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算在里面了。
相对而言,站在公孙度他的立场来看,他是失败的一方,本来能够勉强支撑一阵的,但在自己雷霆一击之下,不能敌而放弃抵抗,开城受降,些许失意、伤感,也在所难免了。
陈翎瞭望着远方,对公孙度劝慰言道:“我主非是昏聩平庸之人,升济能以大事为重,不为自己私心所左右,归顺我主帐下,来日必获重用,更有封赏。”
公孙度感慨一声,抱拳言道:“承你嘉言,不过我年事渐高,身弱体虚,长途跋涉,实在有些承受不住,此次回青州,可否让吾长子代行?”
公孙度有二子,长子是公孙康,次子公孙恭。
而公孙度所言之年事渐高,纯属不想去青州面见温侯吕布,才会如此言道。
须知此刻公孙度四旬不到,正当壮年,何来身弱体虚之况?
陈翎听罢,呵呵一笑,摇头不语,静待公孙度继续说道。
见陈翎不应,公孙度再次苦笑一声,言道:“非是我不愿前往觐见温侯,实乃是此时乌桓盘踞玄菟郡,我料子仪你一旦退兵回中原之后,这里或又起战端。”
陈翎颔首,这才是真正的理由罢。
毕竟辽东一郡,在自己帅大军来之前,是他公孙度一手掌控着的,现在虽然投降了自己,可就在这疲敝之地,若不是明目张胆的反叛,不论是自己,抑或是主公吕布,都不会再一次帅大军攻伐而来。而留驻在此地的将领人选,现在看来惟有他公孙度一人而已,是为最佳。
其他军中诸将都是中原人士,怎么会久留此地?
那么这样一来,公孙度既是辽东之主,亦是温侯派驻在辽东的大将,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对温侯有所交代,幽州辽东势必要安宁下来,这才能让温侯有所释怀,这才能让公孙度对投诚之举不感到有懊悔之意,乃至于反叛自立。
说到底,公孙度虽然是投降了,但在辽东这一块地面上,他的势力会更加庞大,他的军卒回更加精锐,这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状况。
现在有乌桓为祸,将来有鲜卑人作祟。
这对于温侯吕布、陈翎两人来说,无关于公孙度忠诚与否,无关于辽东上缴赋税收成,这仅仅是一次名誉之下的征讨。
公孙度会不会就这样屈服下去,一直为温侯吕布帐下之将,就看中原结局如何。
将来若是温侯吕布败北,从中原一地逃至辽东,兵势相较之下,公孙度可选反叛,亦可选服从命令,继续为温侯吕布帐下之将。
若是温侯吕布能够占据中原,乃至取得天下,那么公孙度身为前期就降服于温侯吕布的大将,一方封疆大吏,肯定会得温侯厚待,三公或许不至于,九卿应该有份的,当然前提是,在此之前,他公孙度一直维持温侯吕布帐下之将的身份,而不会反叛。
所以说来,陈翎攻襄平,公孙度受降,对于温侯吕布、公孙度两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件令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之举,不然就是你死我活的战斗。
听着公孙度的话语声,陈翎为公孙康有些悲哀。
身为乱世中有野心之人的子孙,公孙康在至青州之后,只会被视为公孙度抵押在主公吕布处的质子。他不会被重用,他不会被强令随军出征,而只会花天酒地的醉生梦死,人身全无自由,一切皆得听从留驻官吏的命令行事。
反之一思,这或许对公孙康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毕竟辽东苦寒,没有中原富饶,待在青州久一点时间之后,或许就改变了想法,不想回辽东来了,也就不必为了征讨高句丽而耗损了自己的身体,以致于自己的长子未成年,便撒手人寰,将辽东之地传给其弟公孙恭。
