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绑起来。

    直到这时候诸葛亮才算清醒过来,而且也是后悔不迭,自己其实早该自杀而死,最起码会强于做别人的阶下囚,尤其是对方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所忌惮和针对的刘和。

    “我到了他的手中,指不定会收到怎样的折辱呢?尤其是我作为窃取权柄的叛贼,一向遭人痛恨,尤其是关羽张飞等人,早已对我咬牙切齿,相信到时候必定会遭受一番折辱吧?不过事已如此,就算是后悔也没有用。”

    诸葛亮满脸的无奈,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被推搡着来到了刘和的面前。

    诸葛亮现在所待的地方正是之前的益州牧府,也就是刘备和刘禅在这里办公的地方,之前自己在这里是座上客,如今却成了阶下囚,这种物是人非的滋味实在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刘和竟然没有对他出言讽刺,而是走上前来,亲自解开绑缚,然后对推上来的将士轻声呵斥道:“我不是吩咐过,要好好对待诸葛先生吗?如何竟然将他五花大绑?简直没有规矩。”

    随后刘和亲自为诸葛亮解开绑缚,然后说道:“虽然本王在明面上是讨伐孔明先生你的篡逆之举,实际上我也知道,先生你这样做实在是出于对玄德兄的一片忠心,昔日玄德兄临终之时曾有遗言,蜀公若能辅则辅,若不能辅,你可取而代之,即便这样,先生都没有真正取而代之,由此可见一片忠诚,然则先生却失于计较,以足下如此多智,最终却被小人杨仪所蒙蔽,以致于做下这等事来,为自己惹下恶名,好在足下现在还很年轻,只要从此之后痛改前非,完全可以洗去污点,成就非凡,本王早就知道先生大才,今欲印涨胂壬ㄗ粲谖遥以敢跃χ唬谒就街跋嗥福恢壬稍盖停俊�

    诸葛亮则是苦笑一声,常常叹息道:“亮戴罪之人,怎敢奢望能够辅佐于大王?这让亮以后到了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先主?如今亮之所以还未死去,只是想去一去心中疑问,敢问大王,究竟是如何识破我之空城计的?如蒙见教,亮感激不尽,死亦瞑目。”

    刘和则是摇了摇头,正色说道:“说句实话,我并未识破先生的空城计,只不过今日已经下定决心必定要攻下成都,必定要生擒先生,所以不管先生有没有用计,我都要全力攻城,不过不管怎样,先生还是为你家主公换来了离开的机会,这岂不正说明先生的手段高明吗?”

    “嘿嘿,大王不要吹捧亮了,这会让亮心中很不安的,虽然亮的确拖延了大王的脚步,让主公顺利离开,可是随着亮的被俘,这对主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首先杨仪这厮野心勃勃,之前误以为亮已经死去,擅作威福,竟然害死了舍兄,虽然亮已派人给孟获送去了书信,而杨仪一到建宁也必定会被杀,可是由于亮的不在,根本就没人能够制约那孟获,所以孟获一定会利用主公的身份,独掌大权,如此一来,主公岂不是甫脱虎穴,又入狼窝?而这一切都是亮所造成的,亮心中的愧疚,实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诸葛亮说到这里,摇头苦笑一声,喃喃说道:“早知有今日,亮宁可一辈子呆在草庐里,也绝不会出山夺取大权,害的我国军民蒙难,主公受辱,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情愿用我一死,来换取主公的安全。”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和顿时暗暗叹了一口气,他对诸葛亮刚才这番话丝毫不怀疑,能够想象到对方心中那无尽的悔恨之意,略想了想,刘和便对诸葛亮说道:“先生之言出于肺腑,本王能够感受到先生那一番赤诚,虽然现在威胁先生有些趁人之危,非常的不道德,然而我却知道也只有这一次机会能够迫使先生归降于我,所以不得不提出来,还请先生勿怪。”

    “大王的意思是?”诸葛亮猛然看了一眼刘和,有些期待的问道。

    “没错,只要你答应肯向我效忠,那么我便答应救出你家主公,虽然不会让他执掌益州,但是将来绝对少不了他的爵禄地位,而且除非造反,否则我会保证他的爵位世袭罔替,这也是我之前向关羽张飞二位将军所许诺的。”刘和的脸色异常严肃,对着诸葛亮说道。

第五百八十八章 君子协定() 
“这是真的?”听了刘和所言,诸葛亮忍不住开口问道。【。aiyoushenm】

    在他看来,刘和的这种做法的确十分宽大,因为在之前被他灭掉的诸侯中,大部分都已经身死了,只有少数的保全了性命,如张鲁和孙权,但是他们是主动投降,自家主公可不是主动投降的,竟然能够得到和他们一样或者更高的待遇,毕竟即便孙权是刘和的大舅哥,当年也被削减了爵位。

    也正因为这样,诸葛亮才十分激动的向刘和问道。

    刘和对诸葛亮的反应是在意料之中的,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其实孔明先生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本王说过的话何时不算数了?”

