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的娘家人也有被裁汰的官员,也有找王皇后哭诉,求官,骂李吉甫不是东西的,王皇后却一句话都没有像李诵说。哭穷的就给点兴治宝钞,求职的就让他去自谋生路,想作一番事业的就劝他去找杨于陵或者柳宗元,或者凭本事去谋取,总之一点私利都没有为娘家人谋取,体现了一个大唐皇后应有的觉悟。
相形之下,太子妃,同时也是李诵表妹的郭氏就有些过分了。郭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这一次的大裁员在郭氏看来就是李吉甫故意针对郭家的。穿越前李诵就不太会处理和女人的关系,更何况一见面就哭哭啼啼的郭氏呢?还好李诵不是宋仁宗也不是宋神宗,不然李吉甫就成了范仲淹或者王安石了。郭氏弄得李诵很烦,甚至下令不见太子妃,暗叹历史上李纯不立郭氏为后是对的,寻思自己死前要不要下遗诏把这条写进去。
此次裁员,类似出自范仲淹的“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名言,在李吉甫那里也被重复过多次,李吉甫说多了,估计以后就没范文正公什么事了。想到这里,李诵忍不住想把老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写下来,送给李吉甫。
李吉甫的奏章还是引起了李诵的另一番思考。唐朝进行科举考试的目的,自然是选拔人才,但是也诚如清醒者所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入彀”,以科举提供的可怜机会为诱饵,使得天下贫寒士人向学,不思谋反等不利统治的内容。所以朝廷对科举进行了故意的拔高,皓首穷经无所作为的周进范进之流早已出现,甚至得到了朝廷的故意褒扬宣传,比如所谓的“梧桐双凤”尹氏哥俩,七十几岁中状元,太儿戏,太噱头了。像这样穷其一生才踏上仕途的人,长期的压抑和巨大的投入,都使他们有迅速回收成本的欲望,从年龄看,他们大概只剩时间给自己捞棺材本了,哪有时间考虑报效朝廷呢?
从荆南节度使调回朝廷担任太常卿的权德舆,给李诵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荆南有一赵姓将军,女儿嫁给一个书生,书生屡试不第,流寓长安。妻子只好回娘家居住,收到合家上下的取笑,女儿也变得极其抑郁。春天,这个赵姓将军带着合家上下和远近亲友出去郊游,午饭的时候,特意用帷幕将这个女儿围起来,嫌她丢人,连露脸的机会都不给。宴会正在进行的时候,快马来报,女婿高中进士。全家哗然,将军赶忙下令撤去女儿的帷幕,让亲友瞻仰进士妻子的容颜,不料女儿却从帷幕中自己走出,奇异的是,本来灰暗的脸色也突然有了光彩。
权德舆的仕途一帆风顺,这个故事他是当奇闻来讲的,不过李诵听了却很沉重。相信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不会对高考留下好印象,那玩意,对人的生理心理的摧残是透入骨髓的。而且李诵也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数都会成为废柴,这个参考一科取五百人的宋朝科举就能看得出来。所谓“寻章摘句老雕虫,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诵想着想着就把诗给吟诵了出来,权德舆闻言惊讶道:
“陛下身处深宫之中,想不到连李贺这样新锐诗人的诗都知道。”
李诵却不回答。权德舆的故事和李吉甫建议少选官吏的奏章让李诵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像现代一样,限制公务员考试(科举)的年龄了。
不过这不是眼下最急迫的问题。崔群、王涯先后随太子去了洛阳,李绛升任户部侍郎,粮秣统计司开始由吕温和新进的翰林学士、知制诰刘禹锡掌管。综合各个方面的情报,吕温和刘禹锡得出的结论是:
祠部员外郎徐复对吐蕃的出使不会取得太大的进展。短期内唐吐不可能会盟,但会达成和平的意向。吐蕃依然有不守约定的可能,但是也仅限于调动军队,在局部制造紧张局面,在双方有力约束下,双方不会爆发大规模冲突。
