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5美国大亨-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得令人作呕。再加上那个宣传,在丁丁看来也太过夸张,所以丁丁对于“土黄金”实际的效果是相当的怀疑的。因此丁丁事实上是带着疑虑来到这里的。他知道,他的这次采访,实际上也只是广告的一部分而已,美联社虽然名义上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不受金钱的左右。美联社的运行是要钱的,这些钱完全来自其成员的捐助,而它的成员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大多不是来自麦克唐纳,就是来自摩根。如今,“土黄金”明显是麦克唐纳系的重点项目,美联社拿着麦克唐纳的钱,又怎么能不参加这样的报导呢。

    不过当丁丁看到这片麦田的时候,也的确大吃了一惊。在一路的火车上,他就依靠在车窗边,眺望着大平原上的风景,如今正是麦收的季节,远远的一看,大平原上一片金黄,但是今年的虫害相当的严重,所以即使在火车上,丁丁也能看得出近处大部分的麦田里面的麦穗都不够饱满,而且稀稀落落的。

    等到下了火车,能够直接走进麦田之后,丁丁就更能清楚的看到虫害的影响。当他从麦田里走过的时候,总会有成群的虫子飞起来,然后不断地落在不远的地方。虽然丁丁没有做过农夫,但是作为一个记者,他走南闯北的好多年了,麦收什么的也见得多了。所以只要瞟上一眼,他也能看出来,今年的收成虽然不会绝收什么的,但是相比去年,亩产下降几乎已经成为了必然。

    不过走了一段路,到了吉姆家的麦田附近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吉姆家里的麦田即使只是远远的望过去,就能看出它和其他麦田的区别。那种沉重的饱满的金黄,就像是大片的黄金在阳光下闪耀。

    走近一看,那就更是惊人了。几乎每一根麦穗都是硕大、饱满、沉甸甸的。在旁边的那些麦地里,费尽力气才能找出来的特大的麦穗,拿到这里来,都根本就不起眼了。丁丁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麦田,不觉有点吃惊。

    “怎么样,很漂亮吧。”和他一起过来的艾默生笑嘻嘻的问道。

    “嗯,很不错,比周围的强了很多。”丁丁说,“你们其他的客户的麦田也有这个样子吗?”

    “就我的经验,这片麦田的状况在我们的客户当中也算比较强的,不过其他的用户的麦田也不会差多少。嗯,你看这片麦田距离河流很近,灌溉方便,加上种植得法,出现这样的丰收也是正常的。”艾默生说,“我们到了,他们就可以开始收割了,再经过脱粒和翻晒,就可以称重量了。”

    “不过一天恐怕晒不干的。甚至收割都未必能完成。”丁丁说。

    “所以我们需要在这里呆上好几天了。”艾默生回答说。

    “艾默生先生!”那边的汤姆看到了他们,忙朝着他们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挥舞着胳膊

    这几天的天气都相当好,都是大晴天,很适合收割和翻晒。几天之后,终于可以称重量了。

    所有的打下来的麦子都已经装在了一个一个的筐子里,雇来帮忙的工人们将它们抬起来一一过磅。艾默生站在一边细心的做登记。到了傍晚,所有的粮食已经过磅了,亩产也很快就被算出来了――足足760磅。这个数字完全把大家都吓坏了,是的,真的吓坏了,要知道去年是丰收的年景,小麦的平均亩产也还不到250磅,而吉姆的这块地单产居然高达它的三倍,这简直就是,太,太过分了!

    丁丁和艾默生又把所有的数字都重新核对了一遍,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就是760磅。艾默生算的一点错误都没有。

    “奇迹,这真是奇迹!伟大的奇迹!”艾默生喃喃的说。

    “吉姆先生,您能讲一讲,您是如何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的吗?”作为记者的丁丁自然知道,到了该工作的时候了。

    几乎一致的,第二天,美联社的各大出资报纸都在头版刊发了由记者丁丁采写的相关报道希望的田野,在这篇新闻报道中,丁丁描述了“土黄金”和“ddt”带来的伟大的奇迹,并指出科学的进步,以及让科技服务于人类的理念,正是创造这样的人间奇迹的基础。而一切为客户的利益服务,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将客户当做自己的亲人的服务态度,也是创造这样的奇迹的重要因素。

    而在其他的版面上,也满是有关这次奇迹的相关新闻。有对当时农民的采访,有对“土黄金”和“ddt”的技术人员的专访,这一天的报纸几乎成了“土黄金”和“ddt”的专刊。

    不仅仅是报纸,其他的媒体也没有闲着。当农民们在晚上打开广播,调到农业频道的时候,他们听到了这样的节目:

    “各位听众,你们好,我是农业频道的主持人罗宾逊,很高兴能在这个时候和你们相聚。最近的几天是大家最为忙碌的夏收季节,请让我首先祝贺大家获得的丰收,并向我们的农民朋友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如果要闻这几天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我想大多数农民朋友都会说:‘是土黄金和ddt,是它们创造的奇迹般的丰收。’的确,丰收永远是农民的期盼,为了丰收,我们过去期盼着土体肥沃,风调雨顺,而现在,我们除了这些,还期待着能够有机会使用那传说中能创造奇迹的神奇肥料‘土黄金’,以及神奇的杀虫剂‘ddt’。

    在这次节目中,我们荣幸的邀请到了这次农业革命的总设计师,最高统帅,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他将就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接受本台的采访。

    麦克唐纳先生,你好,欢迎您!

    ‘罗兵逊,你好,我一直是你的最忠实的听众。’(收音机里传来了另一个人的声音。)

    麦克唐纳先生,我想很多听众都想知道,您是怎么想起要开发这两种神奇的东西的?

    ‘那是源于一次在欧洲的旅行。当时我因为发现了细菌可能是造成很多传染性的疾病的原因而荣幸的受到了巴黎大学的邀请,前往访问。在这期间,我和巴黎大学的化学家们有过很多的交流,当时有人和我提起过他们所取得的一项成就,那就是他们利用硝石,制造了一些化学肥料,并通过种植实验,证实了这种化学肥料能大幅度提高粮食的产量。当时一位化学家还非常遗憾的和我说,可惜地球上的硝石储量实在是太有限的,不但是开采的成本太高,就算制作成肥料也用不起,而且它还有其他的很多用途,比如制造杀人的武器,所以也轮不到用这样的战略性的物资来制肥料。

    当时我就在想,既然氮肥需要的主要是固态的氮,而我们的大气中绝大多数的成分就是氮,难道就不能想办法直接从大气中去取得氮吗?就这个想法,我和巴黎大学的一些化学家也进行了探讨。他们告诉我,他们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他们发现用氮气和氢气反应的确能生成一点氨气,但是反应速度极慢,而且生成氨气的效率也非常低。加上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很多很多的经费,所以他们就放弃了这个计划。而我呢,我知道这个技术对于农民,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的人都极为重要,而作为一个化学家,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天职。所以我就一直把它记在心里,后来我的钱越来越多了,我也就越来越想要试试能不能实现它。我知道,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加上克利夫兰大学中的那些科学家通力合作,这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项目,所以,我又邀请了很多的德国科学家参与进来,他们对这个项目也非常有兴趣,并且为此提供了非常多的技术方面的帮助。最后,我们就把它弄出来了。’

    麦克唐纳先生,请允许我先向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致敬。我们的听众们都迫切的想知道一点,那就是,‘土黄金’今年的产量如何,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关于这个问题,我必须向农民朋友们说声抱歉了。虽然我们已经在尽可能的制造更多的生产线,以扩大产能,但是一些关键的设备的制造难度太大,流程也非常复杂,目前在美国,只有麦克唐纳钢铁勉强能够生产,即使在欧洲,能生产的厂家也非常有限。所以,产能的扩大还需要时间。不过,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应该你就能将产量提高到现在的十倍左右,到那个时候,更多的农民朋友也就能买到我们的土黄金了。不过我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告诉大家,相对于土黄金,ddt的生产难度要低很多,所以,我们迅速的增加了产能,应该能够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需要’”

第二百八十二章 ,德国人的收获() 
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一处靶场。一次重要的武器试验正在这里进行。在靶场的中心,建有一些类似地堡呀什么的东西,在那些地堡里面则是好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铁笼子,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马匹,有猴子,有山羊,有兔子,有鸡,有鸽子。皇太子殿下亲自来查看这次实验。他和其他的一些人都牵着马,呆在距离目标足足有四公里的一个小山包上面。在那里还架起了一只高倍望远镜,用以观察。

    皇太子从望远镜的物镜上抬起头来,问道:“准备开始了吗?”

    皇太子的副官弗里茨少校看了一眼挂在旁边的风标,风标静静的,一动不动,这正是一个实验秘密武器的好天气。于是他向皇太子回复说,“马上就要开始了,太子殿下!”