    诸葛亮默默想了片刻,随即下定决心道:“好!只要大王能够完成承诺,亮便是归降大王也没什么不可以,不过咱们把话说在前面,并不是亮自矜身份,也不是不信任大王,但是必须在大王完成承诺之后,亮才能答应归降大王。”

    “这是自然,在没有完成承诺之前,和也没有脸面邀请先生辅佐于我。”对此刘和倒是没有任何异议,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大王可真是好说话啊。”看着刘和如此痛快的答应下来,纵然诸葛亮现在没有答应归降,也是充满了感慨,对刘和的好感度开始上升,继续说道:“到现在我方才知道,大王你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崛起,并且创下那么大的一番基业?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大王你能够册封将星,仅仅这份胸怀气度,在古往今来的那些军主之中就少有人比,估计也就只有高祖能够相提并论吧?礼贤下士人人都会说,可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又能有几人?”

    “呵呵,先生过奖了,其实单以礼贤下士、识人之明而论,先生的故主玄德兄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只不过他不得天时,最终抱憾辞世,实乃可惜。”

    刘和对刘备不吝夸奖,这倒不纯粹是为了迎合诸葛亮,而是真实的想法,刘备的驭人手段的确十分高明,不用任何金手指就能让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等最顶尖的人才竭尽忠诚,刘和自问就算是他,即便是因为了解到到历史上这些人物的忠诚本性,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诸葛亮听了刘和忠心的赞叹,一方面感慨于刘备对自己的恩遇,另一方面对刘和的好感自然也不断的上升。

    在感慨了一番之后,诸葛亮知道刘和还想知道建宁的许多信息,于是主动问刘和道:“不知大王欲用何计救出我家主公?”

    “孤王也正在发愁此事呢,不知孔明先生可有高见?”刘和知道诸葛亮征讨过南蛮,也了解南蛮这些武将的底细,于是反问道。

    诸葛亮立刻说道:“大王也知道,亮对南蛮的地形和那些将领也颇为熟悉,请借纸笔一用,今天晚上我会绘制出平蛮的地图,至于方略,亮认为大王还应该像上一次亮征讨南蛮时那般,采用攻心之计,令其彻底归服,这样的话可彻底解决南蛮问题,令其不再作乱。”

    刘和闻言细细思索了片刻,然后摇头说道:“对于这一点孤王却是不敢苟同。先生试想,之前你就因为七擒七纵而令孟获彻底心服,可是那又如何?即便先生都笃定,当杀了杨仪,失去了先生的制约之后,孟获定然会挟持蜀公,可见其狼子野心,并不能靠攻心就能彻底解决,更何况先生已经做过一次七擒七纵,我即便也是依样画葫芦,估计不仅无法收服孟获,反而会激起其骄矜之心,令其更加狂妄,所以,为今之计,想要教训孟获,只有像我当初对付乌桓那样,以残酷的杀戮令其感到畏惧。”

    “这或许大王说的有道理,说句实话,亮是真的不希望这样的局面发生,毕竟蛮族人也是人啊。”诸葛亮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虽然先生说得不错,可是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孟获即将要做的事情就足以说明,先生精通问卜之术,可以预测后世之事,当知在历史上百年之后天下将会大乱,我汉人百姓将会遭遇一场大劫,这其中虽然没有蛮人什么事,可是毕竟蛮人一直不服王化,还经常掳掠边境,令我百姓难得安定,尤其是在五百年后,西南蛮族崛起,更是给我中原带来无尽的灾难,既然我早已窥破天机,自然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彻底解决这一边患。有的时候以杀止杀或许是一个最便利有效的办法。”

    “大王之言有理。”诸葛亮没想到刘和竟然还能窥探天机,知道后世五百年之事,其实他虽然也能预测后世,可是因为这玩意儿会令人折寿,所以一直没敢去做,不过即便如此,他相信刘和所说的一定是真的,因为刘和明明知道自己懂得预测,如果拿谎话来骗人,岂不是自打耳光吗?

    “接下来先生是不是可以为我介绍一下南蛮的那些将领?”刘和看了看诸葛亮,笑嘻嘻的说道。

    “这个自然没问题,不瞒大王,南蛮众将虽然智力一般不高,可是大都是能人异士,其能力不可小觑,这孟获天生异才,不仅自身勇力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还善于驯兽之术,麾下除了正常的军队之外,还有一支猛兽大军虎豹豺狼皆能为其所用,其妻祝融虽为女流,武艺丝毫不比孟获差,而且善使飞刀,百发百中,令人防不胜防;孟获的部将之中,有个木鹿大王,不仅想孟获那样能够驭使猛兽作战,更懂得妖术,能够改变天气;另有一人叫做兀突骨,此人身高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枪不入,尤其令人忌惮的是,此人麾下有一支军队,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藤甲军最大的缺点是怕火,大王麾下有周瑜,可以火计破之,然则此事有干天和,恐折损寿命,大王还需谨慎。”

