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齐国方面也是毫不客气,齐国的主将匡梁直接就带着二十万齐国技击之士追到了这里,将彭城团团包围。
这一天下午,站在彭城城头的春申君黄歇看着城下缓缓退去的齐军,再看看城外那犹如乌云盖顶一般密集的齐军营帐,脸上满是沮丧的神情,不住的唉声叹气,原本就瘦长的一张脸如今更是拉得犹如马脸一般,一对眉头都要挤到一块去了。
虽然又撑过了一天齐军的猛攻,但是明天能不能够撑下来?黄歇一点把握都没有。
在兰陵城一战之中,黄歇赔掉了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能够凭借着剩下的这点残兵败将在齐军的猛攻下坚持如此之久的时间,已经是黄歇的极限所在了。
一想到兰陵之战,黄歇脑子里就是满满的后悔。
说起来,兰陵一战还真就是黄歇自己作死。
对面的齐军只不过是露出了一点破绽,故意弄出一副军纪不严号令不整的样子,然后黄歇就贸贸然的出击了,接着就是中伏大败。
否则的话,以黄歇一开始在兰陵城内城外经营的防线,就算给齐国人三年、不,五年时间齐国人都根本攻不破啊!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的黄歇只能够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不但被齐国人揍成了猪头,而且还被数倍于己的齐国人给团团包围在彭城之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别说是援兵了,连逃跑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名亲信快步走到了黄歇的面前,低声道:“君上,方才匡梁又遣使来劝降。”
匡梁,一个让黄歇痛恨无比的名字。
正是这个家伙率领着齐国的二十万技击之士打败了黄歇,使得黄歇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黄歇闻言就是大怒,哼道:“吾乃楚国令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何会向他匡梁一小小竖子投降!来啊,将这竖子之使者给乱棍打出城去!”
过了片刻,一个被剥得光溜溜的男人在一阵棍棒之中狼狈不堪的捂着腚跑出了彭城的城门,惹来城门上下楚军那寥寥无几的笑声。
是的,如今彭城之中楚军的士气已经低迷到了一定程度。
如果不是黄歇一直在猛灌迷魂汤,说什么西线楚军已经大破秦军,大司马景阳不日便率援军而至云云,那么彭城之中的楚军士气早就崩掉了,彭城早就被攻破了。
但话虽如此,黄歇的心中却很明白,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狗屁援军,唯一有能力支援黄歇的景阳,如今都是自身难保呢。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知道景阳被抄了后路,可能黄歇还不会这么着急的出击呢。
是的,黄歇其实一开始是打算自己先击败齐军,然后再回师西进去援救景阳的。
只可惜黄歇很显然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对面的齐国大将匡梁。
每每想起这一点,黄歇的心中就无限的悔恨。
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后悔药吃的,因此即便黄歇如何的悔恨,也只能够看着城外数倍于己的齐军徒呼奈何。
太阳渐渐的朝着西边而去,已经是黄昏时分。
黄歇的心情也如同这太阳一般,渐渐的沉到了谷底。
即便楚国如今已经不再像之前那般有着覆军杀将的传统,但是吃了这么一个大败仗的黄歇就算真的能够逃出这彭城,又如何去面对在陈郢之中暴怒的楚王元呢?
在冬日的寒风中,这位楚国的春申君露出了一丝苦涩无比的笑容。
“想不到这天地之大,却已无吾黄歇容身之处矣!”
脚步声由远而近。
黄歇听出了这脚步声的主人,眉头一皱,冷声道:“不必劝吾,吾还要在此静思一会!”
然而黄歇得到的回答却十分出乎意料:“君上,城中有一赵国商人自称赵王使者,欲求见君上!”
“商人?”黄歇楞了一下,随后有些无精打采的摆了摆手,道:“传他来罢。”
过了片刻之后,一名颇有几分肥胖感的商人来到了黄歇的面前,笑嘻嘻的用极为不标准的楚语对着黄歇行礼:“赵仲见过春申君。”
这年头,商人倒是间谍细作很好的掩护身份。
黄歇看了看面前的这名赵国商人一眼,眉头不经意的皱了一下,用标准的雅语开口道:“汝自称赵王使者,可有凭证?”
赵仲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恭恭敬敬的递到了黄歇的面前。
黄歇接过了密信,随意的拆开,阅读了起来。
但很快的,黄歇的眼睛就睁大了。
实在是因为信中所说的东西,对于如今的黄歇来说实在是雪中送炭啊。
陶郡之中魏无忌所率领的两万魏军已经南下,数日之内应当便可抵达彭城!
不仅如此,赵国方面更是直接一口气派出了十万援军,正在急速南下救援彭城!
黄歇放下了手中的密信,竭力抑制住心中的激动之意,盯着面前的使者沉声道:“此信中所言之事,当真?”
赵仲笑眯眯的说道:“以春申君之能,当可辨别此信之真伪。”
黄歇犹豫了一下,最后眯起了眼睛,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来人啊,将使者带下去,安排到吾之府邸好生招待!”
