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样的话是不可能当着韩王然的面说的,毕竟靳黈的心里也很清楚,韩王然这个人的猜疑心很重,如果把战局说得很困难,那么韩王然不会去觉得是因为对手太强,他会觉得是靳黈太弱。
如果因此而让韩王然升起诸如“靳黈不适合作为守城将领”的心思,那靳黈岂不是亏大了。
韩王然听了靳黈的安危之后脸色也并没有太多的好转,只是摇了摇头,道:“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秦国人想来不是李牧的对手,楚国人巴不得看寡人的热闹,满心的希望寡人和赵国两败俱伤。再说了,楚王那个混账东西占了本王这么多土地,本王还没有和他算账呢!至于齐王那个家伙……嘿,不提也罢!”
很显然,韩王然对于其他三位大王的缓慢动作还是有着很大的看法。
靳黈皱了皱眉头,这个时候突然有些怀念起自己曾经的那位同事华阳君冯亭。
如果冯亭现在还在这里的话,那么以他的智慧,想必三言两语就能够让大王息怒了吧?
但是冯亭是不在的,所以靳黈必须要自己去想办法。
于是靳黈便说道:“大王,如今国势危急,臣觉得还是应该以击退赵国人为上策。一旦将赵国人击退,那么赵国必定迁怒于秦、楚、齐等国。到时候无论是赵国攻击其中的哪一个国家,大王都可以从中获利。而且大王完全可以让人去游说赵国,让赵国去攻伐楚国。到时候楚王震恐,自然就会将那些土地归还给大王。”
被靳黈这么一说,韩王然总算是有些转怒为喜,想了想之后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反正现在寡人的大军也出不了这新郑城,就先让他楚王高兴几天好了。等到打退了廉颇之后,寡人到时候就要和这楚王好好的理论一番,看看他为何如此猖狂!对了,最近这些天赵军的攻势如何了?”
说到最后,韩王然总算是想起来眼下对于自己来说最为关键的一件事情了。
靳黈咳嗽一声,恭敬的说道:“回大王,臣刚刚才打退了赵军的攻势,和之前没有任何的变化。”
事实上靳黈并没有说的是,赵军的攻势其实比之前要变得猛烈了不少。
“是吗?”韩王然有些疑惑的看了靳黈一眼,道:“寡人怎么感觉这几天的攻城声音变吵了呢?有时候弄得古人都睡不好觉。”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韩王然的双眼紧紧的盯着靳黈,似乎是想要看看靳黈是不是在对自己撒谎。
靳黈脸色毫无变化,十分平静的朝着韩王然说道:“这或许是因为最近赵军又增多了几架投石机的原因,还请大王不要担心,赵国人是不可能攻破新郑城墙的。”
韩王然看上去并没有因为靳黈的这些话就放松了下来,而是继续盯着靳黈,对着靳黈说道:“是吗?可是寡人怎么听说赵国人有一种叫做震天雷的武器,能够轻而易举的攻破城墙呢?”
韩王然的这番话一说出来,靳黈的表情瞬间就是微微一僵,但马上就恢复了正常,说道:“大王多虑了。如果那震天雷真的能够有用的话,赵国人早就已经用出来了,又何必等到今日呢?臣觉得,赵国人的震天雷应该是不可能攻的破新郑城墙的。而且臣这些天也特别注意,不让赵国人有在城墙之下挖洞填入震天雷的机会。”
韩王然沉吟半晌,最终还是认可了靳黈的判断,对着靳黈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么就还请靳卿多多费心在此战上了。等到此战打退了赵国人之后,寡人便为汝封君!”
靳黈身体一震,脸上露出了一丝激动的神色,对着韩王然行了一礼:“臣多谢大王!”
韩王然点了点头,挥了挥手道:“寡人也累了,今天就到这里罢。”
靳黈道:“那臣就告退了。”
说完靳黈便转身朝着殿外走去,韩王然并没有发现的是,当靳黈转过身去之后,原本脸上那一副兴奋无比的表情,一下子就全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离开了宫殿,坐上了自己的马车之后,靳黈突然开口对着车夫吩咐道:“去华阳君府一趟。”
第八百六十三章 冯亭的心思(第二更)()
靳黈很快就见到了冯亭。
冯亭坐在书房之中,整个人一袭便服,看上去脸色红润,显然这阵子生活不错。
靳黈走进房间的时候,冯亭正坐在桌案之前聚精会神的盯着面前的一份简牍,似乎是在思考些什么。
总的来说,这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位非常平常的读书人在读书的场景。
靳黈是从城墙上直接到了宫里,又从宫里直接到了冯亭的府邸,所以他身上的盔甲都还没有脱下来,走起路来咔嚓咔嚓的很是沉重,即便是远在十几米之外都可以让人轻松的听到他的脚步声。
冯亭放下了面前的简牍,对着靳黈露出了一丝微笑:“不知靳卿大驾光临,所谓何事?”
