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神级奶爸-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现在其他诸侯,不是州牧,就是侯爷的,赵畅这个太守现在听起来,又弱了一个名头。

    “原来是他。”太史慈也是关注天下大势的,对于赵畅也是听闻。

    从老家东莱郡出发,太史慈就想过要去投奔谁,赵畅当时也在他的考虑范围。

    只是因为不熟,加之没有人推荐,太史慈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老乡刘瑶。

    像他这样的,没有人引荐,是很难见到袁绍曹操这样的诸侯。

    曹操还好一点,只要下面的人不为难太史慈,正常汇报给曹操,曹操在确定太史慈确实有能力后,基本都会接见,并且委以重任。

    但是袁绍就不行了,不是名士,袁绍根本不见,想要跟随我?当然可以。袁绍会随便给前来投奔的人一个小职位。

    因此,最终太史慈还是选择了和他有老乡之情的刘瑶。

    虽然和刘瑶有老乡之情,但结果还是让太史慈有些失望,虽然他嘴上没说,也一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一身本事,无从施展,这种郁闷之情,一直都被他压在心中,无法发泄。

    “既然你也听过我家主公的名声,我也就多说了,我这次来扬州,就是奉了主公之名,来请你去扶风的。”武安国道。

    太史慈怔住,道:“为什么要我?”

    武安国道:“自然是因为你的实力了,一般的小猫小狗,难道还要我来请吗?”

    “这……”太史慈是有些动心的,赵畅能派武安国来请他,显然是对他的重视,去了扶风,待遇什么的肯定不是刘瑶这里能比的。

    但是就这样离开刘瑶,太史慈也做不到。

    并非是对刘瑶的感情,大家只是同乡,出门在外有困难相互扶持一把,也就是了。

    主要还是太史慈觉得做人就该要有始有终。

    刘瑶虽有没有重用他,但是终归是收留了他,太史慈觉得如果自己就这样不声不响的离开,在道义上,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但是太史慈心中,也是有一颗要建功立业的心。

    生于乱世,当以三尺之剑建不世之功。

    这是太史慈心中的梦想,至死他都在想着要建功立业。

    但是刘瑶这里,他显然没有立足之地,就算给刘瑶立下大功,刘瑶会封赏他吗?

    一边是道义,一边是梦想,让太史慈心里很是纠结。

    如果此刻换来郭嘉或者贾诩,肯定三两下,就能说服太史慈,弃刘瑶,转投赵畅。

    但是这次来的是武安国,武安国可没有郭嘉他们那么好的口才。

    说了半天,也没能让太史慈下定决心,又过了一会,之前和太史慈脱离的斥候小队终于追了上来。

    太史慈道:“容我考虑两天。”

    眼见马上就要被追来的斥候小队看见,武安国只能暂时退走。

    这种挖人的事情,肯定是不能让刘瑶知道的。

    不管是武安国还是太史慈,都不能保证跟来的十几个斥候,要是知道后,会不会告诉刘瑶。

    如果太史慈拒绝了武安国,自然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但是太史慈现在还在犹豫中,这要是让刘瑶知道了,肯定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本就不能融进刘瑶的名士圈子,太史慈肯定要低调一点。

第347章 通敌之罪() 
?    “大人,发生什么事情了?”

    十几个斥候追上来,看着被狼藉的场景问道。

    太史慈和武安国的战斗,可是弄到了好几颗大树,他们能找过来,也是听到了这边的动静。

    太史慈道:“我追上那几个人了,和他们打了一场,可惜没能把人留下。”

    太史慈没有给这些人解释太清楚,只是大概的说了一下,作为他们的队长,他自然不用太过在意这些人。

    继续在附近搜索了一番后,太史慈就带着这些人回去了。

    回去之后,太史慈少不得要向上面汇报今天的情况。

    虽然和刘瑶是老乡,但是刘瑶只是让太史慈做了个斥候队长,明眼人都觉得刘瑶不待见太史慈。

    太史慈在刘瑶这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很是受排挤。

    就是汇报消息,太史慈现在也无法直接向刘瑶汇报。

    “哎。”太史慈有些后悔来刘瑶这里了,不过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将今天发生的事情,修改了一下后汇报上去,太史慈就回到自己的住所休息了。

    太史慈去休息了,但是他的斥候小队中,却是有人越过他,向上面汇报情况。

    等到第二天,太史慈才醒来,就被刘瑶叫了过去。

    “太史慈,枉我对你不薄,你竟然私通孙!”刘瑶指着太史慈说。

    太史慈道:“州牧这是听了谁的谗言,我太史慈绝对没有私通孙坚。”

    “把人带上来。”刘瑶沉声道。

    很快,昨天跟着太史慈的一个斥候被带了上来。

    “你来说。”刘瑶对这个斥候道。

    “是。”这名斥候不敢去看太史慈,也不敢看刘瑶,低着头道:“昨天我等出去打探消息,发现不明人士,太史大人带着我们追赶,但是因我等速度太慢,于是和太史大人脱离了。”

    “之后我等顺着一路追下去,听到了打斗的声音,我还听到了说话声,但是等我和其他几个斥候赶到的时候,只剩下太史大人,那些人都不见了。”

    刘瑶道:“太史慈,你还有何话可说。”

    太史慈觉得好笑,道:“就凭这些,就能断定我私通敌军?”

