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道主-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恼诺亍�

    说来也巧,张地与自己样貌竟有八分相似,只是神态与刘辩相差甚远。

    刘辩话音刚落,杨力便道:“主公,力以为此事还需向太史慈壮士询问清楚。”

    刘辩点点头,“不错,此事的关键就在太史慈。我以为,十有八九我的行程就在扬州刺史刘繇的掌控之下!而那山匪围东莱的事情也和他逃不掉关系!小小东莱郡,周围竟有近两千的匪贼,那刘繇竟然是不管不问!以他扬州刺史的身份,围剿两千匪贼岂不是手到擒来?

    再有,若真的无人支持,区区几百匪贼焉敢犯十万大郡?袁伟又何故临阵脱逃?这些事情连接起来,着实让人怀疑!只是太史慈提到了扬州刺史刘繇,所以我觉得此事刘繇必定知情!

    在我刚到东莱,郡守袁伟就已经逃掉!若不是公台正好为弟提亲,恐怕东莱早已一片战火!我势必无法入城,只好前去扬州,就进入刘繇治下!我看,这个刘繇心思不简单啊。”

    陈宫凝眉,深思熟虑之后方才出言道:“主公,宫以为刘繇是要控制住主公,待日后天下他变,寻机会立主公为傀儡,以争天下!”

    还是陈宫一针见血,直指事情的关键之处!

    刘辩也赞同陈宫的观点,抬头却看到站在末尾的张地似乎有话要说,只是犹豫着不敢开口,就问道:“张地,你有什么看法?”

    张地明显很意外,刘辩竟然会点自己的名字,但还是鼓起勇气,拱手道:“启禀大王,张地与陈大人所言意见不同。”

    张地此话一出,场中众人皆是意外!包括刘辩,也包括陈宫!

    刘辩特地暗中悄悄的观察陈宫是不是有不开心之处,毕竟张地可是反对他的观点。然而陈宫并没有不开心,反而是很开心的,很期待的看着张地。刘辩也放下了心,若是陈宫心胸狭隘,只怕以后自己的智囊团会和袁绍的智囊团一样,指只会内斗!

    面对所有人注视的目光,张地明显很紧张连忙道:“张地该死,不该胡说八道。”

    刘辩哈哈大笑,道:“张地你无须紧张,只管畅所欲言,公台不是那胸膛狭隘小肚鸡肠之人。”

    张地闻言,看了看陈宫,见那刘辩最为器重的陈宫微笑着看着自己,并无生气之色,方才大胆的说道:“扬州刺史刘繇,与兖州刺史袁绍相邻!首先那刘繇本就是汉室,无须立大王为傀儡!

    我大汉自古就有刘姓即可登基之说,若是真的抓了大王,对刘繇而言反而是累赘,刘繇立大王为傀儡,自然是要辅助于大王!日后行事也多有掣肘,等于给自己挂坑,正所谓弊大于利不过如此!再有,此时此刻,天下诸侯林立,也不是实行这一计谋的绝佳时刻。

    故而张地斗胆以为,此事扬州刺史刘繇最多是个听话的人,幕后操控与那兖州刺史袁绍脱不开关系。袁绍四世三公,如今坐拥两州之地,雄心勃勃,加之身为异性,只怕是要效仿前大将军何进,控制傀儡,随即一步步蚕食大汉天下,与天下诸侯追卢中原一争高低,自有莫大的好处可言。”

    不得不说,张地这番话说的真有那么几分道理。场中众人也不由得都对张地刮目相看,同时也纷纷对刘辩的识人之能钦佩不已!

    刘辩拍了拍手掌,鼓励道:“张地之言,寡人十分赞同,等待太史慈前来,自当一切就明白了。”

第11章 太史慈来投() 
堂中正商议着,门外跑来一小卒,拱手跪地道:“启禀大王,门外有一名叫太史慈的大汉求见大王。”

    众人脸上纷纷有了笑意,再坐的除了张地,其余人可都是见过太史慈的身手,那可是能力敌典重杨力,在典韦手下走了百回合的猛人。刘辩大喜道:“快快有请。也罢,我自己去迎子义。”

    说罢刘辩在陈宫等人的陪同下走到郡守府门,只见太史慈雄赳赳的站在门口,腰部狭窄长刀,身后背着一大弓还有只箭壶。太史慈见到刘辩亲自来迎接自己,顿时受宠若惊,抱拳单膝跪地:“草民拜见大王。”

    刘辩快速走上去,哈哈大笑着到:“子义快快请起,来,随我去大堂。”说罢,刘辩挽着太史慈的手,与太史慈一同走进了大堂。张地在后面见到此幕,心中有些不开心,为何这太史慈竟得到大王如此礼遇?

