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那么从即日起,便立刻下发寡人之命令,让北方五郡之中的郡兵立刻集合在燕赵边境,以右军中郎将庞煖为主将,若是燕王晏驾归天后便立刻发兵进入燕国境内,同时马上发出通传晓谕整个燕国,让燕国人明白寡人只是想要扶立公子轲,并非要趁人之危,明白了吗?”
第这一次出兵时候的名义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让燕国觉得赵军其实是来侵略燕国土地,杀死燕国的子民的话,那么这一场战争不但会遭到燕国人的群起反抗,更会让赵国在外交上变得非常被动。
当年的霸主齐国也想过吞并燕国,但最后却被弄得吃了一个大大的哑巴亏,赵丹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赵丹这一条条命令发下去,自然有相应的赵国大臣们应了下来,并且会在之后负责具体事项。
但是这还并不是这一次会议的结束。
因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赵丹看了繆贤一眼,对着繆贤说道:“繆卿,汝且介绍一下陶郡战场之中魏国的进展罢。”
繆贤开口说道:“根据最新的情报来看,信陵君率领两万魏国精锐对于陶郡的袭击已然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大半个陶郡已然落入了魏国的手中,只有陶邑一城尚在秦人手中。但是如今看来,陶邑的陷落应当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个消息一说出来,在场的赵国大臣们脸上的表情又开始变得不是那么的美丽了。
赵国和魏国之间虽然说名义上同出一源,大家平时什么三晋一家人之类的叫的好听的不得了,但是如果因此就以为赵国和魏国之间真的是什么国际兄弟关系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赵国和魏国的双边冲突,在整个战国时代都可以算得上是十分激烈的。
简单的说就是,邯郸和大梁城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在所有战国七雄的首都之中,邯郸和大梁城之间的相互距离是最近的,而且中间除了河流之外全是平原,根本无险可守。
只要赵丹愿意的话,那么赵国就能以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匹敌的速度,从邯郸出兵并且在几日之内兵临大梁城下。
反过来说,魏国也同样能够严重的威胁到赵国邯郸的安全。
只要魏国不站在赵国这一边,那么赵国任何一场战争都必须要小心翼翼不能够全力出击,不然魏国分分钟就偷袭赵国的都城邯郸。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种威胁,所以在魏国和赵国各自迁都到邯郸和大梁之后,两国的关系就开始从合作变成了对抗。
俗话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强大的霸主魏国当然不会允许身边有一个出现威胁到自己的赵国,围魏救赵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爆发的。
当然啦,如今风水轮流转,强大的变成了赵国,而弱小的变成了魏国。
既然当年魏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容忍身边的赵国变得强大起来,那么如今已经成为天下霸主的赵国,自然也不可能让魏国这个曾经的霸主通过攻占陶郡而获得再度复兴的机会。
想都不要想!
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豹的意见似乎很有建设性(第三更,三万推荐票加更)()
? 魏国的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其实也难。
整个事情的关键其实就在于一个人的身上。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魏国如今的相邦,信陵君魏无忌。
在这些魏国大臣们看来,只要解决了魏无忌,那么魏国自然就不会再构成任何的威胁。
毕竟除了魏无忌之外,魏国的确是没有哪怕是一个拿得出手的贤臣。
正是因为魏国在这百多年来,无论是国君也好臣子也罢统统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因此才会在战国这个大争之世惨烈的竞争之中败下阵来,沦为如今的二流国家。
对于这些东西,在场的赵国群臣每一个人都是心知肚明。
因此在这一次的议题正式开始讨论之后,魏无忌这个名字就成了重中之重。
赵国中尉李伯思索片刻,率先开口说道:“大王数日前派出小行人苏代前往大梁城,不知道苏代此去游说魏王圉,结果究竟如何?”
照理来说,苏代已经出发了好多天,如今应该早就已经抵达了大梁城,并且面见到魏王圉才对。
既然这样的话,这一次会面怎么样也应该出一个结果回报到邯郸城之中了。
回答李伯这个问题的人是繆贤:“根据回报,苏代在抵达了大梁城之中后一直居住在魏国馆驿,并未得到魏王圉的召见。”
赵国大臣们听到了这番话之后才总算是明白了过来。
敢情苏代弄了半天,根本没有得到面见魏王圉的机会呀。
这就有点尴尬了。
赵丹环视了在场的赵国大臣们一眼,沉声说道:“如今魏国局势显然并不符合寡人和赵国之利益,不知道诸卿可有何计策,为寡人解此烦忧?”