    刘瑶道:“难道还要我直说吗?以你的武力,既然被你追上了,他还能走脱?你太史慈什么时候如此无用了。”

    对于太史慈的武力,刘瑶和他是老乡,心中非常清楚。

    数着孙坚阵营中的武将,也就那么一两个人可能和太史慈的实力差不多,那两人会亲自来吗?

    刘瑶断定,太史慈肯定是故意放走来人,而且眼前这个斥候还说,听到了太史慈和对方交流,只是因为有些远,没能听清楚。

    在刘瑶想来,这就是太史慈私通敌军,并且故意和对方打了一场,用来麻痹自己。

    对于刘瑶的想象推测,太史慈只能在心中呵呵了。

    刘瑶甚至想到,是他忽视太史慈,只让太史慈做个斥候队长,使得太史慈心有怨气,这才私通孙坚。

    对此太史慈还能说什么,刘瑶一切都靠推测,摆明了不信任太史慈。

    而刘瑶反而觉得自己对太史慈不薄,太史慈前来投奔自己,自己本来是想重用太史慈的,这不是担心太史慈之后会战死江中,这才让他负责斥候的事情。

    自己这是为太史慈着想,而且斥候身份虽低,但却是无比重要。

    自己哪里对不住太史慈了?

    有这样的心思,刘瑶心里的怒火可想而知,有种出门在外,老乡前来,自己好吃好喝供着,结果这老乡却偷了自己的东西。

    好心被狗吃了的感觉。

    “你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刘瑶骂道。

    太史慈没有说话,此刻他心中开始后悔,后悔自己昨天怎么就没有跟着武安国离开。

    在这里,除了受气还能干吗?

    眼下更是可能要被盛怒的刘瑶给杀了。

    亏自己还跟刘瑶讲道义,别人心中对自己根本没有信任。

    只是一个小斥候的话,就让他联想到了这么多东西。

    如果刘瑶相信太史慈,就绝对不会因为斥候的几句话怀疑太史慈。

    当然,刘瑶会如此,也是他心底深处觉得自己愧对太史慈,以太史慈的本事,他却只让太史慈当个斥候队长,太屈才。

    刘瑶相信,太史慈只要去投靠其他诸侯,再不济弄个千夫长也绝对没有问题,就是一个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他为了不在许邵面前丢了面子,只能忽视掉太史慈的能力。

    如果不是对太史慈能力的肯定,太史慈来的时候,刘瑶也不会亲自见他,更不会让许邵给太史慈看面相。

    “你给我滚,我不想在见到你。”刘瑶冲着太史慈喊道。

    太史慈以为自己听错了,既然自己被定为和敌军私通,那这就是大罪,该杀无赦的,刘瑶就这样放了自己?

    其他人也是超级意外的看着刘瑶,有几个人还喊了一声州牧,想确定刘瑶是不是说错了。

    刘瑶道:“念在你我同乡之情,这次我不杀你,但是也别让我在看见你。”

    对于刘瑶的不杀之情,太史慈心中没有半点感激,他本就是被冤枉的。

    现在好端端的还背负了一个私通敌军的名声,要不是自己已经有了后路,以后还能投奔谁。

    不只是诸侯要名声,只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的名声都非常的爱惜。

    太史慈也不例外,不然也不会因为顾及道义的问题,即使心中想答应武安国,但还是犹豫,甚至说是婉拒了。

    这一刻太史慈心里反而轻松了,他不用再犹豫,是要对不住刘瑶,还是放弃自己的梦想。

    太史慈站起来道:“多谢你不杀我,但我还是要说,我没有私通敌军。”

    说罢太史慈转身离开。

    刘瑶身边的将士有人拔刀,但是被刘瑶给制止了。

    刘瑶不是曹操袁绍。

    太史慈走到那名斥候身边微微停了一下,吓得那名斥候差点发出尖叫。

    太史慈冷笑一声,道:“多谢你了。”

    没在看这名斥候。只是一个小人而已,今后在也不会有关联。

    太史慈这声谢,还是比较真心的,没有这个斥候,他现在还在犹豫,哪里有现在的轻松。

第348章 猛虎出山() 
?    “州牧,就这样放他走吗?”

    “吾不忍杀之,且让他离去。”

    “州牧,这,要是他去投奔孙坚了,岂不是……”

    “无妨,区区一个莽夫,难道还能决定两军胜负?”

    这是说给别人听的,也是说给刘瑶自己听的。

    ……

    武安国并未离开,一直都待在附近,太史慈一出来,就被他看到了。

    “太史慈,你可是决定了?”

