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丹才刚刚看了一眼,就突然听到一阵尖锐的破空之声,随后站在赵丹身边的剧辛突然冲到了赵丹面前,高高举起手中的盾牌:“护佑大王!”
剧辛这一声令下,早有准备的护卫们同样也纷纷举起盾牌。
“嗖嗖嗖!”几支弩矢射了过来,全部都射到了盾牌之上。
赵丹看着剧辛脚下的刚刚落地的那支弩矢,脸颊旁边也是一滴冷汗滑下来。
说起来,这也算是和死亡擦肩而过了吧?
赵丹顺着弩矢射来的方向看去,终于看到了不远处的那座箭楼。
箭楼其实不并算大,而且还分成几层,一共也就大概能够容纳几十个弓箭手同时射箭的样子,但这箭楼的弓箭手死一个就马上补充一个,所以从上面射出来的箭矢一直都是源源不断的。
不过就在赵丹看到这座箭楼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名魏国的弓箭手对着城头放箭了。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赵括所率领的那五百名具装甲骑兵正在无数魏国士兵的汹涌人潮之中一路披荆斩棘,犹如一艘在大海之中迎着巨浪而上的小船,无比的显眼。
而任何一个人只要稍微的注意一下赵括这支具装甲骑兵前进的方向,就会发现他的目标正是这座魏国的箭楼!
箭楼上的弓箭手们显然也已经发现了赵括这一支骑兵的存在,因此也顾不得去压制城墙上的赵国弓箭手了,转而将箭矢射向了赵括的这支具装甲骑兵。
然而赵括率领着五百具装甲骑兵在犹如潮水一般用来的魏军阵中狂飙突进,一路所向披靡全无一合之将,区区几十上百支箭矢又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了?
魏军的指挥官显然已经发现了赵括的企图,无数的号令和旗语纷纷传下,一批又一批的魏军士兵涌上前去,想要将赵括的这支部队完全淹没。
在数里之后的城墙上,赵丹注视着这一切,不知不觉间握紧了手掌:“有希望成功吗?”
庞煖的老脸上同样也是一脸的严肃,足足过了片刻才道:“有。”
片刻之后,一直矗立在众人面前的那座十分惹人生厌的箭楼突然发出了几声断裂的巨大声响,然后在无数魏军士兵的惊慌尖叫之中重重的落入了尘埃之中,激起无数的烟尘。
邯郸城头之上响起了无数的欢呼之声。
看着正在缓缓回转的那支具装甲骑兵,赵丹缓缓的松了一口气,在众多宫廷侍卫的簇拥下退下了城头。
其实赵丹的心中很清楚,区区一座箭楼其实并不能够代表什么,只要魏军拥有着足够的工匠,那么更多的箭楼很快接二连三的出现在战场上。
但这一次的出击无疑极大的提振了赵军的士气,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牵制住魏军,让魏国人不能够再这么肆无忌惮的出击。
总的来说,这的确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胜利,而且是在赵丹亲眼见证下所获得的胜利。
心情很好的赵丹刚刚离开城头没有两步,繆贤就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大王,城外急报!”
赵丹有些惊讶的看了繆贤一眼。
在这样大军围城的情况下,繆贤是怎么能够收到情报的?
当看到繆贤递到自己手中这条绢帛上的斑斑血迹之时,赵丹似乎隐约明白了什么。
过了几息时间后,赵丹读完了绢帛密报上的内容,眉头一下子就舒展了起来,咳嗽一声,对着身边一脸好奇的众人缓缓开口。
“诸卿,寡人想要在这里告诉汝等一个重要的消息,韩国已经以盟友的身份参战了,胜利就在眼前!”
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无忌的纠结(第一更)()
? 夕阳如血。
魏无忌静静的站在原地,看着面前这座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片废墟的箭楼。
在魏无忌的身边是一群魏国将军和大批侍卫,虽然人很多,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开口说话。
魏无忌蹲了下来,仔细的观察着面前的一具尸体。
这当然不是魏国士兵的尸体,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名魏国士兵能够拥有被魏无忌这般珍而重之的资格。
魏无忌所观察的,是一具赵国具装甲骑兵的尸体。
这名赵国具装甲骑兵的尸体十分的高大,虽然已经躺在地上很久了,也早就已经凉透了,但却仍旧给人一种杀气凛然的感觉。
魏无忌的手轻轻的摸在了这名具装甲骑兵的盔甲上,眼中似乎有一种奇异的光芒在闪动。
熟悉魏无忌的人都知道,这种光芒通常只会在这位信陵君看到一些被他觉得十分重要的东西之时才会露出来。
“百闻不如一见啊……”信陵君的口中发出了一声轻轻的感叹。
虽然面前的是一具尸体,但是魏无忌观察的却是极为仔细,就好像是在鉴赏一件无价珍宝。
良久之后,魏无忌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钟成。”
“在!”
“这些具装甲骑兵,一共被我军杀死多少?”
