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血飙射。
萧凤安却笑了,笑的很冷,她问李默:
“你伤我那么深,我恨你那么深,你要我忘掉这一切,这可能吗?”
李默抗声道:“为什么不可以?!以前的我已经被你在中条山一枪打死了,以前的你也死在了监军府的大堂。凤安,答应我。”
萧凤安已经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只能任由泪水涂满风霜面。
李默窥知她的心在软化,便加了最后一把火:紧紧抱住她,吻她。
自这以后,众人就发现李默的身边多了一个身材瘦小的卫士,姓张,叫张凤安,这个人眉清目秀,却冷冷清清,与李默是形影不离。
……
泰和四年秋,蜀地大丰收,五谷丰登人增寿,经历了一年的兵火,蜀地百姓总算能喘口气了。与吐蕃会盟之后,斩姬氏一门六百四十三口于成都城外,余者发配丰州为奴。萧克磨被押到长安后宁是敬没有为难他,封他做了个侯爵,让他在城中养老。
新来的成都监军叫王炳,是个萌蠢萌蠢的官油子,李默试探了他两次,发现这个人挺好相处的,就没再为难他。
入冬之后,李默开始巡视辖地。修缮城垣,训练乡军,监修水利,整顿吏治。
一趟忙下来回到成都也快过年了。
小七道:“哥,看这架势咱们是不打算回去啦?”
李默道:“蜀地不好吗?”
小七道:“好是很好,只是,咱们这样是不是太窝囊了,竟被一个女人摆了一道。”
李道成道:“那有什么办法,人家是皇帝的媳妇,咱总不能欺负一个妇人吧,不是说好男不跟女斗吗。”
小七道:“我不担心这个,我是……有些想家了。你也知道她这个人咋咋呼呼的,心可粗了,也不知道把孩子带的咋样了。”
李默道:“这你怨谁,上次来干嘛跟人家吵架,走了又想,真是拿你没办法。年前还有些时间,你若放心不下就回去看看。年后把她们母子都接过来。”
小七道:“也好,最近听说京城不大平静,我正好回去探探消息。”
(本章完)
第480章 谁会造反()
小七走了没两天,姜鸢就和李仙儿就到了成都,李默事先一点消息都没得到,有些惊异地问姜鸢:“你们是怎么回事,巴巴的这个时候过来。夫人怎么没来?”
姜鸢道:“夫人倒是想来,人家愿意放吗?”
李仙儿身子弱,一路颠簸,脸色苍白,李默就打发汪竹韵和商小青带她下去休息了。只剩姜鸢一个人时,李默道:“你跟我到屋里来。”
左右见状一起退下。
人说小别胜新婚,但太久不见却难免生疏,李默让姜鸢进来倒不是为了那种事。
宁樱这个时候打发她过来,必是有很重要的事。
进了屋,姜鸢却调笑道:“你那个女保镖呢,怎么没见着?”
李默笑道:“她现在跟你们平起平坐,是一家人了。”
姜鸢道:“既如此就更应该叫出来见见了,若是不行我把位子让给她。”
笑了一回,望向李默,凝视良久,叹道:“你也老了。但雄心尚在。”
李默知她还在拿萧凤安的事调笑,便道:“不说这个了,什么事让你急急忙忙的赶过来,宫里出事了?”
姜鸢道:“宫里没出事,是幽州出事了。宁全忠把监军使给杀了。”
李默道:“这个我知道,刘仁科对吧,这件事错不在宁全忠,是刘仁科自己作死。宫里怎么说?”姜鸢道:“现在不是宫里怎么说,而是宁全忠说要清君侧。”
李默直到这个时候才吃了一惊。
幽州大都督宁全忠在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杀了监军使刘仁科,起因是刘仁科要宁全忠去监军使府论刑赏,宁全忠不肯去,刘仁科就嚷嚷着要弹劾宁全忠。
恰逢朝廷抚慰辽东的大使张净思在幽州,就设宴为二人说和,刘仁科当着宾客的面拿酒泼宁全忠,宁全忠一怒将其斩杀。
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其实并不难查明,而且还有张净思这个旁证。
所以朝中舆论普遍认为朝廷会降旨斥责宁全忠,甚至还会降官降爵,以给天下臣工一个交代,但最终会不了了之,一则宁全忠是朝廷宠臣,又手握重兵,二来刘仁科挑衅在先,且没什么背景,死了基本是白死。
所以这件事李默并不怎么关注,今日听姜鸢一说倒是吃了一惊。
“你这消息是从哪来的?”
姜鸢白了他一眼:“先别管从哪来,就说你信不信吧?”
李默道:“宁全忠身兼幽云两镇大都督,麾下兵马十万,另有团练和乡勇不下十万,有造反的资格,只是他为什么要造反,他是大夏朝日子过的最滋润的大都督嘛。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姜鸢冷笑了一声:“什么都瞒不过你。刘仁科其实是访查司的人,他奉命刺杀宁全忠,却失败了,所以宁全忠只能造反。”
李默沉默了。
姜鸢道:“这件事京中很多人都知道,你真的不知道?”
