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求生记-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新的消息,还请汗阿玛过目。”豪格呈上信笺。

    “不用了,你直接说吧,什么事儿?”

    “明国蓟辽总督孙承宗,令总兵祖大寿出锦州,在大凌河筑城。”豪格答道。

    黄台吉微微皱眉,“就这事儿?”

    此事上个月就有南边投诚的汉人向他禀报过,不过那会儿他忙于设六部,察看新筑就的大炮,又觉得筑城非一日之功,就没太放在心上。

    此时豪格又说起此事,那定然是有值得重视之处了。

    “正是,阿玛。”豪格点头道,“我派兵马探查过,大凌河城墙已毕,只差墙垛、角楼和炮台就可完工了。”

    “这么快?”黄台吉惊问。

    “阿玛莫非忘了,之前袁崇焕督抚辽东时,就几次三番想要在大凌河建城,虽然一直未能得逞,但地基是打好了的,是以此次筑城也就快得多。”

    明金双方曾经在大凌河反复拉锯,一方搞建筑,一方搞拆迁,拆迁的更强势一些,却不够专业,只把城墙扒掉就算完事儿,至于地基却是顾不上,也没能力顾。

    在毛文龙被杀之前,后金不敢远途绕道蒙古入关,若想兵临山海关,甚至打进关内,这些坞堡城池,得一个个去啃,用人命填。

    偏偏他们长于野战拙于攻城,是以不愿见到明国新建城池,一经发现,势必想方设法毁去,大凌河就是双方曾经不停交锋过的地方。

    不过自崇祯二年从蒙古破关进入中原之后,明军消停了好长一段时间,黄台吉也因为另有入关之法,而对明军修建城池一事有些轻忽,这才让祖大寿钻了空子,居然将大凌河城建得差不多了。

    说实话,黄台吉现如今对明军这种修建乌龟壳的战法已经不太看得上眼,一个个又不敢出城野战,就是把坞堡修到盛京城下又能如何,就凭这些人的胆量和战力,丝毫不会对大金造成什么影响。

    当然了,真让明军将坞堡城池修到盛京是不可能的,面子上过不去,其他人也会对他这个大汗有看法。

    对了,这些明军修建城池坞堡的同时,最喜种地,美其名曰以战养战,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便宜了他们大金,就不知这次大凌河周边情况如何呢?

    想到这里,黄台吉问道,“豪格,那大凌河周围他们有没有种地?”

    “有啊,”豪格点头道,“种的还不少,看样子是想趁我们不备,修好大凌河之后,再屯一批粮,好长期龟缩罢。”

    “不然,”黄台吉道,“军粮他们应该是早准备好的,地上种的这些,不过是聊胜于无,如果我们不要,他们就算是白捡了。”

    “那。。。阿玛,这大凌河。。。?”豪格问道。

    “打!”黄台吉瞬间就做了决定。

    与北上清剿阿敏相比,打大凌河能有粮食,能解燃眉之急,自然更划算,而且与绕道蒙古入关相比,跑的不算远,东江和阿敏再怎么作妖,也不用过于担忧。

    大凌河周边的粮食虽然不会太多,但再往南,还有锦州、宁远等地,周围都种着地,只要派兵领着尼堪们走上一圈,就能把地里的粮食收了,轻松至极,何乐不为。

    自黄台吉登上汗位以来,一改老奴对辽东汉人的凶恶行径,他知道建州女真人丁稀少,要想打出辽东,甚至问鼎天下,非得让汉人、蒙人归心不可。

    是以采用怀柔手段,其中一条,就是对山海关外野地里明人种的粮食,不再如以往那般,抢收抢割得一粒麦子都不剩,一开始是好歹留些在地里,自前年在关内大发横财之后,更是很少去抢了,因此得了不少的民心。

