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看来有必要出去跑一趟,把仓库里的这些东西洗白了拿出来。
然后还得想办法弄点粮食。
念头转到这里,想到了马二,这家伙消息灵通,应该有点用吧。
“马二!”今天虽然没什么大餐,不过马二还是神奇地出现了,志文刚才心情不好,一直没搭理他。
PS:简单地算个账,不然总有人觉得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怎么不这样,怎么不那样,用数据说话。
第97章 找粮去()
“来了,小志。”马二乐呵呵地从旁边一堆人中走过来,今天虽然没什么大菜,不过也吃饱了。
“附近有没有县城?大点的镇子、村子也行。”志文问道。
“有啊,”马二回答,“离此不远,有个什么。。。延州县的县城。”
“小志!”小捷声音高了点,脸色变了。
“嗯?”志文看到小捷的脸色,知道他想岔了,志文刚说粮食没问题,转头就打听附近的县城,小捷以为志文想带人破城劫粮呢。
真这样做就相当于扯旗造反了,志文还没有这个想法。
一个是为了治病救人犯不上造反,另一个是,志文对汉家的最后一个王朝…大明,抱有一定的敬意。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就算是以志文的历史水平,也是听说过的,算得上大明的写照。
志文多少知道,大明亡于流寇和建奴,往往是按下了这边的葫芦,那边的瓢又漂起来了,疲于奔命,最终被拖垮。
他从内心里不想成为建奴的帮凶,尽管这个帝国已经腐朽不堪,但他不想给大明伤痕累累的身体上再补一刀。
再说了,现在志文估计也没有那种登高一呼,从者云集的威望,哪里找那么多人去。
“别乱想,小捷。”志文连忙打断了小捷的胡思乱想,“就是想去那些已经跑了的大户人家看看,有没有什么密室之类的,会不会藏着粮食。”
找密室当然是借口,其实志文的想法是,主动找官府和士绅的麻烦显然不可取,不过,要是找那些流寇的麻烦呢?特别是才打劫完官府和土豪的流寇,所获颇丰,从这些人嘴里虎口夺食,黑吃黑,应该没事儿吧。
要不,先给小捷打个预防针?估计他应该不会反对吧。
“咳。。。”,志文重重咳了一声,“小捷,要是匪徒手里有粮,咱们要不要抢过来?”
“哦!”小捷听了志文的前一句话,明显松了口气,志文要是真有那种想法,他可是不会赞同的。
待他听完志文的后一句,很诧异地反问志文,“怎么不抢,留着给他们作恶么?”
这就好啊!
“你想找粮?”马二在旁边听他俩说完,摇摇头,“希望不大,前两天好像有饥民破了这座城,有什么粮食估计也被他们搬走了。”
“能捡点漏就行,”志文笑笑,并不在意是否真能找到粮食,他的目的,是以此为借口,把系统仓库里的高粱小麦,甚至是山药弄出来洗白。
随便找个密室,哪怕是空的,志文也能把它弄满,反正就是运气好,别人也无话可说。
然后再找些车马,装点东西拉回来糊弄一下,把戏份演足,大头当然还是放回系统。
这样来回一趟,高粱和小麦就能正大光明地拿出来了,还是值得的。
。。。。。。
“孙伯,我们走了,这里就拜托你了。”志文郑重其事地向孙大夫告别。
他身后是囡囡、妞妞和小英娘一家三口,其中小捷和小英娘分别持着一杆长枪,其他人则是白蜡杆。
远处候着马二,他是带路党,志文他们不认识路。
这是昨晚商量好的。
志文带几个人就此出发,延黄河边走上一段路后,转入岔道,去已被饥民袭破的延州县城,捡漏找点粮食。
剩下的人则缓缓前行,初步约定三天后,在岔道口彼此等候。
小捷心细,志文本打算让他留下来的,不料他死活不肯,说既然是去捡漏找粮的,那他好歹在张府呆过,豪门大院里的猫腻比志文清楚,肯定要比志文更容易找到粮食。
带上小英娘,考虑的是路上万一要跟人打交道方便些,都是小孩未免有些奇怪和显眼,虽然小捷身高已经很接近成年人了,不过面相还是嫩。
三个丫头志文不太放心,特别是囡囡,就一并带走,再说除了志文、小英娘和小捷能镇住她们仨,其他人还真管不住她们。
四杆长枪,除了小捷和小英娘各持一杆外,给了大柱一杆,最后剩下的一杆,在看了李大绶的演练后,志文做主,力排众议,给了大绶,而不是已经跟了他们一段时间的小林。
大绶头天被抬下山还不能走路,吃了一顿,睡了一觉后,第二天早上就能生龙活虎地演练枪技,别的不说,光凭这强悍的体质,这逆天的恢复能力,就让人刮目相看。
更别提那令人眼前一亮的枪技,有板有眼,进退之间颇有章法,看来的确是下了多年苦功的,远非半路出家的小林可比。
志文估计,真的放对的话,能和大柱或者小捷打个平手,看来当初他失手被擒,是有原因的。
要么是饿得脱力了,要么是寡不敌众。
小林他们就只能拿根白蜡杆了。