    诸葛亮不愧为孟获的老上司,对蛮兵将领如数家珍,详细地说出了他们的优缺点。

第五百八十九章 杨仪之死() 
这时候的杨仪根本就不知道诸葛亮还活着,更不知道诸葛亮的一纸书信早已经将他送上了绝路,仍然在得意忘形之中。《

    随着诸葛瑾的被杀,诸葛均现在是敢怒不敢言,百官们现在也都轻易不敢招惹杨仪,这让杨仪更产生了一种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想法,胆子也越来越大,之前做决定还装装样子,请示请示刘禅,现在甚至连样子都不想做了,直接发号施令。

    随着杨仪昼夜的催逼,这支队伍的行进速度也的确非常惊人,竟然在一个月后就来到了建宁。

    在来到建宁城外的时候,杨仪将蜀公前来的消息通报给孟获,要孟获前来迎接,然而却没想到孟获竟然只派出了几名文官前来迎接,没有丝毫的排场,这让杨仪心中很不痛快。

    等来到了孟获的府上之后,杨仪见孟获的态度不冷不热,心中更是恼怒,最后实在忍不住走上前来,大声说道:“孟将军,如今贼兵势大,不知你有何御敌之策?还有,主公穷困来投,你准备如何安置?不要总是一味的推脱,主公现在特别累,需要休息,你抓紧安排吧。”

    “不知足下何人?主公还没有开口,你在这里聒噪什么?”孟获对他的态度十分不满,哼了一声道。

    杨仪嘿嘿冷笑道:“好叫你得知,在下名叫杨仪,乃是尚书令诸葛先生亲自任命的辅政之人,如今诸葛先生生死未知,我便是蜀国唯一一个辅政之臣,孟将军虽为当地主人,却也要服从于我。”

    “原来你便是杨仪,这就没有错了,嘿嘿”,孟获点了点头,随即命令左右:“来人,将这杨仪擒住,推到辕门之外,斩首示众!”

    “什,什么?”杨仪本来以为自己一亮出身份,对方立刻就会改变态度,不仅要向自己道歉,还要好吃好喝的供着自己,以便希望能够从自己这里得到一些好处,可是没想到对方一开口就是要杀他,这让他面色大变,指着孟获说道:“你这贼子,莫非敢背叛诸葛先生不成?当年你可是得了他七擒七纵之恩,方才活命,后来又立誓永不叛我西蜀,如今莫非想要当着众人之面公开违背誓言吗?”

    却见孟获从袖中取出来一封书信,对着杨仪扬了扬,然后说道:“这是诸葛先生给我的书信,信中说杨仪擅权,作威作福,欺辱主公,特令我下令将你当场擒杀,杨仪,你之才干虽然还算尚可,然而德行实在够呛,如今我奉了诸葛先生之命,为国除贼,名正言顺,你又如何能够抗拒?”

    “什么?诸葛先生还未死?”听了孟获的话,杨仪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虽然他之前也曾有过这样的担心,而且也曾派人去打探,得知成都城已被攻破,自然更加放心,本以为从此以后再无后患,整个蜀国政权完全归属自己,却没想到竟然在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封诸葛亮的书信,顿时让他的一切计划全都成了泡影。

    “这,这不可能,你这绝对是假的。”到了现在,杨仪也只有矢口否认下去了,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或许能够让他保住一命。

    孟获则是将那封信恭敬地交给刘禅,让刘禅辨别真假,刘禅又交给了诸葛均,让诸葛均看他二哥那封信是不是真的。

    诸葛均朝夕在兄长身边,一眼就看出那封信是真的,更何况以他对杨仪的痛恨,就算信不是真的,他也一定会说是真的,以便借孟获之手除掉杨仪,为自己的大哥诸葛瑾报仇。

    周围围观的官员甚至连刘禅在内,没有一个人肯为杨仪说一句话,全都落井下石,一方面盛赞诸葛亮有先见之明,另一方面历数杨仪的种种恶行。

    其中诸葛均更是直接对着诸葛亮的那封信行礼,眼含热泪说道:“二哥,你这封信实在太及时了,总算是为大哥报了仇,相信大哥在九泉之下,总算是能够安息了。”

    孟获见状,嘿嘿冷笑道:“杨仪,你也看到了?你的行径是多么的招人恨?现在无论是主公还是诸位文武官员,有哪个肯为你讲情?”

    杨仪闻言,顿时默然不语,而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准诸葛亮还活着,结果一番“豪情壮志”化成了流水,而且还要搭进去自己的性命。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我一心做个忠臣,即便是死了还能青史留名,可是现在,恐怕是遗臭万年啊。”杨仪满心的悔恨,可是却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这时候,孟获吩咐左右立刻将杨仪拿下,然后干脆利落的一刀给宰掉了。

    “方才末将是因为诸葛先生有令,故此不得不表现出了一丝的倨傲,对主公有些失礼了,还请主公不要见怪。”

    孟获在杀了杨仪之后心情大好,对刘禅也变得恭敬起来。

    刘禅见孟获虽然长得很是吓人,可是态度却很温和,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客气的还礼,对孟获的忠诚大大地表扬了一番,之后还控诉了杨仪的种种罪行,宣布将杨仪全家问斩。

    之后孟获给刘禅安排了住处,每日里好酒好菜的招待,如果不是因为刘禅年纪实在太小,他都有可能吧南蛮的美女给送进刘禅的房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