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进东厂那刻起,我就知道是不可能再出去了。”丰耀悲声说道。
对于丰耀等人来,已经没有选择了,舒服地死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
东厂此刻乱成了一团,一夜之间,涉事的关键人员全部被杀。
李永贞现在急成了热锅上蚂蚁,整个事情的线索全断了,他不得不一早就进宫向皇帝禀报。
朱由校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永贞,气愤地说道:“连东厂的领班都是对方的人,你叫如何朕再相信东厂?”
在政治斗争上,那怕朱由校来自几百年以后,他在这方面也只是一个菜鸟,他不够奸诈,不够心狠手辣,从来也没经历过,朱由校第一次有一种深深地挫败感!
“臣死罪,臣死罪……”李永贞拼命地叩着头说道。
“如果杀你有用的话,朕一定把你给砍了。起来吧,朕今天看在你忠心的份上,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下次再办砸了,你就去为先皇守灵吧。”朱由校大声说道。
“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不杀之恩!”李永贞连说两句又叩了三个响头才站了起来。
“亢震来东厂多久了?”朱由校问道。
“亢震十一年前就进入了东厂,以前在江南担任坐记,去年才从江南调任到京师担任领班一职。”李永贞回答道。
“看来事情比朕想象得还要复杂。”朱由校沉声说道。
这时,王礼乾急急忙忙地赶来了,“陛下,商贾罢市了。”
“罢市?”朱由校听得一愣。他完全没想到在这个时期居然还有罢市一说,还能听到这么富有现代意义的词。
“陛下,商贾的确罢市了,今日一早,京师近三成的商贾都闭门不开,皆言罢市。”王礼乾回报道。
“胆子不小啊!他们是不是想造反?”朱由校冷冷地说道。
“陛下,臣立刻调派东厂,将所有的商贾全部缉拿。”李永贞争着想立功。
“将全部商贾缉拿能解决罢市吗?”朱由校冷声说道。
“这……”李永贞被朱由校问得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想了想说道,“商贾重利轻义,唯利是图,又极其惜命,臣以为杀一儆百,定可让商人复市。”
对于这个提议,朱由校倒是没有反驳,“杀谁儆谁?整个京师参加罢市的商贾最少有上千人之多,杀个无足轻重的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在京师罢市,一定是有人牵头的。”
“臣这次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查出领头之人。”李永贞说道。
“明日将关押在东厂的会馆馆主,还有京师的大商人全部请到一处,等朕亲自见见他们再说。”朱由校冷静地说道。
“诺。”李永贞说道。
“还有要查清楚这些商贾到底是为什么罢市?记着不要再办砸了。”朱由校叮嘱道。
“诺。”李永贞这次决定那怕不睡觉也不能再出任何岔子了。
……
张嫣自从上次着手整理后宫之后,她用了几天的时间,张嫣根据后宫的规矩重新制定了一套了新的规矩,现在正交给朱由校审阅。
“这些规定都是你制作的?”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不是,大部分都是依照祖制,妾只是再次重申这些后宫的规矩。”张嫣回答道。
“侍寝的规定,是不是得改一改?”朱由校说道。
张嫣将朱由校七十九名的妃嫔按地位顺序排了一遍,详细规定了每个月每一天轮到谁侍寝,算上每月的休息时间,一轮下来居然需要四个半月的时间。
“皇上无子嗣,而妾作为皇后,实在有愧列位先皇,如果皇上再无子嗣恐招天下之人非议,所以就算了为了妾,此规定不能改。”张嫣断然拒绝道。
“朕今年才二十,年级尚轻,子嗣之事你根本无须担心。”朱由校不以为然地说道。历史上朱由校是生过很多子女的,只不过都夭折。
“此事宜早不宜迟,耽搁不得,皇上无子嗣,天下人心不稳,皇上早日生得皇子,既可安大臣之心,也可按天下百姓之心。”张嫣说道。
这样的事情,在皇家的确是一等一重要的事情,据说在唐朝的时候,甚至规定了皇上每个月必须与妃子同房多少天。
“宝珠,你这么安排,难道你不吃醋吗?”朱由校忍不住问道。这要是放再后世,朱由校要是有这样的想法,非被自己的老婆打死不可。
(本章完)
第73章 七出()
“陛下何出此言?妾也深知妇人之七出,无子,为其绝世也;妒,为其乱家也。妾身为皇后,岂不如民间之妇人?难道在陛下的心中,妾还不如民间妇人?”张嫣悲声说道。
“朕绝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不吃饭的女人这世上也许有好几个,不吃醋的女人却连一个也没有,朕也就好奇问问,绝没有别的意思。”朱由校赶忙解释道。
“妾深知陛下怜惜,但皇家的传承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何况她们也都是皇上的妃嫔,皇上应该做到雨露均沾,这样也许很快就会有皇子,不,一定很快就会有皇子,还望陛下不要推辞!”张嫣坚定地说道。
后世曾有学者评价张嫣谦而不妒,看来还是真的,尤其是纪晓岚对张嫣的评价是极高的。
“朕答应你了。”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其实朱由校说不愿意也是骗人的,男人好像没有不好色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之所以这样,第一,他是怕死在女人身上,这是有前车之鉴,是有血淋淋的教训的;第二,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发现他和张嫣相处得非常融洽,他觉得自己是真的喜欢上了张嫣,相比于其他的妃子,他对张嫣的感情更深一点,所以他和张嫣相处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用后世的观念来约束自己。
“陛下圣明。”张嫣高兴地说道。
“既然皇家的传承如此重要,那我们就从今晚开始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陛下……”张嫣的话还没说完,朱由校已经扑了上来。
……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就逮住王礼乾问道:“这世间可有什么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术?”
