各率本部1500兵马向赵、庄两县进发,打的是军演的旗号。
两将都得他的密令,队伍确实是向赵、庄两县城进发,但行军的速度会非常的慢,也许抵达赵、庄两县城时,天使早奉圣命抵达平塘关,两边都不得罪,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目送队伍出城,任斌松了一口气,回到府中,才知九公主殿下外出游山玩水了,见唐飞儿的行李及大半近侍都在,他倒没在意。
雄百川和覃逸飞率本部人马出城后,队伍慢吞吞的行进在官道上。
身后突然传来隆隆蹄声,尘烟滚滚中,有数十骑飞驰而来,待看清楚来人,两人都吃了一惊,连忙甩蹬下马,在路边恭迎奔驰而来的九公主唐飞儿。
唐飞儿在五十名近侍的簇拥下,飞驰而至,亮出唐王吉利的龙佩,命二人加快行军速度。
唐王的龙佩刻有“如朕亲临”四个字,比任斌的令箭牛叉n倍,雄百川和覃逸飞早得太守任斌吩咐,放慢行军速度,拖延时间,比唐王派出的天使晚一点抵达赵、庄两县就算完成任务,谁想九公主殿下竟然拿大王的玉佩来压人,一时间令两人不知如何是好。
“大胆,大王的旨意,你们敢不遵从?”
唐飞儿早知任斌必定会阳奉阴违,所以才会以游览山水为借口离开百陌城,追上雄百川等人,催促他们加快行军速度。
“末将不敢。”雄百川和覃逸飞吓得打了个激灵,连忙跪下,额头上尽是豆大的冷汗珠子,九公主玩真的?
“听本公主号令,大军立时出发,加快行军速度!”唐飞儿高举唐王玉佩,下达了命令。
此举,完全剥夺了雄百川与覃逸飞的兵权,两大战将无奈,只得垂头丧气的跟随在九公主的身边。
他们想派人回去禀报太守任斌,奈何唐飞儿命近侍把两人看得紧,两人没有机会,只能惴惴不安的率着队伍快速行进。
夜晚宿营,雄百川和覃逸飞本想吩咐亲卫溜回去禀报,却被唐飞儿严厉警告一通,把两人吓得唯唯喏喏,不敢再派人回去禀报太守任斌。
经过两天的急行军,第二天的傍晚时分,队伍离庄县尚有二十几里路时,唐飞儿命令所有将士钻进附近的密林里休息,同时派出大量的夜不收前往赵、庄等县及平塘关打探消息,就连秦帝国的宁远边关,她也派出了三组夜不收。
外出打探消息的夜不收还没有回来,天色渐暗,唐飞儿下令全军在树林内宿营,不准泄漏行踪。
在林内宿营有诸多不便,士兵心中虽有不满,但慑于唐飞儿的公主身份,又见她一个弱女子,万金之躯,也象普通士兵一样住宿在普通的营帐里,倒也没有发什么牢骚。
半夜辰时,派往赵、庄两县城的夜不收回来禀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状况。
唐飞儿松了一口气,她现在就等平塘险关和秦帝国宁远边关的消息。
第280章 神机妙算()
将近天明,派往平塘关打探消息的夜不收终于回来了,去的是两组二十人,回来的只有两人,身上还带着伤,其中一人还是从平塘关里逃出来的溃兵。
两组夜不收是在平塘关外受到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攻击,几乎全军覆没,那些人就象黑夜中的魔鬼,那名仅存的夜不收每每回想起来都不禁胆颤心寒。
唐飞儿强忍下内心的激动,仔细的询问了几遍,才命两人下去疗伤,同时派人飞骑赶回百陌城,让任斌调派大军增援。
之后,她独自端坐营帐中沉思,刚才的信息量太多了,她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
秦人夜袭平塘险关,太守李固,统军鹰扬郎将莫武战死,一万守军溃败,而赵、庄两县城并没有受到袭击,仍在已方掌控之中,这说明了不少问题。
也就是说,夜袭平塘险关的秦军并不多,或许是原先潜伏下来的密谍策反了腾胜文等一些原秦将领,加之朝廷动荡引发的不安,莫武无心打理军队,以至城防武备松驰,加之秦人利用夜间突袭,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才能如此轻易夺取关隘。
策划此次行动的人,可是准确的把握住了这难得的时机,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呢,她倒是很想见识一下。
唐飞儿命侍卫把雄百川和李逸飞叫来,命二人立刻率军出发,一定要抢在秦帝国的大军出关之前抵达赵庄二县城。
