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文官们的压迫下,还有皇帝态度明显的警告下,入京的藩王们很快明白降等袭爵这个事皇帝是铁了心要办,在京师里,他们连骂皇帝都不敢,谁都知道当今是个喜欢广布耳目的,他们还不想在京城里作死。
再说了,这一次的降等袭爵,就是他们的小儿子倒霉而已,也没有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
朱皇帝再次看望了弟弟,在例行的检查作业结束之后,朱由检突然问道:“宫里都在说,皇兄是要削藩。”
“不是削藩,只是郡王降等袭爵,朝廷养不起这么多的藩王。”
“这样好,天下的财赋有限,藩王多了,朝廷供养不起。臣弟支持皇兄。”
看着便宜弟弟脸上真诚的表情,朱皇帝欣慰地笑了笑后说道:“这些事,不是你个小孩子该想的。”
“臣弟过一两年便要封王,也不小了。”
“好好好,不小了,来年朕就给你封个王。”
朱皇帝也意识到,这便宜弟弟也该封王了。他目前给朱由检规划的人生,也就是个学者闲散王爷,他要去研究科学还是文学艺术或者当个工程师都随意。
随着最后一位到场,很快朱皇帝就把所有藩王都请到了宫中,搞了一次家宴。
酒过三巡之后,朱皇帝让人撤了酒菜。
“诸位皇祖、叔公、叔伯兄弟和侄儿们,朕也知晓,你们不高兴。不过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朕也不得不如此。”
在福王带头下,底下的众王和世子们,很快就纷纷起身,表示皇帝圣明,为了大明他们十分赞成降等袭爵。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尽管对降等袭爵是深恶痛绝,不过他们却是不敢在公开场合有半点怨言。
待他们安静下来后,朱皇帝又说道:“朕也知晓,你们平日被圈养着,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就只有一个富贵闲散日子可以指望。不过,你们真喜欢这般过日子?”
下面的众王与世子们,都没有说话,这话不好回答。
当然,这些藩王们心里想的什么是一回事儿,直接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被认为是要造反就大大的不妙。
“朕知晓,你们有顾忌,不要紧。朕替你们说了。诸位也是太祖后裔,尊贵无比,哪有生下来就想被人当牲畜圈养着的。如今朕已动了祖制,也不妨再多改一些。”
底下有些惊疑不定的众王和世子们,闻言都不由用眼神交流起来,开始猜测皇帝到底想干嘛。
“诸位,你等以为,太祖分封诸王,用意是什么?”
底下的诸王和世子们,依旧没有说话。
“也罢,朕还是自问自答吧。我知晓,你等都在怨恨朕破坏祖制。可朕真破坏祖制了?太祖分封诸王,所为者无非是拱卫社稷,如今诸藩拱卫了社稷?敬天法祖,非是祖宗做什么就一成不变地照做。真要按祖制来,你等是不是还要恢复王府三卫?”
底下的诸王和世子一听,很快就吓得跪下了。
“臣有罪,臣应万死。”
“都起来。朕给你们的书,都看了么?”
为了配合这个话题,朱皇帝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一本讲华夏扩张史的书,重点鼓吹了下商周夏君夷民的扩张历史,入京各王早就是人手都拿到了一本。
众多藩王一听,很快想明白了,皇帝是准备要效法宗周,封建诸侯。
让自己爵位传不下去的儿子,成为真正的诸侯,实掌一国,哪个会不想,不由都有了一丝期待。
“朕告诉你们,再有几载,便能平了东虏。之后,大明朝的许多规矩,朕通通要改。到时候,虽说给的地方兴许都不怎么好,都是蛮荒之地,有许多蛮夷等着教化。不过朕可以给实封,爵位世袭罔替,掌国中军政大权,若治政有方,爵位也可以提升。”
这个消息一经皇帝之口正式说出来,底下的众多藩王们都惊呆了。
福王就首先站了出来问道:“不知皇上所言及的,是什么地方?”