李默没理这个茬,他对姜鸢说:“你问我信不信,我信。皇后扶植宁全忠有她的私心,皇帝扶植宁全忠则主要是为了牵制我。我让出了河东,困守蜀中,他暂时能容我,飞鸟尽良弓藏。宁全忠失去了利用价值,他当然不能容忍。”
说到这,李默深深地叹了口气。
却见姜鸢坐在床沿痴痴地望着他。
李默便走过去,摸了摸她的脸,一把推她在床上……
事后,李默对姜鸢说:“你速回长安,不惜一切代价把瓶瓶罐罐都丢掉。入夏之前,不管形势如何,你们都要离开长安。我会派人安排退路,但你首先得保证她跟着一起走。”
姜鸢一边整理衣衫,一边问:“若她执意不走呢?”
李默道:“绑也要绑她走。”
姜鸢午后就启程返回了长安,到晚上李道成来见她时,得知她已经走了,十分诧异地问李默:“你的心可真狠,一千里路走下来,歇一晚都来不及吗?”
李默道:“宁全忠可能要造反,我叫她回去搬家。你去找梅先生,他会给你一封书信,你照着抄一遍,然后寄回去,入夏之前务必把你的家眷搬过来。此事绝密。”
李道成惊讶的老半天合不拢嘴。
过年之前,小七从长安回到了成都,心急火燎的来见李默,道:“祸事了,宁全忠可能要造反,京城人心惶惶。”
李默道:“满城惊慌?老百姓也知道天下有变?”
小七道:“还轮不到他们,但三品以上官已经开始在预备后路了,没人来找你?”
李默笑道:“纵然宁全忠造反,京城不保,他们也不必来蜀地吧,去宁州,去汉中都是不错的选择嘛。其实他们是杞人忧天。阴在阳之中,不在阳之对。宁全忠搞这么大场面,那他就不会造反,估计也就是想捞点好处。当然,若有人送上门来,这样的好处不要也白不要,所以别跟他们客气。这件事你来抓,认真抓好。”
小七诧异地问:“你真不信宁全忠会造反?”
李默道:“大夏建国不到二十年,开国的功勋名将都还在,他敢造反,那他真是活腻歪了。”小七摇摇头:“话不是这么说的,现如今皇帝久病,太子无权,皇后党羽丰满,朝政混乱的一塌糊涂,真要是造反,还真是个麻烦事,虽不至于灭国,也必是元气大伤。”
李默一挥手:“再乱也乱不到蜀中来。”
小七眼见如此也就叹了口气,反正他的家眷都搬到了成都,京中除了一处宅院,其余的能变卖的都变卖了,正陆续起运成都和太原,天下再怎么乱也乱不到他的头上。
李默说不相信宁全忠会反,并非出自真心,只是稳定人心的一种手段。小七毕竟还年轻,心里藏不住事,一旦表露出来,势必会引起混乱。
安抚小七容易,但必要的准备还是要的,蜀地驻军不过两万,主要驻扎在成都、渝州、剑州、眉州四地,兵少防区大,一旦发生大的变故急促之间还真的没办法应付,但此刻征兵势必会给予人口舌。
自己给自己招惹大麻烦。
不过好在李默也非毫无准备,各地的乡军、团练、寨兵建设一直抓的很紧,可以在一个月内扩军至五万人。
李默与梅华庵等人商议之后,下令举行冬季阅兵,要各地加紧训练接受检阅。
这是正常的训练科目,职责所在,任谁也说不出一二三来。
(本章完)
第481章 闷热的六月()
徐文胜、孙大牙这日从太原来,李默直接引二人进书房。
徐文胜道:“宁全忠最迟七月起兵,最快十月就能攻陷长安,他遣使来太原,想跟我们缔结盟约,我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李默道:“他太自信了,大夏建国不足二十年,功勋猛将尚在,他能占据长安,却灭不掉大夏,死的只会是他。结盟没必要,给他一个保证,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徐文胜和孙大牙不解怎么操作。
李默道:“王家不是一直想要潞州吗,给他。”
徐文胜显然是吃了一惊,但想了之后,却没有反对。
铁血社和忠义社在潞州可谓树大根深,纵然把大都督让给王钦茂,潞州也还是他们的。但这样做却会让宁全忠感到放心,丢了潞州,便断了河东南下干涉之路。
至于铁血社和忠义社的力量,莫说是宁全忠就是现在的潞州大都督王钦茂只怕也不能窥其全貌。
孙大牙道:“他还提出借道河东攻打宁州。”
李默道:“他这是试探,就是答应他,他也不敢借道河东。”
徐文胜道:“洛阳振武制造局已经迁去太原,这个我们筹备的早,损失不大。但潞州分局若是搬迁,损失肯定很大,有些得不偿失。”
李默道:“这个不要算经济账,若是不搬,就显得咱们心不诚。”
又问京城的情况。
徐文胜道:“京城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学社的师生已经启程去太原。汇通那边也做了妥善安排。夫人变卖了所有资产,唯有王妃和诸位小王郡主们不太好办,他们盯的很紧。”
李默道:“她那里你们先不要管,先忙其他的,运力方面可以准备的充分点,到时候能尽量多的抢出对我们有用的人和物。”
徐文胜和孙大牙还没有走,萧凤安就来了,昨天晚上萧佩的使者到了成都,约萧凤安见面,李默没让她去,一早才放她过去的。
李默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从容交代了徐文胜和孙大牙后,对二人说:“我就不留你们了,宁全忠这次是蓄谋已久,我提醒过朝廷,没人肯听,罪不在我。但山河板荡,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理,应该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二人前脚刚走,萧凤安就进来了,气势汹汹的责问李默:“宁全忠造反,你既然知道为何隐瞒不说?”
