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人才悻悻而退。
志文不得已,饭都不在厨房做了,只能自己辛苦点,在加工坊弄好后拿出来给大家吃,就怕做饭的香味把人给引来。
严令禁止其他人出门,志文自己也只能在夜间翻墙出去溜溜弯,打探下消息。
不过应该是之前抢张府走了一批人,下大雪又冻死了些,还有卖了自家儿女拿着抢粮回乡的,所以难民数量没有原来那么多了。
而且官府还有些威慑力,衙役和守城门的几个兵丁虽然东奔西跑地到处当救火队员,但是有街坊组织的巡逻队的帮助,还是基本镇住了场面,没有发生大乱子。
志文现在虽然对自己的武力值很有自信,可毕竟年岁还小,好汉还架不住狼多呢。
既不可能带着大家一起回村,可把他们留在城里就更让人不放心了,都是一点自保能力没有的妇孺。
等开春吧,志文叹口气,到时候起码他们跑得快点,路也比现在要好走些,只是原本打算尽早离开这里的,又走不成了。
囡囡对于志文的决定自然是无条件服从的,认认真真地带着其他人跑步。
没几天小英娘闲不住了,以前不论是在村里还是在张家帮工,成天从早忙到晚的,可现在除了跑步连饭都不用做,在给一众小孩补好那些破衣服后,又让志文弄了些布料来,她要给大家做衣服。
不知不觉中,腊月底了,马上又要过年了。
在第四次收获了小麦和高粱后,系统终于又奖励了一本书。
志文才打开就被惊住了,还是图片为主,不过这画的都是。。。后世的我军战士在拼刺刀的图片。
进攻就一招,弓步前突刺,要求稳准狠。
防守则只简单地对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方位进行短促而有力的拨挡后,及时发动反击,或是突刺,或是用枪托砸击。
这应该很厉害吧,志文觉得,虽然看似简单,可都是在战场上千锤百炼后的菁华,而且没有真气肯定也行。
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除了拳法志文还不会兵器呢,技多不压身,遇上有武器的对手才不会吃亏。
“囡囡,囡囡你慢点,把我颠坏了。”屋外传来小英的惊叫。
志文走到院内,看到囡囡正背着小英疯跑,妞妞在一旁嘻嘻哈哈地大笑着。
“你们小点声,别把坏人给招来。”志文嘴上小声地呵斥着,心里却笑了。
这第三幅图单独练有效果,囡囡以前可做不到能背着小英跑步,可以让他们练了,有了力量,再加上这刚得到的拼刺刀的招数,应该能有自保之力了。
大年初一,志文把六根一米六长的白蜡杆大杆子分了下去,连同他自己,人手一杆,开始练习枪刺术,就是拼刺刀,志文改了个名字。
白蜡杆是加工坊制造出品的,本来志文还头疼怎么弄武器,没想到那天精神不集中,作为柴火的灌木本来应该放入加工坊的燃料口的,被他不小心弄错了,放进了原料口里,结果跳出了几个选项,分别是一点六米白蜡杆,一点八米白蜡杆和二点一米白蜡杆。
白蜡杆?穿越前志文虽不练武,可也看过老派武侠小说,知道这是制作枪和矛的好东西,分量轻,有弹性。
想到大家力量和身高都还不够,就选了一米六的,而枪头由于缺乏原料,只能缓一缓,志文仓库里只有顺手拿的那把剑,不够做六柄枪头。
其实只要力气大,又戳中要害的话,白蜡杆也是能致命的。
至于专门练力的冥想功夫,拿到枪刺术的当天,志文就让囡囡传授下去了,没有这几天的练习,小英和妞妞还拿不动白蜡杆呢。
第35章 回村。。。。。。发疯()
早春二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
志文一行六人,行进在回前山村的路上。
年后不久,老天爷似乎开了眼,淅淅沥沥地下了场雨,那天全城内外欢声雷动,伴随着时断时续的雨水,难民们似乎又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当天就陆续地离开县城,踏上了回乡之路。
等志文第二天晚上溜达到城墙上时,才发现城外一片漆黑,窝棚拆得干干净净,那些逃难的人已经走完了。
街面上清静了许多,再没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闲汉了,两旁的店铺陆陆续续地开了门,大姑娘、小丫头们开始大着胆子上街溜达了,衙役们的嗓门又大了起来。
只是这粮价嘛,仍是没降,仍是限购。
志文带着大家练了一个多月的枪刺术,架势练得似模似样的了,力量也大了不少,至于有没有用,那就得经历实战了。
第四幅图的修炼毫无进展,倒是前三幅图循环脉络里的真气增加了好多,终于觉得不仅自己,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而难民的离去也让路途安全了不少,志文决定离开县城,回前山村找寻自家爹娘。
