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麦轲的一项战略设想,由纯属内陆国家的老涡集中精力发展农业,不但是用其所长。而且对提高所有湄公河约盟成员都非常有助益。
这时候,老涡市长伊书文已经把总产量计算出来了。
按麦轲亩产五百公斤计算,四千万亩可以产稻米两千万吨,如果每人每年食用二百公斤,可以满足一亿人一年的用粮。
“我有个问题,麦轲。”冯云山问道,“虽然将来可以亩产八百公斤,但是现在本地的产量,我做过调查,顶多才二百公斤。你如何做到亩产五百公斤?”
云山也同是穿越过来的,当然知道后世亩产过吨也不足为奇。但是现在……
麦轲笑眯眯地说:“首先,书文算得很快,这很好!但是你的结果不对,要加上一倍才行。因为我说的亩产五百公斤是单季产量,而实际上我们这里至少是双季,三季也很正常。
“其次。我要回答云山的问题,高产的关键环节有三个:第一是要有良种,否则再好的老鼠也生不出黄鼠狼来。
“第二,要有成熟高级的栽培技术;第三,要有合宜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第一个种子问题,我负责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我负责提供,云上和两位市长负责推广,只要稻农按我的技术,使用我的种子,我就保证他们不费吹灰之力,达到一季五百公斤、双季一千公斤的目标!
“至于第三季吗,只要他们勤奋,决不会有低于前两季的产量。
“第三点,最基本的条件神已经具备,这里有亚热带的气候,适合农作物一年四季成长;沿河两岸具有大量的适宜种稻的土地;那些山地丘陵地带,只要稍加平整,就可以和河岸沃土一样栽种水稻。
“这平整土地的活,我也包干了!”
麦轲当然可以大包大揽,因为这些体力活,都有灵犀一动代劳!
“这样大量的种稻,插秧、收割都需要大量人手,尤其是中间换季,收割和插秧会挤在一起,这样多的劳动力,到哪里去找?”麦轲的徒弟朱八戒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而且把这些信息都综合起来考虑,所以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问题。
“对呀!储藏、运输、销售等项,都会有相应的问题,刚才这位小兄弟说的非常对。”冯亚树赞同朱八戒体的问题。
“这些都是实际问题,谢谢大家提出。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以后再逐渐解决。”麦轲笑眯眯地说,“我会安排解决这些事情!凡是最后依然解决不了,都交给我就行”
说到这里,麦轲看了一眼大家,说:“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原则分歧,我们就到此结束,八戒回头把今天决定的事项都正式记载下来,放入机密隔断处收藏。”
麦轲说罢,继续向北航行,直接奔向边界地区;时间不长,大家都已经到达。
麦轲马不停蹄,立即开始操作,把进入老沃的湄公河向东西两侧引领。
现在他们都在北纬二十度这条虚拟线上,把湄公河向西引进了缅甸北部地区。
湄公河水向东则直接进入了老涡北部,然后通过会芬高原,最后进入安南。
向东的这一段湄公河沿途和四五条内河交会,现在变成了湄公河的一部分,纳入了湄公河水系的管理之中。
边界东西主干完成以后,麦轲随即开通和第四道东西横向河道连接水网,所经过之处正好包括了计划中的四千万亩稻田。
在疏通南北主干河流的时候,所有的种稻耕地都被准备和整理好,成为一快快整齐严整的稻田。
所有的稻田都是四面有湄公河水环绕,随时准备把稻田需要的水分提供上去。
就在大家对这规模庞大,一看就令人震撼大型稻田感叹不已、赞赏有加的时候,麦轲正在把这所有的稻田都插上了绿色的秧苗。
麦轲一边催绿稻田,一边琢磨怎么对付那些满清官员的刁难呢。(未 完待续 ~^~)
第517章 和平消弭争端()
事有凑巧,麦轲刚弄完第五道东西横向湄公河道,就被大清守将发现,并且报告了正在这里视察的云贵总督吴文镕。
吴文镕一听,心知此事不小,而且比较蹊跷,老涡和缅甸二个属国虽然不是非常听话,但是由于国势微弱,有史以来却很少主动挑起事端,今天是怎么啦,竟然闹出这么一件大事?
于是,他就召集当地的主要官员,不管夜深天黑,打着灯笼火把,前往边境事发之地走去。
说起这云贵总督吴文镕,也是非同小可的杰出人物,尤其以务实肯干,不赏浮华出名,是当时有名的能吏贤官。
这也是他时至深夜依然漏夜读书,苦思边境居民改善生活的原因;他此行的目的是切实了解这些边远山区,尤其是少数族裔的实际生活,给他们提供实在的帮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做一些表面敷衍。
同时,他虽然已经年界六十,依然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所以一遇到事情,立刻就开始行动,甚至在夜间走山路。
虽然高天挂着半轮残月,前后也有火把,在根本没有路径的山上行走还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对一个已经五十九岁的老人,况且是朝廷一品大员的吴文镕来说,就更加难行。
作为满清最高的九位封疆大臣职位之一,吴文镕是第五十九位云贵总督,此前曾任辅建巡抚。多次主持救灾和发放救济物资,亲赴灾区,抚赈灾民,去年升任这个职位。
到达边境前,是一座小山。登上小山就可以俯瞰下面的河水。
等众人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山顶,都给眼前的景色震惊得目瞪口呆!