李默道:“宁全忠蓄意谋反,我不是第一天知道,也从来没有隐瞒,早在泰和三年,我就将此事专门上奏朝廷,结果呢,不了了之。没人相信,没人肯听,我当如何?”
萧凤安听了这话,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刚刚从萧佩使者那里得知宁全忠要造反的事,心里怨恨李默没有跟她分享,到这时候才知道李默从来没有隐瞒什么,他是最早看出宁全忠野心的人,也是第一个公开上奏朝廷要求制裁宁全忠的人。
但正如他所说的,没人理会他,从来没有。
萧凤安冷笑道:“奸臣,你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奸臣。见危不扶,反而顺势利导,你究竟意欲何为?”
李默没有为自己做辩解,这是一笔糊涂账,任你有千百张嘴也是说不清楚的。
这一年长安的夏天来的似乎特别早,刚入六月天就热的像个蒸笼。大街小巷看起来还算安宁,但一股潜流正在激荡。
东市的一间饭馆包间里,从南方来的绸布商孙大万见到了他的老搭档牙行的谢金渡。
“知道吗,出大事了。”谢金渡神神秘秘地说道。
“咋了,皇帝驾崩啦?”
“嘘,这话能乱说吗,要杀头的。”
“我们那都传遍了,说夏国君王身体每况愈下,只怕是拖不过这个夏天了。”
“切,你们那地方人知道什么。”谢金渡不屑一顾,他并非长安的土著,但在长安生活了几十年,也就有了瞧不起外地人的怪脾气。
“知道吗,昨天东面春风里的天字第一号院子以两千两的价格抛售了,知道为啥吗?”
“两千两,这也太便宜了,为啥?缺钱?”
“缺钱,怎么可能!那可是昔日西京四美之首李仙儿的宅子,你知道这李仙儿是谁吗,她后来从良成了武定王的如夫人,她会缺钱?”
“那——是咋回事?”
看着这个土老财一脸萌蠢的样子,谢金渡兴了。虚荣心暂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喝了口茶,用力地咳嗽了一声:“这么说吧,今年要出大事啊。”
“那肯定的,这天,热成这样,不正常,今年肯定要有大灾难。”
谢金渡摇了摇头,无奈地张着嘴,忽然摇了摇头,真是猪一样的人,死到临头了,还不觉悟,他忽然失去了说话的兴趣,于是喝完碗里的茶水:“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走着?”
“走。”
孙大万从南方来,行走天下,消息不可谓不灵通,谢金渡说的这些,他还是知道的,甚至比谢金渡知道的更多,但他并不关心这些,天下大乱也好,大治也罢,总有生意人的活路。
像孙大万这样的商人不是一个两个,长安城里的人虽然明显嗅到了空气中的那丝不寻常,但还是尽力说服自己,麻醉自己,努力证明这一切不过是杞人忧天的幻觉,事实是天下太平,一切都平安无事呢。
武定王府。
千秋学社最后一批学生也启程去了太原,公开的说法是趁着夏天放假的机会出去历练一下,太原历史悠久,辉煌灿烂,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天很热,宁樱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早早的就起来了。在桃儿的陪伴下沿着镜湖散步,空气里没有一丝凉风,闷热难当。
宁樱走的满身是汗,反而起了兴致。
多走多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只是惧怕夏天的闷热下不了决心,所以这段时间宁樱一直没有像样的锻炼过。
今天既然已经出来了,索性就走个酣畅淋漓。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千秋学社的地盘。
学生们开垦出来的田地里插着绿油油的秧苗,很招人喜爱,菜地里也是碧幽幽的生机盎然,几个府里的仆妇正抬着筐子在摘菜。
“昨儿最后一批人也走了,这里已经空了。”桃儿不想再往前走了,天真是热的不像话,太阳刚出来就是一头汗。
宁樱兴致却不错:“进去看看。”
留守学社的老仆人跑了出来,向宁樱躬身施礼。
宁樱点头,问道:“他们都走了,什么时候回来?”
老仆道:“今夏是不会回来了,得入秋了才回。”
学生们去太原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宁樱当然知道,她这么问不过是没话找话罢了。此后,她在桃儿和老仆的陪同下参观了这间名震京师的学社。
千秋学社创办至今,名气是越来越大,名震京师,扬名天下。
第一批学生已于两年前毕业,多在朝中为官,只有少数精英在李默幕府**职。
宁樱以前很少往这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