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极战争-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二章 痛下杀手(上)() 
虽然突生变数,让斯塔克十分不爽,因为这意味着需要对部署做出重大调整,但是事已至此,斯塔克也别无他法,只能立即联系正在飞往阿姆斯特丹岛的威廉姆斯教授,让他们改变行程。

    此时,运载着美国科研人员的c…17a运输机离阿姆斯特丹岛不到一千公里。

    收到斯塔克直接下达的命令之后,威廉姆斯教授不得不让机长转向,按照b计划飞往中转站。

    在美国,威廉姆斯教授的名声远不如伯克教授,但是才能远在伯克之上。

    与伯克不同,威廉姆斯没有在大学任教,而是一直在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在学术界,威廉姆斯的名声十分响亮,因为他是近十年来唯一单独荣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而且是凭借在基础理论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威廉姆斯已经四十二岁了,但是早在十五年前,也就是二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凭借一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名声大噪。威廉姆斯在乎的不是名声,而是学术研究。十数年来,威廉姆斯一直在阿拉莫斯实验室搞基础研究。直到两年前,在史密斯找上门来之后,威廉姆斯的生活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在美国首席科学顾问人选名单中,威廉姆斯派在最前列。

    客观的讲,威廉姆斯最有资格成为美国首席科学顾问,代表美国主持科学顾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只是,斯科特做了相反的选择。

    虽然威廉姆斯不久前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他在十多年前就以成名,瑞典皇家学院授予他诺贝尔物理学奖,无非是对他之前获得的科研成就的一种肯定,并不表示他仍然是世界上一流的物理学家。

    任命威廉姆斯为美国首席科学顾问,最大的问题就是跟罗晋勇冲突。

    虽然罗晋勇没有得到过诺贝尔奖,但是他的才能不在威廉姆斯之下。此外,罗晋勇比威廉姆斯年轻十多岁。威廉姆斯已经年过四十,而学术界早有定论,三十五岁之后就很难取得重大成就了。

    这是拿得上台面的理由,还有一个拿不上台面的理由。

    从一开始,美国当局就打算单干,没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行星防御理事会上。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立之初,首要工作不是启动各种科研项目与防御工程,而是十个成员国通过协商谈判签署双边谅解备忘录。要知道,十个成员国并非铁板一块,不但中俄与美国有极深的矛盾,中国与日本、美国与法德、俄罗斯与日本、英国与法德等等,都有难以迅速调和的积怨。为了理清十个成员国的关系,让行星防御理事会正常运作,自然需要通过谈判达成谅解。

    长达半年的谈判,让美国当局认识到,行星防御理事会只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

    美国当局从一开始就认定,如果行星防御理事会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只能单独采取行动。

    为此,斯塔克把威廉姆斯留了下来,任命伯克为美国首席科学顾问。

    威廉姆斯的职责,正是负责美国的秘密科研项目,以及在审判日之后,对获取的地外文明先进科技进行深入研究。

    两天前,威廉姆斯率领的科研团队秘密抵达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

    撞击之前,这支科研团队登上了美军的运输机。按照斯塔克的部署,科研团队将即刻赶往撞击点,也就是o岛。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即探测到y天体之后,斯塔克立即做出调整,让科研团队前往阿姆斯特丹岛。

    行动经过精心策划,科研团队将首先接触y天体。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确认y天体的降临地点之后,杨方烈与谢尔盖耶夫联手施压,甚至威胁使用超级核弹头摧毁y天体,斯塔克不得不做出让步,答应派遣末日部队前往阿姆斯特丹岛,并且由此决定出动影子部队。

    按照斯塔克的部署,影子部队控制住局势之后,威廉姆斯的科研团队立即登岛。

    如果能够带走y天体,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到时候,斯塔克大可让久加诺夫率领的科学家小组前往阿姆斯特丹岛,然后宣称y天体突然消失,其他国家自然没有理由认为是美国在暗中搞鬼。

    问题是,情势陡然生变,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了。

    所幸的是,斯塔克早已做好多手准备。

    阿姆斯特丹岛东南大约一千五百公里处,由十五艘超级货轮拼接而成的海上基地正顶风向西航行。

    在勇气行动中,美国单独承担了设计建造海上基地的任务。

    所谓的“海上基地”,实际上由众多以模块技术建造而成的货轮拼接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基地的规模。比如为了供c…17a这类的大型运输机起降,至少需要一条一千五百米长的跑道,需要五艘平甲板型集装箱货轮拼接形成主跑道,五艘滚装货轮拼接形成机库与检修区,再由三到五艘配备了必要设备的货轮提供比如供电、推进、居住、日常生活等其他功能。

    一座由十五艘货轮拼接形成的海上基地,就是一座可以自由航行的钢铁岛屿。

    海是基地的航行速度不是很快,只能在部署区域内活动。

    c…17a在海上基地降落之后,威廉姆斯立即率领科研人员登上早已准备好的mv…22倾斜旋转翼飞机。

    因为mv…22在最大载重时的航程不到一千公里,所以还得出动数架大型加油机。

    海上基地的容量非常大,最多的时候可以容纳二十架c…17a这样的大型运输机,或者是上百架mv…22这样的小型飞机。如果天气状况良好,利用飞行甲板上的系留点,还能把部署量提高一倍。

