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样的死敌手下吃了败仗,匡梁的脸色能好看就有鬼了!
如果不是因为匡梁一直以来都和相邦后胜交好,年年给后胜送去大笔金银珠宝的话,现在的匡梁哪里还有资格在这里戴罪立功,早就被齐王建召回临淄问罪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匡梁大意了,刚刚一见到燕军就迫不及待,想要趁着燕军立足未稳的功夫打荣蚠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想到自家的齐军其实也是经历了长途跋涉体力上早就不足,结果一番拉锯之后反倒被更加以逸待劳的燕军反杀成功。
庞煖目光炯炯的看着匡梁,开口问道:“匡梁将军,以汝之见,这燕军之战斗力如何?”
匡梁想了想,开口道:“燕军之中,不过五万精锐罢了,其余所部战斗力尽皆一般。若是能够一举击溃这五万精锐,则此战必胜无疑。”
“五万人?”庞煖笑了一笑,道:“匡梁将军,吾已经派人去那燕军大营之中下了战书,邀请那荣蚠明日率主力前来,与吾一战!”
“战书?”匡梁听了就是一愣。
要知道战书这种东西,在春秋时期其实还是挺流行的,毕竟当时都讲究一个什么君子之战。
可是现在都已经是战国末期了,谁还跟你玩什么堂堂正正下战书啊,都是怎么能赢怎么来,突袭埋伏什么的样样哪来就能用,那根本都不是个事。
再说了,就算是荣蚠愿意接受这封战术,庞煖又哪里来的自信一定能够在这一次的正面交锋之中战胜荣蚠?
匡梁由于了片刻,还是开口对着面前的庞煖说道:“庞煖将军,明日真要和燕军决一死战?”
庞煖笑道:“那荣蚠刚刚也已经派人前来回复,同意了吾的决战要求。”
匡梁哑然。
庞煖看着匡梁,笑道:“请将军放心罢,明日一战,吾赵军在前,齐军可在侧翼辅助,只待吾将燕军之阵型冲出缺口,齐军随后跟上掩杀便是!”
匡梁张了张嘴,本来还想再劝上几句,可是见庞煖这信心满满的模样,想了想还是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反正依照庞煖这个说法,打头阵攻坚的就是赵国大军,匡梁大可以带领着齐国军队先坐山观虎斗一番,如果局势不妙也能够及时跑路……
打发走了匡梁之后,庞煖想了想,带着一队亲卫出了大帐而去。
过不多时,庞煖来到了一座戒备森严的营地之中。
一名年轻的赵国将军闻讯赶来,朝着庞煖行礼:“李牧见过大将军!”
庞煖笑了笑,用力的拍了一下李牧的肩膀,道:“准备得如何了?”
李牧微微一笑,道:“请将军放心,都已经准备好了!”
庞煖道:“且让吾看看!”
李牧也不废话,立刻召来部下下令:“速速召集全军!”
片刻之后,在营地的校场之中,五百名骑兵列阵而立,形成了一个十分规整的长方形。
人不喊,马不嘶。虽然仅仅不过五百骑,但这五百骑人人身着重甲手持长枪,胯下的战马每一匹都披着甲胄,给人一种厚重如山的感觉。
庞煖站在校场的高台之上,看着这五百名骑兵,转过头来朝着位于骑阵最前方的李牧点了点头。
李牧应了一声,随后一拉马缰,高声下达了命令。
“列阵准备!”
五百名骑兵跟随着李牧的步伐,缓缓的行动了起来。
“出击!”
马蹄突然奋起,激起无数烟尘,大地在不停的震颤,李牧率领着这五百名骑兵犹如一道黑色的洪流般在校场之中席卷而过,将面前的一切悍然摧毁。
庞煖静静的注视着这股宛如天神下凡一般的黑色洪流,心中的热血似乎都要沸腾了。
老实说,在这股骑兵出现之前,即便是以庞煖这般见多识广之人也从未想到过,原来骑兵还可以这样用!
虽然这已经不是庞煖第一次见到这支部队的演练了,但是每一次亲眼目睹这些重骑兵们冲锋的情景,庞煖的心中都忍不住感到无比的激动。
“只不过区区五百人,这声势便已经如此的惊人,若是如大王心中所说那般数千上万重骑,一旦集合冲锋起来,这声势又该是何等的惊人!”
庞煖突然十分向往那样的场景。
等到片刻之后,李牧再度带着重骑兵们转回来到了庞煖的面前,高声道:“演练完毕,请将军示下!”
庞煖收回了心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做的不错,李牧。明日吾便要率军和那荣蚠决战,汝今日好好休息,明日便是汝等大显身手之时!”
庞煖的这道命令一下,李牧登时喜上眉梢。
作为一名军人,李牧最大的梦想当然就是上阵杀敌。
自从奉命组建这支重骑兵部队以来,李牧已经在这支部队之中呆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如今这支部队的五百名重骑兵已经在李牧的指挥下配合得无比的纯熟了,早就渴望着能够上战场厮杀的时刻到来。
如今,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决战(第一更)()
? 第二天早晨,用过了早饭之后,十七万赵齐联军浩浩荡荡的开拔出营,准备和对面的燕国大军决一死战。
通常来说,如果某个学校组织一次全校大会,那么上千名学生集中在一起,就会给看到这一幕的人一种“人山人海”的感觉。
如果是十个学校同时在同一个地方召开大会,那么上万名学生集中在一起,就会给人一个无边无际的感觉。
十七万大军同时出营列阵是什么感觉?
