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还请两位留下来,帮着荆州一起琢磨如何设立谏官机构。”
黄宗羲和顾炎武犹豫良久,最终考虑到荆州已经控制大明大部分地方,谏官制度对荆州有好处,就是对整个大明有好处,方留了下来。
黄宗羲与顾炎武在荆州刚安歇下来,就收到了朱之瑜的拜帖。
朱之瑜登门拜访,力邀二人至行知书堂讲学。黄宗羲和顾炎武本就对林纯鸿降低儒学的地位心存不满,如何会跑到行知书堂为林纯鸿张目?
两人以林纯鸿委托之事繁杂为名,委婉地拒绝了朱之瑜的邀请。
朱之瑜不以为意,说了一大堆两人是当世之大儒g儒,以后要来经常请教之类的话,方才告辞。
朱之瑜走之后没多久,两人又收到了彭新的拜帖。彭新虽无功名,却身为监察院副总管,位高权重,荆州多项律法,多由他起草,黄宗羲和顾炎武自然不敢怠慢,将彭新迎入房内。
彭新说了一通监察府的工作需要两位多加指点类的话,便告辞而去。
送走彭新,黄宗羲和顾炎武面面相觑。
黄宗羲摇头叹道:“早就传闻荆州内部斗得厉害,黄某还不信,今日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才知道传闻不虚!今日我等被卷入其中,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顾炎武凡事比黄宗羲看得开,大笑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哪里少得了争斗?南雷先生多虑了!今日观之,无非是荆州中书府和监察府互相争夺谏官主导权而已,关我等何事?我等只须出于公心,将想说的话说明白即可,他们斗得再厉害,我等有何福祸?”
黄宗羲默然半晌,道:“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
荆州城内,暗流汹涌,林府之中,连内宅也不宁静。
张道涵之糟糠、朱夫人、李夫人、彭夫人相继看望老太太,顺便还为林家的三个媳妇带了一些小玩意作为礼物。老太太非常精明,虽不知林纯鸿在折腾何事,但还是感觉到,荆州可能要发生大事。
为避免内宅卷入其中,老太太将三个媳妇召集起来,重申内宅不得介入外事的规矩,并严厉地警告,若有违反,必行家法。
三人唯唯诺诺,纷纷答应。
周凤和崔玉儿都有官身,各自手头负责一些事情,早已知悉有何事发生。陈天瑶这段时间有孕在身,一直没怎么出门,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何事,心里存了好大一个疑问。
晚上,林纯鸿夜宿陈天瑶房间,陈天瑶告知林纯鸿老太太今日的举动,不经意间说道:“还真奇怪,想想近日,也没什么大事发生,为何老太太特地把我们叫过去吩咐此事?”
林纯鸿非常反对妇人两耳不闻窗外事,遂将荆州准备设立谏官机构一事告知陈天瑶。
“设立谏官?左右不过是提提意见,官府听不听还在两可之间,这算什么大事?是不是还有别的事,你别瞒着我!你瞒着我,我就会生气,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
陈天瑶惟恐林纯鸿骗她,拿出孩子恐吓林纯鸿。
林纯鸿笑道:“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倒怨我骗你!你想想,谏官由中书府主导,与由监察府主导,会有何不同?”
陈天瑶歪着脑袋,一双明亮的眼珠转了好几圈,恍然大悟道:“差别确实有点大。提建议的人不同,还真有点不一样。比如,你管着我,我给你提建议,你总是哼哼唧唧的,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一点效果都没有。若是隔壁的陈家婶子给你提建议,你就得竖起耳朵听,听过还不算,陈家婶子还会经常跑来问问,我的建议哪里不行啊,你为什么不实施啊?无论如何,你得给陈家婶子一个说法!”
林纯鸿哈哈大笑:“是这个道理!不过,你说的话,我什么时候没听了?”
……
两人调笑、玩闹一阵,陈天瑶一边整理鬓发,一边说道:“按照你往常的做法,这谏官该由监察府主导了?”
