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知前线的情况之后。何文钊当即下令步兵部队强行使用橡皮艇渡河清除对岸的威胁。而且他再次下令调集众多的坦克开上一线战场,使用直射火炮压制对岸的反击。得到增援之后,在萨托河畔直接火力支援的明军坦克已经接近二百辆之多。这就是近二百门重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在付出了数百名官兵的伤亡之后,大约两个营的步兵在坦克的直接掩护下强行渡过了萨托河,并且在对岸牢牢的站住了脚跟。
这些步兵冲过河岸之后很快就扫荡干净了附近的俄军阵地,从而极大的减轻身后工兵们的压力。随后随着炮兵部队的火力攻击升级,并且开始向着俄军阵地纵深延伸攻击,明军工兵部队在付出艰苦的努力之后终于在萨托河上架设起来了两座浮桥。
使用特制模具钢板作为基础单位,随后将这些一块块的钢板全都连接起来,很快就能够架设起来浮桥。这种钢制浮桥早就经过多次检验,足以通行大明陆军此时装备的重型车辆。
在浮桥架设完毕之后,众多早就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明军坦克迅速出击轰隆隆的将自己的坦克开上浮桥,随后杀向河对岸的俄军阵地。在得到了装甲部队的增援之后,之前渡河的明军步兵们迅速活跃起来。他们在装甲部队的配合下扫荡俄军阵地,不断的扩大着墙头堡。(。)
PS:PS:感谢书友巡航a的月票。感谢书友半面君的UFO、smad2005、我爱我姐我弟、zhouyu1976的打赏。感谢为辉煌之世点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
求月票和票。
第四百三十六章 燃烧的莫斯科 六()
明军的炮火覆盖在经过三个小时的炮击之后开始降低炮击频率。不再追求全面火力覆盖,而且选择进行战场遮断,为前线的部队火力支援。因为有密集的炮火支援阻挡住了俄军大规模向前线增援,明军很快就在午饭之前再次架设起来了两座浮桥。一座通行重型车辆,一座给步兵们使用。
明军的步兵一般都是坐车行军,要不然也不会叫做机械化部队。第二座浮桥是同样模式的组合型浮桥,只是给前线增加步兵火炮以及补给物资而专门留给了众多的运输车辆使用。这些装满了各种物资的车辆好似一条长龙一般一辆接一辆的在浮桥上通过。
四周的河面上不时会有俄军炮弹落下溅起的冲天水柱。天空之中的盟军飞行员们也不乏舍生忘死的勇敢之人,他们驾驶着战机不断靠近河面试图毁掉浮桥。而明军陆航的战机飞行员们则不断的将他们驱逐。
盟军的飞行员之中极少会出现好似日本人那种可以直接驾机撞击目标的人物。然而想要在众多的明军战斗机和地面上成百上千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封锁之下击中小小的浮桥。这种事情至少在这个没有精确制导的时代几乎不可能实现。除非他们是大规模的密集轰炸。
只是,想要在天空之中的明军陆航阻击,地面上各种口径高射炮拦截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密集轰炸,至少这个战场上的盟军空中力量还做不到。
朱可夫对于明军的猛烈攻势非常惊讶,这和他之前数年时间里遇上的那支明军部队完全不同。之前的明军可不会如此悍勇的拼死作战!以前的那支明军打的完全就是正正规规的对抗战争,他们基本上就不会去做现在这种完全不顾损失和物资消耗的战斗。然而现在,一切都改变。实际上有张诚亲自坐镇,之前被生生压制了数年之久的明军一旦被解放出来,那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被明军突击震撼的头皮发麻的朱可夫匆忙派出了自己麾下的装甲部队向着渡河的明军发起反击,试图将明军全都赶下河去。同时,朱可夫向自己的上司发去了非常严肃的电报,明确指出如果不能为他强有力的支援。那他在萨罗瓦或许支撑不过两天的时间。
朱可夫的上司就是分管伪俄军中部战区的奥列克谢。尼古拉大公。大公是现任沙皇的叔叔,负责统帅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国中部战区的部队。理论上大公也是可以指挥各国派遣来的盟军部队的,只不过那些盟军是否会服从命令就两说了。
尼古拉大公在接到了朱可夫这位他最欣赏的指挥官发来的电报之后,亲自找上了各国的指挥官。请求他们看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上为俄军支援。
此时尼古拉大公手中的俄军部队除了被打败溃散的,其余的部队都在向着莫斯科附近区域集结构建工事准备防御作战。能够为朱可夫的支援有限。而最为切实可行的增援就只有空中支援。
此刻俄**队面临着整个伏尔加河沿岸以及高加索还有黑海沿岸的威胁,各处都急需增援和空中力量。俄军手中的空军几乎已经使用到了极限状态,这也是尼古拉大公要求盟军帮助的主要原因。
虽然一直都是在打酱油,但是盟国已经从明军这次大规模的攻击之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他们知道决定战争走向的时刻已经到了。除了地面部队开始动员准备作战之外,盟国拼命拼凑出了空中力量前往前线,为各处的俄军支援。萨罗瓦战线也得到了巨大的。这种强大到一度在萨罗瓦战线附近与明军陆航形成了对峙状态。
在接到了四周能够使用的部队都在向着萨罗瓦高速前进的电报之后,朱可夫终于能够稍稍放下心中的紧张,开始着手指挥装甲部队的反击。他的心里非常清楚,一旦让明军成功的在萨托河东岸建立起来坚固的阵地,那萨罗瓦的失守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俄军坦克第13军担负起了反击的主要任务。除了之前在克列缅基村被打残废的坦克32师之外,坦克第13军还拥有一个坦克师和一个坦克旅的装甲部队。加强反击的力量,朱可夫还将自己手中被当作预备队使用的直属部队,第158坦克旅给派了出去。