朱由校一想到他那脆弱的身体他就头疼,虽然经过这么久的锻炼,身体比以前强壮了许多,但他还是不放心。
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可都比较长寿,而且妃嫔众多,康熙活了六十九岁,在册的妃嫔有五十五人,而野史记载有上百人之多,而乾隆活了八十九岁,在册妃嫔有四十一人,在这个方面,这两人可都是朱由校的榜样。
“陛下,强身健体之术这个臣真不知道,但是神宗显皇帝陛下曾经留下一副丹方……”王礼乾说道。
“什么屁丹方,不要扯些没用的。”朱由校听到丹方这两个字就不舒服。历史上的朱由校就是在落水之后,留下病根,然后服用所谓的“仙药”灵露饮一命呜呼的。
“是,是,虎狼之药不可信。至于强身健体之术,臣一定会帮陛下寻找。”王礼乾马上说道。
“嗯,总之越快越好,不要找些没用的来糊弄朕。”朱由校强调道。
“诺。”王礼乾回答道。
……
京师各大会馆的馆长以及京师大商人都被东厂“邀请”到了昨日的茶馆,人数多达数百人,这些馆长和商人对于东厂此次的邀请都是心知肚明的。大家都抱着侥幸的心理,都认为东厂不可能将他们都杀了,俗话说得好:法不责众。
李永贞也早已在茶馆等候,只是朱由校要来,还轮不到他说话,他也是静静地在一边喝着茶。
李永贞能安心地喝茶,可是这些商人却是无法安心喝茶的,他们在茶馆已经等了半个多时辰了,也不见有人出来说一句话,这样的等待是令人恐慌的,他们不知道东厂想弄什么鬼。
“督主,这次小人可没有参与罢市,不知督主招小人前来可是有什么指点的?”终于有人等不住了,走到李永贞跟前悄悄地问道。
“那你可知道此次是谁带头罢市的吗?”李永贞冷笑着问道。
“督主,这次罢市小人从头到尾都不知情,更不知道是谁带得头?”
“那你在这里继续等着吧。”李永贞也不多说话了,继续喝着自己茶。
这人也只得无奈了退了回去,继续等待。
终于又等了一刻钟之后,朱由校才赶到了茶馆。朱由校的出现,着实让这些商人都大吃一惊,他们根本没想到皇上会亲自出面过问这件事情。他们完全低估了朱由校的决心。
见过礼之后,朱由校说道:“参加了此次罢市的人都坐到朕的右边,没参加此次罢市的都坐到朕左边。”
没有参加罢市的人很快就坐到了朱由校的左边,他们没有任何压力。而参加了罢市的人此刻正在犹犹豫豫地不知道怎么选择,右边半天也没一个人坐下。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挑战朱由校的权威,大家都不知道坐到右边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们敢赌东厂不敢杀他们,但绝对不敢赌朱由校不敢杀他们。
朱由校见状,微笑着说道:“昨天因为家里有事的,而导致商铺没有开业的自然不属于罢市,你们也可以坐到左边来。”
既然朱由校主动给他们找了一个台阶,他们绝对不会不识趣,全部毫不犹豫地都站到了左边去了。右边居然一个人都没有留下,这大大出乎了朱由校的意外。
看来事情要比朱由校想象的顺利得多,朱由校原本还打算杀一儆百的,这下看来也没有必要了。
“朕今天来有几件事情要和大家说。”
“第一件事情,公然带头抵制新币的几位馆主,虽然已经畏罪自杀,但是他们抗旨不尊,朕绝不轻饶,朕已经下令查抄几位馆主的家产,至于他们的亲人朕会从宽处理,朕不会株连其家人。”
“第二件事情,既然各位觉得银币含银量不足,觉得朕欺压了百姓,朕决定绝不勉强大家,对于是否接受新币,一切自愿,有诉求的可以来告诉朕,但朕绝不允许串联起来抵制新币,那几位馆主就是前车之鉴。”
第一件事情实际上跟在座的大部分商人并没有太多关系,他们也不可能去帮那几位馆主强行出头,至于第二件事情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以为朱由校一定会强行推行新币政策。
……
……
PS:今天有人在评论区喷裹脚的事情,我可以保证,我说的裹脚情况绝对是真的,我亲眼见过我外婆的裹脚!真的将一双脚裹成了残疾!我外婆是辛亥革命时出生的,几岁的时候裹的脚,活了九十八岁!她曾说过裹脚是一件让她很后悔的事,裹脚之后,根本无法走远路!那个时候是没有车,全靠走!