那当然就是十七个无边无际的感觉。
赵军的主将庞煖站在一辆战车之上,身边一面红色帅旗高高飞扬。
老将军今日穿上了一身擦得发亮的盔甲,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眼神之中充满了炽热的斗志,犹如一只渴望着撕裂敌人的雄狮。
在庞煖的身边,是整整七万无边无际、不断前进的赵国大军。
无数的脚步声犹如那密集的雨点一般落在大地上,激起了滚滚的烟尘,让整个大地都为之不停的震动。
而在赵军的右侧,十二万齐国部队也正在展开阵型。
两支部队一左一右,并肩向前进发。
一名斥候快马来报:“将军,敌人出现了!”
斥候的话音刚落,庞煖视线最终的最远方便是烟尘大起,无数燕国将士在烟尘之中若隐若现,朝着赵军的方向而来。
眼看双方的距离渐渐拉近,庞煖很快下达了命令:“传令全军停下脚步,开始列阵!”
庞煖一声令下,他身边的掌旗官便开始挥动着大旗下达了命令,无数传令兵也开始随之行动起来。
等到赵军主力停下了脚步,将阵型都摆出来之后,庞煖突然对着身边一名年轻的男子问道:“韩非,以汝之见,本将军是否应该就此发动进攻?”
骑马走在庞煖身边的,正是赵丹的“参谋长”韩非。
韩非和他的那个参谋处,可是已经早早就被赵丹给打发过来了,算算在军中也有一段时日了。
老实说,一开始的时候庞煖对于韩非这什么所谓的参谋啊,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战场都没有上过的人,瞎参谋什么?
这不是纸上谈兵吗?
不过庞煖可是个老人精了,知道这位侍中那是随侍君王身边的红人,自然也不会轻易的得罪,便客客气气的将韩非招待下来。
很快的,韩非就让庞煖彻底的刮目相看了。
虽然说韩非和他的参谋们在军务方面帮不上忙,但是在制定作战计划上却是帮了庞煖大忙。
可以这么说,在韩非和这些参谋们的帮助和推演下,庞煖对于荣蚠今天能够做出来的布阵计划、进攻方向、防守策略等等这些东西都有了极为充足的了解。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庞煖才能够如此底气十足的在匡梁面前将胸脯拍得啪啪响。
韩非听了庞煖的问话之后笑了一笑,道:“回、回将军,只需排好阵、阵型,那便随时都、都可以出击!”
庞煖点了点头,笑道:“不错,兵者,诡道也。能克敌便可,又何须讲究那些穷规矩?传令下去,擂鼓,命先锋骑兵出击!”
在庞煖身后不远处有着上百辆战车,每一辆战车之上都放置着一面牛皮大鼓,大鼓的旁边都站在一名手持一对鼓槌的力士。
庞煖这一声令下之后,力士立刻狠狠的举起了手中的鼓槌,朝着身后的牛皮大鼓用力的砸了下去。
“通、通、通!”
上百面大鼓同时敲响,震天的鼓声远远的传了出去。
就在这鼓声响起的同时,庞煖身边的掌旗官也用力的挥动起了大旗,朝着前线部队打出了旗语。
“裨将李牧,李牧何在!”一名传令骑兵在阵前奔驰而过,口中不停的高声呼喊。
坐在马上的李牧一个激灵,慌忙高声应道:“裨将李牧在此!”
传令骑兵奔驰到了李牧的面前,将一枚令牌高高出示:“骑兵裨将李牧,将军已然发下命令,汝立刻率领部下骑兵出击!”
李牧闻言大喜过望,立刻朝着面前的令牌行了一个军礼,高声道:“喏!”
也不怪李牧如此高兴,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能够拿下头功的机会啊!
于是李牧也不废话,立刻朝着身后喝道:“扈从们何在,速速将甲胄捧来!”
作为赵国的第一支重骑兵,李牧所部当然是有着很多特别的地方,就比如说这独一无二的扈从。
在后世,扈从这种东西其实一点都不少见。
毕竟骑兵那可是金贵无比的兵种,配个扈从什么的都不算个事。
可在这个时代,骑兵本身还只不过是一个跟着步兵大哥混,给步兵大哥打杂的兵种,想要弄个扈从来伺候着,那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事情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知道这支重骑兵无论是人也好,马也罢,盔甲都是相当沉重的。
既然很重,那么自然就不可能长时间穿戴,不然的话顶着几十斤的盔甲,人受不了,马也受不了。
所以不但每一名重甲骑兵都有一匹专门用来运送装备的马,而且还有两名分别用来照看装备和马匹的扈从。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戴盔甲的骑兵身材一定要很高大健壮,这样才有力气顶着几十斤的盔甲和敌人厮杀。
因此李牧所率领的这支骑兵之中很少有林胡、楼烦这些游牧部族的人,而基本上是来自于原先的中山国故地以及赵国北部的彪形大汉。
毕竟游牧民族的身高天然就不够高,无论是如今的楼烦林胡、或者是未来的匈奴突厥乃至蒙古都是如此,这是因为生存环境所注定的。
在李牧的这一声令下之后,立刻就有上千名扈从两两一组将盔甲捧了过来,开始给李牧和他麾下的重骑兵们着甲。
给人穿好了甲胄之后,马匹也得穿上。
这么一折腾,等到已经完全穿好了甲胄的李牧重新回到马上,并且带着自己麾下的弟兄们开始缓缓的奔出赵军本阵之后,已经是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了。
出战的并不是只有李牧这区区五百人,毕竟如今可是整整四十万大军相对厮杀的战场,五百人能做得了什么事?
