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一军师-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是光和四年出生,现今止有一十五岁,未曾加冠,比吕玲绮仅小一岁。

    诸葛亮听得己兄向吕布引荐自己,乃拱手施礼,口中称道:“在下诸葛亮,见过温侯!”

    自上次陈翎来北海,接主公吕布之令,为吕玲绮寻觅一佳婿之后,陈翎心中就有了此番想法,诸葛亮与吕玲绮很是般配,吕玲绮沙场厮杀英勇无比,而诸葛亮则治国有分,御军有法,有王佐之才。

    两人若能相配,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陈翎心中是如此想到,也就这般行事了。

    至于将来黄月英什么的,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无视了。

    陈翎敢如此为之,也是因现在诸葛亮名不显于世,只有相得几人知晓他有大才。其余人者,譬如现在的吕布,还有其兄诸葛瑾等,都不知他将来的造就。

    一个见他面容温雅,只以为能配吕玲绮;一个知他有才,不过亦不知晓将来会如何,因此,才让陈翎趁机怂恿诸葛瑾将诸葛亮从荆州招至青州。

    就在殿内吕布、诸葛亮几人相谈之时,屏风之后的严氏与貂蝉论及诸葛亮言道:“此少年郎有龙凤之姿,姿容清秀,实属佳人,不过,其人年纪尚在玲绮之下,”

    严氏意有踌躇,貂蝉于旁笑嫣道:“姐姐,能得此人为婿,已是叨天之幸,何谓其他?”

    严氏然之,心满意足之下,展颜一笑,在貂蝉的扶持中,向内室退去,并吩咐侍女言道:“可唤玲绮过来,”严氏并没有把话说话,其中的意味侍女自然懂的,在严氏、貂蝉两位主母的掩笑声中,向吕玲绮闺房而去。

第二百四十二回天灾之年() 
建安元年四月,三辅大旱,六月,黄河决堤,谷一斗五十万,麦豆一斗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至七月间,回至平原的陈翎已经毋需担心曹操或将出兵攻袭过来,救灾安民已成吕布、曹操两势最为紧要的事情了。

    黄河下流经由平原、乐陵两地,沿途临近村落皆不能免,全陷入颗粒无收之境,兼自去岁巨鹿、魏县两战之后,厉兵秣马,对民间损害颇重,更加剧了百姓困顿之情。

    原本为出兵准备的粮食,被陈翎从仓禀中取出来,散发到黎民手中,同时迁居人口至青州、河间、渤海等地。

    至八月,渤海水大溢,青州滑坡与泥石倒灌而下,掩没了不少村庄。

    至此,吕布在陈宫、沮授等人进谏之下,消减诸将本部人马,杂号将军只能率三千兵势,常设将军五千,“四安”、“四平”将军止能帅万人。

    卸甲的这些兵卒被发回原处,帮助当地赈灾。

    待青州、翼州缓过气来,重新计数治下户籍之时,这才发现经由此一灾祸,两州人口相降下了将近二成。

    本来青州人口已经接近三百万,现在只有二百二十万余;半壁翼州原来有三百余万,现在止剩有二百六十万。

    相比青、翼两州吕布的曹操,因其地域接连三辅、黄河等地,所受灾害更在吕布之上。黄河上游区域大旱之后便是蝗灾,兖州有二十个县遭受此灾。

    三辅:武帝太初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

    九月,渤海、青州相继地震。

    山崩水出,坏城郭室屋;岸崩,江水逆流;地坼裂,水泉涌出;

    至十月,身形修瘦以致穿着旧袍,显得太过宽大的陈翎,在收束衣襟扎腰绑带,露出可笑的脚趾来之后,只能苦涩继续努力挣扎着活着。

    十一月,已有孕在身的夏侯氏遣人至陈翎处,唤他回家。

    将赈灾重任交付给陈震、周泰两人之后,陈翎躺倒在装载他归平原的马车上,神色疲倦的睡着了。

    十二月,大风,雨雹,遍及千里,拔树三万余株,树木摧折,庄稼荡然无存。随之雪灾降临,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皆蜷缩如猬,三辅、兖州、翼州、青州冻死者十有二三。