几名赵国重臣们在听到赵丹的问话之后,脸上的神情看上去显然都有些为难。
说实话,这件事情确实是有点棘手。
作为纵横家一代宗师苏秦的兄弟,又有了长平之战出使齐国借粮成功的辉煌功绩在前面摆着,赵国的大臣们其实一点都不怀疑苏代的游说水平。
但是问题在于,此时此刻的苏代根本就见不到魏王圉的人影呀。
如果连魏王圉都见不到的话,苏代就算是再能够舌灿莲花,再能颠倒黑白逆转乾坤,那又有什么作用呢?
龙台大殿之中一时间陷入了一阵沉默。
过了片刻之后,赵胜方才咳嗽一声,对着赵丹开口说道:“大王,臣在魏国之中一些旧识,不如臣去信于大梁,或能有所作用。”
赵丹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老实说,对于赵胜的这个办法,赵丹心中其实并没有抱多少希望。
毕竟不用想都知道,因为赵胜和魏无忌之间的关系,赵胜所认识的魏国大臣多半都是魏无忌这一派的。
既然是魏无忌这一派的魏国大臣,那么根本就不可能会在这种魏无忌大权在握的时候作出背叛魏无忌的举动,所以赵胜的行为基本上可以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就在这个时候,赵豹突然开口说道:“大王,臣有一计,不知道是否能为大王所用。”
赵豹说这话的时候,看上去颇为自信,显然还挺有把握的样子。
赵丹有些惊讶的看了赵豹一眼,对着赵豹说道:“平阳君尽管道来。”
赵豹微微一笑,如此这般,对着赵丹以及赵国在场的几名大臣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丹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意,但是越是听到后来眼睛就越亮,神情也变得越发的专注。
不仅仅是赵丹,就连在场的其他赵国大臣们同样如此。
等到赵豹终于将这主意说完之后,赵丹忍不住一拍大腿,赞道:“平阳君此计甚妙,深得寡人之心!寡人现在便如此修书一封,繆卿,汝务必要马上派人第一时间送到大梁城苏代的手中!”
必须要说的是,胡衣卫的效率那可真不是盖的,仅仅过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这封信就已经被送到了大梁城中,并很快到达了仍处在魏国的馆驿之中焦急不安的等待着魏王圉召见的苏代手中。
苏代仔细的看着手中的这封密信,一开始多少还有些漫不经心,但是渐渐的,苏代的一张老脸上皱纹就慢慢的展开了,露出了一丝笑容。
在阅读完这封信之后,苏代的心情是彻底的多云转晴了。
片刻之后,苏代大步走出房间,唤来了自己的随从们。
“且备马车,吾要外出一行。”
片刻之后,苏代的马车在随从们的护卫下,很快的驶出了他所居住的这座馆驿。
马车在大梁城之中七绕八拐,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来到了一处占地极广、看上去颇为豪气的宅邸面前。
这座宅邸雕梁画栋朱漆红墙,门口更有几名威风凛凛的护卫站岗,护卫们一个个神情倨傲,身形挺得笔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毫无疑问都是一座属于大人物的宅邸,而且这个大人物还一定是属于魏国顶层的那一种。
护卫们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苏代的这辆马车,也注意到了马车上那赵国的标志。
但奇怪的是,这些护卫们对于苏代这辆有着赵国标志的马车看上去并没有多少好感,反而在脸上露出了十分明显不过的敌意。
很显然,这座府邸的主人和赵国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对路。
在马车停稳了之后,苏代施施然的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信步来到了府邸的大门处,对着面前的这些如临大敌的护卫们拱手笑道:“劳烦通传一声,赵国使者苏代来访。”
护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由一名看上去应该是护卫头子的人对着苏代拱手道:“使者请稍后,容某进去通禀一番。”
苏代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说道:“对了,还请告诉段卿,此次代所以来访,乃是为了段卿之荣华富贵,段卿自可思之。”
没错,这一次苏代前来拜访的其实并不是别人,而是一直以来都以“段秦子”“跪秦子”等等外号而著称的魏国大臣,曾经贵为魏王圉面前最红人的——段干子。
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苏代(第四更)()
? 很显然,这一次苏代的突然来访,完全出乎了段干子意料之外。
毕竟段干子一直以来都是魏国之中有名的亲秦派,和赵国素来都是对头。
不过意外归意外,段干子还是摆出了足够的礼数,将苏代迎接到了客厅之中。
苏代看了一眼段干子,随后笑道:“段卿如今之风采,似乎不如昔日啊。”
段干子听了这句话之后,枯瘦的脸颊就是一阵抽动,三角眼上的眉毛更是一阵颤动,最后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
这既是一句挖苦,也是一句事实。
自从魏无忌归来之后,段干子的日子就是一天比一天要更加的难过了。
而在高基因为刺杀魏王圉而被诛杀之后,段干子更是瞬间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高基被杀代表着魏国政坛之中的亲秦派彻底的失势,段干子作为亲秦派的首脑人物,自然也是遭受打击最重的那一个。
在魏王圉的支持下彻底的掌控了大权的魏国相邦魏无忌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将段干子给直接踢出局,并且一点也不客气的剥夺了段干子的一切权力,让段干子彻底成为了魏国政局的边缘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段干子的脸色要是能好那就真的有鬼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毫无疑问便是苏代的老板,赵国如今的国君赵丹!
