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极战争-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勃2号望远镜在拍摄照片的时候,也在测算小行星的速度,准确的说是十秒拍摄周期内的平均速度。

    过了大约五分钟,异变出现。

    不是2014x1小行星开始减速,而是其发出的光线消失了!

    不用罗晋勇吩咐,负责协助的伯克教授立即下令调整哈勃2号望远镜的暴光量,对不再发光的小行星进行拍照。

    这次,过了大概两分钟,才显示出新的照片。

    看清楚之后,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虽然早在八月二十六日,罗晋勇就打了预防针,明确提到小行星的发光部位很有可能是结合处,因此在小行星解体的时候,发光部位肯定会消失。反过来说,小行星不再发光就意味着已经解体。但是当罗晋勇的预测变成现实,当亲眼目睹小行星分解为成百上千块碎片的时候,仍然让人无法相信。

    “罗教授,这……这是怎么回事?”斯塔克打破了沉默。

    “2014x1小行星已经解体。”罗晋勇的语气很平静,甚至有点兴奋。“就像我在五天前做出的预测,2014x1小行星没有喷射物体减速,而是直接解体。只是,情况没有我之前预料的那么严重。”

    “什么?”

    “具体是怎么回事?”杨方烈赶紧问了一句。

    “现在还不清楚,我们需要时间对情况做出评估。”

    “我们现在没有时间了!”斯塔克终于爆发了。

    “斯塔克将军,我们至少还有十五个小时。”杨方烈显然有点瞧不起斯塔克。“小行星是解体,而不是减速,因此解体后产生的随便不会以更快的速度逼近地球。我相信,罗晋勇教授需要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五个小时。”

    “最多五个小时。”

    “什么?”斯塔克不在乎杨方烈怎么说他,只想早点得到答案。

    “科学顾问委员会正在全力以赴的分析情况,但是我们掌握的信息太少。”罗晋勇也不大客气。“斯塔克将军,如果你觉得我的话不大可信,你可以找伯克教授,希望他的答复能让你满意。”

    这下,斯塔克冷静了下来。

    “各位,五个小时后,我会及时汇报情况。在此期间,希望你们耐心等待,不要给科学顾问委员会制造麻烦。”

    “罗教授,你的任务是做好本职工作,其他事情由我承担。”杨方烈立即表态。

    张小刚看了眼手表,随即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笑容。经过两年锤炼,罗晋勇比以前老练多了。

    再过四个小时,张小刚乘坐的专机就将到达迪戈加西亚。罗晋勇故意把宣布分析结果的时间推迟到五个小时之后,肯定想在公布结果之前跟张小刚商量。罗晋勇开始的表现,让张小刚觉得他已经知道了结果。

    一名优秀科学家凭经验与直觉做出的判断,往往比计算机计算得出的结果还要准确。

    不管计算机的性能有多么先进,也不可能凭借储存在营盘里的资料,做出类似于经验判断非逻辑分析。严格的逻辑运算法则,既赋予了计算机远远超过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也让计算机无法产生类似于灵魂与思想的精神物质,更让计算机缺乏智慧体的最重要特征:创造能力。

    两年多来,罗晋勇已经多次证明了他的预测能力。

    当然,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正是证明预测的唯一手段。

    如果罗晋勇已经做出预测,科学顾问委员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无非是花五个小时去证明他的预测。

    在接下来的五个小时里,十位总参谋长都有点无所事事。

    沉默了几分钟之后,谢尔盖耶夫提议讨论审判日之后的事情,以便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订预案。

    在第二次国家首脑峰会之前的两年多里,行星防御理事会做的全部工作都针对审判日之前。因为没有人能够保证人类一定能够看到审判日之后的世界,所以也就没有人关心审判日之后该做些什么。

    等待确实无聊,在谢尔盖耶夫的带动下,十名总参谋长都来了兴趣。

    张小刚对审判日之后的话题没有半点兴趣。

    在他看来,现在讨论审判日之后的事情,完全是吃饱了撑的,不但毫无意义,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如果人类侥幸渡过劫难,人类文明将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不管审判日之后的世界格局如何,在审判日之前达成的协议将一文不值,甚至连行星防御理事会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拿谢尔盖耶夫大谈特谈的补天工程来说。审判日之后,即便俄罗斯成为头号强国,该项目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如果俄罗斯没有成为头号强国,不管哪个国家称霸,肯定不会让该项目继续存在下去,至少不会由俄罗斯主导。如果某个国家在抵抗入侵中获取了地外文明的科学技术,以科技势力为核心的国力都会飞速提高,在审判日之前做出的科研努力将变得微不足道。

    这个道理,张小刚明白,十位总参谋长肯定明白。

    只是,总不能让十位总参谋长坐着发呆,总得找点话题。没有合适的话题,恐怕就得制造一些话题出来。

    与其讨论敏感话题,还不如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张小刚只关心一个问题:罗晋勇到底发现了什么,或者是做出了什么判断?