“不足百人!”
魏无忌的眉头显而易见的皱了起来,半晌过后才道:“这么少?”
魏无忌的语气之中带着极为明显的不满。
要知道具装甲骑兵冲阵的情形,可是被魏无忌看得清清楚楚。
为了全歼这支骑兵,魏无忌临时调动了附近的许多部队围追堵截,然而最后却还是被这支骑兵逃之夭夭,还成功的毁掉了魏无忌的一座箭楼。
然后,才死了不到一百人?
钟成解释道:“这些赵国具装甲骑兵盔甲十分坚固,寻常箭矢完全无用,刀剑亦是难以破防。而且其马匹上亦是穿有重甲,同样刀枪不入。”
魏无忌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好一会才道:“既然如此,那么又是如何擒杀这些具装甲骑兵的?”
钟成答道:“一部分是马力不济落单被围,另外一部分是各种原因,比如坠马,被射伤了马腿,射中马眼等等。”
魏无忌沉吟片刻,道:“就没有一例是因为骑兵受伤而落马的?”
“有一例,箭矢正中眼眶。”
魏无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片刻之后才道:“这一处箭楼要多久方能修复?”
一旁有人答道:“至少三天。”
魏无忌摇了摇头,道:“命工匠们加快进度,吾要在两天之内看到新的箭楼出现。还有,从今日起,每四日就需要一座新箭楼出现!”
没有任何人质疑魏无忌的决定,事实上制约箭楼的并不是工匠的数量或者水平,而仅仅是材料问题罢了。
魏无忌站了起了,看了一眼身边的魏军将领,沉声开口说道:“汝等不必惊慌,这些具装甲骑兵赵国其实也并不多,邯郸城之中应当也便只有这五百人,它们出击一次便已经损失了一百人,那么下一次就不会再轻易出击了。”
顿了一顿之后,魏无忌继续说道:“若是以后再见到这支具装甲骑兵的话,那么就不必使用弓箭和步兵上前迎敌了,那只会平白消耗将士们的性命。”
站在魏无忌身后的钟成愣了一下,忍不住开口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又应该如何去抵挡这支装甲骑兵呢?”
魏无忌微微一笑,露出了一个平和中带着杀机的笑容:“以后若是见到这支装甲骑兵的话,那么便直接用床弩轰击罢。”
魏无忌的这句话一说出,站在他周围的魏国将军们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床弩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是大杀器了,有一些小点的城池甚至都不需要投石机就会直接被床弩给轰开。
现在居然要动用这样的重型武器来对付区区一支骑兵了?
魏无忌环视了一眼周围的魏军将领:“怎么,有意见?若是二三子觉得吾的意见不妥,那么尽可以提出更加有效的办法。”
没有任何人敢开口说话,一来是因为魏无忌在军队之中的声望,二来则是因为他们确实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魏无忌伸手一指面前的这些尸体,道:“所有尸体身上的盔甲还有战马身上的甲胄通通都扒下来,妥善保存送回到大梁城去,让工匠看看能否制造出来。”
在亲眼见识到了这具装甲骑兵的威力之后,魏无忌的心中已经有了替魏国也弄一支具装甲骑兵的打算。
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魏无忌很快就回到了大帐之中。
刚刚卸下自己的甲胄,魏无忌转过身来,就发现一个满头白发、身着魏国侍卫服装的人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但魏无忌的脸上完全没有任何的意外神情。
来人弯下了腰,朝着魏无忌恭敬行礼。
“唐且见过君上。”
魏无忌微微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齐军那边的战况如何?”
唐且沉声说道:“这几日齐军攻城的力度明显不如从前,臣怀疑齐国人有可能暗中和赵国有什么往来。”
魏无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想了半天之后,还是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能影响匡梁的无非便是齐相后胜,不过后胜此人虽说贪财无比,可既然齐王建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后胜也应当不会暗中拖后腿才是……这样吧,待会汝以信使的身份走一趟齐国大营,就说吾明天想和匡梁将军来一次会面。”
这也就是联军征战的麻烦之处了。
毕竟齐国和魏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虽然说名义上这一次攻击邯郸以魏国军队为主齐国做为辅助,但是魏无忌可不觉得自己可以直接跳过匡梁朝着齐国部队下达具体作战命令。
唐且应了一声,随后又从怀中掏出一封帛书。
“君上,大梁城急报。”
魏无忌愣了一下,随后从唐且的手中接过了这一封急报。
说实话,此刻的魏无忌心中有些担心,难道说是段干子那个家伙又悄悄的在自己背后搞什么鬼了吗?
