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去年赵君认祖归宗一事,闹得沸沸扬扬,黄纵仔细研究了官方的以及报纸上所登的有关此事的各种消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赵君窥视皇位的第一步,只有赵家子孙才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和阻力获得士大夫以及民众的认可,当今皇上赵构年龄比赵君大不了几岁都值青年,赵构可能放弃皇位吗?不可能那么一个闲散的王爷靠什么能取得皇位,只有靠军队用武力了,那么由此推断出赵君绝对不会放弃军权,特别是对自己一手缔造的扬州军的控制。
在这种皇位篡夺的世间最凶险和无情的斗争,黄纵自然要替岳飞考虑,赵君还有后手而且赢面还很大,所以他选择站在赵君这边,当然也不是盲目跟随,走一步看一步不能把自己后路堵死。
这种考量同样出现远在千里之外的仙人关的川陕大军中军大帐中,作为川陕宣抚使的吴阶,同样接到了赵君的来信。
吴阶今年四十岁,正值男人事业上的黄金年龄,他拿着赵君的信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没有说什么,他旁边站在以为大将,正是他的堂哥吴大柱。
“大柱,郡王曾经是你的部下,对此人你怎么看?”
吴大柱曾经是中央禁军天武军一名军指挥使,在东京保卫战中,恰巧赵君是他的部下,也算熟悉。也是听得赵君指点,在东京保卫战失败后,想办法离开了东京回到秦风路,参加了其堂弟所在的泾原路军,随着吴阶屡获战功一步步崛起,吴大柱也跟着升迁,现在已经是川陕大军的一名厢指挥使,也是吴阶信赖之人,所以赵君的来信他自然看过。
现在听吴阶询问,吴大柱想了想摇摇头说:“此人我看不懂,看不透。”
“呵呵,这个赵君不安心做闲散郡王啊。”吴阶笑了笑:“也罢,再帮他一把,这个人情,可是天大的人情啊。”
“晋卿(吴阶的字),你不打算攻打凤翔府了?”吴大柱听出了他的意思。
“我们川陕大军犹如一直猛虎,只有傲居山林才能称王称霸,如果冒然离开秦岭,进入关中腹地,就好比虎落平阳,连条犬都不如!所以,坚守各个关隘,不得外出!静观其变!”吴阶说道。
吴大柱想了想,又问到:“那朝廷的旨意。。。。。。。”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况且这种等待不会持续多久的。”吴阶很有信心。
岳飞、吴阶两支大军都采取了守势,但是江淮一带的张俊看到岳飞迟迟拿不下许州,再也忍耐不住,又开始催促军队对徐州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连三天却没有收获,部队倒是折损不少,士气也开始低落。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中旬,傍晚时分,攻打了一天的宋军开始疲惫的回到营房歇息,而张俊也换掉一声盔甲,穿上了便服,随便吃了一点饭菜,就躺床上休息,一连几天的战斗,他也感到有些疲惫。
正睡得迷迷糊糊中,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走水了,走水了。。。。。。”吓得一咕噜爬了起来,披上一件外套冲出了大帐,天已经黑定了,外面一片混乱,在大营的西南方燃起了冲天的火光,显得格外醒目。张俊心里一紧,那正是后勤营所在地,堆放粮食和辎重的地方!
张俊大急,一把抓过旁边的护卫问道:“怎么回事,说?!”