“目前尚未确定,不会是汉地,首批大致会是安南、南洋,或是西域。只要有胆子去,朕便可许你们如宗周故事,允许从国内招募流民,军队由朕帮着操练。南洋之地的岛国,论土地有些未必比汉地一省小。至于瘴疠,朕已有了缓解的法子。”
这话一出,在座各位藩王们的热情,在这一瞬间就消散了大半,却是在场的世子们陷入了沉思。
安南和南洋都危险得很,那里又是瘴疠横行之地,要让自己的儿子去那里受苦,这些亲王们都舍不得。就是降等袭爵,也有个郡王爵位混过这一生,何苦去南洋找死。
倒是王世子们,很多却都在考虑或许可以把自家的兄弟们打发走,那些个郡王们,成天来家里打秋风,他们早有些不满。
只不过,想了想这美好的前景之后,他们又很快冷静下来。就眼下大明这个鸟样,连个东虏都摆不平,还攻伐南洋,那不是扯淡么。
看着诸位藩王和世子的表现,朱皇帝也不失望,他知道这帮人本来就是这副德行。
“诸位可与族中宗亲分说此事,也不急,朝廷要有所动作也要等到十载之后。”
十年之后,等他真正能做到说一不二了,那就是连亲王也一样要降等袭爵。
他也不可能把这么多的藩王都一个个除掉,那样名声就彻底臭了,总得给你他们找个去处,把效法宗周这块牌子竖起来,移民海外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第93章 25。宗藩之议(3)()
和宗藩们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朱皇帝把唐王世子朱器墭和朱聿键留了下来。
唐世子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让他带儿子进京,不过还是老实地照办。
皇帝的要求很简单,把朱聿键留在京师,由他教导。
相比于朱由检,朱皇帝觉得朱聿键天分上更好一点,准备培养出来,作为宗藩在海外立国的标杆。
朱器墭对眼前这位天子,态度当然是十分感激的。没有当今的明察秋毫,他的小命可能都要没了。
只不过,他连儿子都不能养在身边了,这是个什么意思。
“皇祖,几载之后,朕将有重任交于唐藩。”
好吧,朱器墭是老朱的第八世孙,比朱由校同学高了三个辈分。
朱器墭只得有些不情愿地回道:“臣谨遵圣命。”
在对他父子二人有大恩的皇帝面前,唐王世子也不好反对。
“放宽心,朕每年会让皇叔祖回封地几个月。”说着,朱皇帝看了看不比他小多少的朱聿键,“皇叔祖可愿留在京师?朕可是要皇叔公先在军中磨炼一阵,学习如何领兵。”
朱聿键闻言大喜,立刻毕恭毕敬地回答:“臣谨遵圣命,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对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皇帝,朱聿键还是很有好感的。入军中磨炼,不就是要给他领兵打仗的机会。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少年,他当然是不甘心被圈养一辈子的,对这样的机会,他当然是想要抓住。
朱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大明宗室之中,也是有好男儿的。”
朱器墭一听,皇帝是要自己的儿子去学习领兵,心思马上就变得复杂起来。
皇帝这是对宗室的现状不满了?要大用宗室?为何偏偏看上了他的儿子?或者说,他的儿子是真的很优秀。
家宴当然算不上愉快,皇帝说的话,也瞬间传到了朝堂上。
封建诸郡王,这个想法,很快就引起了朝堂和民间的热议。
最近读过了皇帝出版的那本鼓吹宗周分封扩张的书籍之后,大明的士大夫们才发现,原来华夏一开始是只有关中和中原那么点的地盘的,是靠着分封诸侯,实现了对现在的许多精华地区的蚕食。他们还再一次认识到,大明现在的许多精华地区,在古时候,根本就是蛮荒之地。
借着这本书的东风,甚至主张连亲王都封到边远地区,教化那里的蛮夷,这样的呼声都开始出现。
内阁听到消息之后,立刻就不爽了,皇帝把这么大的事放到家宴上说,都不和内阁商量一下,那还要内阁做什么。
意识到内阁的不满之后,朱皇帝很快就召见了内阁全体大学士。
“诸位先生,此议只是朕偶然想到,暂时并无推行之意。”
什么偶然想到的,你根本就是处心积虑好不。暂时没有推行之意,那就是肯定还得推行。
叶向高不得不站了出来说道:“皇上,此议怕是不妥。南洋和四下皆是不征之国。”
“那征安南是怎么一回事?”
“胡氏无道,成祖讨之并无违背祖制之处。”
“南洋各处,土酋难称有道,还多为泰西人灭国。我大明如何不能驻兵以亲藩镇之,教化蛮夷?”
叶向高无奈了,也知道,祖制这个东西,根本吓不住当今这位。大明这么多年,总有人拿祖制说事是个怎么一回事,叶向高还能不清楚么。对自己有利的祖制就是祖制,对自己不利的,大伙都是当没看见的。祖制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决定一件事情最终走向的,还是看哪边的实力更强。
对此这位首辅倒也是不担心,反对皇帝要进军南洋的人,可是远比反对降等袭爵的多。
“南洋乃是瘴疠横行之地,如何能叫亲藩涉险?东虏未平,如何能再启边衅?”