国境对面的老涡和缅甸,整个是一片灯火辉煌的世界!那亮如白昼的路灯,在新的主河道和支河道上,一排排地站立,把所过之处,都装点成纵横交错灯火辉煌的独特田园。
对这些地方已经相当熟悉的吴文镕。特别仔细地查看了横贯边境最北部的那条主河道。发现它虽然有些地方侵占了大清的领土,但是另一些地方,却把老涡的领土隔开,划到了大清一边。
因此,粗略一看,两边通过互补,基本上还是持平。
当然。如果斤斤计较的话,总能找到可以讨要更大利益的借口;如果把边境问题当成买卖,随意进行讨价还价地进行价格战,更是有无穷的事由来逞口舌之利。
但是,吴文镕绝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一看之下,他就知道,这不是大问题!对方也没有挑起争端的故意,而他自己呢,一心为了老百姓的疾苦,更不会没事找事。反而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但是作为官位最高的封疆大臣,他还是很讲究官威和程序的,这个本来属于属国的老涡或者缅甸,做出这么大动静,怎么能连个招呼都不打?
所以他就气冲冲地要当地官员派人去和对方交涉,让他们过来说清楚!
作为云贵总督,他能亲临边界已经难能可贵了。他的身份让他最多到此为止,不可能再往前走;如果出了界,那他就有了麻烦,而且是惹了大麻烦!
其实,他也是有点冤枉了麦轲;麦轲并不是想躲过和大清官员打交道,不经过他们的同意就独断专行,而是怕陷入他们的拖沓圈子里,一年半载也出不来,那时什么事情都晚了。
他现在的先斩后奏,等于是先把事情做完,如果满清依然办事拖拖拉拉,那也没关系,事情已经做完了,该干啥就可以干啥了,怎么拖,也不耽误事。
当然麦轲这样做,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的,别管对手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他都有信心有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虽然他知道,那种极端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低。
听到对方的代表说云贵总督亲临前线,让他去把事情说清楚,麦轲大喜。
让麦轲喜出望外的是来了这么大一个官,这云贵总督主导一方,实事求是地说,他的话比北经龙庭那个皇帝管事多了!
而且还来得这么快!还真有点“今日事今日毕”的意思,这在满清的官场绝无仅有!
同时,麦轲也觉得对方的口气和态度非常平允,而不是定罪讨伐的意思,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这要比麦轲的预期好了许多。
要是按一般的常态,他完全可以要求麦轲去认罪;如果那样,麦轲还真是有点难办,难于取舍——去吧,只能去认罪;不去吧,如何解决问题?
麦轲立刻应邀前往,八戒与他同往,另外就是大牛带领十名卫士,那个项鼎也非去不可,麦轲琢磨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双方一见面,略事寒暄,原来都不算陌生。
麦轲知道这位总督,是根据吴仁晓的情报,知道满清大员中有这样一位有能力且廉洁的官员;而吴文镕知道麦轲,则是最近麦轲为了捍卫华汉后裔的利益,悍然出兵安南,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麦轲的这种行为,深得吴文镕的赞同甚至钦佩,他恨不得那挥师杀入敌人心脏的人就是他自己!
今天一见,原来是自己敬佩的民族英雄来到面前,他的英雄心结一下子就全然解开,也不管自己一品大员的身份,马上就亲热地和麦轲称兄道弟起来!
有了这个基础,那个本来就不是事的边境微小调整还是事吗?当然不是,要是也是好事!
结果二人根本就没提这些,麦轲主要是给这位求知欲很强、好奇心很重的总督解答问题了。
这吴总督的问题事无巨细,涵盖面很广,有问题就问;麦轲是宏观微观都干,知识丰富,有问必答,二者越说越近乎,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发白。
后来的天国野史上有这样一条记载:天国一八五零年十月二十日凌晨七点,在大清和湄公河约盟边境的一座无名小山上,麦轲和吴文镕义结金兰。
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当事者二人被问到时,都是笑而不语。
但是,二人的会见尽欢而散,是不言而喻,人所共知的。
至于边界问题,从此以后,谁也没有提起;只是后来,临近那条边境干流北方一侧的一大片土地,也和南侧的一样,接通了水源、果树、交通和通信,那里的山民,再也不受贫穷的困扰。
而吴文镕本人也多次因为这个政绩获得最佳考评。(未 完待续 ~^~)
第518章 蓄势九龙闹海()
麦轲结束与云贵总督吴文镕的会见,回到大船,天光已经明亮,湄公河北部的治理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框架,具体工作就是冯云山以降的各级天国官员负责完善了。
麦轲把两位市长和野人特区特长送回他们的属地,大船转头顺流而下;这一次是一路顺风,风欢水笑,转眼之间就到了中界线,然后麦轲就处理由此往南的航道以及配套设施。
相对于北部的那四条东西河道,南方的河道建立轻而易举;时间不长,就已经全部配套建好,最后到达了下高棉海口。
这里是湄公河原来的入海口,一共有九条,故此被称为九龙江;现在这九个出海口没有增加,只是水流量增加了一倍有余!