“主帅,我听说后勤营粮草被烧,好像是金兵偷袭。”那个护卫赶紧回答。“胡说,这个时候怎么会有金兵偷袭?”张俊一把推开他,大叫了一声,“跟我去看看!”十几个护卫赶紧跟了上去,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又听到有人高呼:“金兵袭营,不好了金兵袭营。”原本混乱的场面更加不堪。
张俊一看情形不好,这样子搞不好会炸营的,连忙让护卫牵来马匹,上了战马后大声喊道:“快,传我命令,各个主将收拢自己的兵马,不准乱跑!组织兵力救火。“
几个传令兵赶紧四散跑开,分头传令,而张俊骑着战马在护卫的簇拥下,向失火方向跑去,但是火越烧越大,也惊动了相邻的一些营房,跟着混乱起来。
而宋军军营里的火光和混乱情形,很快引起了徐州城金兵的注意,完颜昂亲自登上城楼,遥遥观看宋军军营。
“将军,该不会是宋兵使诈吧,引诱我军进攻?”旁边一位副将说道。
“哪有烧这么大的火来引诱?”完颜昂大笑道:“定然是宋营不小心走火,引起了混乱,正是天赐良机。来人,命令拐子马立即出城,袭击宋营!”
随着完颜昂的一声令下,不一会儿大批精锐骑兵从徐州城冲出,直奔已经混乱不堪的中军大营。
“金兵袭营了,快跑啊。”有人大喊起来,本来已经乱作一团的宋兵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慌作一团,争先恐后向营房门外跑去。
“将军,中军大营已经乱了,金兵已经出城袭营。”在中军大营的右侧,是另外一支军队的营房,一个士兵正在向一名中年武将禀告,他正是第四厢厢指挥使牛皋。
“哈哈,放的好,立即集合军队,出营,趁着夜色回撤!”牛皋大笑道。
同样在另外几个营房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军队在主将的带领下,有的打着救火的名义,有的说要去狙击金兵,纷纷出了军营,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233章 出山()
再说中军大营这边,一共是三个厢将近四万余人,经过连日大战,剩下也有将近三万人,全部都是张俊的心腹领兵,但是面对如此混乱局面,本来就不得人心他们根本收拢不住军队,只能聚齐少部分士兵保护着张俊。
王石穿着普通士兵的军服,手拿着一把大刀,在混乱的军营里向东跑着,他在找自己原来的部下。很快他到了位于军中大营最东边的原来第八厢军营住处,关晓东赶紧迎了过来。关晓东现在是第八厢的一个镇的统制,他看到了王石就赶紧跑了过来,喊道:“学长,部队全乱了。“
“不要紧,能收拢多少部队就收拢多少,汇合后立即出营,向东!“王石回答道。
“大胆,立即集合队伍,去保护主帅!”一个宋将骑马奔了过来,王石一看,正是接替自己的位置的将领叫刘任中,张俊的心腹,从神武中军过来的。
王石没有理他,让关晓东去带着手下去收拢军队。刘任中看王石不理他,更加恼怒:“你一个小小的兵卒,竟然敢藐视本将军,老子要杀了你。”说完挥起手中的长剑向王石的砍去。
“嘭”的一声,长剑砍到了王石的大刀上,震得刘任中身体有点歪,王石一不做二不休一把把他从马上拽了下来,顺手一刀就剁在了脖颈上,顿时鲜血直冒,刘任中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已经说不出话来。
“主帅?老子眼里郡王才是主帅!”王石说完顺手把刘任中的尸体往地下一扔,又大声说道:“弟兄们,给我走!杀出营门!”然后翻身上马,带着一大帮人向外面冲去。
看到到处都是无头苍蝇般的士兵,外面杀声震天,金人精锐骑兵已经攻了过来,张俊知道大势已去,在亲兵的护卫下带着一少部分忠于自己的将领,杀出了一条血路向泗州方向退去。
得到意外胜利的完颜昂敏锐地觉察出这是击溃扬州军的最佳时机,于是连夜命令徐州兵马倾城而出彻夜追赶溃逃的宋兵,整整一个晚上,徐州城南都是杀声震天,直到天亮了金人才鸣金收兵。徐州城南只剩下尸体和散落的兵器。
获得徐州大捷的金兵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仅仅休息了一天,完颜昂就率领主力大军,直扑泗州城,要在宋兵立足维稳之时一举拿下。同时守卫贵德府的另外一支金兵主力听闻此事,也立即派兵直奔泗州城,支援完颜昂攻打泗州。
泗州本来就只是厢军把守,逃到泗州城的张俊自身才带了一万多士兵,看到这些残兵败将根本无法抵御金兵的进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放弃泗州城直接向扬州逃去。四天后,金兵兵不血刃拿下了泗州城,淮南东路的大门被打开,扬州城则直接暴露在了金兵的铁骑之下。而同时,攻打许州的岳飞看到扬州军溃逃回淮南腹地,那么自己就成了孤军奋战,于是也开始后撤,回到了襄阳府。
扬州军如此惨败传到了朝廷,顿时震惊全朝文武,原来不可一世的扬州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堪一击了?更可怕的是如果金兵占领了扬州,就意味着很快渡过长江天险,会不会再次上演一次“搜山巡海?”
