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寇-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咸丰二年九月,兵部侍郎衔,广东民团总办大臣潘仕成上奏,粤勇先锋将领黎某所部运粮队兵勇及民夫三千人,在骑田岭阳山关下歼灭‘粤匪’万余人,斩首近两千,烧死烧伤无算云云。

    捷报到京,满清朝野震动,诸位大臣公推此战为皇帝登基以来第一胜战,当称之为‘阳山关大捷’。嗣后,咸丰颁旨升任潘仕成为两广团练总办大臣加兵部尚书衔,总理团练事宜,自黎明以下诸将各有升赏。

    其中主将黎明因为‘指挥得当,勇气可嘉’升碣石镇总兵,周义成协助有功,升道员。。。刘永福,升任营千总,周武俊,任门千总。。。。。

    便是上了推举名单末尾的胡汉三胡县令,也因为帮助收敛尸体‘办差得力’升官做了南海县令,而名列举荐册上‘赞划有功’的黄世仁黄老秀才也顺理成章地接任了韶关县的县太爷。

    当捧起升任县令的官凭,老夫子也是感慨连连:

    “半生辛苦读书,居然还不如一纸文书上列名,真是荒唐!难怪草民难出头,果然是头上有人,好做官啊!”

    他人没到场,功劳却不小,如果不是身处在这名利场中,如何又能想象得到?

    这真是飞来洪福!

    有谁能想到,后世价值不过几十块钱的塑料喷雾器,竟然能造就这一大堆的官帽呢? 

第一百零五章 交易 上() 
更新时间:2013…01…15

    。。。。。

    车马辚辚,蜿蜒如长蛇,爬行在山岭间险峻的古商道上。

    山峦叠嶂,奇峰高耸,这骑田岭得山水之神韵,掇幽林之深秀,天然形胜,景色优美,又时有流泉飞瀑点缀山林间,山中还常见飞禽走兽出没,令人目不暇接,五岭原始风貌之美让人心驰神往。

    先遣队穿过阳山关破败的古关城,越过骑田岭,再往前面已是金鸡岭。这里又是一处险要之处。金鸡岭四周悬崖绝壁直如刀削,东西两隘曾筑有城墙,不过如今也和阳山关一样被废弃了。

    此处因西北峰顶有一奇石,貌似雄鸡,昂首北望,引颈欲啼,因而得名金鸡岭。其东面又有一字峰,长近一里,高百余米,峰下山道宽仅容一辆马车通行,两面竖看成峰,横看成壁,似一面巨大屏障,其地形险要,亦是兵家必争之地。

    金鸡岭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娥眉之秀、青城之幽,如同盆景,集各名山之特色于一身,实堪称岭南名胜。

    到了此处,已经是湖南地界,岭下,就是宜章县。至此,车队已经走完了大半路程,还有三四百里,就能到达目的地。最艰险难走的路已经走完,前面就是湘南鱼米之乡,一路坦途,大家都不禁舒了一口气。

    宜章虽然不比韶关历史悠久,却也是一座古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至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宜章雄居湘南边陲,地处楚尾粤头,居七泽之末,联五岭百粤之徽,进可制韶关,退可蔽衡湘,固南北之咽喉,势险要之当防,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湘省“南大门”,史称“楚粤之孔道”。

    因为数日之前已有捷报传告四方,尚未等大队人马到达,衡永郴桂道道台赵晨博、郴州直隶州知州陈世光与宜章县令李元甲等人便已领着衙属及百姓数百人前行到二十多里外坪石镇迎接。

    “黎将军一路辛苦!”

    “有劳赵道台,有劳陈知州、李县令,多谢各位远迎,黎某人实在担当不起。”

    “将军为社稷安宁立下如此大功,我等不过是略效微薄之力而已,不足挂齿。”

    “黎将军治军有方,看这行伍之间的整肃军容,便见乃是名将之风,难怪能剿灭数万粤匪,立下盖世奇功。”

    花花轿子大家抬,双方见面,自然是一阵阵肉麻的吹捧,谀词如潮。这黎某人剿灭‘粤匪’立下大功,眼看着加官进爵是指日可待了。不赶紧拍拍马屁,从中分润一点功劳,那不是傻的嘛?