超过四百辆的各型坦克在数千名士兵的掩护下轰隆隆的开出自己的阵地。向着明军的桥头堡杀去。给反击部队支援,朱可夫咬着牙命令残存下来的炮兵以及手中隐蔽起来的炮兵向着明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反击,用巨大的伤亡来换取反击部队前进的道路。
实际上双方之间的距离并不算远。在萨托河两岸全都是一望无际的田地,这种地形非常适合双方之间的装甲对决。
已经渡河的明军装甲部队隶属于几支不同的装甲部队,总数已经超过了二百辆之多。当获知俄军已经发起反击之后,何文钊急忙命令已经渡河的第24装甲师师长牛贲少将为指挥官,统一指挥渡河的部队抵抗俄军的反击。同时加大部队过河速度。
牛贲将几支不同的部队统一起来,以二十多辆虎式坦克为核心,在虎式的周围部署豹式与四坦克组成一个装甲方阵,与扑过来的俄军装甲兵团撞在了一起。
数量上是俄国人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其编制内拥有众多的轻型坦克。这些轻型坦克的速度很快,但是其火力与装甲防护力量就不够看了。他们装备的37毫米或是50毫米口径的火炮甚至于在五百米的距离上都无法击穿明军四坦克的前装甲,就更不用提虎豹了。
攻击力不足或许还不足以致命,但是俄军轻型坦克那让人绝望的装甲在明军的面前就是一炮死的角色。不管是哪的明军坦克。只要能够命中目标,那俄军的轻型坦克只有被击穿之后殉爆的下场。这种几乎没有什么作战能力的轻型坦克在这次的反击之中数量不少,足足有一百多辆。
在双方的装甲兵团相遇的时候,首先遭到打击的就是这些轻型坦克。因为这些轻型坦克知道自己的弱势,所以从两翼高速包抄试图赶往浮桥切断明军的后路同时吸引明军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下明军坦克集团怎么可能当作没有见到?四与虎豹们当即就用凶猛的火力将一辆辆的俄军轻型坦克变成燃烧的废铁。
只是,以这个时代的科技而言。哪怕是技术能力最好的大明也无法做到射击高速行驶的坦克的时候一发命中。哪怕是明军的训练和装备都非常优秀,不过也依旧让至少一半以上的俄军轻型坦克成功的绕过了战场,直扑后方的浮桥阵地。
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牛贲命令放过那些轻型坦克,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正在逼近的俄军装甲军团身上。至于那些绕路突袭浮桥的轻型坦克,则是交给那些驻守在桥头堡上的步兵们去对付。
让步兵们去对付装甲部队,这话听上去有些怪异,尤其是在此刻这种平原地形上更是如此。只不过,大明的步兵可不是普通的步兵,而俄军的装甲部队也不是强力的装甲部队。
大明陆军的步兵都是机械化步兵,装备有的装备器械,各种口径的高射炮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现在那些对付坦克拥有奇效,但是身躯过于沉重的88毫米口径高射炮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运送过来。但是的40毫米口径和2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却已经被部署在了桥头堡附近。
这些小口径的高射炮对付那些KV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打那些俄军的轻型坦克却是绰绰有余。尤其是这些高射炮的射速极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打出的炮弹形成弹幕,对付那些速度非常快的俄军轻型坦克简直就是。而且他们的数量非常多。
事实也是如此。数十门各种口径的高射炮被部署在桥头堡上。这几年的战争早就把官兵们给磨练了出来。老兵们的战场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知道部署这些防空炮不但能够对付天上的飞机,还可以打地上的坦克。此时有许多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正在运输途中。
数十辆俄军轻型坦克原本是准备捡便宜的,却没有想到一头撞在了铁板上。数十门高射速的防空炮用密集的弹雨把俄军轻型坦克唯一值得称道的优势,他们的机动能力给打回了原型。
一长串的弹链覆盖过去,跑的再快能快的过飞机不成?只要被打中哪怕一发,以俄军轻型坦克这种完全就是用来凑数的防御力量,那可就是意味着死定了。
数十辆俄军坦克就像是春节时候燃放的鞭炮一样被一个个的打爆,他们甚至都没有能够靠近一座浮桥。至于这些轻型坦克的反击。他们都是不敢停下来开火的,而这个时代坦克在移动中的射击命中率哪怕是明军装甲部队也是惨不忍睹,俄国人就完全是看运气开炮。这种情况下,明军只有三门放空炮被摧毁。
俄国人的轻型坦克全部损失掉之后,热身结束。双方的装甲兵团开始挥舞钢铁拳头进行互殴!(。)
PS:PS:感谢书友微小宝、名字什么的你妹的月票。感谢书友半面君的UFO、长舒心的打赏。感谢为辉煌之世点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
求月票和票。
第四百三十七章 燃烧的莫斯科 七()
对于在萨罗瓦执行防御作战的俄军来说,他们此刻的战场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前线的萨托河畔到萨罗瓦城内不过区区不足五公里的距离,这么点的路程根本就不足以让俄军构建起来良好的纵深防御力量用来抵抗明军的进攻。双方装甲部队遭遇的时候,战场也是非常的狭窄。
明军的坦克集群就像是钢铁刺猬一样聚集在一起,用精确而又凶猛的炮击将一辆辆的俄军坦克击穿。而俄军第13坦克军的装甲部队受限于自己坦克本身的防御力量与攻击力,在距离较远的时候只能是苦苦承受。不是不想还击,而是距离太远的话除非是运气,否则根本就打不穿!