写这书的时候我查了两个月的资料,将朱由校时期的《明史》和《明实录》都看了一遍,我看《明实录》的时候还做了近两万字的笔记,只是书用的阴历,我看不太懂。我这本书无论会不会扑街,但是里面一些民俗我都是查了资料的,另外只要在小说中朱由校没有干预过的官职的人,在1624年,都是真人真官职,除了有些查不到的,例如太医院和太乐署的担任的官职人我查不到之外,我敢保证准确率有七八成。就连书里面写的西班牙和荷兰那一截,都是历史存在的真人真官职。
(本章完)
第74章 新币流通(求收藏)()
“第三件事情,朕决定对北直所有的商铺加征税收,朕会根据商铺的规模和经营的品类收税,从一年从十两到一百两不等,朕很快会出台详细地收税规定。”
“你们记住朕绝不允许有人再次串联罢市,第一次串联抵制新币朕已经是从宽处理了,如果朕发现第二次有人串联,朕一定夷你们三族,三族之内无论男女老幼,朕会让你们寸草不留,朕说到就一定会做到。除非你们离开大明逃亡海外。如果有什么意见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朱由校恶狠狠地说道,话语自带了一股杀气。
朱由校的杀气让这些商人不寒而栗,就算有意见的也不敢再提了。
见这些商人都不说话,朱由校接着说道:“为什么要加征税收?维护京师的治安,保护百姓生命安全,每一项都需要钱,例如现在卫生局成立,负责京师的卫生,现在的京师比以前干净了许多,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也是用钱砸出来的。朕穷啊,国库也没钱,但是这些事情还是必须要做,只有收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家可能不明白,但是没关系,朕先做,大家会慢慢明白的。”
“第四件事情,所有愿意接受新币的商铺,朕会免税三年,三年之后愿意接受新币的商铺商税减半。不愿意接受新币的商铺,如果用新币缴税,朕不会收取火耗,但如果用银两缴税,那火耗是不能少的,你们知道,新币从出来的第一天起,就是免除火耗的。”
这些商人终于明白了,朱由校虽说不逼着大家接受新币,但是他通过税收的手段来间接地逼着大家接受新币。
“第五件事情,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以前朝廷的确忽视了你们这些商人,对你们不够重视,但朕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所以今天朕特意将宫了厨子都带来了,请大家在这里吃一餐饭。朕以后保证只要愿意跟朕合作的,全心全意跟着朕走的人,朕一定会保证他们赚钱。”
“谢陛下赏赐!”皇上赐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是可以让在座的人吹嘘一辈子的事情。如果这时候有相机的话,他们不介意来张合影,然后将家里,商铺等任何外人能看到的地方都挂上。
而朱由校的话说得很糙,但是意思很简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段话下来,既给棒子,又给萝卜,至于效果怎么样只有等以后才能见分晓。
在明朝的时候,是有商税的,开始是三十税一,到万历十年,“将铺行下三则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其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这时候商税已经降到了1。5%,这就导致国家的财政收入锐减。
到明末,大的商人通过官商勾结,真的富可敌国,偷税漏税都是常事,而小商人和普通百姓却承担着国家赋税,两极分化严重。当然商人依然有很多限制,比起读书人和当官的地位还是不可同日而语。
朱由校的这段话极大地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有钱了的人都想提高自己的地位,这是人之常情,从古到今,从中到外都是这样,新兴商人想提高自己地位,这也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
朱由校的话放在现在的确极大地鼓励了这些商人,也让商人在某些方面上也认可了朱由校。
经过朱由校的威逼利诱,京师终于开始接受新币。原本要封城三天的京师,只有两天就解除了封锁,京师的一切迅速恢复正常。而在《大明帝国报》的宣传下,北直的普通百姓也开始接受新币。
现在所有的北直百姓都知道,使用新币缴税不再征收火耗,这直接可以节省一大笔的开支。而且使用新币避免了因成色问题,真伪问题带来的麻烦。随着新币的流通,新币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新币制作精美,里面蕴含了许多防伪的技术,那怕含银量的确只有八成,但是算上人工,发行等费用,新币的价值实际上并不低于一两银子,这也使得新币也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新币的制作速度开始赶不上兑换速度,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