    不过眼下自身难保,黄台吉也就顾不得这许多了,趁着粮食还未成熟早早发兵,不让一颗一粒流入明人之手,争取把这些粮食全部收入囊中,缺粮的危机必将大大缓解。

    正好大炮刚刚筑好,可以用它们来试试攻城的威力,要是明人不经打,战事早早结束,说不定还可以挥军入关,再发一笔横财呢,黄台吉美滋滋地想着。

    “阿玛,阿玛!”豪格将想得正美的黄台吉唤醒,“要出兵南朝了?”脸上满是兴奋之情。

    “咋咋呼呼得作甚?”黄台吉有些不高兴,“没听我刚才说么?打!而且越快越好。”

    他有些等不及,眼下已是六月,最多一个月之内,小麦等粮食就可以收获了,可不能让明军占了便宜,黄台吉俨然已经把这些粮食看作自己的了。

    “传我口令,各旗旗主、大小贝勒、贝子们,明日一早,到大殿议事。”黄台吉清清嗓子道。

    豪格应了一声,兴奋地转身欲走,又被黄台吉喊住了。

    “着什么急,还有,立即遣使,快马赶到到蒙古左中翼各部,让他们率军参战,务必在半个月之内抵达大凌河左近。”黄台吉现今汗权大增,让蒙人军马助战一事,已经不愿耽误时间,等到廷议之后再去做了。

    “阿玛,你不是嫌弃他们目无军纪,只会打顺风仗么?”豪格有些不解,上次关内劫掠回来之后,黄台吉私下发了一通火,就是被这些蒙人给气的。

第569章 无过即功() 
    “嗯,这些家伙虽然不堪大用,不过打探下消息,当当炮灰,还是可以的,休得呱噪,快去办事。”黄台吉喝道,蒙人既然是附庸,就得做好附庸的份内之事,什么事儿都不做,还收服他们干嘛。

    “是,阿玛,孩儿告退。”豪格兴奋地就要告辞退下。

    “等会儿。”黄台吉又喊住豪格,“我意欲让你留守后方,你意下如何?”

    “什么?”留守后方意味着抢不到什么东西,意味着立不下多少功劳,这让好战的豪格有些不乐意。

    黄台吉知道这长子的性子,当下安慰道,“粮食珠宝你不用担心,阿玛不会少了你的,至于功劳么,只要你有本事,也不会少。”

    “留守后方还能有什么功劳。”豪格嘟囔道。

    “听清楚了。”黄台吉正色道,“我让你留守的是后方,可不单是盛京,明日廷议过后,你即刻率军北上,给我把岳托替换回来。”

    “哦,原来阿玛是想让我去对付阿敏。”

    “没错,岳托是代善之子,我率军征战明国,怎会放心让他留下,还是你去让我心安。”黄台吉道。

    “行,阿玛,我听你的。”豪格这下开心了,东西有他阿玛分给他,至于军功嘛,在北边干得好也不见得会少。

    不过接下来黄台吉就给他泼了盆冷水,“记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阿玛,你这是要我当缩头乌龟么?”豪格又不乐意了。

    黄台吉冷笑道,“缩头乌龟?你若真能当好缩头乌龟我就放心了。你自觉行军打仗的本事比起阿敏如何?”

    “这。。。”豪格稍稍犹豫了下,痛快承认,“多有不如,不过我人多他人少,真撞上了,未必怕了他。”

    这段时日他们都看出来了,阿敏全是骚扰,从未与岳托正面对决过,断定其麾下兵马不会超过三千。

    “阿敏这厮是不会和你正面对决的。”黄台吉摇头道,“你看岳托,就被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战术弄得焦头烂额,这么久了,连根毛都没有捞到,换了你,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豪格想要反驳,可仔细一想,发觉自己的确没什么好办法,讷讷地闭了嘴。

    “让你留守后方,是为了让我安心南征,别让阿敏搞出什么大事就好,无过即是大功。”黄台吉告诫道,“等南下有了粮草之后,我再亲率大军北上,那个时候,自会要阿敏好看。”

    “知道了,阿玛。”豪格没精打采地回道,“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么?”