    十二月,夏侯氏诞下一子,陈翎唤其乳名:阿福,祈求此子能得上天垂怜,有福气相护佑。

    随着此子的出生,天灾似乎在消褪。

    在满月那天,吕布帐下群臣,有亲自至平原道贺的,譬如文丑、颜良、审配等翼州诸将;有派遣麾下前来祝贺的,如张扬令鲜于辅、鲜于银父子携带礼物过来;有遣自己子女过来的,譬如吕布派吕玲绮携诸葛亮一同至平原来。

    在过去的将近一年时间里,吕玲绮与诸葛亮两人为吕布、诸葛瑾所撮合,虽然未曾言明,但实际上双方都有此心思,不过时机不到,这才有了现在这样一种情况。

    诸葛亮被遣至吕玲绮军中任行军主簿,两人朝夕相对,日久生情,更在严氏、貂蝉一主母、一夫人有意放纵之下,已经许诺待诸葛亮加冠,便行大婚。

    与吕玲绮并驾齐驱,诸葛亮看着沿途景象,心中一片忧患,温侯吕布治下百姓过得实在太苦了。

    他们失去了自己家园,流离失所拖家带口往郡县中去,彷如在那里有着可供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诸葛亮脸上露出不忍之色,他们所希祈的食物、住所,在现在人满为患的郡县中,并不存在。他们若想渡过寒冬,不再饥寒交迫,只有留待在原处,强撑过此一年,等来年麦熟时,或能幸免于难。

    目光从蹒跚而行的难民转到吕玲绮脸上,诸葛亮带着温柔之意言道:“玲绮,你父所施之政略有缺憾,以我观来,应限制百姓迁徙,就近安置难民方为上策。”

    吕玲绮看顾了诸葛亮一眼,心中微恼,暗道着,不解风情,难得有机会一起出北海,这一路之上是有很多难民,你就算是心忧其患,也不该一直唠叨不停。

    吕玲绮心思,诸葛亮怎么知晓,见她含首不语,只是微微嗯了一声,同时俏脸上露出忧虑的神情来,诸葛亮心中颇为欣喜,乃接着说道:“我闻陈翎乃是你父之重臣,待至平原之后,我以此向他谏言。玲绮,你说他会不会采纳?”

    吕玲绮愕然,心中想起陈翎的诸般事宜来。

    还在相城之时,自己父亲出外征战,那时他帐下还没这么多臣子将校,仅有的依靠止有数人,陈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员。

    在那刻,自己拜在他门下,学文习武。逐渐的,他的才能慢慢显露出来,无论是出兵征战,抑或是教导自己、宜霜、孙翊三人,都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而到了青州之后,出使曹操,娶妻夏侯氏,为自己父亲所忌,他亦没有就此沉沦,不言不弃为父亲大事默默贡献着一份力量。

    待及倭国、三韩、幽州诸多事项之后,陈翎他虽然年轻,但在父亲帐下群臣内,无疑已经是其中最为显赫的一人,就算是现在的军师陈宫,亦不能比之。

    再念及他的性情,吕玲绮觉得就算是自己的父亲出面,也不能强逼改之,现在诸葛亮有此心此意,自己是否要提醒一下?

    吕玲绮踌躇间,诸葛亮越发闪亮的双目中透露出一股自信来,他向吕玲绮言道:“我若治翼州一地,在今年的大灾之中,虽不能尽抚百姓,但亦可有所作为!”诸葛亮最后一句本意想说但可比陈翎做的好,心中反复一衡量,似乎太过目中无人,乃作如此之言。

    看着意气风发的诸葛亮,吕玲绮见之,有些痴了。

    心中的那个人影在与他重合,逐渐变得和诸葛亮一般无二。

    吕玲绮心中暗暗念道着,他,真的会是自己将来的夫君么?

