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太多,又都怕得罪人,所以才没有人动手。”
王哲摇了摇头头长叹了一口气,一副失落的样子。
刘沛自然知道,两百万两王哲是有的,只是,这大梁城中的那些大人物,却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便安慰说:“王兄,这样不是挺好么。起码,得空你还能来听听莺莺姑娘唱曲。这样,下一次我请。”
王哲一笑说:“还是刘兄好定力,刚才我都听痴了,刘兄还能镇定自若。”
刘沛有怎么会告诉王哲,自己是为了提防被他吓到才没有敢听痴。
第70章 小京察()
第二日,由于这一次参加小京察的官员有接近一百人,而吏部只有考察的只有两个侍郎主持,所以自然是要分时间段进行。刘沛所在的驿馆住的人最多,自然是安排在了头一天。一大早,礼部郎中秦正便带着刘沛等人来到了吏部衙门。
刘沛一见,负责接待的居然是给自己发任命文书的秦淮,便上去行礼道:“秦大人,别来无恙?”
秦淮身为吏部郎中,见过的官员很多,自然不可能都记住。不过这刘沛可是翰林知县,而且是去白沙赴任的自然是印象深刻。见刘沛跟自己打招呼便说:“呵呵,刘大人这一向也可好啊?”
刘沛笑着说:“还行吧。承蒙上级照顾,这一次抽到我参加小京察,长见识呢。”
秦淮点头说:“刘大人上任不到一年,便把白沙县治理的整整有条,此次小京察,刘大人的成绩最少是个良。”
刘沛说:“呵呵,承秦大人贵言,我要个中便可了。”
由于人比较多,秦淮要逐个登记,刘沛便没有和刘沛多聊。
进入了内堂,刘沛等西陵道的官员便被安排在了一个房间里。按照次序,西陵道是第一个接受考察的。
张清进了房间后,并没有坐下来。这一次西陵道参加小京察的官员中他的职位和年纪都最大,自然便是众人的头。张清说:“这一路咱们都混熟了,咱们就不见外了。这小京察,虽然每年一次,但是被抽的的几率是很小的。我也仅仅参加过三次。你们都没有参加过吧?”
说完,看向众人,见众人都没有说话。张清继续说道:“这大梁官制,考核官员的手段有三种,一种是考成,三年一次。一种是京察,五年一次,还有一种便是小京察,每年都有。这考成呢,便是吏部根据你们每年提交上来的奏报,综合刑部的治安奏报以及户部的税收奏报进行评估。本人是不用来大梁城。考成的结果直接影响升迁,优则升一级,良则升半级,中则留任,劣则降级使用。”
说了一些话,张清感觉有些口渴,便回到自己的位置喝了一口茶继续说:“这京察呢,五年一次,全国七品以上的地方官都要参加。不过,是分上下半年来参加的。由吏部尚书直接负责,这结果么,也影响升迁,不过嘛,我不说,你们都懂。至于小京察,每年一次,就形式化一点。基本上,五年之内,最多会被抽中一次。本来应该也是有吏部尚书负责的,不过楚相公务繁忙,这些年都由吏部的两个侍郎负责。待会呢,咱们是按照官职大小以及年资长短的顺序接受考察的。反正别紧张就是了,问什么答什么。考察完毕后,就可以回驿馆了,不必等其他人。”
刘沛一想,若是这样,自己岂不就是这五人中的最后一个了?此时见众人都在闭目养神,唯有张清淡定的抽着烟喝着茶。刘沛便起身走到张清旁边的位置坐下说:“老张啊,这小京察,会问些什么问题?”
张清撇了撇刘沛说:“若是旁人问我,我肯定是不理的。不过,看在你给我送的烟丝和酒还不错,就跟你说一下吧。”
刘沛点头说:“行,只要有用,回头我给你多买点好酒好烟丝。”
张清敲了敲烟杆,喝了一口茶说:“其实你仔细想想就知道了,这吏部侍郎又不是万事通,要考察的官员,有知县、有御史、有布政使、也有按察使,能问出啥专业问题?大部分都是些场面话。应付一下就好了。”
刘沛一愣,看着张清说:“老张,你这说了和没收有区别吗?”
张清笑了笑,正想说什么。此时秦淮进门说:“张清大人,该您了。”
张清拍了拍刘沛的肩膀,起身对秦淮说:“行,这第一个就是好啊。回去还能睡个回笼觉。”
刘沛一脸无奈的回到了桌位,身旁的秦文问:“老刘,你跟张大人说什么了?”