老实说,黄歇这也是第一次收到赵丹的亲笔信,虽然说这封信上的确盖着一个赵王的印章,但是黄歇其实也不知道这印章到底是真是假。
可黄歇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因为此时此刻的黄歇已经是彻底的走投无路了。
当一个溺水之人发现一根稻草的时候,无论这稻草到底能不能救命,他都要牢牢的抓住它!
这就是如今黄歇的心理。
所以等到所谓的赵国使者离去之后,黄歇立刻就抖擞精神,对着身边的亲信说道:“速速召集众将,就说吾有喜讯要向众将宣布!”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黄歇大步走下城墙,明明已经是年过五十的老者,但是在走路的时候却显得虎虎生风。
他实在是太需要这样的一根救命稻草了。
第三百零五章 赵国的使者来到了陶邑城外(第三更)()
? 公元前258年1月23日,陶邑。
黄昏。
魏国相邦、信陵君魏无忌站在城外的魏军大营之中,盯着面前的这座大城出神。
皑皑白雪遍布整个城头,但是仔细看去的话就可以发现上面的无数斑斑血迹,以及城下成百上千具魏军的尸体。
这座上古之时曾经是尧帝封国所在的城市,如今同样也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大城。
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又是秦国在东方的桥头堡,因此秦国对于这座城市极为重视,在这里布置了整整五千精锐士兵。
虽然在战事刚起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人闻讯逃离了这座城市,但是此时此刻城中仍然有着将近十万的军民坚守这座城市。
一开始的时候,魏无忌其实并没有把整个十万秦国军民当一回事。
毕竟魏无忌如今手中的这支两万人部队可是以魏国五千魏武卒为班底所打造出来的精锐之师,说是魏国如今的最强战力也不为过。
只要能够杀上城头开始肉搏,那么魏无忌相信自己的士兵们一个打十个绝对是毫无问题。
但问题在于——这陶邑的城头,有点难登啊。
不得不说,虽然趁着三晋联军大举进攻河东吸引秦国注意力的时刻出兵陶郡是一个魏国的绝佳时机,但是老天爷这一次可没有站在魏无忌这一边。
纷纷扬扬的大雪对于魏无忌在陶郡之中的军事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缓慢无比的行军速度让魏无忌的奇袭变成了漫长的攻城战。
即便如此,魏无忌仍然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和智计,一个个的夺下了陶邑之中的其他城市。
在左氏城也陷落之后,如今整个陶郡之中就只有陶邑这么一座孤城了。
坐困愁城,外无援军,这便是陶邑如今最好的写照。
正是因为如此,魏无忌觉得这座城市本应该很快就被攻下。
但事实是在经历了整整四天的攻城之后,即便魏无忌麾下的魏武卒再如何的悍勇,也根本无法登上陶邑那高大的城墙。
一想到这些天来自己所亲眼见证的那一场场战斗,魏无忌忍不住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不意秦人,竟悍勇如斯!”
秦国陶郡守军在这些日子里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的的确确是出乎了魏无忌的意料之外。
强,真的很强。
如果不是因为魏无忌手中的兵力更多,如果不是因为魏无忌的指挥才能远胜秦军将领,那么魏国想要凭借这两万人就从秦国拿下大半个陶郡,真的很难很难。
魏无忌有时候是真的想不明白,那商君到底有何能耐,仅仅凭借着区区一次变法就能够让曾经被晋国压制了数百年、同时也当了楚国小弟几百年的秦国强大到了如今的地步?
“商君,真神人也!”即便是以魏无忌之才,也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感慨。
但马上魏无忌又想到一点,那就是即便是自商君变法后到如今集四世之力,破齐败楚威震天下的秦国,都无法在赵国的面前讨得好去……
“武灵王,亦神人也!”魏无忌再一次的发出了感慨。
在魏无忌看来,正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才彻底的奠定了赵国如今强大的基础。
这也让魏无忌不由得感到压力山大。
秦国和赵国这两大霸主,就好像两座大山一般压在其他五国的身上,让这五国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对于魏无忌来说,如果想要实现振兴魏国的抱负,那么就一定要搬开秦国和赵国这两座大山。
单单是搬掉一座就已经很难了,如今要解决两座,简直难如登天!
就在魏无忌怔怔出神的时候,一名亲信出现在了魏无忌的身边,禀告了一件事情。
“上将军,赵王遣使前来!”
魏无忌嗯了一声,缓缓的收回了思绪,然后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赵王?汝说的是大王吧。”
对于魏无忌来说,大王和赵王当然是不一样的。
“回上将军,正是赵王邯郸来使。”
魏无忌皱起了眉头,过了片刻才道:“可知来者何人?”
“赵国大行,郑朱!”
“郑朱?”魏无忌将这个名字默念了几遍,随后点头道:“且领使者前来罢。”
过了好一会,赵国大行郑朱就出现在了魏无忌的大帐之中。
“见过信陵君。”
“大行请坐。”
一番虚伪的客套之后,郑朱直入主题:“信陵君,吾王今日命吾前来,乃是希望信陵君能够速速南下,解彭城之围!”
