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院子,没敢打扰。
得到回报之后,朱谊漶很快就问道:“当遣何人去请这位冯先生。”
伪右佥都御史李乔仑很快站了出来说道:“监国殿下,如此大贤,理当三顾。”
“臣附议。”
“诸卿家言之有理,孤当效法先贤。”
“监国殿下圣明。”
朱谊漶当然清楚,冯从吾这种大儒,自己得亲自去请,不过他这么干,自然是给下面的臣子进谏的机会,还能展现自己从善如流,听着下面的拍马屁的声音,他觉得自己高明极了。
朱由校那小子,不止差点把辽东丢了,刚收复了辽东,取得了一点小战绩,就得意忘形,搞得天下大乱。这样行事毛糙的小年轻,哪里比得上孤!我朱家的天下,果然还是得孤王来坐。
在文官们一片马屁声中,自我感觉良好的朱谊漶很快踏上了前去三顾茅庐的旅途。
在冯从吾的院子前,朱谊漶很快下马,他只看到了一个老仆站在门口,见了他也是不跪不拜,可以说无礼极了。
“大胆!见了监国秦王殿下,如何不跪?”
面对一帮叛军和秦王,那老仆也是丝毫不惧,直接就问道:“小老儿只听闻天子亲征讨逆,大明如今是信王殿下监国,何时有监国秦王?”
一旁的王府亲卫军官闻言后立刻大怒,就要拔刀。
朱谊漶此时已经明白,这回他要吃瘪了,不过还是存了一点希望,伸手阻止了自己的亲信,冷冷地说道:“老人家,还请去告知你家主人,本王求见。”
那老仆看了看这位秦王,冷哼了一声,就转身走向了屋子。
很快,冯从吾就走了出来。
这位老先生,如今精神劲头看起来很不好,整个人都有些憔悴。见了朱谊漶,也是直直地站着,不跪不拜。
“先生,如今”
“住嘴!若非老夫年老体衰,如今早就振臂一呼,起兵讨逆。”
说着,这位冯老先生,朝着东边的方向遥拜了几下后说道:“陛下,老臣死矣!”
说完后,这位老先生竟然从袖子中抽出了一把匕首,直接就朝着朱谊漶冲了过去。
一个年纪这么大的老头,当然是不可能刺杀得了众多士兵护卫的秦王。
下一瞬间,冯从吾就倒在了血泊中。
那老仆此时已经是泪流满面,他跪在冯从吾的尸体边,朝着京师的方向叩拜,大声说道:“陛下,您看见了么,大明有忠臣,有忠臣啊!”
面对这样的真忠臣,一众叛军此时都有些心惊,在这样的人面前,自我厌弃的情绪很快涌上心头。
冯家的老仆,也很快被一个叛将一刀砍死。
第241章 102。请开团练REenS。()
杀死了冯从吾之后,朱谊漶才发现自己干了件超级蠢事。
他根本就不该来见这位大儒,更不该指望自己能招揽到这样的道德之士。
“将二人都厚葬吧。”
说完后,秦王朱谊漶仿佛失掉了所有的力气,刚刚还踌躇满志的他,此时已经变得像条焉了的茄子。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自己一直刻意想要忘记的重要事实,他不是朱棣,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也显然不是朱允炆。
朱棣可是手握边军精锐,本人也是身经百战的帅才,对手又是昏招不断的朱允炆,才险之又险地夺取了江山。
而他,手下根本就是没有几个兵。即便靖难成功,他也未必能坐上皇位。
最明显的,就连完全统和之后,下一步的军事行动,那些军头们,也只是和他打了个招呼。
四镇都出了一些人,由固原和延绥镇主导,兵分两路,分别向山西和河南进军。此外,宁夏和甘肃则分别出了一些人马,联合起来攻打汉中,试图向四川推进。
回程的时候,清醒过来的朱谊漶才注意到,整个陕西,都已经被这些武夫们祸害得不成样子。
就在这西安府,他经过的许多村落都已是空无一人,有时十里都不见人烟。
固原和延绥两镇在光中平原大打出手,就让关中地区受害不浅。乱世来临,首先遭殃的就是普通百姓,特别居于平川之地,没有结寨,没有自保能力的百姓。
从华山脚下的乡间返回,经过渭南县一处乡村的时候。
突然,前队一阵骚动,王府的卫士们,很快上前去查看。
很快,侍卫们就回来报告了。
“监国殿下,前面有位将军在打粮。”
朱谊漶闻言,看过去时,才发现,一大队的士兵们,正在前方的一处村庄强征粮食。
“走,咱们过去看看。”
叛军中一位随行保护的张姓游击将军很快上前说道:“监国殿下,前面那些丘八们甚是不知礼数,怕是会惊扰了殿下。”
“孤不怕!”