平塘关内的秦军人数不多,她即便有心想攻城收复,奈何现在手中仅有三千士兵,又没有任何攻城重械,根本不可能收复城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死守住赵、庄两座县城,把出关的秦帝国大军阻挡住,也等于是把平塘关内的秦军后路阻断,只要大军及时来援,守住赵庄两县问题不大,而平塘关内的秦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收复关隘的难度不大。
雄百川和李逸飞也听闻了平塘险关失陷的消息,震惊之余,对唐飞儿的才智也大为折服,哪还敢有半点怠慢,立时下令大军抛弃营帐,轻装赶往赵庄两县。
行军的一路上,唐飞儿收拢了二三百溃逃的败兵,抵达庄县城时,又收拢到二百多败兵。
庄县县令刘克听闻平塘关失陷,把他吓得魂飞魄散,丢城逃跑时撞上率军抵达的唐飞儿,被砍了脑袋,悬挂在城门口示众,以儆效尤。
庄县赵县都是小县城,没设常备军,仅有二百多衙丁维持秩序,唐飞儿以公主的身份发号施令,下令加紧修筑庄县城防,大力征召青壮,准备全力坚守城池。
她正欲派李逸飞率一部人马赶往赵县驻守,前往秦帝国宁远边关打探消息的夜不收终于回来,派出去两组人,活着回来的仅一人,但带回了极其重要的消息。
秦帝国在宁远边关集结了数万军队,而且,更多的军队仍在紧急集结之中,柱国老将军夏侯尚统率三万大军已经出关,正朝庄县杀来,依照行军速度,明天午时必定抵达庄县城下。
唐飞儿吩咐侍卫,带那名立了大功的夜不收下去治伤,自已趴在桌上,盯着地图猛看,秦军要打通宁远至平塘的道路,庄县赵县是必取之地,庄县算是平塘关的第一道防线,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坚守住。
她把李逸飞召来,命他带五百人赶往赵县城,尽可能的征召城内青壮,构筑第二道防线,以防庄县失守,尚有一道防线阻挡秦军的快速推进。
随后,她吩咐雄百川,一定要死守住庄县城,等待援军抵达。
目前,庄县城里有带来的2500士兵,加上收拢的500败兵,紧急征召的3000多青壮,总兵力也有6000人,理论上,应该能够坚守住两天以上,而她,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把该交待的事儿交待了一遍之后,唐飞儿立刻出城,飞骑赶往百陌郡。
半路到,她遇到了率4000军队匆匆赶来的任斌。
百陌是唐帝国入侵秦帝国的桥头堡之一,同样象平塘险关一样驻有一万人的常备军,任斌是文人清流,身兼太守与镇守将军两职,他没有象别的武人一样吃空饷,克扣士兵的军饷,因此,百陌城的一万常备军不仅满员,而且极受士兵的爱戴,听闻秦军袭占平塘险关,他大吃一惊,急忙率4000军队匆匆出关,走时吩咐副手薜守义严守城池,同时大量征召青壮,以防秦军突袭。
“九公主殿下神机妙算,下官佩服。”一见面,任斌便拍马屁,对于唐飞儿的先见之明,他确实佩服。
“任大人过誉了。”
唐飞儿娇笑一笑,把目前的情况简略的述说一遍,让任斌松了半口气,只要赵、庄两县城没有失守,情况还不算太坏,至少,收复平塘险关的机率蛮高的。
“任大人,若你现在是秦军统帅,会不会派遣一支偏师牵制百陌援军?”唐飞儿突然问道。
“会。”
任斌愣了一下才回答,他有些跟不上唐飞儿这种跳跃式的思维,不过,若他真是秦军统帅,必定会派出一支偏师佯攻百陌城,牵制城里的守军,让其无法增援平塘,如此一来,主力大军可全力攻占赵庄两县,打通平塘险关的障碍。
唐飞儿轻轻颔首,扭头四处张望,“那任大人以为,何处最适合设伏?”
“此处名伏虎坡,地势不错,最适宜设伏。”任斌捋着颌下长须,忍不住哈哈一笑,“收复平塘,九公主殿下当记首功啊。”
若真能击溃秦军,收复平塘险关,九公主殿下本应当记首功,但她是公主,自然不能升官封爵,大王最多赏赐她一些财物,那么,首功的所有好处全落到他头上了,嘿嘿。
“本公主要战功有何用?任大人能够料敌先机,及时出击,收复失地,当记首功才是。”唐飞儿笑靥如花,心中却暗叹自已身为女儿身,不能为父王统兵打仗,开拓疆土,建立不朽功勋。
“九公主殿下过谦了,这首功必须记下,呵呵。”
任斌继续拍马屁,心里乐得欢,这首功,他是拿定了,对了,先前是谁说九公主殿下不懂人情世故来的?
