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名老者的话里来看,他的大儿子如今已经是一名赵国具装甲骑兵之中的百将了,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军官了。
赵丹忍不住说道:“恕我冒昧,既然如此,那么老丈为何还要住在……”
赵丹伸手指了指老者们身后的那几间破旧房子,意思不言自明。
要知道具装甲骑兵的军饷可是非常高的,再加上每次战争之后的赏赐,别的不说,至少弄个几百亩地、盖几座干净整洁的大房子是一点都没问题的。
老者嘿嘿一笑,道:“吾都住在这里几十年了,早就习惯啦。不过说起来吾大儿子刚刚从河东郡来信,说是在那边分好了田地,耕种了两年已经成了熟地,等过了这个冬天,吾就去河东帮忙了。”
说着老者又一指身边的几名老者,笑道:“这些人也是明年开春就要和吾一起去河东,准备为子孙们耕作啦!”
老者们纷纷笑了起来,一个个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七嘴八舌的讨论起了自己听说过的河东郡究竟是如何如何,大树旁边充满了欢乐无比的气氛。
赵丹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再次问道:“可前两年白起方才攻入河东,若是秦赵战事再起的话,河东郡岂不是颇为危险?”
老者笑了起来。
“天下战乱千年,即便是邯郸亦是会有被围的一天,河东又如何会避免得了呢?再说了,即便被秦国人暂时攻入河东,顶多亦是坏了一年守城罢了,反正无论是秦国也好韩国也罢,终究不可能是吾赵国之对手,所以吾等并没有甚么好担心的。”
其他老者们纷纷出言附和:“不错,如今大王贤明众臣能干,赵国正是最强之际,无论是何等敌人来犯,吾等都坚信赵国必胜!”
更有几名孩子爬在树上,拿着刚刚折下来的小树枝充当长剑,站在树上挥舞着树枝,手舞足蹈装模作样的叫了起来。
“万胜,万胜,万……哎呀,爷爷救……哎哟!!”
伴随着一阵树枝的颤动,几名皮孩子从天而降重重落地,溅起了片片烟尘,让树底下顿时喧闹了起来。
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报(第二更)()
? 朔方郡,定西城。
在城头之下的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立着一排排好几百个木桩,有些木桩上空无一物,但也有许多木桩上悬挂着一个个骷髅头,在这些树桩的下方还可以看到许多森森白骨,每当夜幕降临,这里的就会出现辚辚的白光,看上去颇为渗人。
这些尸骨不是别人,正是在几个月前匈奴入侵之时的叛乱者们。
在匈奴入侵之前,这些叛乱者就提前在白羊王的率领下发动了叛乱,在河套、朔方两郡之中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根据事后的统计,这些叛乱者对于河南地两郡的破坏甚至还超出了匈奴人,毕竟匈奴人的大军一直在定西城下围城,并没有造成多少破坏。
大量的河套郡、朔方郡子民没有被匈奴人祸害,反而死在了这支叛军的手中。
所以当赵国北方经略使李牧上书邯郸并取得同意之后,四百五十七名叛乱者就被插在了这条道路的两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条道路的最前方,也就是距离城门口大约五丈左右的地方,有一个特别立起来的木杆,木杆上单独吊着一具骷髅。
每当秋风吹来,这具骷髅就会随风不停的摇摆。
这是白羊王的尸体。
贤掸终究还是没有能够为他的父亲找到一个能够埋葬尸骨的地方。
已经是深秋时节,刺骨的寒气渐渐的在空气之中凝结,定西城之中的人们已经开始穿起了厚厚的皮袄和靴子,恨不得将整个人都完全包起来。
一阵急促无比的马蹄声突然响起,远方的道路上一匹马急速而来,在马路上溅起阵阵尘烟,从道路两边那些木桩之间穿过,带着一股劲风直入城门。
在定西城之中最大的一座官邸绝对就是郡守官邸了,而在郡守官邸的对面是一座规模相差无几的官邸,这里就是赵国北方经略使李牧的官邸所在。
从地理位置来看,负责赵国北方七郡的李牧竟然将自己的官邸设在了这七郡之中最西方的朔方郡,这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要知道从朔方郡到最东边的代郡,即便是快马不眠不休的奔驰,那也需要至少四天四夜的时间,而正常行军的话更是需要半个月左右。
但如果有人能够进入到李牧这位经略使的书房之中,看到悬挂在书房墙壁上的那副巨型地图,他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因为在那副巨型地图之上可是将李牧的辖区标记的清清楚楚,除了现有的七郡之外,还有一条很大、很黑、很粗的线跨越了黄河,沿着贺兰山和祁连山一路向西,将整个河西走廊乃至祁连山最西北部的乌孙部落腹地统统都划了进来。
这样一来的话,整个地图上就出现了一个极为狭长的,东到燕赵两国边境,西至祁连山脉尽头、幅员辽阔无比、东西跨度数千里的狭长地带。
这个狭长地带的右翼是赵国原先的北方五郡,而左翼则是被黑线整个划进来的河西走廊,而朔方郡的定西城正好就位于这整个狭长地带的最中央。
如果盯着这幅地图看久一点,甚至就会让人觉得这个狭长地带简直就好像一只振翅翱翔的雄鹰。而定西城,就是这支雄鹰的大脑所在!