收拾好东西,能带走的都被志文放进仓库,他打算直接自前山村东去黄河,不再南下返回县城了。
每人就背个小包袱掩人耳目,小英家三人和妞妞习惯了他那不时显露的神奇本事,也不惊讶,只默契地听着志文的安排。
把小英娘才做好的新衣服换下,换上原来那身破旧衣衫,志文想了想,又每人分了些紫花苜蓿,让大家揉碎了把汁液涂在脸上,遮盖比旁人要好得多的脸色。
囡囡就是因为这个被人盯上的,可不能再大意了。
白蜡杆没有让大家拿在手上,而是收在仓库里,现在没那么凶险,一人拿根棍棒在手上,太显眼,真要有事,志文自信能抵上一会儿。
走在路上,看着路两边已经被翻过,即将播种的田地,志文暗暗喟叹,那场雨之后再未下雨,其实对缓解旱情帮助不大,只是让大伙儿看到了希望,可这希望。。。最后还是要落空,老天爷好似一个喜怒无常之人,刚给了你一点希望,随即又残忍地将它扑灭。
经过近两个月的训练,大家体力不错,下午时分就到了前山村口。
“妞妞,你要不要回家?”志文问道,伯祖父家住村里。
妞妞犹豫了下,缓缓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看来被亲爷爷给卖了这事儿,还是让她心里有了芥蒂。
刚拐上回自家窑洞的山路,却从村里的方向传来了急切的马蹄声。
不多时,十余骑转瞬到了眼前,一个半大小子狠狠瞪了志文他们一眼,未做停留,被其他应该是护院的家伙簇拥着向县城方向去了。
“囡囡,那小子谁啊?怎么看我们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志文穿越过来后没有这个身体的记忆,村子里认识的人不多。
“我知道,我知道,”妞妞抢着回答,“那是秀才老爷家的小少爷。”
“哦?咱家没得罪他们家吧?”志文又问。
囡囡和妞妞摇摇头,也是一副不解的样子。
“以前我还和小少爷玩过呢。”妞妞低声地说。
“算了,咱们又不指望秀才老爷赏饭吃。”志文边说边带着人朝窑洞走去。
到了门口,只见门板用插销插着,并未上锁,和以前一样,住窑洞的人家都穷,没什么让人惦记的,所以都不上锁。
进了窑洞,倒是有人住的迹象,有锅有碗被褥,还有一小袋粮食放在地上,去年走之前可是都被志文给收进了仓库的。
只是灶台上那浅浅的浮灰,看上去有日子没动过的碗筷和被褥,却又表明这窑洞也有一段时间没人住了。
奇怪了,这是怎么回事儿?
志文又出门,打算找左邻右舍问问情况,让他意外的是,一个人都没见到,到处空荡荡的。
正疑惑间,山下传来“轰隆”一声巨响,然后是各色人等高低不一的欢呼,把正在窑洞里忙着收拾的其他人都给震出来了。
“怎么了?小志。”小英娘第一个冲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把笤帚。
“我也不知道。”志文缓缓摇头,声音传来的方向被一座小山给挡住了,不过,秀才老爷家的宅院是在那儿的,难道说。。。?
正当他们收拾完窑洞,吃着简单的晚餐时,洞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直到门口才停止,一个小脑袋伸进洞内,眼睛扫了一圈后,落在志文和囡囡的身上。
“志文?囡囡?哎呀,真的是你们!”大柱冲到桌旁,看着兄妹俩嘿嘿直乐。
随即想起什么似的,“你们不是被卖了吗?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咦,妞妞也在啊。”
“我们。。。呃,我们逃出来了。”志文一时语塞,随便编了个借口。
这传回村里就连我都被卖了?志文苦笑。
“大柱哥,俺爹俺娘呢?”囡囡在一旁也忍不住了,“他们在村里吗?”
“啊?郑叔郑婶啊,他们早回村了,”大柱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烙饼,又咽了一口口水,“不过这会儿你们见不到他们。”
志文见状,连忙让大柱也坐下,“来来来,大柱,一块儿吃点。”
“这。。。这不好吧?”大柱吞吞吐吐地说,他也知道现在缺粮,在人家里吃饭可不好。
“赶上饭点了你就吃,边吃边说才有劲儿,对不?”志文说道。
大柱终究抵不过食物的诱惑,拿起烙饼咬了一大口,随便嚼了两下就往下咽,被噎得直翻白眼,小英娘忙递了碗汤给他。
“慢慢来。”志文又拍着大柱的背,看着大壮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再不复原来还算壮实的身体,也是有点不忍。
“郑婶,也就是你娘,疯了。”大柱边喝汤边说。
“什么!”
“怎么回事儿?”
“娘疯了!?”