    在这里进行试验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武器。

    在和史高治合作研制杀虫剂的时候,除了在现在大规模使用的“ddt”,项目组还开发出了很多其他种类的杀虫剂,这是因为,害虫有时候会对某些杀虫剂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杀虫剂的效率下降。为了对付这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史高治觉得,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杀虫剂。

    有一个德国专家领衔的小组负责进行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虫剂的研制。在制取这些东西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一种副产品――碳酰氯,也就是光气。这是生产氨基甲酸酯的原料之一,而这东西在很多的农药中广泛使用。即使是在后世,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农药。

    在实验室里发生过一起光气泄漏事故,造成了多人中毒。虽然没有死人,但却造成了好几位德国研究人员的上了肺水肿,在医院里呆了很久。因为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虫剂效果也很不错,所以,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合作伙伴的德国人也得到了一份。

    德国专家们在回国的时候,将这些技术都打包带了回去,靠着普法战争的战争赔款,德国人迅速的兴建起了更多的工厂,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合成氨工厂和农药厂。在建设农药厂的时候,某位专家提到,农药厂最好建设在城市的下风方向,并且,最好距离城市足够远,以免发生意外,危及城市安全。

    这个建议自然引起了上面的重视,而询问原因的时候,那位德国专家也就将如果有必要生产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虫剂的时候,中间过程中需要很多的光气,必须建造一个或者多个大号的光气罐来加以储存。但是光气毒性很大,一旦泄露,就可能照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存有大量的光气的农药厂自然需要建造在城市的下风方向,而且距离城市越远越好。

    上面自然就会问到一旦光气泄漏,会带来多大危害了,专家们在经过严密的运算之后,告诉上面,如果工厂规模够大,而且和一般工厂一样就在市内,再加上天气条件配合,一次最严重的事故也许能照成数十万人死亡。嗯,为了强调让这种工厂远离城市的必要性,专家们也许稍微夸张了那么一点点。因为要将工厂建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成本上升的问题,所以,专家们觉得,不让上面的那些眼睛只看得到钱的家伙们明白这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多半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毕竟和降低成本相比,或者说得更明白一些,和钱相比,死点人算个锤子?

    事实上,专家们也真没有太夸张,他们只是不知道,在后世还真的发生过类似的灾难性的事故。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而造成的危害如此惊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座存有剧毒气体的农药厂就建造在居民密集的地区。而这样做的一大原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基于同样的理由,嗯,这家企业还简化了安全管理程序,并且把一些至关重要但是“太过昂贵”的自动化检测设备给简化掉了。

    主要事故责任人都没有被毒死。不过他们也逃不过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神圣的法律的制裁,他们中的几名印度人在经过了认真细致的长达二十五年的审理之后,终于因为玩忽职守罪被判处了长达两年的监禁(在印度,玩忽职守罪最高的刑期就是两年)。至于美国方面的责任人当然也跑不掉,他们都被罚了款。相信这样高效而严厉的处罚,一定能防止类似灾难的再次发生。

    不过日耳曼人毕竟和印度的那些低种姓两脚类人生物不一样,即使是在更不在乎人命的十九世纪,如果让日耳曼人因为一起事故,被毒死几十万人,那样的损失,德国人也绝对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德国干脆为此制定了法律,规定了农药厂与城市必须保持十公里以上的距离。

    不过这几位专家的努力,却也产生了一种负效果,那就是某些“杀人如不能举”的中层军官们开始乱开脑洞,他们向上面提议,既然光气什么的,有这么大的杀伤力,那为什么不干脆用它们来作为武器使用呢?想想吧,亲,当你的敌人集中起大量的军队,构建好了坚固的工事,而你硬要去啃,多半要吃大亏,哪怕你的牙口好得像苏亚雷斯,也会被崩掉一大半的牙齿。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但是如果你的炮弹里面不是什么tnt炸药,而是光气,那你就可以找个无风的天气,一顿光气炮弹打过去,然后对面的家伙就死光光了,就像用ddt杀虫子一样方便。这真是,想想都美呀。而且,光气炮弹这东西也不贵,只要998,光气炮弹抱回家,亲,你还等什么呢?

    这几位中层军官的提议得到了上面的高度重视,没办法,用来害人的东西总是比用来帮助人类的东西容易受重视。于是上面一声令下,就建立起了一个毒气武器研究组,开始研制光气炮弹。

    说老实话,光气炮弹的难度确实也不大,所以很快,嗯,他们就拿出了试制品,可以进行试验了。研制组的家伙们先自己做了几次实验,效果大多数时候都还不错,当然他们也发现了这东西的两个弱点,第一怕刮风,风太大了的话,还没等毒死人,就被吹散了。第二怕下雨,光气非常容易水解,即使在冷水中,光气的水解速度也很快。所以如果下雨了,嗯,那也基本没用。不过在无风无雨的时候,它的威力还真不是盖的。就比如前面靶场上的那些钢筋混凝土的碉堡吧,要用一般的大炮去轰,根本就打不动,但是换上了光气弹,只用几发炮弹就能让那些碉堡里面的动物死光光。

    “如果他们准备好了,就让他们开始吧!”皇太子下令说。

    “好的。”弗里茨副官立刻拿起了放在旁边的有线电话,摇了一下,对着话筒喊道:“太子殿下说,你们可以开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