赵国北方经略使李牧自从上任开始,就从来都没有把目光局限在保卫国土之中,因为他那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给了他另外一个任务。
打通河西走廊,将中原和西域连接起来!
西域,这个词语对于李牧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
但李牧从赵丹口中得知,只要占领了河西走廊,再打通西域,就会遇到一个强大的帝国。
那个帝国是一位名叫亚历山大的大帝所创立下的帝国分裂之后留下的遗产之一,名叫——塞琉古帝国。
这个塞琉古帝国的领土面积,甚至超过了如今战国七雄加起来的总和!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李牧感觉自己心中的热血完全燃烧了起来。
原来在遥远的西方,竟然还有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
虽然赵丹也很明白的告诉过李牧,至少在中原大势已定之前,赵国恐怕是没有多少精力去顾及西域的乃至是更西方的塞琉古,毕竟一来赵国还需要李牧的边骑军团南下,二来提前和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接壤也不是什么好主意。
但李牧在从邯郸归来之后就已经开始派出了一些密探渡过黄河向着西边而去,开始了搜集情报的过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牧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自己和赵国总有一天会用上这些情报的!
一阵脚步声从门外传来,随后是一个高声禀报:“斥候百将屠斜求见!”
坐在书房之中的李牧微微抬起了头:“进来!”
屠斜大步的迈进了房中,带进来一股寒冷的秋风。
李牧抬头看了一眼风尘仆仆的屠斜,平静的说道:“有事?”
这位白羊部落的勇士在击败匈奴主力一战中立下大功,被归来的李牧一眼看中调入了具装甲骑兵之中当了一名百将,但由于此刻没有战事具装甲骑兵也没有发挥的余地,所以屠斜又主动请缨前往黄河西岸去侦查匈奴、月氏和乌孙的情报。
“大事!”屠斜一屁股坐了下来,兴奋的对着李牧说道:“经略使,根据最前线的情报,乌孙和月氏残部在焉支山下刚刚打了一场大仗,月氏残部几乎全军覆没,乌孙人元气大伤!”
李牧脸上的神情微微一动,道:“可有具体情报?”
屠斜摇了摇头,道:“经略使,我毕竟不是个乌孙人,只能够在战场的周围游弋,所以没有什么具体的情报。”
顿了一顿之后,屠斜继续说道:“但是,我抓到了一个自称是月氏人千夫长的家伙,他告诉我们,月氏王族已经完全落入了乌孙人的手中!”
李牧脸色的神情再度一动,道:“那个千夫长呢?”
屠斜的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道:“他受伤太重,已经死了。”
李牧摇了摇头,沉吟不语。
如果屠斜所带来的情报是真实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月氏人对河西走廊的统治就已经彻底的落幕了。
接下来,这片土地恐怕就要属于新兴的乌孙以及匈奴了。
屠斜突然开口道:“经略使,其实……这是一个我们的好机会啊!”
李牧眉毛微微一扬,道:“什么机会?”
屠斜道:“如今匈奴人刚刚被我们击败,乌孙人又在和月氏人的战争之中元气大伤,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趁机西进的话,那么从贺兰山到祁连山这大片土地都有可能会被我们收入囊中!”
李牧听了屠斜的这番话之后,心中不由得有些意动。
说起来,屠斜的这番话还真的就挺有道理的。
现在的河西走廊这片肥美无比的土地,占据它的却仅仅是一群对于赵国来说根本不堪一击的弱鸡!
如果能够趁机出击,将这片土地收入囊中的话,那么李牧身后那巨幅地图之上“两翼齐飞”的盛景,岂不是立刻就能够达成了?
李牧沉默了一下,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屠斜一听到李牧的这句话就急了,连忙说道:“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李牧打断了屠斜的话,对着屠斜说道:“马上就是冬天了,难道你希望我们的部队在冬天的冰天雪地之中和匈奴、乌孙人作战吗?”