自从那一次和赵丹的阵前相会之后,魏无忌就已经开始派人暗中监视段干子了。
只不过这阵子段干子看上去非常的谨慎,并没有给魏无忌找到任何把柄。
但魏无忌的心中也很清楚,只要继续坚持监视下去,段干子迟早都会露出马脚的。
说实话,这种派手下暗中监视政敌的行为如果被魏王圉知道的话,那么魏王圉心中一定会对魏无忌产生极大的忌惮。
但魏无忌此时此刻既然已经知道了段干子有可能是那个暗中结交赵国的叛徒,所以魏无忌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怀着有些担忧的心情,魏无忌拆开了这封来自大梁城的急报。
这急报上面的内容很短。
但就是这短短的内容,却让魏无忌来回的足足看了好几遍之后才放了下来。
当放下了手中的这封急报之后,魏无忌的脸上已经满是凝重的神色。
“秦国在王城一战中败北,韩国已然出兵十万,和两万赵军骑兵一起从西边攻入了魏国境内!”
……
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让魏无忌感到阵阵心惊。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魏无忌的脑海之中突然浮现出了一个成语。
围魏救赵。
魏无忌突然发现,一直以来自己对于秦国的判断都出现了错误。
秦国的败北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远远比魏无忌所预料的还要快上许多。
而在这封急报之中,魏王圉也要求魏无忌立刻抽调兵力回援,否则的话如今魏国国内空虚,大梁城很有可能会被包围。
可是……眼下对于邯郸城的围攻已经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从前线抽兵回援的话,那么邯郸城的攻克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的话,那么这一场战斗之中魏国之前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就是全部都做了无用功吗?
可是如果不派兵回援的话,那么一旦大梁城被包围,魏无忌又应该如何去面对必将到来的那来自于魏王圉的责难呢?
进退两难啊。
魏无忌突然发现,自己此刻所面对的局面,和当年魏国大将庞涓所面对的困局何其相似!
曾几何时,魏无忌也曾经嘲笑过庞涓的犹豫不定,鄙夷过庞涓的愚蠢。
但是只有此时此刻真的面对这样的环境之时,魏无忌才发觉,想要在这种两难的条件下做出选择和决定,那可真的是一件十分让人为难的事情啊。
历史上的庞娟在面对着围魏救赵之时,所做出来的选择是先攻破赵国的邯郸城,然后再回援大梁城。
这样做的结果,其实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在邯郸城被攻破之后赵国原本正在崛起的势头受到了沉重打击,至少用了十年时间才缓过气来,其后几十年都没有对魏国造成过重大威胁。
而坏处在于庞涓在其后的回援中被其军所击败,魏国精锐损失惨重,直接导致了霸主魏国下落的趋势变得不可逆转。
既然这么看的话,其实……只要攻破了邯郸,并且在回援的路上不犯任何错误的话,就应该不会重走庞涓的老路了吧?
在沉默和纠结了良久之后,魏无忌终于做出了决定。
“立刻召集诸将前来开会,明日起加大进攻力度,务求尽早攻破邯郸!”
第四百二十八章 轻敌的李牧?(第二更)()
? 已经是晚春初夏的时节,天气开始变得有些炎热,空气之中的灼热气息已经开始让人有些无法难以忍受。
在魏国的土地上,一支数量将近十二万的大军正在浩浩荡荡的朝着东方前进。
这支大部队之中一共包含了整整十万韩国军队,以及李牧的一万五千名骑兵。
从数量上来说,韩国军队无疑占到了大头,可是在这支联军之中,年轻的赵国将军李牧其实才是那个真正能够主导大军决策的人。
这一点从正在进行的这番谈话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韩国上将军靳黈骑着一匹黑色骏马和李牧并肩而行,手指着面前不远处地平线上的那一座雄城,对着李牧说道:“李牧将军,那一处便是魏国的都城大梁城了。”
李牧点了点头,看向了李牧所指的方向,果然发现一座雄城在平原上矗立,气势非凡。
李牧想了想,对着靳黈说道:“靳黈将军,汝可愿意和我一起去侦察一下这大梁城的情况?”
靳黈愣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笑道:“将军既然开口,那么靳黈自无不从。”
于是两人便率领着数百亲卫呼啸纵马而出,朝着数里之外的大梁城奔驰而去。
片刻之后,两人就来到了大梁城的城外。
先行一步的赵国骑兵们已经清除了大梁城外的所有敌情,而魏国人显然也已经得到了这两国大军前来的警报,整个大梁城所有的城门都已经完全紧闭,城头之上不时可以看见许多魏国的士兵在来回的走动。
李牧在魏军城头劲弩的射程之外停了下来,笑着伸手一指面前的大梁城头,对着身边的靳黈说道:“靳黈将军,汝看到了什么?”
靳黈皱起了眉头注视着面前的大梁城,过了好一会才道:“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啊。若是想要攻破这座坚城,恐怕要费上许多手脚。”
自从迁都之后,魏国经营了这座城市整整上百年的时间,这百年的时间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国家曾经兵临这座都城之下,但是却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成功的攻破这座坚城。
但是对于靳黈的这番话,李牧显然十分的不以为然。
只见这名年轻的赵国将军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对着靳黈说道:“将军,吾所见者,却又与汝不同也。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