林纯鸿冷笑道:“监察府就不需要提建议了?不仅需要提建议,还需要监督!那帮家伙,表面上比谁都清廉,调查了这个调查那个,背地里搞一些龌蹉事,别以为我不知道!”
陈天瑶吓了一跳,道:“往年只是张幕使的儿子犯了事,就兴起了大案,难道这次又要兴大案?”
林纯鸿摇头道:“暂时还不到时机。我还未想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即使兴大案,也不能彻底根除以权谋私……”
说到这里,林纯鸿停住了话头,眼神飘忽,显然在思索别的问题。
陈天瑶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急问道:“你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谏官身上吧?即便你赋予谏官质询之权,又能济得何事?那帮官员照样不会理会。”
林纯鸿用奇怪的眼神看着陈天瑶,直把陈天瑶看得心里发毛,诧异*地问道:“难道我说错了?”
林纯鸿剑眉倒竖,把陈天瑶吓了一跳,继续问道:“你可别吓我,你想到什么了?”
林纯鸿语气颇为生硬,问道:“如果大明没有了皇帝,你介意么?”
“没有皇帝?”陈天瑶瞠目结舌,只觉得林纯鸿的思维有点天马行空,居然一下子从谏官跳跃至皇帝。
而且,林纯鸿说的还是谋逆之事,更是让陈天瑶害怕,她颤抖着问道:“难道……难道三哥哥想当皇帝?”
“那还是有皇帝!”
陈天瑶心情渐渐平复下来,说道:“要真没了皇帝,还真有点不习惯,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林纯鸿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君权神授,存在即合理,无论什么政权,总得有建立的法理基础。这个世界,暂时还是需要皇帝的。”
这些话,陈天瑶如何听得懂?只觉得男人的世界女人根本就插不进去手,简单的事情弄得异常复杂,复杂的事情,又喜欢用非常直接的方式解决!
哎,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属于男人的!
第六百六十八章 光禄院(三)()
'☆更。新。最。快☆无。弹。窗☆全。免。费'
☆☆几千年来;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发展至君主制;这足以说明;君主制是当时人们最好的选择。
当人类的视野还比较狭窄;突破河流;森林;沙漠的能力还不强时;只能以部落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由于部落里的人口并不多;部落首领可由选举制产生。这种形式;部落首领的权力显然来源于每个部民的授权。
可是;当人类突破了森林;河流;沙漠后;部落与部落之间开始爆发战争;优势种群的人口数量急剧扩大;一个人所接触的人;恐怕连部落内人口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再想通过老办法选出大家都公认的头领;显然已经不太可能。
也许;这个世界上真出现过通过选举产生头领的大部落;不过;这样的部落受到的牵扯太多;难以有效地抵御其他部落的威胁。比如;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就湮灭在亚历山大及他的父亲的手中。
现代人总是倾慕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并认为那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还说什么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没有如古希腊城邦那样的源头。
这是放狗屁。所谓的古希腊城邦民主;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只不过被一些学者牵强附会而已。这就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率先兴起的文艺革新一般;明明与古罗马时代的文艺完全不同;却被说成文艺复兴。
从当时的时代来看;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不足以庇护古希腊人这个种群繁衍生息下去;迟早要灭亡。
这个时代;必然产生君主。君主出现后;就要想方设法地让人们认为他当君主是理所当然的。刚好那时的人们敬畏想象出来的神;因此;所有的君主都不约而同地宣称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就是所有君主国的立国之基!
不过;这个时候的华夏;与世界略有不同。
大明的皇帝;固然鼓吹君权神授;比如;山崩了;发生地震了;被视为上天对皇帝的警示;皇帝需下罪己诏;检讨自己。可是;自隋?