其主要原因就是,湄公河贯通了整个东南亚陆路地区的地区河流,都融汇到湄公河里面;而湄公河本身的河道畅通,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的处处弯曲险阻,也使得河水的流速增加,更快地沿着出海口倾泻入海。
由于历年河水冲刷,泥沙沉淀,这里形成了一个辽阔的三角洲,一般称为湄公河三角洲,总面积大约有四万四千多平方公里,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一块平原。
依靠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本来就是一个著名的鱼米之乡,现在麦轲的任务是把它发扬光大。
麦轲一到湄公河三角洲,就把高棉市长张碔和帮助张碔熟悉工作的前代理市长虫洞找来。让二人一起参与对九龙江的规划和改造。
再一次集体视察了九条出水口以后,麦轲决定依然保留这九条龙,只是把它们进一步加工,让它们的宽度和深度都一样,保持同等的运输能力。同时,也对流水的速度进行掌控和调整,以利于水上运输和保护河道。
在加宽河道的时候,麦轲注意到了原来河道之间的距离,对原来就比较狭窄的间距,就不再向那个方向拓展。
对原来弯度比较大的河道,麦轲在加宽的同时。作必要的调整和改动。使九条新河道都保持笔直的形状。
九条南北河道理顺以后,麦轲又开始调理横向的河道;因为原来的水网就很密集,麦轲直接就放弃在它们上面修修补补,而是直接开创东西横向的河道。
有了新的横向河道以后,再去整理原有的水网,凡是不在新开河道之内的,一律填平。恢复成耕地。
对于这块平原如何使用,鉴于原来这里就盛产各种粮食和水果,麦轲决定把这些原有的品种,全部移到金瓯半岛,让它们在那里继续生长。
而其余的地方,则和其他地区一样,凡是果树,都换上天国的四季果树;凡是稻田,都使用麦轲提供的水稻品种。
而保留在金瓯半岛的那些水果和粮食品种,则在三年以后。全部由天国决定的品种替换掉。
靠近海岸线,麦轲建立起一条横向水道,不但把九条出口连接在一起,更主要的是负责这九条出口端头之间的运输。
这条水路,也同时重新规划和建造了新的海岸线,把原来弯曲不直,高低不平的海岸线整齐划一地削平。挖掘成同样的深度——都是可以直接进出万吨巨轮。
出了这条横向河道,麦柯分别建起九座巨大的深水港码头,码头的上方,只一个巨大的拱形门楼,把整个码头都遮盖其下,
九座拱形门楼一字排开,送走出海的巨轮,迎接返航的舰队。
由于整条河道都作了标准化改造,无论什么型号的船只,都可以通过这些港口直接出海,直接进港,然后驶往任何一个港口,只要它坐落在湄公河主干沿岸。
麦轲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这些港口可以同时满足军用和民用,不需要任何职能的转换,就可以为军事需要让路;而平时没有军事需要的时候,它们又可以随时为民用服务。
所有这些建筑设施,都还具有在外表看不出来的一个功能,就是防御功能;不但就有防御功能,而且是超强的防御。
那条水道,沿海一面的河堤,麦轲采用一种特殊材料,和在最北部与大清交界的河道用的材料相同,这种材料,敌人就是用先进的火炮都无法破开。
当然这个河堤不仅仅是不怕炸,而且具有攻击性。它的地基处隐藏了大量的火炮,就是那种城防重炮,需要的时候,可以调到地面,或者依旧隐藏在地下,出其不意地对敌船开火。
更好的防御和攻击时在码头上方的那个塔楼,它不但装置了超大型望远镜,可以自动地监测对面百公里以内的敌军舰只,发出必要的警报,而且有自动反馈系统,只要敌人胆敢向他开炮,它就以强大四五倍的火力还击。
这个指挥塔,还可以根据敌情,指挥在码头中间和两边待命的明船暗潜出击。尤其是那些从不露面的潜水艇,对待那些对此毫无防备的敌船,几乎是无往而不胜。
除了这些常规预备和反应以外,指挥塔还是组织和命令各种海洋动物的中心。小约翰已经收服了附近海域的所有水生动物,更不提河水中的生物了,这里的声波一发,孔瀑布那里的鲶鱼大军都会亟亟奉命而来。
包括鲸鱼在内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