孙大夫年纪够大,阅历丰富,威望也够,自然成了剩下这档人的领头羊。
“大柱,过夜的时候多加小心。”志文又吩咐大柱。
“放心,我们这儿有四个'大'呢。”大柱乐呵呵地答应。
“保护好孙伯和八千。”这两父子是宝贝,可不能有什么三长两短。
大柱点点头,大绶和小林则郑重其事地回答:“是,志哥。”
该交待的都交待完了,志文也不再留恋,转身带着人走了。
“小志,大柱他们的粮食够吗?”小捷问道。
“放心,我给他们留了足够吃十天的口粮。”
再多留点反而会成为累赘。
声音随着脚步声,渐行渐远。
。。。。。。
“马二,县城还有多远?这太阳眼看要落山了。”志文一行人迎着夕阳,在路上跋涉。
一路走来,路上行人稀少,和黄河边官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能是靠近晋西,逃难之人走得早,也可能前几天县城被饥民所破,人都集中到县城去了。
“县城啊?”马二抬头看看天色,“看这日头,今天怕是到不了了。”
“不过前面有个大点儿的村子,好像叫什么高家坪,应该快到了,咱们今晚可以在那儿歇脚。”马二补充道。
志文稍微松了口气,荒山野岭的,要是只有他们这几个人野营的话,晚上值夜压力很大,始终人少了点,容易疏漏,值夜时间长了也影响休息。
“那村子里还有人吗?”听马二的口气,似乎不像是已经废弃的村子。
“外姓人都走光了,只剩姓高的了。”马二开始介绍情况,“现如今高家人都在一个坞堡里住着,不过我们可以在坞堡外找间废弃的房子,只要不进坞堡,他们一般是不会管的。”
第98章 目击()
说话间,又走出去一段路。
“快到了。”马二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地貌,用手指了指前方,“绕过那座山就是了。”
“不对劲儿。”志文耳力非凡,伸手拦住了正欲沿着大路绕山而行的众人,“上山,手脚轻巧些,别弄出太大的声响。”
他分明听到了隐隐的喊杀声和撞击声,从山那头传过来。
眼前的场景看上去应该和年初老家村里的村民向秀才老爷借粮的情形差不多,志文他们当时虽然没有亲眼见识过,不过想来应该就是如此。
只不过规模大了不少,几百个借粮的人变成了几千人,秀才老爷家单独的庄园,也变成了被砖墙围起来的大半个村子。
这是志文他们爬上山后,在山顶看到的山脚情形。
马二口中的坞堡,不过是用砖块,把村子里大半房屋的空隙垒了起来,宽阔处又建了道大门,即便如此,防御力也比秀才老爷家的庄园好多了。
再加上全村高姓之人应该都进了坞堡,人数上也比当时秀才老爷家的庄园里多多了,几百人是有的,看上去倒也有一战之力。
“这些人不会就是前些天破了县城的流民吧?”小捷低声地问马二。
“应该就是吧,这么多人。”马二也不太确定,离得还远,他看不太真切。
进攻一方乱糟糟的,十几个人扛着根不知从哪儿砍来的树干,前前后后不停地撞击着大门,大门后被庄里的人乱七八糟地放了些桌柜、石滚子档着,一时倒不虞被撞开。
剩下的人显得无所事事,只能用谩骂来助威。
偶有几个想要翻墙的,不过墙修得不矮,实在不好爬,很快就被墙头上的人用石块击退。
志文撇了撇嘴。
“就这能耐?县城他们是怎么破的?”小捷也不屑地说出了志文心中的想法。
“听说是有内应。”马二回答。
怪不得,不然就这水平,怎么可能打得下县城。
防守一方也好不到哪儿去。
墙上能站的人不多,大部分人能做的,除了也用谩骂还以颜色外,就是用石头击退对方意图翻墙的人。
倒有两三个人手持弓箭,稀稀拉拉地向墙外漫射,只是撞门的那群人有人手持拆来的门板,对他们没有多大威胁。
射其他地方吧,倒是有些成果,不过对阻滞对方的进攻,实在没有什么影响。
志文敏锐地观察到,在流民的后方,有十辆左右的马车,车上摞着鼓鼓囊囊的麻袋,想来应该就是袭破县城后劫掠的粮食了。
周围或站或坐着几十个精壮汉子,人人腰间跨刀,将近一半的人身旁还有匹马,看来这些人就是流民的主力,其他人不过是炮灰而已。
“知道他们的底细吗?马二。”志文问马二,先把这些流民的底细摸一下。
“首领听说叫王二,是不是真名就不清楚了。”别说,马二在打探消息这方面还真有一套,“不过他不喜欢别人叫他王二,手下人都称他为‘过天星’。”
这名字。。。,似乎有点印象,志文努力回忆,对了,那是逃难前了,还在县城的时候,听那些巡街的衙役说的。
这样看来,这货造反有年限了啊,不过在后世似乎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和外号,出头的椽子先烂啊,估计很早就玩完儿了吧。
这时,眼见天色已晚,那群精壮汉子看上去似乎失去了耐心,看来是不想夜战,更不想拖到第二天。
几个人聚在一起似乎商量了一会儿,然后其中一人一声呼喝,一群人抱着大小不一的柴草,从后方向坞堡的大门而去。