说着,朱谊漶就不管这位的劝说,继续坚定地朝着前方走去。
叛军也没说要软禁秦王,这位不干出要逃跑之类的事,这位张游击也没法阻止。
走近后,朱谊漶只听到村子里,似乎有妇人低低的呜咽声,还夹着孩童们的惊恐哭泣,偶尔还有女性惊恐的尖叫声,就在他怒气冲冲地想继续往前走时,只听到了几个男性癫狂的笑声,以及一声惨叫,还有一个中年女性哭天抢地的声音。
他再定睛一看,便看到村口就躺着几具尸体。
此时,这位秦王的脸色已经是变得铁青,他怒道:“张游击,征粮便征粮,何苦杀人?你等身为官军,岂能如此肆意妄为?”
这位张姓游击,闻言后,只是尴尬地一笑,说道:“秦王殿下,总有些无知刁民把咱们当叛贼。”
说着他就憨笑着,丢给了秦王一个“你懂的”表情。
“如今商路断绝,啥玩意都在涨,饷银又只有那么点,哪里还能不许弟兄们快活。监国殿下若是看不下去,赏赐些银子给这帮粗胚便是。”
朱谊漶闻言后,立刻就不说话了。
他清醒过来后,就立刻明白了,这帮丘八们就没有一个把他当回事的。渭南这片地头,眼前这位张游击也根本管不到,这位小头目的意思很明显,他人微言轻的,出面去劝阻,也不过是自讨没趣。
呆站了一会后,朱谊漶回头看了那村庄一眼,最终只得带着灰败的神色径直离开。
由军队直接下去武装抢劫搜集补给和粮饷,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各个军头们都从中尝到了甜头之后,就不可能再轻易改变。
当下西北地区完全是谁拳头大谁说话管用,军头们其实对自己干了什么心里都清楚得很,就算他们没有什么忠义之心,但同样不会看得起那些从逆的文官们。现在叛军虽说把行政班子勉强搭建起来了一部分,然而这套行政班子,暂时和不存在没有多大的区别。
接下来,朱谊漶一路前行,再没有理会叛军的胡作非为。
他一路所见,除了一些处于易守难攻位置的村寨,大部分村庄都是难以幸免。
在乱世之中,这些士绅和豪强们手里有着很多资源和人手,比普通百姓更能组织起人手,当然也是纷纷修建寨堡抵御叛军。士绅中,固然有一些忠臣,不过大部分都是墙头草,虽没有与叛军合作,但也不会忠诚到真和叛军死磕,面对叛军,通常会交出少量粮草买个平安。
叛军征粮,当然也是先挑软柿子捏,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去惹这些会让他们损伤人手的地头蛇们。
四镇叛军武将们也不傻,他们当然清楚,这些村寨都是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不过他们现在实在没空理会这帮地头蛇。
在与山西交界地区的黄河边上,延绥镇如今的盟主,尤世威看着奔腾的黄河,一脸忧色地说道:“若此战不能胜,我等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他身边的副总兵王世钦闻言后,看了看东北方向,脸上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神色后说道:“尤总兵不必担忧,只要不与勇卫营硬碰硬,一击便走。等咱们入了中原,各地营兵与军卫武将,必将群起响应。”
“但愿如此吧。”
对于秦王公然叛乱的举动,朱皇帝一开始就知道了,文官们上报这货叛乱后,他也是一点都不愤怒。朱皇帝也是一点都不担心,叛军能凭借一位亲王的影响力,快速建立一个有效的政权。
他很清楚,不管有没有秦王这个宗王加入,叛军都会在巨大的军事压力下停止内斗。就算招揽了再多的不得志的文人,西北地区本质上也依旧是个武夫秉政,士绅们是不会与这帮军头站到一起的。
说到底,从叛乱发生开始,原有的秩序就被彻底粉碎。叛军从前的官职的合法性,来源于大明朝廷,反叛发生后,不管他们怎么涂脂抹粉,他们的权力来源于最直接赤裸的暴力这一事实,都不可能会被他们自己无视。
一旦,武夫们认识到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暴力获得一切,中晚唐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就必然会重现。
由于西北离京师毕竟有点远,前期的混乱之中,不止是各镇之间,便是同一军镇内部,都一样有残酷血腥的内斗,本地派系与外来者,本地派系之间,都一度打出了狗脑子。甚至于,无能的武将直接被他们手下干掉,都不是稀奇事。
冯从吾死后没多久,朱皇帝就听说了这件事。
至于冯从吾死了,朱皇帝是没什么情绪波动的,大明的忠臣从来都不少,到了另一时空,崇祯十七年那份上,不过只是改朝换代还不是亡天下,殉节的官员依旧有不少。要是陕西没有几个忠臣冒出来,他才要觉得奇怪。
这位的死,进一步打击了叛军,进一步否定了他们叛乱行为的合法性,他觉得这当然是极好的。
在正式的消息没传来前,朱皇帝还是该干啥干啥,继续调兵,准备迎击来犯的叛军,顺带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击溃叛军之后,把传说中的八大晋商一并收拾掉。
很快,冯从吾殉节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陕甘地区,并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就算其实从前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的,都纷纷跟着赞颂起这位烈士。
洛阳城内,一名儒服青年大声说道:“叛军将攻入中原,朝廷兵力捉襟见肘,西川与中原膏腴之地,已是危在旦夕。吾辈岂能继续坐视不理?如今之计,唯有恳请陛下准许我辈募丁讨逆。吾辈愿效法少墟先生,虽死不悔!”