    武安国暂时还不知道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因此等到太史慈走到偏僻处,这才出现。

    “我决定了,今天就跟你去扶风。”太史慈道。

    从刘瑶那里出来,他能去的地方也就孙坚和赵畅这里了。

    虽然刘瑶无情,但是太史慈终究不想无义,不会马上就加入孙坚的阵营,反过头来对付刘瑶。

    那样岂不是证明了刘瑶的推测是正确的,他就是私通孙坚。

    在加上赵畅这边都已经派武安国来请人了,而赵畅现在也不是什么无名小辈,身份地位的增加,在加上以往的功绩,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现在也很高。

    无处可去的太史慈,想不到可以让他拒绝的理由。

    “太史慈,你不是说要考虑两天吗,这才过了一个晚上,你就决定了?”武安国道。

    毕竟以后就要共事了,太史慈对武安国也没有隐瞒,将早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武安国。

    “太可恶了,这种人哪里值得我们效忠,他一定会败在孙坚手中。”武安国道。

    虽然被冤枉的人不是武安国,但是同为武将,武安国对太史慈的遭遇感同身受。

    如果换成是他,武安国肯定会暴起杀人,他可忍不了被人冤枉,那就干脆坐实了。

    “你可有要收拾的行李?”武安国骂了一通刘瑶后问道。

    太史慈摇头,他来投奔刘瑶的时候,就没多少东西,现在要走,同样没有什么行李,住所处还有几件换洗的衣服,但是不要也罢。

    “那就跟我走吧,主公见到你,一定非常高兴。”武安国道。

    武安国也很高兴,因为他完成了赵畅给他的任务。

    同时能邀请到太史慈,让武安国在赵畅阵营中也多少有了点底气。

    以前在孔融帐下,武安国是第一武将,但是在赵畅这里,他现在连前五都排不上。

    赵云马超徐晃徐旻华雄,这些人压在他头上,让武安国压力贼大,每天都要进行训练,就怕自己哪一天被淘汰了,无法在为赵畅效忠。

    这次来扬州,也是武安国自己的主动请求的。他就想多为赵畅做点事情,好报答赵畅。

    扬州没有什么值得太史慈留念的,当下就跟着武安国动身去扶风。

    对于自己的新主公,太史慈充满了期待,还有一点紧张。

    他想要一个明主,他想要建功立业。

    从传言来看,赵畅真的很值得他效忠,但是那只是传言,太史慈担心自己见到的赵畅,和传言中的并不一样。

    他想要一个对他没有偏见,愿意重用他的主公,但是主公同样不能是个草包。

    像孔融那样的,虽然不是草包,但是满嘴仁义,实在不是这乱世值得投奔的对象,而如今的孔融,也已经放弃了北海国,投奔了曹操。

    武安国为了能早点回去,带着太史慈是日夜兼程,原本要一个多月的路程,硬是让他给缩减了一半。

    即使两人实力强,但这是一路快两千里,等到扶风时候,两人的骨头都要散了。

    扬州,刘瑶虽然放了太史慈,但还是有关注太史慈的动向。

    “太史慈没有往东走?”刘瑶问道。

    “启禀州牧,太史慈跟着一个人往北去了。”

    虽然刘瑶嘴上说无妨,一个武夫不足以左右胜负,但心理还是比较担心太史慈会去投奔孙坚。

    刘瑶也知道,他现在虽然实力得到了壮大,但是和孙坚比起来,还是打不过孙坚。

    “可惜了。”不过刘瑶并没有后悔,既然他选择了许邵这些名士,自然要放弃太史慈这样的草根。

    士人和草根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袁术许邵这类,心中就是非常瞧不起草根阶层的。

    很多诸侯,如果重用士人,那么就只能放弃草根,如果重用草根,那么士人就会远离他。

    赵畅手中的人才,大多都是属于草根阶层的。

    袁绍手中基本都是士族培养的人才,而曹操帐下士族和草根并存。

    不能否认,曹操的人格魅力非常的大,同时也是曹操自身的手腕强硬,可以让他帐下的士族和草根和平共处,不会出现太大的矛盾。

    在太史慈离开扬州后,孙坚和刘瑶之间的战斗,终于彻底爆发了。

    孙坚现在还没死,刘瑶连二十岁的孙策都打不过,更不要说直接面对孙坚了。

    可以说整个三国,孙坚的出身是最低的,但是比起刘备曹操,在同一时期,孙坚取得的成就却是最大的。

    当是前几年的战绩,孙坚也是甩了刘备曹操好几条街,只是最近几年,这头老虎一直在休养生息,让曹操追了上来。

    现在这头猛虎身边多了一只狼,猛虎终于苏醒了,再次露出他的血盆大口。

    锦帆军,是孙坚这几年训练的成果,足足有五万人。

    在质量上比不上战狼,但是在数量上属于绝对的碾压。

    得了赵畅练兵之法后,孙坚当时虽然有很多地方也是一知半解,但是这几年通过自己的摸索,也是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论战力,孙坚麾下的士兵,如今绝对是佼佼者。

    不说锦帆军,就是普通士兵的战力,也要高于袁绍的军队。

    刘瑶本身就不是帅才,更不懂练兵,手中还有三万士兵是从袁术那里接管过来的。

    其他士兵也是很少有操练,武器装备也不行。

    刘瑶的士兵,也就是比黄巾军强上一点。哪里能和孙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