以致后来其弟公孙恭,被长大成人的其子公孙渊胁逼退位并囚禁,等到景初元年,司马懿在襄平平定公孙渊叛乱之后,这才将还在被囚禁的公孙恭释放出来。
这简直就是一出戏,陈翎如此胡思乱想着道,就因公孙度一句话,全部改变了,没有了,不会再出现了。
第二百一十一回班师回朝()
幽州、三韩既平,陈翎心忧翼州战事,遂有班师回中原之意。
不过在此之前,至交好友陈震正一路轻骑从乐浪赶来,陈翎乃留在襄平,待见过其之后,方才帅大军回师。
从青州出征的高览、吕旷、吕翔三人,高览一部被并入自己麾下军势中,而吕旷、吕翔两将在被公孙度擒获之后,从公孙度语焉不详、以及两人含糊其辞中,吕旷、吕翔两将似乎是降过公孙度了的。对此,陈翎叹息一声,不想辨析清楚,令两人至陈震帐下为部将。
匆匆与陈震见过一面,陈翎、陈震两人所谈及的事,是有关倭国、三韩、幽州三地辖制事项。
出于汉人与胡人、倭人、三韩土著的不同之处,在陈翎将乌桓全族集聚在玄菟郡内的前提之下,汉四郡依然属幽州管辖,而三韩则被划分至“九州”治下,也就是说陈震这个“九州”令,跨海治两地,实际上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一方都督了。
由于倭人不便参与中原争夺战,过海而来的三万仆从军,接下来的攻略方向应是倭国本岛。“九州”一地滨临三韩、倭国本岛,有此两地为根本,有青州海船相助,挟此间总兵势应能全占倭国。
交代清楚这些之后,在陈震失望的脸色中,陈翎有些不忍,乃劝慰道:“我回翼州之后,定会为孝起禀明这些,求主公另遣大将过来顶替‘九州’令一职。”
陈震听闻,方展笑颜,拱手为礼相送陈翎回师翼州。
向着陈震致意,陈翎乘坐在马上,展望前军,见张郃已经启程,乃缓缓拨马跟上。
陈翎心中想着,孝起与自己一般无二,都非是那些心怀建功立业之心的人,而只是这个乱世当中,随波逐流的一介书生。
本着能够安定天下的理想,侍奉着君上。
若是主上能够听取自己的谏言,实施政略,那么就能得志一展心中抱负,显现才能,为世人所知晓,荣耀一身。
这是陈震他心中所思所想,而自己由于是外来者的原因,则多了一些其他理念。
陈翎出兵是从蓟县征进幽州之地的,现在取得襄平之后,迅速回至中原,回青、翼州两州的道路,其实走高览海航更加便利一些。但由于不知道主公吕布现在战事如何,陈翎选了更为稳妥一些的来路回去。
七日后,陈翎帅大军至柳城,夏侯恩出迎。
进到城中,陈翎方才得知此时柳城之内,已经回归了数万乌桓族人,现在他们这些乌桓人,已经自己默认为汉民了,不复挟带着仇恨的目光看觑大军。
夏侯恩是自己部将,先前征讨公孙度,这才将他留下驻守柳城,此刻回师,陈翎在幽州平复的情况之下,不想再留下他,乃遣使至襄平,令公孙度派遣大将、官吏过来,治理柳城。
这件事对公孙度来说,是好事情,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一郡之地。
在襄平之时,陈翎没有提及此事,原以为在经过二十几日的征战之后,主公派出的官吏应该到达柳城了。可没有想到,由于道路太过难走,主公所遣之人,还在半途中。
柳城既然有乌桓突骑,陈翎急募三日之后,便重新走上归程。
此次柳城募兵不比其他之时,有陈翎告示在前,乌桓族人皆知若是能得陈翎看中,随军进入中原征战取得功名之后,便可呈请安居下来,乃群情激奋,应者云集。
因此,陈翎所帅之兵势在并入高览一军,招募乌桓突骑之后,达到了二万人数。
其中张郃、高览两人所率步卒八千,夏侯恩五百铁骑,曹性一千五百连弩手,张白骑为陈翎代辖骑卒一万。
随大军而行的还有不少乌桓老幼妇孺,这些人是陈翎所招募突骑的家族成员。