冯亭的语气很平静,但是从里面并不能够听出什么尊敬的意思。
靳黈看了冯亭一眼,并没有坐下来,而是就站在那里沉声对着冯亭说道:“华阳君,如今战事危急,吾欲请汝出山相助,携手共抗赵军,不知华阳君以为如何?”
冯亭十分明显的楞了一下,随后道:“靳卿,这是大王的意思?”
靳黈摇了摇头,沉声道:“不,这是吾的意思。”
冯亭叹了一口气,道:“若是如此,那么便请恕冯亭不能从命了。”
靳黈的眼中开始出现了怒火,道:“华阳君,如今国家乃是危难之际,难道华阳君都不愿意出手相助吗?”
冯亭摇了摇头,看向靳黈的目光之中带着某些奇异的东西:“靳卿见谅,非是冯亭不愿,而是不能也。”
“为何不能?”靳黈逼问道。
冯亭耸了耸肩膀,道:“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在靳卿心中了,不是吗?”
靳黈哼了一声,道:“汝是担心大王会发火?”
冯亭轻轻的点了点头,道:“不是担心,而是大王若知吾复出的话,必定是会发怒的。”
靳黈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道:“如今都甚么时候了,汝还在担心这些!当年那个愿意为了韩国和大王挺身而出的冯亭哪里去了?难道在当了几年相邦之后,华阳君的爱国之心竟然已经消退到了这个地步吗?”
很显然,靳黈对于冯亭的这种态度极为不满。
此时此刻的靳黈其实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压力,城中无论是军事还是政事都需要靳黈来操心,平日里还要上城头去负责指挥作战,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连续进行了两个月多,这即便是三头六臂也受不了啊。
所以此时此刻的靳黈十分迫切的希望有人能够来帮助自己分担一下这些压力,而自从长平之战后长期执政韩国的冯亭无疑就是分担压力的最佳人选。
虽然说靳黈和冯亭的确是在有些事情上政见不和,但是靳黈毕竟还是识大体的人,大家之前争舵手归争舵手,可现在韩国这艘船都要翻了,再争下去显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还是应该想办法先同舟同济,过了这一关再说。
这就是为何靳黈今天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以靳黈现在的身份来说,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百忙之中来访,绝对是非常看得起冯亭,很给面子的一种表现了。
但就是靳黈这样的表现都不能够换来冯亭的支持,靳黈心中的怒火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靳黈的怒火,冯亭看上去显得十分的淡然。
等到靳黈发了一通火之后,冯亭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敢问靳卿,汝已经随侍大王身前多少年了?”
靳黈楞了一下,下意识的道:“大王登基多少年,吾便为大王之臣多少年矣。”
冯亭点了点头,道:“吾也是如此,而且不是冯亭自夸,冯亭对于大王的了解还要更胜于靳卿。”
靳黈想了想,对于冯亭的话表示了赞同。
虽然靳黈是冯亭的前任上党郡守,但是说到上位的速度,显然还是冯亭要更快一些。
在韩国这个国家,想要上位不一定要有能力,但是一定能够精确的把握住韩王然的心思,就是得会揣摩上意。
不过靳黈其实对于这样的能力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在靳黈看来这种靠揣测君王上位的手段不是正道,还是忠心耿耿的办事才是真正上位的好办法。
从现在冯亭被罢官而靳黈一人独掌军政大权的情况来看,靳黈觉得自己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冯亭显然看出了靳黈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在这方面纠结,而是继续说道:“正是因为了解大王,所以冯亭才不能够答应靳卿的要求。若是被大王得知吾私自为靳卿出力,靳卿可有想过是什么样的后果?”
“后果?”靳黈不由得楞了一下,下意识的冲口说道:“吾等都是为了大王和韩国尽心竭力,能有什么样的后果?”
“当然会有后果。”冯亭摇了摇头,道:“而且是非常严重,无论是靳卿还是冯亭自己都无法承受的后果。”
看着一脸不以为然的靳黈,冯亭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靳卿请想想,吾乃是曾今的相邦,而汝则是现在的相邦。当年吾还在朝堂之上时,大王就有意的在汝和吾之间制造隔阂,好让吾等产生对立,对吧?”
靳黈点了点头,对于冯亭的话表示了同意。
事实上对于这件事情,靳黈本人也是采取了一种默认的态度,有意无意的在配合着这一切,他知道冯亭也是这么想的。
没有矛盾也要强行制造矛盾啊。
想到这里,靳黈忍不住开口说道:“如果汝答应的话,吾可以去劝一劝大王。”
“不必了。”冯亭缓缓道:“如果靳卿去劝谏大王的话,不免会让大王以为你我二人已经合流,汝觉得这样大王会同意吗?”
靳黈十分明显的顿了一下,然后道:“那汝自荐呢?”
冯亭耸了耸肩膀,道:“大王不会理会的。”
靳黈怒道:“那汝来当吾的幕僚总可以了吧。”
冯亭深深的看了靳黈一眼,道:“靳卿,汝难道想被满门抄斩吗?”