俄军第13坦克军的指挥官莫索连科中将在派出了轻型坦克去攻击明军浮桥之后,利用明军坦克攻击轻型坦克的这段时间将手中的T34分成两部分,分别从左右两侧去包抄牵制明军。而俄军装甲部队的中间核心力量则是近八十辆的KV坦克,其中包括二十余辆装甲极厚的KV2。
因为本国工业科技方面的技术限制,俄军装备的坦克装甲一直都存在质量不足的问题,因为冶金水平低下,所以他们的装甲质量也就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俄**工科研人员选择了一种土办法来解决装甲问题,那就是不断的增加厚度。这种理念与现代时空历史上日本人建造大和的时候如出一辙。
作为这一理念的代表作品,KV2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尤其是其炮塔部分的装甲厚度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甚至可以说其炮塔就是一个巨大的铁疙瘩。哪怕是老虎的88毫米主炮想要打穿KV2的炮塔正面装甲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与此同时,能够对抗明军的虎式坦克,KV2重型坦克还加装了一门15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这绝对是各国坦克主炮之中口径最大的主炮了。不过这种拥有巨大口径的火炮与KV2坦克本身一样存在诸多的问题,其威力远远没有火炮口径那么大。不过没有办法,这也是俄国人手里唯一能够勉强和明军对抗的武器了。
七十多辆KV2坦克在来到战场的路上就抛锚了三辆,随后在向着明军推进的时候因为速度太慢被接连命中。虽然哪怕是虎式上装备的长身管88毫米火炮都很难打穿KV2的正面炮塔,但是明军的装甲兵们又不是傻子,打不穿炮塔我还不能打你其它地方吗?你身上总不能地方都一样厚吧?那就不是坦克了。那是钢筋混凝土工事!
许多KV2坦克的履带和前装甲被虎式的重炮打坏打穿。如果不是此刻战场狭窄,而且身后就的浮桥与河流。明教的虎式一路倒车后退一路开火,利用速度优势放风筝磨也把他们给磨死了。向来都是以速度慢著称的虎式也有能够利用速度完胜的一天,这可真不容易。
不过KV2坦克的重炮倒是有些作用。他们发射的穿甲弹威力不大。实际穿甲能力甚至还远远比不上明军的88毫米火炮。但是这么大口径火炮发射的高爆弹在明军坦克附近爆炸的话却给明军带去了不小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攻防机动能力都还不错的T34成俄军的主力。虽然无法对抗虎豹,但是T34坦克至少在性能上却与明军装备的四相差无几。众多的T34高速前进好似一把巨大的钳子,从两侧向明军围拢过来。
面对俄军师声势浩大的合围攻势。牛贲少将冷静应对,重新了自己的部署。他用虎式缠住俄军的KV2坦克。让四与豹式坦克去攻击那些俄军的T34。两边都是争锋相对的打阵地战,消耗战。
此时萨托河上的浮桥依旧在通行着的坦克部队,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一支全新的装甲力量在桥头堡集结起来。牛贲只需要缠住俄军,最多一个小时之后增援上来的明军装甲部队就将投入战场。而俄国人短时间之内是别想得到增援了。朱可夫不可能一次性的将的装甲力量全都投入到一场战斗之中。
从下午一点到下午两点,双方之间数百辆坦克在一片狭小的区域之中拼死作战。不断有坦克被击毁,战场上到处都是冒着浓浓黑烟的坦克残骸以及装甲兵们的尸首。
许多装甲兵从自己被摧毁的坦克力量逃出来的时候身上都带着火焰,这种因为油料而燃烧的伤亡几乎就无法抢救。许多装甲兵都是被生生的烧成黑炭。
短短不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之中,双方之间战损的坦克总数已经超过二百余辆。这些耗费了无数的作战兵器此时全都成了废品收购站里才能用的上的东西。
当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的时候,渡河增援过来的一百余辆明军坦克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支生力军从后方杀出,像是一股钢铁洪流一般扫荡整个战场。而俄军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