    陈宫似乎有意培养张地,轻声说道:“太史慈与大王相见恨晚,不打不相识。这种友谊要么没有,一旦产生就十分浓厚。”张地点点头,拜首道:“多写大人指点。”

    陈宫笑了笑,加快步伐走进大堂。

    刘辩坐在上位,满脸欢喜的看着太史慈,说道:“子义,你可不知道我们一整个大堂的人都在等你啊。”

    太史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大王可是想问那刘繇之事。”

    刘辩点头,道:“不错,现在只差子义给我们提供消息了。”

    太史慈也没有意思隐瞒,将刘繇和他说的话,全部说出来。

    原来,刘繇在扬州境内毫无进取之心,前些年月刘繇帮助过太史慈的老母亲,故而太史慈前往扬州跟随刘繇,想刘繇之恩。这一呆,就呆了两年!半个月前,刘繇忽然差人寻到太史慈,并告诉太史慈东莱郡城被匪贼所围,郡守也逃掉,东莱郡非常危险!

    太史慈心中挂念身住老家黄县的老母,立即向刘繇请命要求带兵剿匪!刘繇以缺粮为由,拒绝发兵,只是让太史慈自己回家救出老母亲。

    太史慈回来途中也有困惑,扬州到东莱郡来回即便快马加鞭也有半月路程,自家主公为何那么快知道消息?因为匪患围城不过四五天前的事情,难不成刘繇竟有未卜先知之能?

    太史慈说完之后,怒骂道:“往我为刘繇效命两年,真是瞎了我的眼。害的我差点成为杀害大王的乱臣贼子,与那董卓一般!”

    刘辩眉头紧皱道:“子义如此说来,寡人以为匪贼围城,郡守袁伟临阵脱逃,定然与那刘繇离不开关系!只是我与刘繇无冤无仇,着实想不通,刘繇为何如此害我。”

    陈宫拱手道:“主公,此事与那刘繇脱不开关系,一时间我们也难有头绪,大王以后还需多加小心,周围州府也不安全,难保没有人对大王有不测知心。”

    张地也拱手出列道:“陈大人所言甚是,那刘繇蓄谋已久,大王如今势单力薄,还是早寻办法为好。”

    刘辩点了点头,自然赞同张地所言,凝眉细细推敲着日后该何去何从,总不能一直赖在东莱。

    刘辩众人正想着,太史慈却是拱手出列,道:“大王,慈有一事相求。”

    刘辩有些错愕,道:“子义有何事情但讲无妨,寡人一定竭尽全力帮你。”

    太史慈猛然跪地,道:“太史慈想投靠大王,一报老母之恩,二报大王不杀之恩。”

    刘辩错愕,根本没有想到太史慈竟会这么简单的就投靠自己,还以为要大费一番周折。刘辩岂能不答应,从上位下来,急急忙忙扶起太史慈,哈哈爽朗大笑道:“子义助我,当真如虎添翼也。今日寡人高兴,摆酒设宴,再坐的诸位,可都要到场,为迎接子义,哈哈”

    听到有酒喝,典韦典重二人乐的闭不上嘴,陈宫也是满脸笑意,有太史慈相助,刘辩麾下再得一大将,着实可喜可贺。

    晚上酒宴之时,众人纷纷喝了个满怀,刘辩从不允许醉酒,大家也是点到为止。只是此时此刻,众人对刘辩再次刷新了三观!因为刘辩一人就喝了两坛酒,还丝毫不见醉意!