志文暗自点头,这才是真正的大招,直接一把火把大门烧了,堡内之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的了。
堡内的人急了,显然也看出了流民的意图,围墙上又涌上了一些人,直到实在站不下了方才作罢。
“嗖嗖”的弓箭声密集了一些,墙外流民不时有人被射倒,发出惨哼,不过抱柴草的人数太多,倒下那么几个人实在是没什么影响。
抱着树干撞门的人退开,很快,大门前就堆起了高高的柴草,一缕白烟由小到大,然后又由浓转淡,明黄色的大火熊熊地燃了起来。
没悬念了,一旦大门被烧毁,人数上的巨大悬殊,注定了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随着大门的轰然倒塌,流民中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墙外的精壮汉子们开始驱赶炮灰们向还在燃烧的大门发起冲锋,看上去一副驾轻就熟的模样。
不过其实不用他们驱赶,炮灰们自己就已经疯狂了,不要命地纷纷向大门涌去,攻破这样一个坞堡,意味着又能填饱几顿肚子,谁都唯恐自己落后。
堡内的人已经在大门后严阵以待了,围墙上的人也陆续撤下,只不过和墙外的人一比,就显得少了。
“哄!”志文他们在山上看见双方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远远的,也能看见鲜血四溅,不时还有残肢飞舞。
堡内之人有刀,有枪,有棍,而这群蜂拥而去的炮灰们多用锄头,或许是兵器的便利,堡内的人初时占了些上风,死伤的数量明显要少。
不过随着炮灰们持续不断地涌入墙内,接战面积不断扩大,堡内之人抵敌不住,战线开始不住地后退,人数上的差异终究是个巨大的劣势。
随着战线的后移,被烧毁的大门口人群不再那么密集,开始出现了空档。
这时响起了“嘚嘚”的马蹄声,堡外那群一直旁观的精壮汉子终于出动了。
有马的纷纷上了马,迈着小碎步,向着大门冲去。
没马的拔出腰刀,也跟着马队去了,粮车周围只留了十多个人看守着。
这群人速度逐渐加快,经过大门时也未减速,几个流民被马撞倒,被随后的马蹄和人的大脚丫子踩过,鲜血从口鼻中涌出,眼见是不活了。
他们在经过双方交战的地方也丝毫未做停留,反而绕过战线,向堡内深处扑去了,消失在一座座的房子里。
志文一行本以为他们是去帮忙,将抵抗者彻底击溃的,没想到。。。。。。
“嘿嘿,这就是盛传的义薄云天的‘过天星'啊!”,马二突然一阵冷笑。
片刻后,村内深处有房子开始燃起大火,哭喊声响起,流民主力三三两两地从房内出来,刀上带着血迹,扛着或大或小的麻袋,有的身后还拖着女人。
原来他们是忙着抢粮抢女人去了。
PS:作为明末首义的王二,一直查不到他的浑号,就擅自给他安了个“过天星”,该浑号实为十三家之一的惠登相,不过明末义军头领往往几人共用一个浑号,大家勿怪。
第99章 智退过天星(1)()
还在大门口与流民炮灰们打斗的堡内众人,听得身后惨叫连天,担心自己家里人的安危,终于没了抵抗之心。
开始只是一两个人后撤,渐渐的越来越多,整个队伍很快就轰然四散。
他们身后的流民大军,犹如洪水一般,紧随其后,瞬间就淹没了整个坞堡。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四处冲天的火光,将房子的倒影和纷乱的人影映得乱晃,显得狰狞万分。
志文一行悄无声息地躲在山上草丛里,囡囡、小英和妞妞三个丫头骇得面色青白,双唇紧闭。
她们虽然都经历过年前那场抢粮大战,此后也见过鲜血,抬过尸体,但规模和今晚的一比,都是小儿科,也没有亲眼目睹过如此惨象。
剩下的人,包括志文,也久久没有出声,此时已是傍晚,本是吃饭的时候,但大家显然都暂时没了这个心思。
现在志文觉得,出发前从流寇手中抢粮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虽然这些人战力不咋的,可他们人多啊。
要想虎口夺食,还得好好计较计较。
良久,志文突然想起了什么,低头看看脚下的这座山以及山下的村子,确认了下方向,开口问道:
“马二,这里的县城是在南边,对吧?”
“是啊,小志,怎么了?”
“这过天星破了县城,今晚又破了高家坪,他们行进的线路看来是北上啊,要是继续往北走的话。。。。。。”志文话未说完,小捷和小英娘的脸色就变了。
高家坪背靠他们脚下这座山,坐北向南,大门也是朝南开的。
过天星一伙从县城而来,由南向北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