根据潜伏在淮西的统计司从事的报告,从吴少诚的饮食以及新陈代谢情况来看,吴老强盗的阳寿已经快到尽头了。目前淮西民生凋敝,军队有离心倾向。而且目前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扬州、洛阳、商州、江陵等地的府库充足。朝廷围绕淮西诸军整训成效已现,正是大炮开兮轰他娘的大好时机。
为韦丹陪葬的第一个目标,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八月初,因为京西驻军都统。邠宁节度使高崇文病逝,武学学监、歧国公李愿出任邠宁节度使。同时朝廷正式宣布,吴少诚逆流而动,旱涝交替,不思抚恤百姓,反而重军残民,使得淮西民不聊生,而且纵容士卒侵扰四方,自年前至今,淮西兵越境劫掠作案近千次,杀死无辜百姓八百余人,劫掠粮食、家畜、钱财不可计数,天怒人怨,朝廷接到各镇以及百姓投诉无数。为安抚百姓,伸张正义,命令吴少诚整顿裁减军队,将参与劫掠的不法军将吴少阳、吴元济、董重质父子婿三人以及有份军将押赴洛阳处置。
这个命令看起来是避重就轻,偏袒主谋吴少诚。但是用心却是极为恶毒,即是离间又是逼迫。谁都知道吴少阳是吴少诚的左膀右臂,吴少诚甚至认吴少阳做了义弟。吴少诚一向待手下很好,怎么能让吴少阳替自己负担罪名呢?如果送吴少阳去,那么吴少诚就会众叛亲离,可是不送吴少阳去,那么淮西就是为了吴少阳父子婿三人和朝廷开战,其他将佐为怎么想?
这个阳谋耍的,真够无耻的。不过因为吴少诚对淮西的强大控制力,朝廷也不指望现在就能生效。果然,吴少诚撕毁了诏书,割掉了中使的耳朵,把中使驱逐出境。然后淮西军四出,劫掠四方。吴少阳父子婿三人一马当先。八月初二,吴元济率部屠叶城。董重质焚霍山。
八月十日,朝廷正式下诏,以吴少诚不法、谋逆、残民、无德四项大罪,褫夺吴少诚官职,令宣武、忠武、义武、鄂岳、山南东道、荆南、金商、河阳等各道会军进讨。同日,下诏,以太子李纯为河南淮西行营元帅,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陆贽以及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宣武节度使韩弘为淮西行营南面北面副元帅,洛阳少尹韩弘为行军司马,统帅诸军。下诏以李朔为山南道行军总管,严秦为副总管;以阿迭光颜为金商道行军总管,仇良辅为副总管;乌重胤为河南道行军总管,王大海为副总管;薛平为淮东道行军总管,伊宥(后来因为丁母忧被李听取代)为副总管;兴兵十七万讨伐淮西。
时人对兴治这个年号的解释是,兴治,兴治,就是兴兵求治。
正文 第一章 秋风
更新时间:2008…10…13 16:32:05 本章字数:2702
萧瑟的秋风滚过中原大地,滚落一地的落叶,滚碎了万千思绪。立马原野,满目是苍茫的黑褐色,黑褐色的田野,黑褐色的树木,黑褐色的房屋,黑褐色的人。殷红的落日在村落的尽头坠下,在开阔的原野上显得分外的大。如此朴素而壮观的景象,让李纯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一股豪情不由得升上胸头。
可惜白居易不在身边,不然准又能写出一首好诗来。
李纯暗自想道。现在白居易只怕已经在永州安顿好了。等讨平了淮西,还是要奏明父皇,把他调回来,哪怕只做个东宫官也胜过呆在那多蛇多鼠的地方。
会讨淮西的旨意已经传达。吴少诚的淮西节度使同平章事已经被褫夺,官军已经和吴军在边境对峙。小冲突时有发生,在山南和金商方面,李愬和阿迭光颜已经指挥了多次突袭,取得了一些小胜。淮西也组织了多次反击。这两个方向,根据韩泰的策划,将是主要的进攻方向。而太子所在的河南道,由于拱卫东都的兵力不足,东北方向容易受到魏博和淄青的威胁,则暂时主要以防御为主。乌重胤率领本部万人已经开往郾城。高霞寓和韩公武在左右摆开。洛阳现在只有五千多兵,即使是三千近卫军,虽然装备精良,由于没有上过战阵,战力也不能说有多强。由于河阳、昭义还有义成三军要防备魏博淄青,不能调动。韩弘的宣武虽然出兵,却不能算输诚,也不敢调太多,眼下洛阳能用的兵力并不是很充裕。