    周晓峰躲在后面,不愿与这般官员打交道,官场上那些外表道貌岸然,底下男盗女娼的嘴脸他早就看腻味了,让黎老三,周义成等人出面,他还能落个耳根清净。

    “将士们远来辛苦了,这是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大家快把酒食抬过来,犒劳诸位立功将士。”

    “贵道真是太客气了。。。。。如此,我等恭敬不如从命了,足感盛情!”

    赵道台与陈知州等人不仅奉送了五千两银子,还让民众抬上了丰盛的饭菜酒肉劳军。

    当地百姓也是对这支客军充满了感激,杀猪宰羊盛情款待远来的粤勇。不说这支队伍中有不少湖湘子弟,他们一举剿灭了横行湘粤边界的马胖子等几股土匪,商道通畅了,便能让附近商民过上更宽裕的安生日子。

    这里靠近三省交界的三不管地带,来往商旅居民都免不了要受劫掠,就是在江湖道上颇有关系的周家行商运货也免不了受到盘剥。几股匪帮一去,路上可就太平了。

    。。。。。

    “周大人,黎将军,下官往后还要二位多多关照提携啊!”

    等宾主双方就座,老于世故的道台大人就已经探知这几位粤勇首领中其实是以周义成为尊,他又打听到这位周某人乃是湘中大族周家的嫡系子弟,说话间就更加了几分客气,把首位都让给了周义成,自己则坐了次席。

    按照官位,道员是正四品,知州和同知一个从五品一个正六品,都是下官。不过周家的背景和一场大功在那里摆着,赵晨博和陈世光等人也不计较座次了,至于李元甲,不过是土豪出身,七品芝麻小官而已,只能敬陪末席。

    “请各位贵客尝尝我湘南的特产,这是临武鸭、那盆是坛子肉。。。还有东江鱼、桂阳的馅豆腐,嘉禾的血鸭,这七甲腊肉在外乡等闲也尝不到,口味相当的独特。这冰糖橙和玲珑茶也是本地特色,都尝尝。。。。。”

    赵道台作为地主和上司,当仁不让地当起了席长的角色,筛酒布菜,殷勤备至,而知州与知县也在一旁小意儿相陪,那份热忱周到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儿不自然。

    他们委实有不得不热情招待这支客军的苦衷。

    今年三月间,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一路北上经桂林,全州入湖南,克道州、郴州等地,湘南兵勇大溃,各地丢官罢职甚至被监押杀头者不计其数。

    在座三人中赵晨博就曾因为失地‘罢官留任,戴罪立功’,而陈世光与李元甲则是新官上任。他们的前任一个被太平军破了城池后上吊自尽,一个则因为携带官印逃离治所丢了乌纱帽收监待死。

    直到七八月‘发首’西王萧朝贵率军北上攻长沙殁于城下,太平军主力驰援长沙,满清才恢复了在湘南的统治,而三人也因为‘克复有功’受到嘉奖。

    然而自家事自己心里明,他们收复城垣之功是怎么来的,不过是太平军主动撤退罢了,随时可能再回来。就是现时,治内依然有数股太平军活动,而官军对此无可奈何。

    各地满汉蒙古八旗与绿营虽然每年军饷近两千万两白银,却早已糜烂不堪一击,根本挡不住军势正盛的太平军。于是乎,各地的防守都只能靠招募民勇了,而民勇自保尚且不足,出击建功那是麻绳穿豆腐,提都不要提了。

    粤勇的出现,直如一场及时雨,令赵晨博等人喜出望外。他们再顾不上啥上下尊卑,什么官场规矩都比不上前程重要。一个个如同小媳妇似的,尽心伺候着几位爷,只望他们能再立大功,这样不仅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能戴稳了,说不准藉此升官发财,也是不无可能。

    “贵道太客气了,各位大人如此盛情款待,周某等感激不尽!湘粤本是兄弟之省,向来是同气连枝,唇齿相依的,下官自己都是湖南人,大人们如此折节礼遇,实在担当不起。我等以后往来两省,还要仰仗诸位大人多多关照呢!”