第281章 名将之殇()
通往百陌城的大道上,排成长龙的军队正在急速行军,统军将领是秦帝国硕果仅存的柱国老将军夏侯尚。
衙内要袭夺平塘险关,帝国立时紧急军事动员,军队开始集结,战争机器隆隆开动起来,不过,在战争没有正式发动之前,为麻痹唐帝国,对外宣称是例行的军事演习。
夏侯尚知道自已年事已高,已没几年的军事生涯,此次军事行动,他倚老卖老,力排众议,争取到了领军出征的机会。
成功袭夺平塘险关的消息传回后,他立刻率三万已经集结好的军队从宁远城出击,直扑庄县城。
青川军团统领孙颌作为夏侯老将军的副手,暂时还留在宁远城内集结大军,随后出关增援。
帝国军中战力最强的5000陷阵营没有随行出征,而是由原虎豹铁骑统领,现已任中央军团副统领的卓风行统率,自嘉月省绍关渡口登船,沿江而下,直取赵县城。
夏侯尚所率的三万士兵全是清一色的步兵,中原诸帝国都缺乏雄骏骠肥的战马,而且大规模组建骑兵部队的成本也太高,加之平塘一带的地势很不利于骑兵作战。宁远边关距离庄、赵二县不远,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便可抵达,又是攻坚和防御战,投入骑兵作战的机会也不多,因此没有派出骑兵部队参战。
不过,军中的高级将领都有自已的亲兵卫队,家世不俗的甚至还带上家族花重金眷养的家将,这些私兵都是清一色的高头大马,配备上好的武器铠甲。
夏侯尚出次力争,争到了统兵之权,所点先将大将是自已的三儿子夏侯复,完全一副举贤不避亲的姿态,虽引起不少非议,但都被卫煌给压下了。
其实,夏侯尚如此招人非议的作为,不少聪明的人能够理解,夏侯老将军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从前,说得不好听,就是没几年好活了,因此,在有生之年,夏侯老将军利用自已在军中的威望和朝中的影响力,拼命的给儿子孙子创造机会,争取早一点进入卫氏集团的核心,延续夏侯氏的辉煌。
是人都有私心,因此,夏侯老将军的作为无可非议,理解他一番苦心的卫煌默认了。
夏侯复身为先锋大将,率5000士兵在前边开路,他心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兴奋,身为武人,身体里流淌的是决战沙场,建功立业的热血,他现在三十好几,正值春秋鼎盛的时期,却极少有征战沙场的机会,心中自然充满了期待。
身后蹄声隆隆,尘烟滚滚中,百余骑飞驰而来,领头的正是柱国老将军夏侯尚。
“先锋官夏侯复见过大帅。”
夏侯复在战马上恭敬行礼,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策马赶上来,不过,在军中,公是公,私是私,他所行的是下官之礼。
夏侯尚捋着颌下长须,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举动非常满意。
“本帅命你率大军增援平塘,务必要攻克庄、赵二县!”老将军面容一扳,沉声下达命令。
“末将遵命。”
夏侯复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眼睛一红,连忙躬身领命,父亲这是把立功的机会让给他啊。
他现在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反常态,力争此次出征的统兵权,父亲这是不顾自身的声誉受损,为他们,为夏侯氏争取的一次机会啊,或许,此次战争结束之后,父亲要退居幕后,安养天年了。
夏侯尚看着儿子率领大军匆匆行进,他大吼一声,“出发!”
一万大军在他的率领下,拐向官道的岔道,目标是百陌城,任务则是阻挡百陌城里的唐军从侧翼威胁进攻庄赵二县的主力大军。
几乎在同一时间,秦帝国的一支偏师自谷城内涌出,进逼至百陌城下,摆出攻城的态势。另一支偏师从金城杀出,同样摆出进攻长川城的态势,自此,秦唐两帝国间的战争就此全面爆发。
宽敞的官道上,夏侯尚正率领他的一万偏师急行军,据夜不收所探到的消息,百陌城的唐军没有什么异动,只不过在两天前,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军演后进入庄县城休息。
庄赵二县是小县城,平时就没有军队驻守,区区三千人,只会给复儿的战功上多添一笔,他一点都不担心,对于三儿子夏侯复的能力,他不仅了解,也对他充满信心。
“这里是什么地方?”有些走神的夏侯尚发现队伍正行进在峡谷中,不禁皱眉询问身边的副将。
此地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峡谷,只是地势稍低,官道两旁的斜坡不算高,只是长满树林,倒是设伏的好地方。
“大帅,这里是伏虎坡。”一名将校回话,见他脸上露出担心的表情,忙开解道:“大帅不必担心,夜不收在前方探路,而且前军已经过去,并没有发现敌情。”
话间未落,一声梆子响起,官道两旁的树林里冒出无数人影,紧接着就是漫天箭雨洒落。
行军中的秦兵措手不及,当场被射倒大片,凄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