在李牧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骑兵队作为侧翼,身后还有两个骑兵队为李牧掠阵,如此一来就是五百重骑兵加上四千赵国传统的轻骑兵。
更重要的是,这所有的骑兵,统统都听李牧的指挥!
李牧信心满满,朝着战场中央而去。
第三百六十九章 赵国人的脑子肯定是坏掉了(第二更)()
? 两军对战,虽然有许多骑兵会在阵前扬尘,以求遮蔽对方的视线,但是像一次出动将近五千骑兵这种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自然是不可能瞒得过对面燕军的。
因此很快的,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对面燕军主将荣蚠的耳中。
荣蚠今日也同样是披甲着冠,整个人立在战车之上,他身形本就高大,如此一来看上去更是威风凛凛,颇有名将风范。
“赵军出动骑兵,人数大约在三到四千?”
荣蚠听了这句话之后,嘴角微微的扯动了一下,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容,很快就下达了命令。
传令下去,命裨将荣胜率本部人马出战!
荣胜就是荣蚠的二儿子。
荣蚠觉得对面的庞煖一定是昏了头了。
两军相争,竟然先派骑兵前来叫阵?
这区区辅助兵种,又怎能是步兵的对手?
这天下谁不知道,赵国的骑兵是以“胡服骑射”而著称的?
胡服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游牧民们日常所穿的衣服!
这样的衣服,当然是不可能有任何防护性所言的。
既然没有什么防护性可言,那么只需要几轮劲弩齐射,这些赵国骑兵还不是被燕国的弓弩手们直接射成筛子?
至于胡服骑兵最擅长的风筝战术,也就是边跑边射,那对于现在的燕国大军来说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要知道骑兵手里拿的都是弓,以射程而言是远远及不上燕军弩手们装备的劲弩。
还没等赵国骑兵们开始进入到能够拉弓的范围之内,燕国弩手们手中的劲弩早就已经开始收割他们性命啦!
这可不是荣蚠自己脑袋之中的臆想,而是燕国在征伐东胡的过程之中杀出来的经验!
当年的燕国大将秦开,就是凭借着燕国的劲弩在草原上步步为营,将东胡人杀得人头滚滚,为燕国扩地千里,拿下了整个辽东半岛,迫使东胡和箕子朝鲜同时称臣。
所以无论从哪一点来看,荣蚠都觉得庞煖这是走了一步臭棋,是不折不扣的败笔,是白白送给燕国军队的胜利和功劳。
既然如此,那么这种功劳和胜利,当然是不可能便宜了其他人去的。
因此荣蚠想都不想就将自己领兵作战的二儿子荣胜给派了出去。
荣胜的麾下可是有着整整一万五千名燕军,内有弓弩手超过三千人,还有两千骑兵作为辅助。
依照之前的经验来看的话,这么多的兵力用来打三四千骑兵,那绝对是够够的了。
更何况荣胜这个儿子一直以来被荣蚠视作是自己未来的接班人,早就将一身的兵法和本事都倾囊相授,对于荣胜的领军本事荣蚠也是很有信心的。
很快的,燕国的令旗也开始在空中舞动了起来。
今年已经三十二岁的荣胜领了命令,率领着部下一万五千名燕国军队浩浩荡荡的开出燕军的本阵,准备好好的给赵国这支莫名其妙的先锋部队一个教训,顺便给赵军的主帅庞煖一个下马威。
和老爹荣蚠一样,荣胜也是自信满满。
这名燕军裨将大声呼喝,朝着麾下的校尉和千人将下达了命令:“来呀,都给吾摆开阵型,所有弓弩手尽数在前,步步推进!两千骑兵在侧翼掩护,等候本将的命令!”
荣胜所部摆开阵型,缓缓向前。
随着距离的渐渐拉近,赵军的骑兵也开始出现在了荣胜的视线之中。
刚刚一看到自己面前的这支赵军骑兵,荣胜就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这、这是甚么骑兵?”
说实话,这还真不是荣胜孤陋寡闻,实在是面前的这支赵军骑兵,完全就是荣胜从未见过,甚至是闻所未闻的一支骑兵部队啊。
荣胜砸了砸嘴巴,忍不住喃喃在嘴里说了一句:“这些赵国骑兵装备为何如此古怪”
老实说,荣胜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