    “周大人谦虚了!互相关照!互相关照!以后周家的生意,赵某与陈大人,李大人自然会尽心关照的。”

    。。。。。

    *****

    太平军起事后破城无数,各地官吏被杀者有之,自尽者有之,逃跑者有之,投敌的则几乎没有。。。。。要说官员之无节操无底线鲜廉寡耻,满清倒还没有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顶多也就排第二、第三,与五代相差仿佛,至于别的嘛。。。。。不说也罢。。。。这也是满清虽然愚昧落后、腐朽残暴却还能统治两百多年的原因吧。

    推荐一本好书《大明国务卿》,二流对大明朝有爱啊。。。。。 

第一百零六章 交易 下() 
更新时间:2013…01…16

    。。。。

    “如此,那就先多谢三位大人了!来,我们走一个。。。。咦,不知道李大人可是有话要讲?”

    周义成商场老油条一个,官场商场都混得熟稔,交谈片刻便与几位官员叙了年齿,相互间称兄道弟,觥筹交错,把臂言欢,场面开始闹热起来。

    他察言观色,一眼瞥见李元甲与陈世光对视了几回,却又欲言又止,一副抓手挠腮的样子,于是便开口相询。

    “这这这,我我我。。。。下官日前接到黎将军通报,这几日便出动了衙役民壮数百人,也搜捕了数十名粤匪,其中还有匪首王胡子,赖长兴等人。不知道先前文书上所说的附名上报剿匪立功名册,是。。。是否当真?”

    这位李县令原是本地大族出身,虽然也读过书,却还是官场菜鸟一只,在上官面前难免紧张,又急于表功,连话都说不连贯了。而听到下属抢了先,赵道台明显脸上有些不悦,淡淡地道:

    “李大人这是立下大功了!”

    那股酸溜溜的味道,连傻子都闻得到,李元甲自知得罪了上司那可不是好玩的,连忙道:

    “下官不敢居功,这都是道台大人亲自筹划,陈大人赞画方略,上下齐心合力,下官才得以立下微末寸功。要是没有几位上官的重视与指导,要不是大人们身先士卒鼓舞士气,这些粤寇。。。。。嗯,发匪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尽数拿下,建此全功的。。。。。”

    功劳嘛,自然都是领导的,没有领导,屁事都干不成,即便领导屁事都不干。。。。自来就是如此,概莫能外。

    这一说起套话拍起马屁来,李大老爷倒是滔滔不绝,没有半点滞碍。他这么一番转圜,两位上司脸上才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连连谦逊不已。

    “我们只是拾遗补缺,不足挂齿,这次剿匪成功,还是靠的周大人,黎将军两位英明果断,指挥若定。。。。。”

    双方边吃喝,边定下了章程,由赵道台亲自动手,当场写就了一篇团花簇锦的奏报。

    这位赵大人乃是两榜进士出身,文采出众,人物风流,以往写过几首艳词,很是得同僚欣赏、下属吹捧的。今日事关前程大计,这一篇锦绣文章把粤勇的神勇夸得是天生有,地下无,在黎某人、周某人的妙计安排下将数万粤匪逼入绝境,一招‘火烧连营’粤匪烧死大半,其余小半自然是被周边各地州县围剿了。

    而衡永郴桂道自赵某人以下道、州、县各级各部门携手助剿也是立下了大功,‘剿灭匪首王胡子、赖长兴以下粤匪数千人’,为首的几位大人自然都是剿匪有功之臣,要名列举荐名单上的了。

    官场上交易无所不在,客军南来,还没有入境便立下大功,又割了好大一块蛋糕给在座众人,赵陈李三人心知肚明,这是要投桃报李的。

    作为回报,粤军往后过境,周家的生意往来,以后自然是要大行方便的,甚至是沿途哨卡,都由双方管理。

    顺理成章的,黎三爷又指派了一队人马驻扎坪石镇,建设兵站以为中转站,还派人招募民夫,督修金鸡岭关隘,驻兵把守住这道险关,理由自然是为了‘支应援兵北上,防备粤匪南下’。

    至于在衡永郴桂道各处安插些人手协防,也是双方精诚团结的表现,又在赵晨博大人权力范围之内,只是小事一桩。道台大人刚刚‘立了大功’,抬举几名不起眼的把总、外委、巡检、哨长之类的微末小官,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双方各有所得,真是皆大欢喜!

