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大不小的难题呀。”
话是如此,但是吕不韦心中并没有感到太过有压力,毕竟只要邯郸那边的命令一下来,吕不韦就可以调动秦国胡衣卫和河套两郡的胡衣卫合作取得义渠人的情报,接下来就可以用雷霆手段铲除掉义渠人的妇孺,甚至略施小计将义渠人主力骑兵一起干掉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吕不韦非常的清楚,自己并没有多少时间耗在这里,自己浪费在这里的时间越久,那么咸阳城之中蔡泽搞风搞雨的可能性就越高。
无论蔡泽要搞什么幺蛾子,吕不韦觉得自己都必须要制止他,这并非是为了秦国和赵国,只是为了自保。
事到如今,吕不韦和蔡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政坛死敌了,两个人之间的斗争也只能以其中一个人黯然下野而结束。
吕不韦觉得自己肯定不会是失败的那一方,所以他必须要尽快的、圆满的解决掉义渠人。
就在此时,站在城头上的吕不韦突然有所感应,下意识的将视线投向了南方。
遥远的南方大地突然出现了点点烟尘,过了一会之后慢慢靠近,才发现原来是一支小规模的骑兵。
又过了一会,吕不韦发现来的不是别人,而是来自于关中的秦国信使。
“八百里急件?”吕不韦的目光落在了位于骑兵队伍正中央那位信使身后的那面旗帜之上,瞳孔微微一缩,心中突然浮现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片刻之后,这名信使快步登上城头,十分恭敬的参见了吕不韦,随后将一封信交到了吕不韦的手中。
吕不韦心知能够动用这种级别的信使前来送信,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因此也不废话,当场就直接拆开了这封信。
看完了这封信之后,吕不韦突然脸色大变,整个人快步的走下城头,叫来了自己的亲卫队长和副将,对着亲卫队长说道:“备马,吾要立刻赶回咸阳之中!”
随后吕不韦又对着自己的副将说道:“传令下去,大军明日拔营,离开此地回返咸阳!”
“什么?”副将显然并不理解吕不韦的意思,满脸的不解。
但是吕不韦也完全没有想要跟这个副将解释的意图,而是直接在副将目瞪口呆的表情之中骑上了亲卫队长牵来的马,然后马不停蹄的朝着南方的关中绝尘而去,一刻都没有停留。
副将看着吕不韦飞速远去的身影,口中忍不住喃喃说道:“现在都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就不能等到明天再出发吗?”
两天之后,几乎是不眠不休一直赶路的吕不韦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咸阳,并且进入了咸阳宫之中,见到了坐在那里的秦王楚以及一干秦国重臣。
秦王楚笑着对吕不韦说道:“武成君,此事有些突然,一下子把汝召回来,让汝征发义渠的大计没有得到成功,汝应该不会怪寡人吧?”
吕不韦朝着秦王楚行了一礼,苦笑道:“大王说笑了,臣乃是大王的臣子,又怎么敢对大王的决定胡乱质疑呢?臣只是想问一下,为何臣这才离开了咸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秦的国策就已经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莫非是有人在大王面前进了什么谗言?”
吕不韦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盯在蔡泽的身上,话里话外的意图已经十分的明显了。
蔡泽嘿嘿一笑,毫不示弱的对着吕不韦说道:“武成君这番话就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决定乃是大王做出来的,难道武成君想要质疑大王的决定吗?”
吕不韦哼了一声正准备说话,但秦王楚却摆了摆手,打断了吕不韦的话,然后说道:“武成君,这一次召汝回来并不是讨论是否伐赵的。寡人已经下定了决心,武成君只需要帮寡人参谋一番就是了。”
吕不韦看到秦王楚的态度如此的坚定,心中也不由得郁闷非常,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劝说秦王楚的最佳时机,于是便耐下性子坐了下来,想要先了解一下究竟是怎么一个情况。
正所谓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只听秦王楚说道:“三日之后便是发兵赵国之时,寡人让诸卿做的战争准备都没有出现问题吧?”
在吕不韦离开之后暂时负责总揽全局的蔡泽立刻站了起来,说道:“请大王放心,一应军备辎重都已经准备完毕,绝无问题。”
吕不韦闻言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开口道:“大王,如今王龁王陵两位将军所率领的部队尚且在义渠国之中,就算是他们能够长了翅膀,也不可能在三日内来到数百里之外,对关东的赵国发动攻击呀。”
秦王楚闻言看了蔡泽一眼,两人忍不住相视而笑。
过了好一会之后,秦王楚才说道:“武成君有所不知,早在半个月之前,王龁和王陵就以奉寡人之命义渠国之中撤军了。如今王龁所率领的部队应该已经赶到阴晋城了,发起攻击是随时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什么?“吕不韦再一度的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震惊之情,他万万没有想到,秦王楚居然瞒着自己干下了这么多的大事,而自己作为相邦却一无所知。
难怪王龁这么久都没有给驻扎在义渠城之中的自己发来军情通报,原来王龁早就已经不在义渠人的国境之中了!