而杭州、扬州的报纸更是不客气,纷纷大骂张俊好大喜功,一支天下劲旅到他的手里竟然变得如此不堪,要求换帅,请郡王赵君重新掌管扬州军的呼声渐起。
这些消息都很快传到了杭州的龙井山庄,这一日中午,赵君坐在庄内一课大树下抱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在玩耍,王瑞兴匆匆地走了过来。
“主帅,我已经联系上黄大人、吕大人,他们已经准备联名上折子请求皇上恩准主帅你出山掌管扬州军。”王瑞说道。
“李大人的意思呢?”赵君问道,他很在乎李纲的态度那可是当朝宰相啊。
“李大人的态度有些暧昧,不过我觉得他不会反对,毕竟这牵扯到朝廷安危。”王瑞回答道,接着又说道:“赖布衣、高培等扬州军高级将领也联名上书,痛斥张俊指挥不当,请求朝廷换将。”
赵君听了点点头,通过报纸已经将舆论造出,现在又有黄天乐、吕颐浩一干大臣请奏,又面临金国大军压境,赵构他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
果然两天之后,在早朝上以黄天乐和吕颐浩为代表,向赵构上了折子,痛斥张俊之过,现在扬州危急,有可能影响江南的局势,请官家允许郡王重新执掌扬州军,力退金兵完成北伐任务。这一请求自然遭到了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的强烈反对,说是胜败乃兵家常事,等张俊在扬州集合部队重整旗鼓即可,郡王已经不问朝政大事,不宜打扰其悠闲生活。
但是这话立即遭到了黄天乐等反驳,现在情况危急,张俊能否保证守住扬州?而另一支大军岳飞的神武后军被许州、归德府一带金国大军牵制,江淮一带兵力空虚,以少胜多乃郡王之强项,现在非常时期,更应该不惧常理,请郡王再次出山。作为皇帝的赵构也是犹豫不定,他已经看出张俊就是个志大才疏之人,根本压不住扬州军那些高级将领,在他手中扬州估计守不住,对于赵君他又不放心,好不容易让他放弃了兵权这次又重新掌权,会不会是放虎归山?