屠斜愣了一下,随后朝着李牧行了一礼,退出了书房之中。
李牧看着屠斜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位原先是射雕手的匈奴人虽然说已经多多少少改变了一些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散漫习性,但是那种急躁的性格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其实就李牧个人来说,他又何尝不希望能够立刻发兵贺兰山以西,将河西走廊整个完全都给夺取过来呢。
但是问题在于,阻挡着李牧向西进军的不仅仅是贺兰山,也不仅仅是即将到来的冬天。
根据赵丹之前的命令,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李牧最多可以调动三千人的部队对草原方向进行主动进攻,如果超过三千人的话就必须要得到邯郸的批准。
所以李牧很快就拿起了笔,开始写起奏章来。
片刻之后,一名心腹被召唤进了书房,然后拿着这份奏章离开。
这份奏章将会以最快的速度送抵邯郸,上面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李牧希望在明年开春之后能够得到赵丹的批准,调集赵国北方边骑军团的主力对河西走廊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为了争取到邯郸之中的更多支持,李牧特地在奏章之中阐明两点。
第一,边骑军团不需要任何来自邯郸的兵力支持,只需要边骑军团本部三万骑兵即可。
第二,如果这一战获胜的话,那么整个河西走廊有望一战而定,完全归入到赵国的版图之中。
即便如此,李牧对于这个计划能否得到通过仍旧是心中没底。
在前阵子返回邯郸参加元旦晚宴的时候,李牧曾经拜访了,包括廉颇和庞煖在内的大量赵国军方高级将领,以及包括平原君赵胜在内的其他赵国高层。
从这些拜访所得到的反馈之中来看,很显然如今的赵国高层对在北方草原上开疆拓土的行为并不是十分热衷。
但现在这个机会的确是十分难得的,如果错过了的话,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李牧走出了房门,看着面前一片萧瑟的秋天景象,心中默默的想道。
“或许,也只能够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阳密议(第三更)()
? 咸阳宫。
已经是冬天时节,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降,大地一片银装素裹,马车的车轮压在雪地上出现了两条深深的车辙,但是片刻之后又被飘扬的大雪给覆盖住了。
这是关中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就在这场大雪之中,一辆马车急匆匆的驶入了咸阳宫门。
马车上所坐的不是别人,正是最近已经被公认为和阳泉君芈宸、纲成君蔡泽一同贵为秦国三巨头的吕不韦。
吕不韦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严肃,心中却在暗自思索着一些事情。
说实话,最近的吕不韦其实有点不顺。
自从暗中和蔡泽结成同盟之后,吕不韦就开始想办法要扳倒芈宸。
但问题在于,像芈宸这样的三朝元老,朝中宫中都有着强力支持的人物,还真不是想要扳倒就能够随意扳倒的。
而且吕不韦的心中也非常的清楚,虽然太子对于自己信任有加,但是在是否应该除去芈宸这一点上,太子其实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犹豫和顾虑的。
所以吕不韦其实在那天和蔡泽说了谎,因为扳倒芈宸这件事情,其实并不能够算是太子的授意。
但让吕不韦比较放心的是,蔡泽毕竟是三巨头之中和太子最为疏远的那一个,所以蔡泽也不可能接近太子并揭穿自己的谎言。
只不过这世界上可是没有透风的墙,想要扳倒芈宸,还是需要更加的努力才是啊。
只要能够扳倒芈宸,那么吕不韦就能够成为三公之中的御史大夫,到时候再想办法将蔡泽也弄掉的话,那么整个秦国就是吕不韦的天下了。
到那个时候,哼哼……
吕不韦想着想着,嘴角悄然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吕不韦迈步走进了咸阳宫的正殿之中,让他有些惊讶的是,今天的咸阳宫正殿里除了自己之外竟然只有三个人。
太子,芈宸还有蔡泽。
这让吕不韦整个人立刻就有些紧张了起来。
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说起来,无论是吕不韦、芈宸还是蔡泽,这三位巨头平时其实都还是挺忙的,能够聚集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朝议。
现在太子竟然特地将三人召集起来,那么应该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了。
吕不韦不敢怠慢,朝着面前的太子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臣见过太子。”
太子看着面前的吕不韦,十分和熙的微笑了起来:“吕卿不必多礼,请坐吧。”
这位秦国太子现在看上去显然已经比之前要更加的习惯这种上位者的角色了,也更像是一位真正的秦王了。
当然了,在吕不韦看来,其实这位太子比起他的祖父秦王稷来说差得实在太远,甚至连他的父亲秦王柱也远远不如。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才有了吕不韦操作的空间,不得不说这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等到吕不韦落座之后,太子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有一件事想要让诸卿知道,那就是在前几天,一名魏国的使者刚刚秘密来到了咸阳之中,并且得到了吾的接见。”
“魏国使者?”太子的这番话一落下来,周围的三名秦国重臣们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尤其是以吕不韦脸上的表情为甚。
要知道秦国的外交系统实际上是掌握在吕不韦手中的,为何魏国人有密使来访吕不韦却不知道?
但这个时候显然不是追究的时候,吕不韦也没有心思去想这个事情,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太子的下一句话。
“吾已经决定了,和魏国暗中结成同盟,只要找到机会就一同出兵,共伐赵国!”
太子这番话一落下来,三名秦国重臣脸色各异。
说实话,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