刘沛苦笑的说:“别提了,被坑了。回头我给他的烟杆里放点老鼠屎,呛死这不要脸的老家伙。”
秦文虽然想笑,但是却忍住了说:“你放心吧,我敢说就算这一次全部人都不过,你一定能过。就你那白沙知县的位置,谁敢接啊。”
就这样,刘沛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此时房中只剩下自己一人了。想来,前面四个人只用了半个时辰,这一个人也就是一刻钟。平均下来也就是十来分钟。扣点走路行礼的时间,估计也就七八分钟,想来也不难应付。
就在刘沛在盘算着的时候,秦淮走过来说:“刘沛大人,该你了。”
刘沛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说:“有劳秦大人带路。”
跟着秦淮,走了一会,便来到了一个房间,秦淮说:“刘大人,这一次考核您的,是吏部左侍郎司徒光大人。”说完,推开门,侧身把刘沛让进了屋内。
刘沛见屋内只有一个身着官府的男子端坐着。此然自然是司徒光。
刘沛清了清嗓子行礼道:“下官白沙知县刘沛,拜见司徒大人。”
司徒光坐在椅子上,打量着刘沛。只感觉刘沛长得一般,身上也没什么特别的气质。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老师会对他感兴趣。便说:“嗯,刘大人请坐吧。”
刘沛说道:“谢大人。”然后便坐在了身旁的凳子上。
司徒光问道:“刘大人祖籍南海三才县,十六岁便中了秀才,二十岁便成为钦点翰林,着实是我大梁的栋梁之才。”
刘沛一愣,听不出司徒光的语气是询问还是赞赏便说:“司徒大人谬赞了,下官只是运气好些罢了。”
司徒光继续说:“刘大人过谦了。这大梁国二十岁的翰林不少见,但是二十岁的知县却是没有。而且,刘大人初次就任便是白沙县,不到一年便平息了白沙县近十年的乱局,想必也是有过人之处的。”
刘沛抬头看了看司徒光,司徒光面无表情,说话的语气也听不出什么。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并不是问题,但却比问题还难回答。思索了一会答道:“回大人,下官并没有过人之处,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白沙乱局得意平息,也全凭圣上威名以及朝廷的支持。”
司徒光沉默了一会笑着说:“刘大人过谦了。本官有一事不解,想请刘大人解答。”
刘沛点头到:“请大人发问。”
司徒光说:“我听说刘大人在白沙南区大火后,抵押了自己的祖产家业,买下了整个南区重建后以低价租给了百姓。不知道刘大人此举是何意?”
刘沛想了想说:“回大人,下官此举,有三个用意,其一,白沙南区多年以来火灾频发,皆因为木建筑居多。下官出钱重建后,全是砖石结构,便可一举解决隐患。其二,便是白沙南区居民多事低收入的贫民,对于白沙的治安也是一大隐患。若是不及时安置,可能会造成白沙的动荡。其三,虽然租价低廉,不过下官此举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只要不亏本就行。”
司徒光打量了一下刘沛,又问道:“刘大人可知道,士农工商,刘大人既然已经身在仕途,是不是应该少些去从事那商人的买卖?”
刘沛答道:“回大人,大梁律并没有规定官员不得从商。当然,官员从商,自然也是有违圣人的教导。不过,圣人也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下官此举,利民利己,这与为官的原则不相背。”
司徒光沉默了一会,似乎在等什么。片刻,司徒光说:“嗯,刘大人,你的考核完毕了,先回去驿馆休息吧。”
刘沛说道:“谢大人。”
第71章 迂腐()
刘沛出去后,司徒光把门关上。只见椅子后面的屏风出来一人,此人自然便是是楚青云。
司徒光连忙请楚青云在自己的位置坐下说道:“恩师,您看这刘沛身为朝廷命官,却做些商人的买卖,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学生以为,此人有些市侩气了。”
楚青云看了看司徒光说:“市侩气?那你说,他那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有说错?”
司徒光想了想说:“这圣人的教诲自然没错,只是,这刘沛如此回答,未必有些狡辩之嫌。自古便是重是士农而轻工商。身为从朝廷命官,不应该自降身份。”
楚青云示意让司徒光坐下,此时,并没有摆出平时那副权倾天下的模样,而是像一个老师教导学生的语气说:“光儿啊,你若如此理解,便是你迂腐了。”
司徒光一脸的疑惑问道:“恩师何出此言?”
楚青云捏着自己的山羊胡说:“你平日里,收的那些黄白之物,从何而来?”
司徒光一下摸不清楚青云问话的用意,便说:“自然是有求与学生的人送的。”
楚青云笑着说:“光儿啊,那你说,那些人的黄白之物有从何而来?”
司徒光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楚青云说道:“这天下之财,都来自于民间。无论是官员,商人,所赚取的钱财,都是来自于更下层的人。虽说士农工商,官员地位最高。但是,身为官员的我们,是不会赚取钱财的。真正赚钱钱财的,是农民,工人。商人。而这商人,便又是这世上最会聚财的人。所以,你若是说刘沛做买卖有辱斯文,那你收商人的钱就不会么?”
司徒光更加疑惑的看着楚青云,楚青云的语气并不是责怪,而是教导。便起身行礼说:“学生愚钝,请恩师明示。”
楚青云说道:“其实,那刘沛的话没有说清楚,也是给你留面子。他的意思是,他做买卖赚的钱,其实比你收下面孝敬的钱干净。如此一说,你还觉得自己收别人的孝敬,还好意思说他做买卖赚钱么?”