如果淮西铤而走险,集中主力突击洛阳,得手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为此,又由于边境和吐蕃的战事渐渐平息,李诵下令将在凤翔和泾原部署的近卫军各秘密抽调五千人开赴洛阳,和洛阳的三千近卫军混编为近卫前军,由太子直接统领。同时调宣歙、淮南、浙西兵马北上。本来有大臣建议将沙陀兵调一部分到太子帐下听用,被李诵直接否决。不过这倒给李诵提了个醒,淮西开战,内外不可能不会蠢蠢欲动。必须要有得力大将坐镇才成。于是,下令河东名将、阿迭光颜的哥哥阿迭光进任振武节度使,老将范希朝由朔方节度使移镇河东节度使。同时朝议以为沙陀在灵盐,靠近吐蕃,担心沙陀将来回复元气会反复无常,毕竟仇恨虽然深,利益才是永恒的,何况现在实际主持沙陀事务的是沙咤利呢?又因为沙陀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这一年收集残部为数不少,那么多张嘴要吃粮,会导致边境粮价上涨,命令沙陀跟随范希朝迁入河东。范希朝从沙陀中精选一千二百人,号称沙陀军,任命沙咤利为兵马使。其余各部安置在定襄川。朱邪赤心的都督如故。同时李诵力排众议,准许沙陀和汉人通婚杂处。
李诵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九月二十三日,在淮西战场开始进攻不久,振武军就报告说吐蕃大军五万多人到达拂梯泉,九月二十六日,丰州奏报吐蕃军一万多人到大石谷,抢劫回鹘到唐朝进贡还朝的使者。不过果然如吕温和刘禹锡分析,在唐军严密戒备下,吐蕃军没有进一步动作。
由于王叔文已经七十有五,在浙西呆了三年后,精力越来越不济,上书乞骸骨,李诵下诏加王叔文户部尚书,准其致仕。任命宣歙观察使卢坦为浙西观察使(镇海已经裁撤)。郗士美为宣歙观察使。又命令兵部侍郎归登为秘书监,任命韩大胆韩愈为兵部侍郎,主持职方司(参谋部)工作,负责研究淮西战场。裴武为京兆少尹。
不管是李诵还是刘昌裔还是郑余庆,对太子的人身安全看得都很重,而太子所处的洛阳并不处在朝廷的绝对控制之下。聂隐娘夫妇入洛阳的第一天就发现城里高手不少,而这些高手大都是听命或者受雇于藩镇的刺客亡命徒。这些人要是犯起事情来,那可真是无法无天,防不胜防。自从韦丹遇刺后,李诵已经下令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高级官员家里一律派遣金吾卫武士驻守,出去有武士跟随。比如李吉甫、裴垍等人家里,驻扎的武士那叫一个多,连上厕所都有人在外面听着,让李吉甫等人苦恼不已。那时候卫生条件不好,连卫生纸都发明推广没几十年,谁没有个痔疮便秘的?李吉甫们可不希望哪天早上出去听到大街上流传某某宰相痔疮,某某宰相便秘之类的秘闻,上奏请求撤回武士,无奈李诵坚持不让步,李吉甫们只得悻悻地继续蹲在茅厕里哼哼哈嘿。
李吉甫们生活在苦恼中,而郑余庆们却生活在恐惧中。不只是为自己恐惧,还为太子担心。韩泰和刘昌裔的调查已经显示洛阳城内鱼龙混杂,能够为一沓宝钞铤而走险的人一抓一大把。而派刺客刺杀韦丹的人在洛阳就有非常大的势力。虽然在太子驻跸洛阳之前,已经抓捕驱逐了一批,但是官府的手脚却无法伸进那些有特权的豪门大宅里。所以当太子跃跃欲试,提出要到前线去视察的时候,大家反而都松了一口气。前线虽然听起来危险,但是哪里 真能让太子上战场呢?根据太子的要求,河南淮西行营设在了洛阳城外的一个小镇上。所有和淮西有关的军情全部汇集到那里。
当山南和金商方向陆续传来捷报的时候,乌重胤也奏报小胜一场,击败了淮西的一支三百人的游骑,生俘数十人。按耐不住心头激动的李纯当时就决定到前线去看看。事实上,乌重胤和高霞寓都是勇冠三军的大将,如果不是因为太子在洛阳,早就撒欢攻过去了,哪里还等那两万五千后援军。只是太子没觉得自己拖了人家后腿,反倒为自己主持的方向迟迟没有进展感到焦急,于是在一个洒满阳光的日子里,太子率领一千近卫军骑兵风驰电掣赶往郾城。
蔡州内城,吴少诚的议事堂上,淮西高级将领高级幕僚团坐。鲜于熊儿依旧侍立在堂外,不过思绪不知道飘到了哪里。过了一会,当堂内的议论声热烈起来的时候,鲜于熊儿拉拉身边的小厮,努努嘴,小厮会意,鲜于熊儿就悄悄转身往后府走去了。走过几重院落,刚叩开一扇门,一阵香风就扑到了鲜于熊儿怀里。
“该死的,怎么才来!”