第二百四十三回诸葛孔明() 
虽然是儿子的满月酒,但陈翎还一直在书房处理着政务。

    半壁翼州之中的各项物资,为陈翎调拨至各处,安抚黎民。

    诸葛亮所言及的就近安置百姓,陈翎有过此意,但在难民自动开始迁徙之后,便不加拦阻了。

    这是为将来考虑,太过低下的农业耕种,一直影响着吕布一势的粮食问题。同时,诸郡县下各地的富商、世家,他们亦在陈翎的思量范畴之内。

    若是能趁此灾难之年,将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百姓集中起来,安置在各郡县城池之中,那么就算现在困苦一些,但若能熬过此一段时间,便可依此形成较大的几座城池来。

    一座城池的发展、繁荣,最主要的基础是人口,若无人口,城池再大再广亦是枉然。

    设想,一座城池当中,有吕布所派遣的官吏,有本地的富人,有居住于此的寒门、世家,虽然他们是这座城池的上层,但这些人都是不产出的。他们所消耗、交易的食物、财宝,都来自底下百姓的辛勤劳动,若无有相对基数量的百姓在此,他们什么都不是。

    正因此,陈翎才不顾其他,任由百姓在迁徙当中饿死、冻死,而不加援手,只等他们自己踏入城池之后,这才给予食物、房屋,满足他们日常需要,让他们苟且活着。

    当这些背井离乡聚居至城池之中后,他们原来的村庄便会荒废下来,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为略有积蓄富家、世家所得,只等来年,他们回至家乡之后,重新订立劳役条款,继续维持着这样的生活。

    为富不仁指的就是这样一类人,对此,陈翎所能做的就是派遣出军伍,一部、一营的,由麾下将校率领着,前去诛灭!

    贫贱之人是没有积蓄的,只有这些人才会在此刻,凭借着早就屯积下来的粮食过活,斩杀他们,陈翎觉得丝毫没有内疚之意。

    抄没的家产可以用来向孙策购入粮食,查缴的粮食可供自己分发给现在居住在县城中的百姓,一举二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让黎民迁徙至县城中,这是一个陈翎能给出的希望。只要到达郡县城池中,便能活下去,不然就只能强撑过今年,自己无能为力。

    地域实在太过广大,自己所掌之兵力所不能及,只能如此这般行事。

    至于百姓到达郡县城之中后,能否这样存活下去,陈翎已有所虑及。

    不是每一个能到达县城中的百姓都会生活美满的,有人会在此过程中,沦为其他之人的仆役,或操持贱业,为奴为婢,不一是处。

    沉痛哀思间,陈翎只得借着“他们至少活了下去”这样的信念来劝慰自己。

    百姓进入后的城池,将来的构成势必是这样的。

    富人永远是富人,除非为自己所忌惮,给予铲除,否则就只能等待曹操攻陷过来,才会有所变化。

    世家亦是如此,他们的人间关系复杂,在自己军政衙府之中,就有他们当中的人,若想长治久安,自己无他法,势必要依靠他们来治理当下的辖地。

    除了这二类人之外,接下来的就是依附在他们身上的亲眷、好友,乃至仆役。

    这些人或许没有富人、权贵这般得意,但在与庞大的普通百姓相较之后,他们或许是活得最为舒心的一类人。

    他们没有来自顶头的危机感,他们没有来自自己的威胁感,他们高高在上,只需臣服某一人或某一群体,便能生活无忧,安享着权势与财富带来的愉悦感。

    刨去这少数的两类人之外,剩下的全部是靠出卖自己、出卖力气的苦力、劳役。

    他们这些百姓,能活着便是唯一的目的。

    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在他们身上,只有靠着机遇才能过上相对较好生活。

    他们在城池中,占着绝大多数,陈翎不希望这些百姓失去进取之心,这样的城池将会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一个没有进取之心的城池是没有未来可言的。