于半途中,遇上主公吕布遣来的官吏,陈翎由此这才得知曹操攻下了邺城,袁绍身死,其帐下文武将臣为两家所得。
陈翎听闻此消息之后,一时感慨万千,袁绍一死,在曹操、温侯吕布两者之间的阻碍再也不存在了,在这之后,是两势之间的厮杀。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亦也为了臣子,曹操与温侯吕布之间的这场大战,不仅仅是两诸侯之间的争端,亦为天下各方所瞩目。这场大战明是决定翼州最后归属于谁,实则是决定曹操、吕布两人命运的一场生死大战。
若是温侯败北,翼州会就此陷落,随之就是幽州不复为己有,只剩下青州一地之后,吕布就已无力抵抗曹操的侵蚀,只能苟延残喘,勉强维持局势,直至兵败势亡。
而若是温侯得胜,击败曹操,取得翼州,与之划河而治,全占有青、翼、幽三州之后,吕布这才勉强有了能与曹操相争的实力,形成两雄夺天下的局面。
得小吏之消息,知晓张扬已经卸下河内太守一职,携众经由张燕势力范围向代郡而去,出任幽州刺史。
张扬乃是主公吕布至交好友,陈翎对此心中无怨言,虽则幽州是自己平复的,虽则张扬一来就居高位。温侯有此心意,陈翎觉得这纯属两人私谊,自己不能过于无视,觉得吕布能够有此人之常情,甚好。
而张燕与曹操两势之间,现在还处于相互遣使沟通阶段,虽则张燕邀战与曹操,但在温侯在侧,南方孙策渐起、长安马腾不宁的情况之下,曹操有些捉摸不定,似乎在等待时机,没有在取得河内之后,迅速征进并州晋阳等地。
旗帜飘荡,塞外之地,前面是步卒行列,在其后是中军陈翎所在处,居末的是骑军队列,这样一支雄壮之师,在平定幽州之后,向中原挺进。
陈翎告诫了在塞外之地的险峻,并同时言及现在公孙度亦向柳城派出了官吏之后,匆匆向小吏告别,继续帅大军前进。自出兵以来,时间过去近三个月,此刻就算立即回至翼州,也已经是九月下旬、十月初了。
第二百一十二回君臣相聚()
兴平二年九月,温侯吕布周旋于马腾、孙策、曹操三方势力间,在陈宫、沮授、审配等谋士的筹划之下,与孙策达成互通有无的协定。
具体就是差不多全部占有幽州,温侯已经拥有了良马产地之后,孙策向吕布提供粮草,而吕布则付与战马交换,其他细小事项教多,不一一列举。
这是孙策之使陈端最为看重的一件事宜,江东多有水田,稻米产出一直很高,使之用于征战,每每还有剩余。粮食虽多,但在扬州这一块地上,却没有多余的良马可供征战之用,青州海商往来返复,多携青州冶炼的盔甲兵器贩卖,装载满仓粮食而回。如此经年间,孙策兵坚甲利,不再有去岁招募士卒之后,无兵刃可用之窘境。
而现今建业陷落就在眼前,随着掌丹阳、吴郡、会稽三郡在手,孙策不论是继续攻占扬州剩余地域,或还是西向攻取荆州,抑或者过江北略袁术寿春、豫州一地,之前仅仅依靠步卒的战法已经不可行了。
当然若无温侯吕布在青州,孙策只能勉为其难的这样作战,但现在既然有此战马来源,何不遣使一询,以便能够得吕布之助,速略其地?
孙策之使陈端第二项任务就是将孙翊迎回江东,这是出自于孙策的内疚之感,还有其母念子之情。
孙翊乃是陈翎借兵三千付与孙策之时,孙策抵押在温侯处的质子。
孙翊有勇力,不论是在陈翎教导之下,还是温侯亲自操训之时,两人对孙翊期望都很大。
孙翊为质子之时,年未满十岁,对于孙策,其兄弟,心中如何想到,温侯吕布、陈翎两人不得而知。
虽然如此,但在与吕玲绮一起成长过程中,孙翊对于吕玲绮的姐弟之情,比之对孙策的兄弟之情,似乎不差多少。因此,温侯吕布在陈翎不在的情况之下,在吕玲绮的强烈反对之中,向陈端严辞训斥道:“彼时三千兵卒,助孙策夺取江东三郡,令‘破虏’之威名重现世间,其重万钧;足下可细思之,为今孙策来赎其弟归,想必定有宝物相抵偿罢?”