    为了运送科研团队与增援部队,美军出动了八架mv…22。

    运送增援部队的mv…22首先起飞,然后才轮到运送科研人员的mv…22。

    这是b计划的安排。采用b计划,意味着岛上还有敌人活动,而且对登岛的人员有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威胁,所以首先得增强作战力量。在安全有了足够的保证之后,才能让科研人员登岛。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威廉姆斯乘坐的mv…22才从海上基地起飞。

    随后,执行攻击任务的八架a…10c依次起飞,最后是六架经过了特殊改造的kc…17a加油机。

    海上基地无法供kc…10与kc…135这样的大型加油机起降,kc…130又是航程有限的战术加油机,无法执行长途支援任务,美军专门为一批c…17a安装了加油设备,并且在货舱里设置了一个巨型油箱。一架kc…17a能够到三千公里外,为八架mv…22或者a…10c提供返航所需的燃油,因此需要六架kc…17a分为飞往阿姆斯特丹岛的十六架飞机提供三次空中加油。

    因为kc…17a的巡航速度高于mv…22与a…10c,所以安排在最后起飞。

    此时,楚天疆等三人已经离开藏身的溶洞。

    在雅克琳的带领下,楚天疆与哈列维首先熟悉了天坑附近的地形情况。

    相对而言,天坑附近的环境对两名末日战士非常有利。除了遭到轰炸的焦土区,天坑所在的西北低地是岛上植被最为茂密的地方之一,也是理想的伏击战场,让两名末日战士大有可为。

    随后,楚天疆返回机场,发现美国佬没有修复受损的跑道。

    显然,美国佬不会动用c…17a这样的大型运输机,甚至没法让c…130这样的战术运输机起降,可用的只有mv…22。

    接下来,两人利用缴获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十多套末日战士系统,还有袭击机场时找到的高能炸药,开始设置伏击陷阱。

    对两名末日战士来说,设置陷阱是基本功,需要的只是时间。

    这个时候,斯塔克却在为另外一件事情发愁。

    托马斯变更行动方案,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而运送久加诺夫率领的科学家小组的运输机即将抵达阿姆斯特丹岛。斯塔克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把运输机招回来,要么击落运输机。

    斯塔克不想蛮干,运输机上有十多名美国科学家,还有几名美军飞行员。

    问题是,以什么理由让运输机返回迪戈加西亚?

    虽然其他九位总参谋长没有拿出质疑斯塔克的证据,可以用“强电磁干扰”为由,以安全的名义,让运输机返回迪戈加西亚,但是c…17a具备在野战机场上起降的能力,而且之前已经把末日部队送上阿姆斯特丹岛。即便没有地面引导、通信设备无法使用,c…17a也能安全降落。

    把运输机招回去,只会让其他总参谋长起疑,等于是画蛇添足。

    此外,跑道已经遭到破坏,c…17a根本无法降落,因此在达到阿姆斯特丹岛之后,肯定会转向返航。

    到时候,全世界到将知道岛上发生的情况。

    不能让运输机到达阿姆斯特丹岛,更不能让运输机在到达阿姆斯特丹岛上空之后返回迪戈加西亚!

    只能击落运输机!

    虽然斯塔克有点犹豫,但是他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

    恰巧的是,cia在这个时候送来一份情报,让斯塔克不再犹豫,立即下达了击落运输机的命令。

    这份情报就是:俄罗斯空军的十六架tu…160轰炸机同时升空。 

第六十二章 痛下杀手(下)() 
虽然谢尔盖耶夫手里还有几枚“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把核弹头投送到一万多公里之外,但是不到万不得已,谢尔盖耶夫不会使用核弹头,杨方烈更不会用上那枚超级核弹头。

    只是,俄军战略轰炸机全部升空,表明谢尔盖耶夫已经失去耐心。

    这些轰炸机,未必会去轰炸阿姆斯特丹岛,也许携带的是照相侦察设备。

    tu…160在轻载时的最大航程为一万四千公里,足够从俄罗斯飞到阿姆斯特丹岛。

    暂且不说十多个小时之后,如何对付这些俄军的战略轰炸机,至少现在不能让谢尔盖耶夫知道岛上发生的事情。

    也许,十多个小时之后,托马斯与威廉姆斯已经满载而归了。

    斯塔克的命令,火速下达给了驾驶f…35b的加西亚少校。

    两个小时前,加西亚少校驾驶这架在弹舱内携带了两枚aim…120c的f…35b战斗机从海上基地起飞。

    他的任务不是掩护威廉姆斯等科学家乘坐的运输机。在南印度洋上,没有一艘其他国家的舰船,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战斗机能够飞到如此遥远的地方来,因此没有必要动用战斗机为运输机护航。