    典韦的酒量也不过如此,酒宴结束后,刘辩道:“大家今晚好生休息,明早还有大事相商,子义今晚就住我府上,你我二人彻夜长谈,哈哈”太史慈自当领命。

    一夜下来,刘辩与太史慈的感情更深一层,太史慈也充分了解到刘辩当皇帝的时候深深的无奈,彻底改变了刘辩在其心中懦弱无为的形象,相反,刘辩成为了太史慈最为佩服的人。

    刘辩区区十五岁年纪,就有如此城府,能从董卓手里逃得性命,本就让人不可思议。

    次日早晨,大堂之中再次聚集众人,

    刘辩率先开口道:“现在天下诸侯林立,我等委身在东莱郡,着实不是长久之计,还请诸位动动脑筋,想一想下一步改何去何从。”

    陈宫对此早有想法,拱手出列道:“主公,还有一月,便是秋收,待得秋收之后,我们兵精粮足,当取北海!”

    东莱郡分属北海治下,北海的郡守便是著名的孔融让梨典故的主人公孔融。此人乃是一酸儒,满嘴的仁义道德,也是汉末有名的大儒之士,影响力巨大。

    刘辩问道:“公台说取北海,如何取法?”

    “孔相令为大儒之士,如今大王逃难东莱,他不会不管不问!大王只需前往与之说上一番,孔相令自会将北海相令让于主公。只是孔相令之下一些官员恐怕不会轻易答应,届时就要采取血腥手段,快刀斩乱麻!”

    张地此时拱手出列反驳道:“大王,北海乃是孔大人的属地,大王上门所要相令之位只怕要空手而返;其次,刘繇事件说不定就和孔大人有关!他不可能不知道大王已经来到了东莱,为何迟迟不见他派人送信拜候,此处有疑点,还望大王三思。”

    刘辩很是头大,这小小东莱郡竟会牵扯那么多方面,从东莱走出去,第一步定然是孔融之位!孔融之位,自己志在必得。当即道:“张地所言有理,但是现在寡人别无选择!孔融空有一腔忠义,然教书育人还行,上阵打仗匡扶社稷还差得远!

    这一趟,寡人非去不可。传令,所有士卒勤加修炼,待得秋收之后,西向北海,取那北海相令之位。”

    刘辩一言而断,大家纷纷拱手领命。

    很快,秋收完毕,东莱郡收入颇丰,粮仓富足,刘辩在东莱郡招了五千人马,加之之前的一千五,共六千!收拾粮草,留典重杨力张地三人,领一千五兵马驻守东莱。

    刘辩带领陈宫,典韦,太史慈,并五千士卒西行,直奔北海而去。出行之前,刘辩写了一份亲笔信差人送交孔融,信上言道:孔相令有礼,寡人刘辩今逃出董卓魔掌,欲率领忠贞之士,匡扶大汉,需求相令之位。望孔大人让位与我,也好让我有能力召集天下义士!

    刘辩一连派出十个人去送信,只要孔融收到信,那么自己途中就没有人阻挡。

    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刘辩率领五千兵马,走到第一个胶家郡便收到了守将阻挡!即便刘辩拿出自己大印,也无甚作用!守将名叫王奇,乃是一武夫,坚称要等孔融书信,方才开门让刘辩过去。

    刘辩哪有那么多时间等候,再有,孔融身边一旦有不臣之人,只怕自己书信和王奇书信无论如何也传递不到孔融手中!当下刘辩也不废话,差太史慈典韦二人全力攻城!

    太史慈典韦是何许人也,加之王奇守兵并无站志,要知道对方可是弘农王!

    不出半日,付出了百十士卒姓名的代价,攻下城门。王奇被缚跪在刘辩身前,刘辩道:“我乃堂堂弘农王,大汉天下除了皇宫,何处我去不得?你一小小偏将竟然拦我在门外,你可知罪?”