“彭城?”魏无忌不露声色的看了郑朱一眼,露出了一丝微笑,道:“彭城之事,与魏国有何关系?”
魏无忌的这番话一说出来,郑朱的脸色就有些变了,盯着魏无忌道:“信陵君,如今三晋联军正与秦齐两国作战,楚国东抗齐西拒秦,亦是三晋之盟友也。此刻楚军败于兰陵,彭城危在旦夕,若是信陵君见死不救,恐有失君之贤名!”
魏无忌听到这里,脸色虽然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对于郑朱这一次的来意却是已经完全明了。
于是下一刻,这位信陵君脸上笑容不变,说道:“若是吾所记不错,魏国已然发兵八万助赵王伐秦于河东,难道如此尚不能令赵王满足乎?”
郑朱正色道:“信陵君,吾知汝为国心切,欲要取陶郡而立功于国。但如今之陶邑外无援兵内无士气,君随时尽可取之,又何必急于一时?”
魏无忌皱起了眉头,对着郑朱道:“大行此言差矣,若是此刻不攻克陶邑,恐日后再生波折。”
魏无忌的心中非常清楚,如果这一次放弃攻占陶邑,那么下一次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没错,秦国可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赵国可以啊!
郑朱一再碰壁,心中显然颇为不爽,将表情一板,道:“信陵君,吾大王曾在出发之前有言,彭城之中春申君与数万楚军之存亡乃是关系到此次大战胜负之关键,希望信陵君能够抛开魏国的小小利益,为了此次大战的大局着想,速速撤围陶邑,救援彭城!”
郑朱这下也不再掩饰,就是要强行靠赵国三晋盟主的地位和霸主威严来逼迫魏无忌了!
第三百零六章 将计就计的魏无忌(第四更,五万推荐票加更)()
? 魏无忌在听到了郑朱这番话之后,沉默了好一会时间。
郑朱也不催促,说完了之后就很悠闲的坐在一边,等待着魏无忌的回复。
在郑朱看来,魏无忌是必定要屈服的。
毕竟这一次从邯郸出发之前,郑朱可是第一次看到赵丹的脸色如此的阴沉。
赵丹是谁?如今的赵丹那可是和秦王稷齐名的、华夏大地之中仅有的两位霸主国君之一。
这样的一位霸主君王,当他想要铁了心去办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很少有人胆敢违逆他的意志的。
任何胆敢违逆的人都要做好受死的准备。
在郑朱看来,魏无忌显然并没有做好受死的准备,所以魏无忌是一定会答应赵丹要求的。
郑朱想的一点错都没有。
仅仅过了几息时间之后,魏无忌就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使者所言甚是,吾已经决定明日便拔营离开,南下援救彭城!”
魏无忌的语气十分的肯定而轻松,让郑朱不免有些意外。
要知道郑朱刚刚说出去的那番话可是非常不客气的。
在郑朱想来,像魏无忌这样位高权重、心高气傲的人物,听完这番话之后说不得要先大怒一番,然后才会在郑朱的犀利言辞下认识到魏国和赵国的巨大差距,最终被逼无奈只好答应撤围陶邑的要求才是。
可眼下的这个情形,完全和郑朱想象的不一样。
但是不管怎么说,既然魏无忌已经答应了这件事情,那么郑朱这一次前来的目的也就已经达到了。
所以郑朱同样十分轻松的站了起来,对着魏无忌拱手笑道:“既然如此,那么吾就等待着信陵君胜利归来的那一刻了!”
魏无忌也不多说废话,招来一名心腹将领,命他带着郑朱安排住宿去了。
又过了片刻,这名心腹重新回到了大帐之中,朝着魏无忌复命:“使者已经安排住下。”
魏无忌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随后又开口对着这名心腹将领说道:“吾已经下定决心,明晨便全军拔营南下援救彭城,汝立刻将这条命令晓谕全军。”
这名心腹将领一听到这条命令之后马上就愣住了。
过了好几秒之后,这名心腹将领才回过神来,急忙开口劝阻道:“上将军,如今陶邑之中的抵抗虽然极为顽强,但是以我军的战斗力来说亦不过再十天半月便可攻克,上将军在此时选择撤围,岂非功亏一篑?”
这番话已经不仅仅是劝阻,甚至都已经开始带着几分质问的意味了。
老实说,这多少有些以下犯上的嫌疑。
但是魏无忌看上去并不在意这些,而是微笑着看着面前的这名心腹将领,问起了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汝之见,赵国能否容忍魏国变得强大?”
“不能!”
“那秦国又能否容忍魏国强大?”
“亦不能也!”
“那这天下诸国,究竟有何国能够容忍魏国强大起来?”
“一国也无!”
魏无忌微笑点头,对于这个答案表示了赞同:“既然如此,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