最后还是宰相李纲在中间打了个圆场,说可以暂时让赵君掌管扬州军,以解决燃眉之急,等这次北伐结束后就立即收回其兵权。赵构想想这也是算个办法就下旨同意了。
于是,在杭州做了大半年的闲散王爷的赵君出山,担任神武前军都统制,两淮路制置使,即刻上任,家眷则要留在杭州,而张俊则被撤职回到杭州后赋闲在家。
赵君接到朝廷的旨意后,并没有停留,命令吴大贵和罗风的火器营也赶紧搬家,由熊大山的特种部队护送从海路坐船回扬州,自有扬州水师假扮的商船在杭州湾等候。而自己立刻带着熊小山一帮护卫坐船赶往扬州,这一刻他知道命运开始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第234章 伏击(上)()
赵君几乎是马不停蹄赶到扬州,也没回府休息就直接到了扬州军部,高培等一帮人高级军官都赶紧围了上来,神情激动。
“大家都辛苦了,金三财等复职没有?”赵君笑着打了招呼,原来在赵君离开杭州之前就提前发了一道手谕,命令被张俊撤职的金三财、王石、陈宝才等人官复原职,大粮商黄茂也无罪释放,所有家产全部归还,故现在有这一问。
赖布衣说事情早就办好,原来张俊塞进来的一些将领也被清理出去,于是赵君就让赖布衣马上召集各司的主事和厢以上的军官开会。
会上赖布衣代表扬州军做了简要的汇报,并向赵君详细解释了当前的形势。“根据探子来报,完颜昂率领的金齐大军约莫五万人正在向扬州逼急,已经到达天长军,其中金兵精锐部队大约三万。”
赵君听着就转过身,背面的墙上挂着一幅超大的两淮地区军事地图。
“天长军。。。。。。。。距离扬州才一百多里路啊。如果是快马一天就可以赶到。”赵君心里琢磨着。
“主帅,现在扬州城包括从前线退下来的共有四个厢大约三万五千人左右,现在广大士兵听闻主帅你重新掌管扬州军,顿时士气大振,守护扬州绰绰有余。”高培似乎看出了赵君的忧虑赶忙说道。
赵君点点头,如果连扬州都守不住那神武前军彻底是烂了,自己还图什么大业?不过这话他没有说出口,而是赞赏的点点头有问道“其余各厢都在什么地方?”
赖布衣走上前指着地图说:“现在种烈的第二厢在怀远县,牛皋的第四厢在淮安、苏三的第五厢在虹县(现安徽省五河县),王石率领的第八厢一部分官兵退至金湖县、周文辉的第六厢则退至固镇。”
赵君听了又仔细看了一下各厢现在所在位置,又问道“这次徐州之战伤亡如何?”
“十万人出征,死伤将近将近三万人,尤其以王石的第八厢、周文辉的第六厢伤亡最大。”
赵君听了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不禁暗骂张俊,真他妈的不是自己的娃不心疼,如果自己再迟回来几天是不是就要把自己的家底败光了?
“从现在开始就立即从厢兵中补充兵源,各个厢尽快满编,朱勇你管厢兵训练,这件事由你来负责。”赵君命令道。
“我立即去办,争取早日完成。“朱勇马上回答。虽然三个厢转为禁军以后,各州的厢兵特训营营自动变为禁军单位,但是扬州军部厢兵训练司并没有解散,而是转为指导训练各州的厢兵,朱勇任主事。
赵君的心思又回到战事上,看了看地图才说道:“对付完颜昂,我们不仅要守住扬州城,更重要的是要彻底消灭这支金军,大家有什么看法?“
赖布衣这时候说道:“我们可以采取关门打狗之势,抢先一步夺回泗州,彻底断绝完颜昂的退路,完颜昂孤军深入江淮腹地,又知后路被断,必然退军,扬州之围不战而解,同时我们可以在完颜昂撤退的路线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伏击彻底消灭这支金军。”
众将领一听纷纷认为这是个好办法,赵君也觉得可行就命令赖布衣的参谋司依照此决定制定详细的战事方案,然后进行调兵遣将。
第二天一早,参谋司的方案就放在了赵君的案牍上,他仔细阅读以后,又补充了一些小细节,立即签上自己的大名,又盖上军部大印,以扬州军部的名义下发到各个部队,立即执行。
几天之后人们并没看到金兵大举进攻扬州的消息,反倒是本来溃败不成样的扬州军突然变得异常凶猛起来,分别从怀远、淮安等地出发,汇聚到泗州城,在第四厢指挥使牛皋的指挥下,以三个厢将近四万的兵力猛攻泗州城,完颜昂带着金兵主力南下,泗州城守卫的士兵不多,很快就被拿下。
宋军突然拿下了泗州城,和扬州的守军城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原本一路高歌猛进的金国部队现在又遭到宋军两头围攻之态,宋金在两淮地区的形势顿时颠倒过来。
在通往淮南西路虹县的官道上,一支庞大的金人队伍正冒雨前进,他们就是准备攻打扬州的完颜昂的部队,不过现在确是向北退却。当完颜昂发现泗州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