    加西亚的任务是:在必要的时候击落久加诺夫等人搭乘的运输机。

    为此,这架f…35b与两枚aim…120c空空导弹都做了特殊改动,屏蔽掉了美军的敌我识别系统。

    虽然按照总参谋长会议做出的决议,美军出动了一架e…3d护送运输机,并且把探测到的信息实时发送给迪戈加西亚的指挥中心,以便各国特派员及时掌握情况,但是f…35b是隐身战斗机,只要与e…3d保持足够的距离就不会被发现。如果在运输机降落的时候,即离开e…3d的监视空域之后发起攻击,而且运输机已经进入干扰区,通信设备失灵,无法与后方进行通信联络,也就没人知道运输机根本没有降落到阿姆斯特丹岛上,而是被美军战斗机击落了。

    收到命令后,加西亚立即调整航向。

    在预定时间,加西亚启动火控雷达,屏幕上立即出现了运输机的图标。片刻之后,两枚aim…120c空空导弹就已射出。

    加西亚没多耽搁,发射导弹后就转向返航。

    受到美军电子战飞机的强电磁干扰,c…17a的导弹告警机失灵,飞行员没有发现已经遭到攻击,仍然按照预定航线飞往目的地,并且在距离阿姆斯特丹岛大约十公里处开始下降飞行高度,以便看到跑道。

    地面上,楚天疆与哈列维看到了从云层里冲出来的运输机。

    两人都有点惊讶,不过随即明白这是运送久科学家小组的运输机,而久加诺夫肯定不知道岛上发生的事情。

    此时,机场上的大火已经熄灭。隔着几千米,运输机的飞行员没有发现异常。

    “快看!”哈列维低声提醒了楚天疆。

    两枚导弹冲出云层,以极快的速度射向飞行高度已经不到五百米的运输机。等到运输机的飞行员发现导弹时,已经来不及做任何事情了。第一枚导弹击中运输机的机身,第二枚导弹在运输机左翼翼根上方爆炸。运输机的机身与左翼几乎同时断裂,机翼油箱里的燃油泄漏之后发生了爆炸。

    “妈的,美国佬真是心狠手辣。”

    楚天疆咬紧牙关,运输机上的一百多名科研人员与机组人员肯定无一幸免,即便是末日战士也别想活命。

    运输机在空中爆炸解体之后,残骸坠落在岛屿北面的海面上。

    “现在怎么办,去寻找幸存人员?”

    楚天疆摇了摇头,说道:“肯定无人幸免,过去也没用,最多干掉几名敌人,说不定美国佬的科研人员就要到了。”

    虽然哈列维没再多说,但是楚天疆知道,他的情绪受到了影响。

    “飞机上有你的熟人?”

    哈列维叹了口气,说道:“希望雷蒙德教授没在飞机上。”

    “希望如此。”楚天疆知道,雷蒙德教授是以色列首席科学顾问,而且与哈列维的关系很不错。

    “如果不是雷蒙德,我不会成为末日战士。”

    “是他出面邀请你的?”

    哈列维点了点头,说道:“你知道犹太人安置点吧?”

    “知道。”

    “按照你的说法,他跟我是老乡。我们在一个安置点长大,他比我大五岁,跟我在一所学校念书。他家离我家很近,也就一百多米吧。从小他就比较内向,但是聪明过人。在我加入国防军的时候,他已经去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前,他找到我,让我为行星防御理事会工作。”

    “两年前?”楚天疆有点惊讶,因为他在一个多月前才被张小刚找到。

    哈列维叹了口气,说道:“最初,我为安全事务联络处工作。”

    “做什么工作?”

    “杀人灭口。”哈列维的语气很平静。

    楚天疆的眉头跳了几下,并不觉得奇怪。如果他也是在两年前收到邀请,肯定会被派去做同样的事情。

    “什么!?”雅克琳显得很惊讶。

    “你不是行星防御理事会的人员,自然不知道保守秘密的重要性。”哈列维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为了保守秘密,十个成员国的情报机构密切监视着所有知名科学家,特别是没有为行星防御理事会工作的天文学家。如果哪位科学家发现了2014x1小行星,安全事务联络处会首先派一名特派员,带着一名同行科学家前去登门拜访,让他为行星防御理事会工作。只要说明情况,加上一些利诱与威胁,这一招往往能达到目的,只是并非每次都是如此。”

    “也就是说,如果不肯合作,就会被灭口?”雅克琳问了一个很低级的问题。

    “这是肯定的,不过也有意外。”

    “什么意外?”

    “登门拜访前,特派员会对知情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如果断定知情者不会合作或者是不适合为行星防御理事会工作,比如某些知情者有家庭拖累,或者是有较大的风险,比如知情者的性格存在问题,有可能把知道的事情透露给新闻媒体,安全事务联络处就会采取别的手段。”

    “直接杀人灭口?”

    哈列维点了点头,说道:“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