“朕知晓,所以暂时不打算推行,要等讨平东虏叛逆,再慢慢计较。至于所谓瘴疠,不过是不知其所以然,朕如今已查明瘴疠,其实不过是疟疾等病症,乃是蚊虫叮咬传染的细小蛊虫所致,不日将公布天下。朕也从亚墨利加之地,求得了可治疗疟疾的神药,正在岭南培育。”
亚墨利加就是美洲,这是利玛窦的译法,在他为大明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就是这么标注的。这个世界地图被复制了不少份,相当多的大明士大夫手里都有,在世界简史出版后,朱皇帝直接印刷出来的世界地图,和工匠们制造的地球仪,现在都卖得不错。
经过朱皇帝这几个月的折腾,现在的大明士大夫们,可以说对外界并不陌生。
叶向高闻言不由眉头大皱,这皇帝看起来还真是处心积虑,要效法宗周。对于瘴疠到底是什么,他也是很好奇的,听闻有治疗疟疾的神药,也不由有些惊讶。
“若有治疗疟疾的神药问世,自是天佑大明,臣且先为陛下贺。只是,这移封亲藩于海外之事,还须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的意思,就是拖着,让皇帝看到这事的阻力到底有多大,大伙一起阳奉阴违,慢慢将这事搅黄。
对叶向高的小算盘,朱皇帝是不在意的,他也没指望现在就把这个事办下来。封建南洋这个事,首先总得把真正的海军打造出来。有了强力的海军,他才不用去顾忌那些沿海权贵们想法。
把这个事说完,朱皇帝就开始和内阁诸位大学士商讨实行降等袭爵的细节。
这一次的宗藩继承规则大改,当然要伴随对宗室谋生的进一步放宽。
朱皇帝是准备对郡王爵位以下的宗室,进一步削减待遇,但对他们自谋生路进一步放宽了限制,也不再对郡王爵位以下的宗室出仕设置限制。
真正的细则,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不过大方向差不多已经定下。
藩王和世子们参加完正旦大朝,就会各自回封地。
在送这些宗室走之前,朱皇帝再次给他们发了个算是各取所需的福利。
对他们各自宗族中识字的宗室放开了招募令,生计有问题但识字的宗室,都可以来京师投奔他,都给解决工作问题。顺带还送了一大批的天启大字典和小学数学教材。
嘉万以来,宗室的就业限制已经放开了一些,爵位不高的宗室如今是可以考科举的,只不过大明科举的难度可不低,就是秀才都不好考,这类受过教育却考不上功名的远支宗室数量还不少。这些人,在各藩都是累赘,不过朱皇帝这里有的是岗位消化这些人。
这些藩王,虽说大部分都是对远支同族不闻不问的,不过也有些愿意接济一些的,送他们一些教材,多少也能培养点识字的人才。
这一次朝堂上公开讨论宗室问题,让很多人都私底下说皇帝不顾念亲亲之谊,对他的评价又一次下滑,不过朱皇帝不在乎,反正也不会有人为这点事造反,至于儒生们对他的评价,他是真不在乎。他要干的事,注定是会让儒生变着法子抹黑的,何况这个国家未来的话语权又不会在当下这群儒生们手里。
第94章 26。广宁之战(1)()
随着时间进入天启二年,整个辽东地区的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战争的临近。
年前在辽南的损失,让努尔哈赤痛心不已,本来就人丁单薄的正蓝旗更是一下子就损失了近八百精锐,镶蓝旗也损失了近四百人,两蓝旗都被打得是伤筋动骨,不过他已经派出人马,去往奴儿干都司各处强征他们的同族和近亲补充人口,也就是被明人称为鱼皮鞑子的部族,要把两蓝旗恢复起来,也不过是要花上一些时间而已。
大明没有尝试同化统治广大的奴儿干都司地区,现在已经尝到了苦果。
自努尔哈赤称汗以来,后金历次作战虽损失不大,但也不是没有,辽东长城附近的女真几部人口毕竟有限,后金能一直保持三百多牛录的动员能力不下降,常年远征奴儿干都司,强征该地区各种被明人称为鱼皮鞑子的各种同源部落补充人口,也是重要原因。
此外,广大的奴儿干都司地区出产的皮毛等珍贵物产,都落入了后金手里,让后金有足够的资源去收买晋商等汉奸,换取纺织品和宝贵的情报。
面对新任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努尔哈赤也是感觉有些无处下手。这个熊蛮子,从早前就不断地给他制造麻烦,这广宁城现在就一改早前的防御布局,变得很不好打。
明军把主力兵力都收缩在广宁城附近,这几个月派去广宁的细作,也是一个都没能回到辽阳。
他还听闻,南蛮子的皇帝搞了一种新式的火器出来,威力巨大无比。
这让努尔哈赤感觉有点为难,不过接连的胜利,让这位天命汗多少有些飘,在这个时候不打广宁,对他个人的威望也是个不小的打击,在犹豫了一阵后,努尔哈赤还是决定依照原计划,发兵攻打广宁。
天启二年正月十六日,努尔哈赤在辽阳当众宣布,要取下广宁,砍下熊蛮子的脑袋为莽古尔泰报仇。
几个月前的失利,造成的伤痛还远没有平息,两蓝旗的人更是群情汹涌,纷纷表示要为主子报仇。
随即后金的大军便从辽阳出发,向海州进发。
侦知消息的明军哨探,立刻飞马向熊廷弼报告了后金大军的动向。
这一次八旗出动了两万人马,汉奸军战兵一万,到达海州后,所有后勤和劳役人员也都集结完毕,后金此番出动了共计七万人左右。
次日,经略熊廷弼宣布广宁地区戒严,下令西平一线的轻骑部队全线后撤。
同日,后金大军出海州,直逼辽河。
之后,一直到逼近广宁城五十里处,后金大军一路都没再遇到任何阻碍,几乎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看到沿途这样高效的坚壁清野,努尔哈赤一路上,脸上都挂着的那副轻松的表情很快消失不见,他很清楚这意味着广宁的明军,比在袁应泰治下的有组织得多,这就意味着,这可能是一场苦战,甚至可能无功而返。
再一次经过一处村落,只看到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