    黄台吉想了想,“这样好了,为了不让阿敏各个击破,让我女真子民白白断送性命,你到了北地之后,干脆将那些零散牛录全部迁到赫图阿拉安顿。”

    “老城就那么点地方,容不下这么多人罢。”豪格道,“再说这么大动周章的,值得么,阿玛?”

    “你傻啊。”黄台吉狠狠地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城里住不下不会在城外搭营帐么,只要能少死些女真子民就是值得的,

    再说,将人全部聚在一起另有好处,阿敏一无所获之下,若是忍不住到赫图阿拉找麻烦,不正好能一决雌雄么,省得咱们还要到处找他。”

    “阿玛英明。”豪格心悦诚服,他历来只会直来直去地打硬仗,像这种弯弯绕,他还真是不会。

    大明崇祯四年六月中旬,在盛京的一次廷议之后,黄台吉传檄后金各旗,并归附的蒙古各部,各率本部军兵,往征大明正在修建的大凌河城。

    六月二十七日,黄台吉诏命其长子,早已北上的贝勒豪格留守盛京并赫图阿拉后,自率大军出盛京,向西南进发,第二天渡过辽河,拉开了大凌河之战的序幕。

    自此,以范氏为首的八家粮商被灭的后果开始显现出来了,由于粮食的短缺,黄台吉比历史上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进攻大凌河,并且等不及蒙古仆从军集齐,就开拔上路。

    当然了,由于大明财政比历史上要好那么一点点,大凌河城的修建快了不少,在黄台吉起兵之时,墙垛和角楼已然完工,等七月六日金军汇于大凌河城下之时,炮台也建成了。

    唯一遗憾的,是城外粮食尚未成熟,这一开打,必将旷日持久,只能白白便宜这些鞑子了。

    。。。。。。

    天空白云朵朵,白云下绿草如茵,如茵的绿草中,有大片被翻开的土地,其间人影幢幢,这里是达林台部的一块红薯田地。

    即便在达林台附近,红薯土豆也能一年两种,时值六月下旬,正是收获的季节。

    一匹快马自达林台汗庭的方向飞驰而来,马上坐着的,是达林台部知名勇士,兼副治安官孟根。

    “郑公子,郑公子何在?”孟根的声音在草原上的地头田间回荡。

    涿鹿山一众人等北上草原,在达林台部安顿下来之后,志文也带着佣兵们从额仁卓尔湖回来了。

    既然要大干,自然先是派人将洗羊毛的那些人送到卓尔湖,随后洗羊毛、纺毛线、织毛衣,各自按其分工忙碌起来。

    让毛布出场也是志文的主意,他觉得火候已然差不多了,这可忙坏了小英娘,开始挑人教导。

    不过草原上地势开阔,景色优美,让人不知不觉就心胸开阔了,在达林台甚至连语言障碍都没有,让初临塞外的涿鹿山诸人虽然忙累,但却异常开心。

    进入六月,诸项事务基本上了轨道,总算有了些空闲,适逢红薯土豆收获,大伙儿干脆出了汗庭,找了块田地帮忙,休息娱乐劳动几不误,其乐融融。

    “是孟根啊,我在这儿!”志文听到有人喊他,直起腰大声回应。

    “郑公子,总算找到你了。”孟根策马来到志文身旁,“快快上马,随我回汗庭见大汗。”

    自林远当上首领之后,孟根就不再称其为思勤了,而是一本正经地呼为可汗,尽管林远说过他,这么小的部落,叫可汗实在不妥,这小子始终不曾改口,不过以达林台现如今的规模,叫林远为可汗,倒也名副其实了。

第570章 天使来了() 
    “什么事儿,这么着急?”志文问道,“来来来,先擦把汗,喝口水再说。”

    “大事儿,急事儿,郑公子,来不及了,”孟根摇摇头,“你还是赶紧随我去见大汗罢。”