携带无数金银财物的陈端听闻温侯所言,心中一悸,诚惶诚恐的向吕布进言道:“孙翊是我主之弟,还望温侯看在两家交好的面上,让孙翊回江东与其母相聚!”陈端心中已知此事定是不成,不然吕布也不会强言如此。
当知,彼时三千兵卒,在自己一方来看,的确是君上孙策以此崛起于江东的;但在吕布这侧来看,中原厮杀,与曹操交战,没在阵中的将士何止三千?
三万都不止!
原本以为凭借财物之利,便能迎回孙翊的陈端,在温侯的喝斥声中,踉跄着步出殿外。
陈端扶额拭汗,吕布威势逼人,非是常人所能承受的了。
陈端叹了一声,愁眉苦脸正准备离去,此刻从侧门转出一人来,陈端仔细打量之,见其面目与主公孙策相仿佛,心中一惊,连忙拱手言道:“少将军”
孙翊心中带着怀念,伸手一拦,开口言道:“你回去禀我大兄知晓,毋需在遣人前来向温侯赎归,”孙翊有些茫然着盯陈端看了半晌,继续说道:“温侯并为阻拦于我,我若想回去,只需知会一声,经得玲绮姐同意,便可回江东。”
“不过,我”孙翊有些发愁,接着说道:“大兄有公瑾哥哥相帮扶,又闻东莱太史慈在彼,文武不缺,无论征战哪一方,都无须用我。”看着陈端有些发呆的模样,孙翊感觉这人面目可憎,不想多说什么了,乃快速言道:“而玲绮姐将欲与曹阿瞒相斗,无我在身旁,我如何能够放心的下?”说完,孙翊扭头就走,不给陈端说项的机会。
陈端,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
初,纮同郡秦松字文表,陈端字子正,并与纮见待于孙策,参与谋谟。各早卒。
孙策一势使者是这般,而庞德、马云禄两人为长安马腾出使而来,得马云禄与吕玲绮义结金兰之好,马腾暗中谋划得庞德之传言,获温侯吕布闻知,窥得其中之机,乃应下联盟一事。
最后就是曹操来使刘晔,刘晔此人乃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后人,无论是陈宫,还是沮授等人,皆以为其心向天子,乃至为其所蒙蔽,不设防备,为他尽窥军中之事。
而张燕,纯属首鼠两端之人,在曹操的谋划之下,慢慢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原本与他相互首尾相助的张扬,在曹操大军的压逼之下,卸下河内太守,离开了并州向幽州而去。由此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占据河内,呈东南合围之势向并州压去。
于此同时,曹操另外一方的温侯吕布,则是趁机迅速的扩涨军势,以待曹操或征并州、或出兵境内之时,能够挟大军击之。
此刻,温侯吕布环顾四周,除了翼州境内的邺城等地之外,只有徐州一地可供略取。
徐州经由瘟疫之后,人口大减,已不复大州之貌,相比之下,近在眼前的邺城更值得一战。何况,不仅是袁绍降臣一干人等有此意,就是温侯吕布自己,也是如此认为,不经与曹操一战,何以征战中原?
时至兴平二年九月初,曹操、孙策、马腾三方使者向温侯吕布一一告辞,向来路回去。
刘晔、陈端两人不必言他,自然是一个心满意足,一个唉声叹气的登上归途,而庞德相对来说,则比较难堪。
马腾之女,马超之妹马云禄,她不想回长安!
马云禄在这一段与吕玲绮相聚的日子里,整日舞刀弄枪,不要太得意,庞德进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