不仅志文和囡囡,其他人也被这个消息震惊了。
随后大柱边吃边说,志文则边听边想,大致知道了那晚以及之后发生在郑三夫妇身上的事儿。
自那晚在土地庙,囡囡被张府莫管事强行带走后,志文娘情绪失控,只知道撕扯郑四,认定是郑四搞的鬼。
郑二和回了趟家又回到土地庙的郑三都无法让志文娘的情绪稳定下来,直到她体力不支昏倒后才消停下来。
等醒过来就彻底不正常了,只要见到郑四就疯狂追打,谁都劝不住。
郑四一大家人既羞愧又无奈,给郑三夫妇留下一袋粮食后就回村了,他们本就打算有了粮食后回村租地种的。
没想到志文娘见不到郑四,却又念叨着囡囡和志文,非要回村找女儿和儿子,郑三甚至来不及回趟县城里的宅院,不得不跟着志文娘回到村里。
村里人得知郑家老头卖了孙女,志文和囡囡也见不到,就传老头一家不地道,郑三又不是自己亲儿子,却擅自把人家的儿子女儿都卖了,忒不地道,老头一家想要辩解却解释不清,名声在村里算是臭了。
第36章 找秀才老爷借粮()
“郑婶现在三五天就要发次疯,一疯就漫山遍野地找你和囡囡,前两天又疯了,”话才出口,大柱就觉得不妥,这才吃了人家的饭,就这样说人家的娘,讪讪地笑笑,接着说道,“郑叔怕你娘出事,都跟着她,所以你们见不到他们。”
囡囡听得已是哭了一会儿了,小英娘在一旁轻轻抱着她安慰着。
志文心酸莫名,要说他对郑三夫妇的感情,真说不上有多深厚,其实在他心里囡囡还更重要些,自穿越过来囡囡成天跟着他,既懂事听话又能干,志文从囡囡的眼里能真切地看到她对自己的依恋,早从心眼里把囡囡看作自己的亲妹妹,甚至某种程度上视为自己的女儿了。
可他不得不承认郑三夫妇对他和囡囡真的很好,志文也渐渐接受了现在的身份,开始认可他们做为自己的父母了。
眼下志文娘因为囡囡被卖而发疯,更是深深震撼了他。
“别。。。别担心,志文,过几天你爹娘肯定就会来啦,以前都是这样。”大柱结结巴巴地安慰着,“没什么事儿的话,我。。。我就走了。”
“等会儿。”志文叫住大柱,他还有事儿没问。
“怎么刚才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呢?大柱。”志文到处找人都找不到。
“现在也没人,”大柱抓抓头,“除了我们。”
“那你爹娘呢?哪儿去了?”志文问道。
“他们和全村人一道去秀才老爷家借粮了。”
“借粮?!”旁边小英娘满脸惊恐地大呼,在雪地里张府被人借粮的情景实在是太深刻了。
借?抢吧。志文暗道,那刚才遇上的那个小少爷应该是从家里逃出来的了。怪不得看着我们一脸不爽的样子,怕是以为我们也是要去他家抢粮的。
“这才开春呢,怎么也能挖些野菜填肚子吧,怎么都去找秀才老爷借粮了?”志文问,往年开春大家的粮食都不多了,还不是吃着野菜挺过来的。
“去年没收成,就没有存粮,这野菜都快被挖光了。”
志文默然,以前地里有收成,哪怕地租和各种粮饷要上缴大半,好歹能留点。
“对了,刚才有声巨响,我听着是从秀才老爷家那里传来的,那是。。。?”志文又问。
“呃,那是。。。村里人借粮把秀才老爷家的大门给撞开了。”大柱颇不好意思,明明说的借,却又把门给撞了。
“那。。。那你怎么回来了?你不借粮了?”志文颇有点玩味地看着大柱,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种随大流作恶的事儿可是很容易冲昏人的头脑,让人失去理智的。
“俺。。。俺害怕,大门一开爹娘就找不到了,那些人个个咬牙切齿的,眼睛都红了,俺在最后面,就偷偷溜了回来。”大柱喃喃说着。
“大柱哥,二柱呢?二柱借粮去了?”囡囡突然插话问道。
“二柱?二柱被俺爹娘卖了换粮了,”大柱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要借不到粮,我。。。我也会被卖的。”
“大柱哥,那大妮和二妮呢?”囡囡还是忍不住问了这两个小伙伴的下落。
“二妮也被卖了,只剩大妮了。”
窑洞里一时无语,只有大柱的哭泣声在洞里回响。
“走!”志文突然站起来,招呼大家收拾东西离开。
其他人虽有疑惑,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知道志文不会无的放矢,都开始默默收拾东西。
“啊?!志文你们要走了?不在这儿住了?”大柱止住哭声问道。
“嗯,我们另外找住处,”志文也边收东西边说,“你要相信我的话,这两天不要进村里,白天最好都出去挖野菜,也不要呆在家里。”
说完话众人就已收好了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收拾的。
志文和大家走出门,插好门销,向不远处的小山走去,他知道那里有个不大不小的山洞。
“我听你的,志文。”身后传来大柱的声音。
“小志,咋了?”小捷走到志文身旁问道。
“你看!”志文没有回答,而是指了指山脚下陆续返回窑洞的人群,远远望去,人人提着沉沉的粮袋,还隐隐传来兴高采烈的声音。
“刚才我们进村的时候,秀才老爷的小少爷向着县城方向跑了。”志文提醒道,有心教小捷。
“你是说。。。”小捷沉吟了会儿,“小少爷是去县城告官?”
志文点点头,“秀才老爷虽然不是官身,可好歹是个秀才,在县里也是能说得上话的,县太爷不会坐视不理的。”
“那。。。官军会来?”小捷惊疑不定。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志文接着说道,“我听说去年就有难民暴动了,官军现在如临大敌,一有苗头肯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