    志文知道孟根是个实在人,见他这模样,知道真出了大事,遂同囡囡小英娘他们打了个招呼,牵过在一旁啃食青草的大白,朝汗庭飞奔而去。

    “小志,怎么办?”来到汗帐外,汤和志正急得转圈,见到志文就像见到救星一般,达林台部才开始收羊毛的时候,他大部分时间呆在苏尼特左右两旗,不过事情做顺之后,林远就把他调回来帮忙了。

    “别急,汤大哥,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儿?”志文瞥了一眼汗帐,里面隐约有喧哗声。

    “天使来了,小志。”汤和志用衣袖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天使?长着翅膀的鸟人?这是志文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不过随即想通了,汤和志口中的天使,应该是朝廷派来的使者。

    “大明派人来了?”志文问道,涿鹿商社这半年来虽说发展的有些快,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很低调的,主要人物即便出塞,也是以到草原办事的名头出来的,涿鹿山仍然有不少人种地织毛衣,耿如杞与贺文瑞都未起过疑心,这大明朝廷长能耐了?而且还有胆量派人到草原来?

    “不是大明,是金国。”汤和志道。

    志文这才恍然,达林台部名义上仍是苏尼特左旗的附庸,而苏尼特部早归附了后金,后金派使者前来,汤和志称其为天使就说得过去了。

    “那这金国使者前来,所为何事?”志文问道。

    “金国可汗黄台吉传檄,号令我等出兵,共同征伐明国。”汤和志道,显然有些不情愿,还带着点忧虑。

    果然来了,志文之前一直有些担心这事儿,不过林远告诉过他,以往苏尼特自己就能把兵员占满了,以达林台这种不上台面的小部落,其实是不太容易被看上的,毕竟多些人加入,就多些人分功劳和财物。

    若真想露脸,还得巴结一下左旗台吉,或是其子唐吉思,才有可能分一杯羹。

    林远这么一说,把志文的担忧打消了,没想到还是找上门来了,看来树大就是能招风啊。

    “林大哥在里面应付他们么?”志文冲汗帐怒了努嘴。

    “没错,真是为难林兄了。”汤和志道。

    “林大哥和你们都不愿意出兵,对吧?”志文问道。

    “没错,达林台以前就没有参与过这种事儿,我等本就是汉人,更不会对故国动刀兵了,再说了,现如今达林台日子这么好过,谁愿意苦哈哈地跟着他们去抢东西。”

    汤和志的话里,心怀故国是汉人的心声,即便在大明境内他们过得并不如意,甚至还颇受欺压,但也不愿挥刀相向,与蛮夷一道抢掠自己的同胞。

    不愿苦哈哈地去抢东西,则是蒙人们的想法了,现如今达林台算得上富足,抢来的那些东西他们还真看不上眼,也不愿跑去受人驱使。

    “我明白了,”志文道,“不愿去,却又不得不去,金国使者还难对付,是不是?”

    “没错。”汤和志愤愤不平地说道,“这些家伙趾高气扬,说什么以往达林台部弱小也就罢了,如今既然拥众甚多,至少得出兵三千才行,还说什么咱们部落如此富足,却不通报他们金国,有隐匿不报的罪过,需得拿银子赎罪才成,小志,你快出出主意,咱们该如何是好。”

    志文一听就明白了,多半是这些使者想要借着出使机会敲笔竹杠,在建州女真入主中原前,对付蒙古多是怀柔之策,拉拢为主,打击为辅,接受他们册封的各部台吉,都会得到他们多少不等的赏赐,没听说过还要蒙古各部进贡的。

    这使者定然是见了达林台部的富庶而眼红,又欺林远年少,想捞笔好处。

    “不用担心,汤大哥。”志文笑着劝慰,“这是咱们的地盘,还能让他们给欺负了,你先进汗帐,把林大哥换出来,我听听他的想法再说。”

    汤和志刚走了两步,志文又叮嘱道,“等会儿汗帐不论发生什么事儿,不用惊慌,全力配合就是。”

    不一会儿,林远皱着眉头从汗帐出来了,“小志,这可如何是好,要不。。。”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林丹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