正是因为在赵丹的授意以及大力推动下,原本已经沦为叛贼不得不逃到赵国寻求庇护的信陵君魏无忌才能够得以回归魏国并且出任相邦这样的一个重要职位,连锁反应之下最终导致了段干子的失势。
如果不是魏无忌的回归,现在高基也不会死,段干子也肯定仍旧是魏王圉麾下的头号亲信宠臣。
更加让段干子为之恐惧的是,在失去了魏王圉的信任和庇护之后,段干子所面临的威胁可能还不仅仅是失去权力而已。
从一些还有点昔日交情的魏国大臣们的口风里段干子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风声,似乎魏无忌已经打算开始要对亲秦派,或者说是“反魏无忌派”的人动手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段干子这个魏无忌的头号政敌距离死期恐怕就是不远了。
为了这件事情,最近段干子可以说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天天提心吊胆的,就怕什么时候突然有一队魏国的精锐宫廷卫士上门,直接给自己来一个抄家砍头套餐。
在这样的情况下,段干子瘦下来是正常的,不瘦才是怪事呢。
这些七七八八的烦心事叠加在一起,让原本就长得不咋地的段干子如今精瘦精瘦的,看上去就好像一只猴子似的。
如果不是因为苏代的那句话,段干子甚至连苏代的面都懒得见。
所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段干子的礼数的确是摆的很足了,但是双方各自落座之后,段干子就不再啰嗦直接进入正题。
“大夫可是专为戏弄吾而来?”
苏代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十分肯定的摇了摇头,道:“段卿多虑也,代命人转告段卿之言,句句属实!”
段干子看着苏代,神情之中半信半疑。
谁都知道段干子和赵国所支持的魏无忌之间乃是敌对的关系,苏代作为赵国的使者,不趁着段干子落魄的时候来一个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居然还要来挽救段干子的荣华富贵?
这种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桥段,实在是让人有点难相信啊。
苏代看着段干子这副模样,嘴角微微一勾,想起了自家大王在信中所说的一句话,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
一个人在最落魄的时候,也是最容易上钩的时候啊。
是时候放饵了。
苏代咳嗽一声,不急不忙的开口了。
“以段卿之见,这赵魏两国之间,可有和谐相处之可能否?”
这个问题让段干子忍不住犹豫了一下,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想来当是有的。”
苏代笑了起来:“段卿何必自欺欺人?魏赵虽为三晋,但自来相互敌视征伐,早已非是什么值得惊奇之事矣。魏强而必定欲削弱赵国,赵强则必不能使魏国再次崛起,此非杜撰,乃是不折不扣之事实也。”
段干子脸色微微一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选择沉默不语。
虽然说一直被政敌们所痛骂和斥责,但是如果段干子连这么一点眼光都没有的话,那么他也不可能一度成为魏国的核心领导层之一。
正是因为段干子有足够的眼光和箭矢,所以他才知道苏代所说的这些,确实是真的。
看着一直盯着自己微笑不语的苏代,段干子过了半晌之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大夫所说之事,似乎和吾并无关联。”
段干子话音一落,苏代的脸上就再一次的露出了那种让段干子看得牙痒痒、恨不得上去抽苏代一个耳光的笑容。
苏代道:“段卿此言差矣!以代之见,这赵魏之事不但和段卿有关,更是和段卿复起重得魏王信任,重获荣华富贵一事有着莫大的关联!”
段干子被苏代这话说得一愣一愣的,满脸都是“你小子就特么吹吧”的表情。
苏代看出了段干子的疑惑,十分耐心的继续解释道:“以段卿之见,若是信陵君攻下陶郡,可令魏国复强于诸侯否?”
段干子想了想,道:“若是魏得陶郡,虽不如秦、赵两国,但比齐、楚之流,或能胜之。复强于诸侯之事,并非没有希望。”
也就是说,段干子觉得魏国在收回陶郡之后能够排到战国七雄之中第三的位置。
考虑到前两名秦国和赵国都是霸主级的国家,那么第三的魏国其实距离霸主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苏代点头赞道:“是极!若如此,魏国则必成赵国之患也,以段卿之见,吾王是否会对此无动于衷?”
直到这个时候,段干子才终于恍然大悟。
这位魏国曾经的重臣用力的一拍大腿,一双三角眼之中突然射出了精光,就连说话的声调也不由自主的高了三分:“以大夫眼下之意,赵王莫非是想要对那魏无忌动手了?”
看着段干子的这个表现,苏代满意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