吕不韦的心中突然无比的懊悔,如果自己要是早一点发现这件事情就好了……
突然间,吕不韦完全醒悟了过来,狠狠的盯了满脸带着戏谑笑容的蔡泽一眼。
原来这个老家伙将自己调出咸阳城,竟然是为了这样一件事情。
这该死的六国伐赵!
第七百七十章 六国伐赵!(第二更)()
公元前254年5月5日,这一天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天。
因为就在这一天之中,秦国,韩国,魏国,楚国,齐国以及燕国,这华夏大地之中的六大战国,突然不约而同的朝着整个天下发布了同样的公告。
告天下书:赵王丹自从即位以来,穷兵黩武欺压他国,导致华夏世界战火频仍,其余各国饱受其害民不聊生,实乃天下之祸害也!
今诸王为天下计,决意组连横之师共伐赵国。若赵王和赵军愿弃械而降,并归还侵占诸国之土地,则赵国国体尚可存也。若是赵王执迷不悟,则诸国之师攻破邯郸之日,便是赵国灭亡之时!
在这同样的一番宣言的背后,分别是六位君王不同的王印。
很显然,这份声明完全是事先就商量好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同一天时间在不同的六个地方公布出来。
而这份声明一公布,整个天下顿时就为之震动不已,所有人或幸灾乐祸、或忧心忡忡的关注着这件事情。
在这场战争之前,一共有两个国家享受过这种举世皆敌的待遇。
第一个是秦国。凭借着商鞅变法以来的强大国力,秦国屡次挡住了山东六国的联合征伐,不但没有变弱,反而越来越强,直至长平之战的顶峰。
第二个是齐国。齐湣王被五国联军打得大败,又被自己的盟友楚国背后狠捅一刀,若不是田单的话便是身死国灭。
一个越打越强睥睨天下,一个差点灭国直接衰落,秦齐两国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赵国又会是哪一种结果呢?
关于这个问题,众多吃瓜群众们展开了激烈无比的争论。
其中一派认为如今赵国之强乃是前所未有,而且先前还屡次挫败了各种三国、四国的联合对敌,所以这一次想要打败六国联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另外一派则认为赵国连年穷兵黩武早就已经不堪重负,必定会被六国所败,吃了败仗之后的赵国很有可能直接被六国瓜分掉,从此灭国。
总的来说,希望赵国吃败仗的人显然是多数,毕竟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只有赵国人自己才会支持自己的祖国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当赵丹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晚上,也就是公元前5月6日的半夜了。
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赵丹整个人都震惊了。
虽然早就已经知道随着自己的赵国越来越强肯定是会成为这战国世界的众矢之的,所以赵丹一直以来都非常注意团结其他国家,每一次大战的时候至少都会争取到一到两个盟友一起瓜分好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赵国在外交方面至少不落下风,不会出现那种被群殴致死的情况。
然而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凭赵丹和赵国参谋们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这一次由于魏国马上就要被赵国攻灭所带来的那唇亡齿寒的严重刺激,导致六国史无前例的团结了起来,对赵国伸出了寒光凛凛的尖牙和利爪。
说起来,这已经是自从长平之战后的第三次反赵联盟了。
第一次反赵联盟的时候共有秦魏齐三个国家,第二次则有秦魏齐韩四个国家,如今这第三次更是变本加厉,直接就是六个国家一起上了。
赵丹一想到这里,嘴角就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笑,轻轻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哼哼,举世皆敌?这还真的是……有点意思啊。”
赵丹抬头看了面前的毛遂一眼,道:“毛遂,汝速去召集诸位卿家,让他们马上进攻和寡人召开紧急会议!”
半个时辰之后,七名赵国大臣就齐聚龙台正殿之中。
和赵丹一样,这七名赵国大臣也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六国伐赵这样的事情,当赵丹将整件事情完整的告诉他们之后,他们一个个也是完全呆住了。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廉颇才第一个打破了大殿之中的安静,沉声说道:“大王不必担心,以老臣看来,此六国只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请大王让老臣领军,老臣必定可以为大王解决此事!”
老将军这一番话说得豪气干云,掷地有声。
庞煖看了廉颇一眼,立刻也不甘示弱的说道:“大王请放心,只要有臣在,那么六国联军即便再如何猖狂,也决计威胁不到大王的邯郸!”