??以来;除了元代;历代朝廷都用科举制选拔官员;模糊了上下阶层之间的界限;士子的力量急剧膨胀;而且还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整个社会中;拼命鼓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自己这个阶层谋取更大的权力。这个时候;单纯地鼓吹君权神授;已经不足以解释朝廷存在的合理性;皇帝必须听士子的话;方才能名正言顺地执掌全国。
所以;朱元璋将孟子搬出了孔庙;极其嫌恶鼓吹孟子的王安石;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过;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以朱元璋的意志为转移;士子们蛰伏之后;反击得更为猛烈;自嘉靖之后;皇帝已经没有多少自主权了。
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这句话就是现实最好的写照。
对于这个现实;林纯鸿一直看得非常透。自己力量不强的时候;依托着士子阶层;繆力培养新的阶层;当时投靠东林党;又与温体仁勾勾搭搭;都是自己力量不强的真实写照。
到了现在;新的阶层越来越强大;林纯鸿终于不用拐弯抹角;直接喊出了〃官绅一体纳粮〃这句话;着力削弱乡绅的经济基础;打击士大夫阶层的根基。
不过;新阶层还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士大夫的力量还非常强大;而且新阶层和士大夫的界限本来就比较模糊;比如人数众多的东林党;复社;显然属于士大夫阶层;再比如王大俊;李多义之类的人物;看起来属于新阶层;家中却出了好几个进士;举人;到底属于哪一类?
因势利导;多年来成功的经验之一;显然不能抛弃。
建立谏官制度;既可以归结为融合大明朝廷的范畴;也可以视为融合士大夫的范畴。
实质上;融合士大夫;就是融合大明朝廷的一部分。
这是林纯鸿当前最为紧要的事情;岂能受到荆州内部争斗的干扰?
第二日;林纯鸿将张将张道涵;李崇德;黄宗羲;顾炎武四人唤至星拱楼;命令中书府;监察府及黄顾两人各自拟一份设立谏官制度的方案。
林纯鸿规定;方案必须着重解决几个问题:谏官从何而来;如何产生;谏官体系如何架构;谏官提案的要求;谏官如何管理。
同时;林纯鸿还特意交待黄顾二人;道:〃若两位觉得人力不够;可召集故人至荆州帮忙。〃
这句话;无异于告诉黄宗羲和顾炎武;谏官制度的出台;荆州不会闭门造车;荆州欢迎全大明各路人马参与设计;制定方案。
黄顾二人大喜;忍不住赞道:〃江陵侯之心胸;天下人难及!〃
可是;这话听在张道涵和李崇德耳中;当即暗声叫苦。林纯鸿这种搞法;已经将争斗的范围扩散至全国;监察府和中书府再怎么窝里斗;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导谏官的主导权。
而且;这种争斗;大明朝廷必然卷入其中;最终会出现哪些变数;谁也说不清。
且说陈天瑶心里一直纠结〃如果大明没有了皇帝;你介意么〃这句话;心神不宁;失去了往日的灵性;颇有点憔悴。
后面什么〃君权神授〃的;陈天瑶也听不明白;出于直觉;。';!'她认为林纯鸿会在皇帝身上打主意。
自古以来;谋逆之罪往往与千刀万剐;诛灭九族联系在一起;这不得不让陈天瑶感到心惊肉跳。
周凤细致;看到陈天瑶神不守舍;暗暗将陈天瑶拉扯到一边;提醒道:〃老太太精明;看到你心神不宁的;会怀疑你牵扯其中;到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陈天瑶急辩道:〃我没有牵扯其中啦!周姐姐还信不过我?〃
周凤道:〃不是信不过你;是你的神色太不正常。区区设立谏官一事;关我们什么事?你不要想得太多;男人们都是怪物;我们想不明白的。〃
陈天瑶低下头;沉默良久;忽然问道:〃凤姐姐;如果大明没有了皇帝;你介意吗?〃