    由此,陈翎筹划中,酝酿着“开科取士”这一政略。

    开科取士就是科举考试,为国求贤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为官吏。

    为了这一开科取士之举,陈翎所要做的事项很多,非常繁琐。

    首先,得确保百姓至少衣食无忧。

    如何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是荒废下来的田亩,得重新厘清,然后分发给百姓。

    今年,死的人比较多,加上陈翎毫不留情的斩杀了无数乡间富人、世家,遭遇重大灾难的诸郡县,为之一空。

    有了这些田地之后,虽然现在无产出,但只要有人在,来年想必自给自足,应该能勉强达到的吧。

    如此想着之后,陈翎将这些田亩按照均田制来实施。

    均田制:即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百姓耕作,土地为吕布所有,耕作一定年限后归百姓所有。

    有了均田制来确保百姓能够衣食有余之后,便可在此前提之下,实施其他方略。

    农庄制再一次出现在陈翎的心中,城池有限,且距离所辖田地较远,耕种之时,不可能行走数个时辰之后,来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作。

    这样的事情实在太不合理,因此在原来荒废下来的村落上,重新安置人口,构建成新的农庄就成了陈翎必然的选择。

    随着农庄的展开,陈翎会添加一些其他,譬如匠作、乡间私塾等人等物进入其中,为将来的“开科取士”作准备。

    这一项,今年已经是来不及实施了,只能留待明年再说。

    最后,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事项,其实都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增加自己的实力,为将来的征战预先做出准备。

    因此,逐渐开始重新聚众招募士卒,以成精兵,亦在陈翎的思量之中了。

    原来遣散的兵卒会被召回,经历大难大灾之后,能够活下来的不是妇孺就是体健壮硕之人,由此而组建的兵势,只要不存在缺衣少粮的情况,势必会比之前的军势更为精锐,陈翎对此,相当的有信心。

    觥筹交错间,诸葛亮向着居上首的陈翎行近。

    自三月离开北海之后,四月便开始生变,灾难临头中,陈翎无暇再至北海,吕布亦未曾派遣人过来请陈翎至青州,故此,陈翎与诸葛亮两人间,仅仅是见过数面,那还都是在三月北海之时。

    诸葛亮向着有些微醺的陈翎拱手言道:“在下贺大人喜得贵子。”

    陈翎哈哈一笑,持酒樽相待诸葛亮,言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孔明”陈翎头昏眼花间,忘记的隐瞒心思,脱口而出,唤起诸葛亮未起的字来。

    刚刚张嘴说完,陈翎一个激灵就醒悟过来,瞅着诸葛亮迷惑的神情,心中急思,开口言道:“吾有诸般神通,望人生字便是其一,子瑜之弟,孔明一字,是否妥贴?”

    听得陈翎胡乱吹嘘,诸葛亮呵呵一笑,将方才疑惑的念头甩开,念叨起“孔明”两字来。“孔”字本义是通,也有大的意思,而“明”则毋需多思,就是明白的意思,两者加一块说得是洞见和清晰,洞见事物通达其旨。

    自己念叨几遍之后,诸葛亮觉的甚合己意,乃向陈翎拱手致谢,言道:“大人所言不差,此一字与吾颇为合契,不知能否赠予在下?”诸葛亮心思中暗想着,孔明两字莫非是陈翎想加给自己儿子的?

    须知此时,陈翎之子至今尚无名字,方才见他若有所思,想必是为此在思忖着罢。

    如此一来,陈翎脱口而出的祸事,在未及散布开来之前,便已消除,陈翎不知诸葛亮心中所思,听闻他如此言语,心中暗喜,乃道:“你若喜欢,拿去便用,毋须在意我。”

    诸葛亮听闻陈翎所语,貌似粗鲁,但己甚为感激,乃不以为念,拱手施礼再拜谢言道:“来年亮就要加冠,大人能否赏光,前来北海一观?”

    加冠礼一般是男子年至二十方才会行此礼,不过有武帝珠玉在前,又值此乱世,早早加冠的不在少数,诸葛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