    “来!诸位请举杯,一起祝贺黎将军旗开得胜,往后再立奇功,定可开衙建府,加官进爵,公侯万代。。。。再祝周大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入阁拜相,子孙发达。。。。愿早日剿灭发匪,还天下太平,吾等为圣天子贺!为诸位大人贺!”

    “为圣天子贺!为诸位大人贺!干杯!”

    “干杯!”

    “今夜与各位大人痛饮,定要不醉无归,干!~”

    “干杯!我们一醉方休!”

    。。。。。

    各怀鬼胎的双方达成了协议,便放开了吃喝,春风得意,那胃口自然是格外的好。

    “有美酒美食,岂能无美人相陪呢?登科,快去叫莹娘她们过来吧!周兄,这位莹娘可是宜章县内春风楼的头牌,虽然比不上广州府南国四大名姬和西江八艳,却也是别有一番韵味。。。。娇俏玲珑,乖巧可爱,称得上声艺双绝啊。”

    登科是李元甲县令的字,他听了道台大人的吩咐,立刻离席去唤人。而赵晨博则为周义成等人介绍这位湘南艳姬来。

    “听说,那广州府最漂亮的十二名绝色,都被你家大人收入了府中,可有此事?”

    “却是如此!”

    “啊呀,潘大人果然是我辈楷模,难怪手下兵强马壮,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想必黎将军也是此道高手了。”

    两边谈完了正事,接下来自然是谈风月了。周晓峰与左五娘等人的内情,周、黎二人自然是知道的,让潘仕成背了这个黑锅,老潘也只能认了。谁让那九名女子现在还住在海山仙馆呢,就是全广州的富绅豪少,都只有羡慕的份,叹一声‘潘老爷好福气!’。

    。。。。不一会,春风楼一众莺莺燕燕便到了,坪石镇上这唯一的客栈,其实早就等在隔壁院子里了。大家都是温香软玉在怀,周义成、黎三爷随乡入俗,也不推脱,面对姑娘们投怀送抱,都来者不拒。

    食色性也,狎*妓应酬不算多大的事,连周晓峰都不怎么管的。只要干的是人事,又何必一边装正人君子,一边却蝇营狗苟,声色犬马呢?

    那种伪道学的嘴脸,早就让人看腻了,尤其是那种天天讲道德廉耻的,却往往是最最没有道德不知廉耻的货色。

    “莹娘果然秀色可餐,名不虚传啊!”

    赵晨博忍痛割爱将莹娘让给了黎明,黎老三客随主便,倒也没有客气,揉捏着美妙之处,又闻得耳边佳人吐气如兰,更是加了把劲,让她连连娇嗔不已。

    这小娘子本姓杨,原是江西人氏,近年来才来此地卖艺,开*苞还不太久,便已艳名远播。她之所以能远近闻名,实乃是因为她不仅身材小巧,面容娇好,小脸如同刚刚长开的女孩一样纯净,还因身材相当有料,前挺后翘,胸脯饱满。

    更有一样妙处,那是非入幕之宾无法体会的了。

    “别看莹娘她身量娇小,到了床上,那可是红粉将军,花中元帅,等闲人把拿不住的,黎将军可别大意了。。。。。那匪首赖长兴,就是因为被套牢了没能及时脱身,被抓了个正着。。。。。哈哈哈”

    “赵大人,你好坏哦,人家不干了啦!”

    。。。。。

    推荐一位美女作者阿君妹子的历史大作,三百多万字了,不容易啊,佩服! 

第一百零七章 苏三娘() 
更新时间:2013…01…16

    。。。。。

    入夜,凉风习习,朗月青天,月正圆。

    坪石镇上敲锣打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