周凤大吃一惊;继而怒道:〃此等乱七八糟的话;岂能乱你会害死三哥的!〃
陈天瑶道:〃是三哥问我的。〃
周凤只觉得心里乱成一团麻;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只得告诫陈天瑶:〃这话以后对谁都不要再提;否则;真会害死三哥的!明白了吗?〃
陈天瑶点头道:〃我知道了;崔姐姐我也不告诉她。〃
……
陈天瑶断章取义;让周凤以为林纯鸿有意推翻大明朝廷;魂不守舍的人又多了一人:周凤。
周凤当然知道林纯鸿现在在折腾什么事情;不由自主地将皇帝存废与谏官制度联系在一起。
趁着与林纯鸿独处;周凤直接了当地问道:〃谏官制度到底与融合朝廷有什么关系?〃
周凤到底不敢直接提出皇帝存废的问题;绕了一圈;用当下荆州政坛流行的融合朝廷一词代替了皇帝。
林纯鸿不知陈天瑶与周凤说过皇帝一事;不免吃了一惊;对周凤刮目相看。在林纯鸿心目中;周凤算得上第一个看出设立谏官制度有着融合朝廷的目的。
林纯鸿向来对所谓的外戚干政呲之以鼻;并不介意内宅具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再说;他也想趁着与周凤讨论;顺便整理一下思路。
因此;他详细解释道:〃我准备在中书府;监察府;都督府之外;另设光禄院;专门行使顾问之权;为行政;监察决策提出建议。〃
〃左右不过是顾问;能有什么权力?〃
林纯鸿道:〃光禄院可是独立的;任何机构设立之后;都有冷本机构权力的**。你想想;万一哪天;光禄院提案;说岳父贪腐;证据确凿;建议严惩;安防司;监察府理还是不理?〃
周凤怒道:〃干嘛拿我父亲举例子?你存心想激怒我?〃
林纯鸿笑道:〃左右不过是例子;你急什么急?看看;嘴巴都气歪了;不好看!好了好了;换一个例子;比如光禄院提案;说陈力子贪腐;安防司;监察府理还是不理?〃
换了一个例子;还是落在了三夫人头上;让周凤明白了林纯鸿故意调笑之意;她瞪着双眼;哼了一句:〃德性!〃
周凤继续说道:〃这么说来;光禄院会有督查之权。不过;仅有督查之权;没有调查权;能查出贪腐才叫怪了!〃
林纯鸿道:〃先开个口子在这里;光禄院能做到哪一步;看他们的本事吧!〃
周凤想了想;道:〃也是;新设机构;骤然拥有大权;确实不是好事。不过;这与皇帝存废有何关联?〃
周凤不经意间提出了她最为纠结的问题;让林纯鸿大吃一惊;问道:〃这怎么与皇帝存废扯上了关系?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废除皇帝了?〃
周凤见林纯鸿的惊诧不似作伪;悬了几天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装作漫不经心地说道:〃融合朝廷;到时候朝廷做主的还不是你;皇帝存废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林纯鸿笑道:〃如果你想当皇后;乐于与崔玉;天瑶这帮妃子斗来斗去;我倒可以考虑。〃
周凤哼了一声;道:〃到时候还不是被你打入冷宫的命!你倒是说啊;谏官与融合朝廷有什么关联?〃
林纯鸿道:〃天下有功名者;只要通过考核;都可以成为光禄院中的谏官!〃
周凤陡然明白了;设立谏官哪里只是为了融合朝廷?恐怕最重要的落脚点;还是想引入一股反对势力;每日盯着荆州的那些大佬!
周凤盯着林纯鸿有点花白的鬓角;突然觉得一阵心疼……
第六百六十九章 光禄院(四)()
崇祯十四年三月,神卫军团由重庆出发,经桐梓抵达贵阳府。同时,天策军团由湖广南部的辰州出发,几乎与神卫军团同时抵达贵阳。
韦悦翔忙着接管贵州全省的防务,楚文山则率领天策军团继续前进,经曲靖,最终抵达昆明,开始接管整个云南的防务。
最终,楚文山派兵经玉溪抵达红河,并顺流而下,打通了与骁卫军、龙虎军团的联系。
自此,整个西南三省,皆被荆州军接管,荆州遂开始在西南三省各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