“王朋友说得有理,值此危难时分,我辈当效法少墟先生,挺身而出。”
一个个儒生们,都很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各地士绅们,固然很不喜欢他这个风格太像重八哥的皇帝,但他们更不会喜欢大明变成晚唐五代那副鬼样子。
在士绅们看来,在天启皇帝治下,虽说难受了点,不过收敛一点,难受几十年日子终归还是能混下去的。西北那帮军头们要是挺住了,这天下怕是立马变得分崩离析,走向藩镇割据,他们想要重新出头,都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雪片一样的陈情和上疏很快被送到了行在,朱皇帝看后,很快召开了一次会议。
“新任山西巡抚蔡复一,于赴任途中上疏,请求朝廷允许河南与西川士绅,募壮勇,自办团练。各位卿家,以为如何?”
李起元很快站出来说道:“陛下,此议万万不可。此例一开,各地势家恐怕会成藩镇。”
其余几位文官,也都是站出来,表示这绝对不行。
文官们对搞团练,态度当然是暧昧的,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门生们,掌握一些武力,不过作为中枢的官员,他们又本能地反对这样的会导致分裂的决议,集体强烈反对,更多的是怕皇帝以为他们心怀不轨。
朱皇帝在确认了他们的意见后,很快就下旨申斥了蔡复一,并下旨警告了那帮儒生们,让他们老实点,办团练依照旧制,有限制地办可以,想要搞出大编制的真正的军队出来,还要出县作战,那就会被视为叛乱。
如果鞑子打来,他打不过,他或许会考虑下团练。
现在,这帮人想搞团练,虽说未必翻得起什么浪,但无疑是冒出了很不好的苗头。
第242章 103。义军()
在准备带兵迎击叛军的时候,朱皇帝很快发现,这一举动貌似有些多余。
本来,叛军的内战,就差不多掏空了陕西府库的存粮。之后,为了向河南与山西等地进军,叛军则开始了无节制地征粮。
去年本来就是个平年,百姓家里哪有多少存粮,此时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大部分自然都在士绅与豪强手中。
而叛军们都是欺软怕硬的,在没有把最后一批没有抵抗能力的百姓祸害完之前,都是不会去找那些士绅豪强的麻烦的。
叛军愚蠢的举动,很快就制造了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
人活不下去,自然就只有拿起武器反抗。
如果是大明朝廷把百姓逼得活不下去,迫于朝廷强大的震慑力,那也得等死了不少人后,才会有人敢于起来反抗。而叛军控制区内,这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一早就明白,逼得他们活不下去的,是一群逆贼。
陕北,府谷县乡间,一个叫吴延贵的青年匆匆从一条小路钻出来后,怒气冲冲地对着一帮青年人说道:“狗日的逆贼,又来打粮了。”
为首的一个男子,眉头紧锁,沉声道:“叫乡亲们都避到河对岸去,逆贼精锐都南下去打宁武关了,这帮留守的贼军,暂且还不敢渡河。”
王嘉胤是前延绥镇镇兵,准确来说是逃兵。
他今年二十多岁,从这个名字就看得出来,他曾经家庭条件不差,不过那也是曾经了,王父早亡,家业败落,王嘉胤又没考上秀才,自然没条件再读下去,一无所有后这位索性北上投军。他琢磨着,投军既能混饱肚子,兴许还有可能杀出一个官身出来。
理所当然的,他失望了,因为识字,他的期望也是极大的,他觉得自己在一群大字不识的丘八中,应当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军头们招募战兵,从来都是省心省力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募兵,将战兵按照籍贯编队,方便管理。而这位是主动投军的,虽没能进学,但又难免显出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架子,于是这位就很自然地被孤立了。
被孤立,又被军头们虐待,在军中过得甚是不如意,这位很快就当了逃兵。
让老弱都躲藏起来之后,众人又聚在了一起,蹲在地上商讨今后的对策。
王嘉胤的妻弟张立位摇了摇头,哀叹道:“如今朝廷那边不过河,乡亲们老是这样四处躲藏,也不是个事啊。”
王国忠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说道:“不躲,能咋办?”
王嘉胤突然猛地一拍膝盖,站起来大声说道:“杀贼!”
逃归乡里后,王嘉胤结识的同为逃兵的吴延贵闻言后,眼睛一亮,也跟着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道:“对,杀贼!”
其余的青年之中,也纷纷有人站起来附和。
大伙都清楚,朝廷如今没有兵,他们站出来杀贼,说不得就能博一个前程。
他们本就是居住在山西交界的地区,这阵子也经常往山西地界走动,自然清楚,那边正在募兵,也清楚,当今天子是要狠狠整治贪腐,皇帝带来的兵,军饷会不会被克扣他们不知道,但他们清楚,那些兵个个都面色红润。
这说明,给皇帝老爷当兵,还是有搞头的,再不济,也能吃饱饭。
两人对视了一番,很快就开始商量怎么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