很显然,对于这一次六国伐齐,这两位军方的大佬是心中满满的自信。
但是除了这两位大将军之外,其他的人看上去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赵胜皱着眉头说道:“话虽如此,但是也要请诸位想一想,这六国伐齐乃是赵国立国以来敌人最为强大的一场战争,可以说是集合了整个华夏之力和赵国作战,胜负其实难料啊。”
说是难料,但从赵胜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并不是很看好赵国在这一场大战之中的胜算。
虞信也破天荒的第一次在这样重要的问题上站在了赵胜的一边,点头说道:“平原君此言有理。虽然说这六国单独任何一个国家拿出来都不可能是赵国的对手,但若是六国联合来攻的话,那么其兵力和实力都还是有超出赵国许多的。”
其他的几名重臣虽然都没有说话,但是从他们脸上凝重的表情来看,很显然都觉得这件事情是非常大条的了。
大殿之中的气氛变得十分的凝重。
一直没有说话的赵丹扫了一眼大殿,发现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或多或少忧虑之色。
这可不行。
这些人可是赵国的最高层大臣,如果在没有开打之前就自己乱了阵脚,那还怎么去应对敌人来袭?
赵丹咳嗽了一声,沉声对着这些赵国重臣们说道:“诸位爱卿多虑了。虽然说这的确是寡人乃至赵国碰到过的最强大的敌人,但是也不要忘了,如今诸位爱卿和寡人治下的赵国也是史上最为强大的赵国,甚至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国家!”
赵丹这番话说出来,在场的大臣们连连点头。
纵观历史,还真就没有出现过像赵国这么强大的国家。
即便是当年的商朝,鼎盛时期的周天子,乃至是后来的春秋五霸,又或者是不久之前的齐宣王治下的齐国,秦昭襄王治下的秦国等等,比起现在的赵国来说都要稍逊一筹。
这并不是赵丹的自吹自擂,而是整个华夏世界的共识。
赵丹看到自己的话得到了大臣们的共鸣,又继续说道:“当年的秦国没有寡人现在的赵国那么强,尚且都能够让山东六国的两次伐秦行动无功而返。而寡人呢?寡人可比秦昭襄王更强,因为寡人已经连续击败了两次针对赵国的连横行动!”
“不仅如此,寡人更要彻底的粉碎这第三次伐赵战争,让这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知道,只有寡人和赵国,才是这个世界真正主宰!”
“诸位卿家,寡人承认这一次的敌人的确是非常强大,但这只是他们垂死前的反扑罢了。只要挺过了这一波之后,寡人想要问一下——连六国伐赵都不能够击败我们,那这天下还有任何力量能够击败我们吗?”
“不,不会再有了!到那个时候,我们赵国就是真正的天下无敌!到了那个时候,就算这整个世界联合起来,也都无法阻挡赵国一统天下的脚步!”
赵丹的话语回荡在大殿之中,是那样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原本有些惊慌和彷徨的赵国诸臣们顿时就稳定了下来。
要知道这些大臣们无一不是当世 Dv人杰,只是因为听到了六国伐赵这个十分震撼的消息让他们的脑袋一下子转不过弯来而已。
如今在赵丹这一番鼓舞之下恢复了正常之后,自然就明白赵丹所说的的确是事实。
这对于赵国来说,既是一次从未有过的艰难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从未有过的超级机遇。
只要能够扛过去,赵国一统天下之路虽然仍旧充满着艰难险阻,但却再也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了!
一想到这里,诸位赵国重臣们脸上终于浮现出了斗志,突然站起来向赵丹同时行礼,齐声道:“臣等不才,愿意相助大王共度此难,助赵国腾飞于世!”
赵丹心中欣喜,知道这一次自己的鼓励总算是没有白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对着面前的赵国重臣们说道:“很好,既然如此,那么诸位卿家也就先讨论一下应该如何去应对六国的攻击吧。”
廉颇率先开口说道:“大王,老臣以为既然战争已经扩大,那么乐乘就不应该继续南渡淮水去进攻寿春了,而是应该命其率领着主力部队往北撤退向邯郸靠拢,免得孤军深入被其他敌国给切断了后路。”
赵丹想了想,觉得廉颇的这番话确实有道理。
在之前的伐魏之战中,由于韩国和楚国都是赵国的盟友,所以说乐乘自然是可以肆无忌惮的一路南下而不担心被魏国人切断退路。
但是现在韩国和楚国变成了赵国的敌人,如果乐乘继续南下攻击淮水以南的寿春,那么绝对会被韩国和楚国从背后断了后路,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赵丹很快做出了决定,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让乐乘率领部队退到睢阳吧。”
睢阳这个地方既能够锁住韩楚魏和齐国之间的沟通,又距离邯郸并不是太远,绝对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选择。
赵胜也开口说道:“大王,臣以为是时候发动所有郡兵和民夫青壮来应对这一场战争了。”
赵丹略一沉吟,就点头道:“准了,明日就把征兵令遍发全国吧。”
自从长平之战后,赵国已经很久都没有这种举国之力去应对战争的情况了,因为赵国再也没有碰到那种需要举国之力来应对的对手。
很显然,为了这一次的胜利,赵丹也是同样豁了出去,破釜沉舟了。
至于其他调集粮草之类的事情,自然也有人各自去操办,唯有最关键的军情因为还没有传回邯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