司徒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恩师教训的是。是学生迂腐了。”
楚青云笑着说:“光儿啊,其实你想的也没有错。只不过是迂腐些罢了。他是个七品知县和你不同,你有常例、孝敬、供奉,不费吹灰之力的每年便可以进账百万。而他,虽然家中有些祖产,但是却没有那些常例孝敬,想要赚钱,也就只能做买卖。当然,他若是要搜刮百姓,自然也是可以的。只是,这样一来,虽然快,但是不可持续。做买卖却不一样,百姓不会有不满,而且这是可持续的。”
司徒光点头说:“恩师想得透彻。那么,恩师觉得这刘沛如何?”
楚青云起身,看着司徒光说:“光儿啊,老夫有些累了。这接下来的考核就交给你了。明日,等黄世福考核的时候我再来。至于人选,等小京察结束后再说吧。”
司徒光说道:“是,恩师。”
看着楚青云的背影,司徒光隐隐的有些不安。自己在楚青云门下十多年,自然也是知道楚青云的脾气的。如果楚青云不想收刘沛为门生,当场便会做决定。但是此时却没有马上做决定,便是要在考虑一下的意思。此次小京察,除刘沛之外,另外一个最有机会的便是黄世福。司徒光是倾向于黄世福的,因为司徒家和黄家有姻亲,黄世福算起辈分来也算是自己的外甥。
楚青云并没有回府,而是先去了吏部衙门自己专属的书房中。此时,楚蓝已经在书房中等候。
楚青云坐下后,楚蓝给楚青云上了茶。然后说:“老爷,您让小人调查的两个人,都有结果了。”
楚青云吹了吹茶水说:“黄世福拜访过光儿了吧?”
楚蓝点头说:“回老爷,黄世福进城的当晚便去拜访司徒少爷了。”
楚青云淡淡一笑的说:“那就不说他的,说说刘沛的事情吧。”
楚蓝点头说:“回老爷,这刘沛世居南海道三才县。刘家从刘沛的曾祖父开始便是经商,三代以内都没有出过朝廷命官,也没有与朝中的大臣有什么关系。”
楚青云看了看楚蓝问道:“那,他家在当地的风评如何?”
楚蓝答道:“回老爷,刘家在三才县是有名的积善之家。四代经商从来没有过欺压佃农以及诈骗钱财之事。相反,经常仗义疏财,遇到荒年,还会设粥棚施粥。家中只有一位老管家和她母亲的侍女以及一位书童。那书童在刘沛去白沙赴任后便入了县学读书。”
楚青云沉吟了一会问楚蓝说:“楚蓝,你觉得此人如何?”
楚蓝迟疑了一会说:“老爷,不好说。”
楚青云放下茶碗说:“说吧,我想听听。”
楚蓝想了想说:“回老爷,小人调查此人后,有一种感觉。此人,有点像年轻时候的您。”
楚青云说:“哦?怎么说?”
楚蓝说:“此人行事不拘小节,看着粗,处事却不乏细腻。就拿他整治白沙乡绅的手段来说,先是麻痹他们,然后借陈一言的威势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元气大伤。然而,所得的好处,又大部分的给了陈一言。如此一来,即便百花他们有怨气,陈一言收了好处,自然是会替刘沛挡着的。”
楚青云点头,沉默了一会问楚蓝:“楚蓝,你说,他跟光儿比起来,如何?”
楚蓝沉吟了一会说:“老爷,小人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楚青云说:“嗯,你说吧。”
楚蓝说:“若是有您在,刘沛自然敌不过司徒少爷。若是任由刘沛发展下去,他日您不在了,司徒少爷不是他的对手。”
楚青云捏了捏山羊胡说:“为什么?”
楚蓝说:“司徒少爷的路走得太顺,而且,这些年自负了。而刘沛却不同,他若是从七品知县做起,以他的能力,不加以压制的话,不出十年,做到四品不是问题。而且,他拉人的手段比司徒少爷强。他是用利益拉人,司徒少爷是用您的名义拉人。人都是趋利的,如此一来,司徒少爷便落了下风。”
楚青云一摆手,示意楚蓝不要再说。而是问道:“对了,陈一言那边的事情调查得怎么样?。”
楚蓝说:“回老爷,陈一言那边的账目,小的已经查清楚了,与老爷预料的差不多。不过,数目,比老爷预料的要大一些。若不是刘沛帮忙,估计是陈一言是填补上这亏空的。”
楚青云的脸色微变,片刻有恢复了平静,起身说:“算了,先回府吧。这些日子,你派人看着点刘沛,黄世福那边就不用了。”
楚蓝答道:“是,老爷。”
想了想,楚青云又说:“对了,前段时间,那胡图也去了白沙一趟,什么都没做就回来了。要留心军党那边是不是也想拉拢刘沛。刘沛此人,若是不为我所用的话,会是一个大麻烦。”
第72章 商机()
等到刘沛回到驿馆的时候,早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刘沛也不在意,反正小京察完毕了,剩下的便是等待三天后的结果。
刘沛敲了敲秦文的房门说:“老秦,你在不在啊?”
片刻,秦文开门说:“老刘你回来啦?你怎么这么久?”
刘沛没有回答秦文,而是说:“走,咱们出去接着逛呗。反正剩下的两天都没什么事。”
秦文这几日跟刘沛在一起,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