靳黈哑然。
的确,如果他真的邀请冯亭来当自己的幕僚,那么肯定会给韩王然一种靳黈和冯亭早有勾结的感觉——就算是现在才勾结也不行啊!
靳黈十分沮丧的叹了一口气,道:“华阳君,所以汝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相助的了?须知如今乃是国家生死存亡之时啊!”
冯亭摇了摇头,道:“并非吾不愿意相助,而是大王不愿意看到吾这个人的出现。所以吾今日只能够对靳卿说一声抱歉了。”
靳黈不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冯亭的房间。
等到靳黈离去之后,冯亭突然站了起来,关上了门,然后在房间的某个不起眼的地方轻轻的按了一下。
“啪嗒”一声轻响,一扇原本不存在的木门无声无息的打开了。
冯亭走进了木门之中。
门后是一件小小的密室,在密室之中几名韩国大臣坐在那里。
这些人都是冯亭的亲信。
冯亭坐了下来,十分淡然的说道:“诸位刚才也应该听到了靳黈的话了吧?”
几名大臣纷纷点头,有人道:“君上,要不然吾等上书大王试试?”
自从冯亭倒台之后,这些亲信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基本上都被边缘化了。
而且他们的身上又带着明显的冯亭死忠这种印记,改换阵营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非常迫切的期盼着冯亭能够东山再起。
冯亭摇了摇头,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果大王真的想用吾,那么今天来的就不应该是靳黈,而是宫中的使者。”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冯亭的眼底闪过一丝黯然。
都到了这种紧要关头韩王然还不肯启用冯亭,那么冯亭这辈子应该是不可能再被韩王然启用了。
一听到冯亭的这番话之后,几名亲信的脸色不由得都变得十分的难看。
如果冯亭真的成为一条不能翻身的咸鱼,那么自己这几人很快也就要被别人晒干然后连骨头一起吞下肚子里了。
冯亭看了一眼几名神色慌张的亲信,悠悠的叹了一口气,道:“但其实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出路。”
这句话立刻就给了几名亲信一根救命稻草,亲信们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对着冯亭说道:“君上请说。”
冯亭沉默了一会,看上去似乎有些犹豫,但禁不住亲信们的催促,最终还是开口了。
“汝等想想,这一仗有赢的希望吗?”
亲信们面面相觑,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或许……或许能够守住吧。”
这也是新郑城之中大部分人的想法。
冯亭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再有任何的犹豫,继续说道:“魏太子增和燕王轲在国灭之前也是这般想的。”
众亲信:“……”
冯亭咳嗽一声,正色道:“谁都知道赵国这一次乃是抱着灭亡韩国的意思而来,以韩国的兵力,想来灭国已经是时间问题了。吾等身为臣子,本该为大王尽忠。但是如今汝等都很清楚,若不是赵军来袭的话,恐怕汝等现在都已经被罢职夺官了。”
冯亭说到这里刻意的停顿了一下,然后看了一眼周围的几名亲信,发现没有人露出反对之类的神色之后才继续道:“既然如此,那么吾等为何不能够改换门庭,投奔赵王呢?”
密室之中一下子就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一名亲信才道:“君上难道和赵国方面联系过了?”
冯亭点头道:“正是如此。吾原本还想要看看大王能否再给吾一次机会,但是如今……赵王已经命人告知于吾,只要汝等能够投诚赵国,那么将来的赵国朝堂必定有汝等一席之地,汝等都可以考虑一下。”
……
在密室之中的这场讨论进行了很长的时间,足足到了天黑之时,这几名韩国大臣和将军们才走出了房间之外。
看得出来,他们的脚步都很轻快。
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计划(第三更)()
邯郸。
赵丹坐在偏殿之中,十分认真的看着面前的几份密奏,脸上的神情看上去有些古怪。
良久之后,赵丹才抬头对着面前那名恭敬侍立的胡衣卫男子说道:“毛遂这一次的行动可有把握?若是没有把握的话,便让他不必发动了。寡人现在兵多将广,倒也不至于用这般计谋才能够取胜。”
俗话说得好,兵不厌诈。所以如果能够用计谋获胜的话,无论是怎么样的计谋,赵丹其实都不反对。
但问题在于——这些计谋必须不能够暴露。
如果因为暴露这些计谋而影响了赵丹和赵国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那未免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毫无疑问,赵国对于其他各国来说的确是一个征服者,但是赵丹希望各国的子民们看到的是一个比较宽容、温和的征服者,而不是一个暴虐、不择手段的征服者,因为那样不利于赵国收拢天下人心。
人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想要让被征服地区快速的融合到赵国之中,这又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如果是在后世的秦朝之后的话,民众们已经有了大一统的这个概念,所以再度统一的时候他们也能够很快习惯,事情就没有那么的难办。
但是赵国现在毕竟是要开千古以来未有之局面,要让其他各国民众抛弃几百上千年来诸国并立的事实而承认赵国一国的统治,这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