鲜于熊儿却不搭话,抱住女子一阵乱摸,接着就是呼哧呼哧的声音响起,衣物飘落一地,女子急促的呼吸突然停止,少顷才发出了“啊”的一声欢吟。
议事堂上,吴少诚公子吴元庆和淮西的名将大将吴少阳、董重质、李佑、侯惟清等先后发言,禀报各自当面的军情。当众人汇报结束后,吴少诚威严地扫视了众人一眼,道:
“今番朝廷攻打我淮西,其志不小。以太子坐镇洛阳,集结钱粮数百万贯石,四面大将统军分进合击。不似贞元十七年用韩全义那个草包统领大军,能被我军轻易击退。我淮西非大胜不能自保,各位将军务必齐心协力。如若哪位畏惧,尽可自行离去,各位追随吴某多年,吴某必不会为难各位。”
在座的哪里有一个傻子,都道:
“愿为大帅效死力!”
吴少诚很满意大家的态度,道:
“如此,吴某父子就多谢各位了。下面请董将军说说他的想法。”
正文 第二章 乘他病,要他命
更新时间:2008…10…13 16:32:06 本章字数:2720
淮西的这一次军事会议开了很久,直到夜深才散。等到将领们都走得差不多的时候,吴少诚才出来,刚从门里出来,鲜于熊儿就麻利地将大氅披到吴少诚身上,刚想搀扶吴少诚,被吴少诚一手推开。吴少诚怒道:
“老子还没到走不动路的时候。”
鲜于熊儿唯唯诺诺,不敢吱声。那边吴元庆跟过来跟在吴少诚身后,爷儿俩一前一后回府去了,路边站岗的卫士持戟敬礼。灯光下,吴少诚的背影明显不似往日挺地直了,步履也蹒跚了许多,有好几次,吴元庆都没留意要超到吴少诚前面,忙又收住脚。让跟在后面的鲜于熊儿看得一阵出神。
第二天一早,淮西军各方面的大将,吴少阳,董重质、张伯良,吴秀琳,侯惟清,李宪、梁希果、李祐等人纷纷出发返回本军。吴元庆也出城去巡视。诺大的蔡州城顿时空荡了起来。同时,北面官军那里,太子李纯也到了郾城前线。
说乌重胤大军屯于郾城,实际上是在郾城之北,溵水的北面。淮西军大将张伯良率军三万屯于溵水之南,和乌重胤隔河对峙。双方兵力相当,但是淮西军素来骄横凶悍。乌重胤的任务是防御,所以也不主动进攻,虽然西面南面已经开打,但是北面倒是相安无事。当太子率领一千近卫骑兵抵达乌重胤大营的时候,乌重胤的头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汗珠,真要打起来,自己大营里住着这么个祖宗,谁敢全力以赴啊?
幸好随李纯而来的不止一千近卫骑兵。陈许第四十七军副兵马使王沛先奉命率军五千人抵达溵水。卫次公部下的五千人也即将抵达。李诵这一次排兵布阵事实上是很有想法的,比如南面坐镇的是宰相陆贽,实际指挥的是李愬,但是李愬并没有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