    王奇扬着头,道:“孔大人待我有恩,让我驻守胶家郡,自当以命相守!今日城破,无言见孔大人,你只管动手吧。”说罢,竟闭上了眼睛,典韦笑了笑,道:“好一个大汉,倒有些忠义,主公,还请饶了他一命。”

    陈宫也出言道:“主公,不如留着此人性命,见到孔大人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刘辩心想,的确,若是孔融本想答应让位,自己却杀了他守城之将,反而不好。

    当下道:“好个王奇,暂且收押,随大军一起行进。”

    自有士卒将王奇捆绑带下去,刘辩大军在胶家郡修整一日,次日再度行进,三日之后来到泰山郡。泰山郡之后便是北海郡,孔融所待的地方。

    刘辩来到城下,还是喊话道:“我乃弘农王,今日前来,是要见孔大人,速速开城门。”

    泰山郡守将叫周辰,也是一威武大汉,只是城墙上周辰身边站着一文士,不时耳语一番。

    那周辰对刘辩喊话道:“弘农王稍等数日,孔大人现在并不在北海。待得孔大人回来之后,我得了信件,自然会开城门让大王过去。”

    刘辩不想废话,马上入冬了,此次出行士卒们都没带御寒之物,刘辩当即下令道:“我过我刘家城池,还需孔融信物?真是胆大妄言”

    刘辩作势就要下令攻城,陈宫连拉了下刘辩,道:“主公,泰山郡硬攻,只怕五天之内也拿不下。”

    刘辩稀奇道:“为何?”

    “主公请看,泰山郡城池比起胶家郡坚固高大几许,加之情报上说,泰山郡守兵足有五千人!人数与我方相当,以我看,只能智取。”

    刘辩想了想,也不急于一时,今晚商量一番再做决定不迟,便对城墙上喊道:“好,我就等上一日。”

    说罢,就领兵退出五里外。

    帐中,刘辩问道:“公台可有什么计策攻下这城池?”

    陈宫道:“泰山郡城高兵足,我们硬攻即便赢了也是惨胜。城中守将周辰碍于大王身份,也不敢轻易来犯大王,只是那城墙上的文士让宫有些吃不准。”

第12章() 
泰山郡城外五里路外,刘辩大军驻扎处,灯火通明,巡逻将士精神抖擞,正气浩然。

    刘辩大帐中,“公台可是忌惮那文人打扮的人?”

    陈宫摇摇头,道:“启禀大王,那人,宫之前在袁伟身边看到过,只怕此事没有那么简单。”

    袁伟?袁伟就是东莱郡的郡守,此人很可能就是袁伟的人,看来刘辩找孔融的想法要搁置了。“袁伟的人,看来袁绍已经想对孔融动手了!”刘辩说道。

    陈宫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主公明察,宫佩服。以宫看来,今晚我们就不安全!”

    袁绍的人在孔融治下当郡守,还有一文士,虽然不知道这文士是谁,但也很显然是要对孔融下手!既然对孔融下手,就需要一个理由,而自己,就是袁绍制造理由的机会!

    顿时,这一切事情都明朗起来,看来刘繇、陶谦都有所问题,他们肯定是察觉到了什么,只有自己受到眼界限制,消息不畅通,才到现在才知道个大概!

    既然此事与袁绍离不开关系,那么就是自己目前最大的敌人。刘辩对以后的规划就是先灭袁绍,再与曹操决战,一决大汉北方霸主之位!于公于私,刘辩的首要敌人就是袁绍!

    “既然此事与袁绍有关,即便付出多大代价,我们今晚就要拿下泰山郡!否则,袁绍迟早会抓到机会害我!先下手为强,我们先拿下泰山郡,加上东莱、胶家二郡,北海我已得大半!公台可有什么计策,助我拿下泰山郡?”

    陈宫想了想道:“白日大王说等候一日,那么想必城墙守将周辰定然会大意,我们今晚就可奇袭!可由主公率领典韦、典重二位将军,携四千兵马正面强攻!太史慈将军携一千精锐之士,从侧面偷袭!”

    刘辩道:“事情从急,不能拖沓。来人,召集将士,随我踏平泰山郡!我倒要看看周辰如何挡我!”刘辩身上的王霸之气再次散发,堂下众人皆是应诺,出门召集士兵。

    半柱香,所有士卒皆林立而去,刀光霍霍,刘辩骑上大马,对一众将士道:“同袍们,现在泰山郡是不会对我等开门的,故而寡人今日带领你们强登城墙!可有贪生怕死者?”

    不得不说,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