    从罗晋勇开始的表现来看,应该不是坏事,不然他不会那么强硬,更不会把公布结果的时间推迟五个小时。果真是坏事的话,罗晋勇必然会立即提出来,让总参谋长会议赶紧寻找对策。

    是好事的话,那是什么好事呢?

    张小刚想了一阵,但是想不明白,也就没再去想。

    似睡非醒的等待了三个多小时之后,y…20a运输机终于降落到了迪戈加西亚的跑道上。 

第四十五章 绝望深渊(上)() 
下了飞机,张小刚直奔科研中心。罗晋勇正在等他,还让佟少伟到大门外迎接他。

    “怎么样了?”

    “教授什么都没说,让我直接带你过去。”

    张小刚加快步伐,快到罗晋勇的办公室的时候,他对佟少伟说道:“去泡一壶咖啡,派人去我的宿舍拿两瓶二锅头过来。”

    “二锅头?”佟少伟以为听错了。

    “对,赶紧送来就是。”

    佟少伟没再多问,张小刚也进了罗晋勇的办公室。

    “老张,你总算到了。”

    “怎么,想我了?”张小刚呵呵一笑,说道,“你小子,越来越机灵了,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吧?”

    “你看出来了?”

    “要是连你耍的这点鬼把戏都看不出来,我能混到今天?我早就跟你说过,我比你妈都要了解你。你屁股一蹶,我就知道你要放屁还是要拉屎。”张小刚掏出香烟,说道,“时间不多了,你到底发现了什么?”

    “都在这里。”罗晋勇敲了敲计算机屏幕。

    张小刚凑过去一看,是一张2014x1小行星解体之后的照片,而且是局部放大之后的照片。

    “这是什么?”

    “注意边缘部位。”

    张小刚看了一阵,没有看出名堂来。

    “看到这些比较明亮的部位了吗?”罗晋勇用笔指出了照片上的一条亮斑。“这是碎片朝向太阳的部位。”

    “反射的太阳光?”

    罗晋勇点了点头,说道:“不再发光之后,我们看到的都是小行星的反光,而朝向太阳的部位更加明亮。”

    “这能说明什么?”

    “还没看出来?”

    “我要能看出来,你还能坐在这里?”

    罗晋勇笑了笑,说道:“这是一条线状亮斑,对吧?”

    张小刚立即皱起眉头,罗晋勇的这句话已经足够让他想明白了。“你是说,这些碎片很薄?”

    “非常薄,按照比例计算,跟鸡蛋壳差不多。”

    “这……”

    “匪夷所思?”

    张小刚没有吭声,灭掉烟头后,又顺手点上了一根。

    罗晋勇也点上香烟,说道:“虽然计算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些碎片的总质量大概只有小行星的五百分之一。”

    “你能肯定?”

    “直觉。”

    “你的直觉一直很准,好像从没失灵过。”

    罗晋勇笑了笑,说道:“如果碎片是小行星的外壳,像鸡蛋壳一样,而且厚度均匀,知道有多厚吗?”

    张小刚摇了摇头,他的心算能力很强,可他不是数学家。

    “不会超过十米。”

    “什么?”张小刚立即瞪大了眼睛。

    “大概在八米左右。”

    “这……”

    “我对这条亮斑做了分析,反光部位的宽度在八米左右。”

    “这……这能说明什么?”

    “至少我们不会在十多个小时后去阴曹地府跟八十多亿人抢位置了。”

    “你是说……”

    “如果我的两的猜测都成立,即碎片的总量是一千一百三十五个,以及碎片的总质量大概只有小行星的五百分之一,每块碎片的质量就在十万吨左右。因为非常薄,所以拦截这些碎片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问题是,如果只要失败一次,我们就得完蛋。”去上海,张小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了解后羿项目的进展情况。结果非常理想,第四枚神箭运载火箭已经完成测试,核弹头也已部署到位。

    “没有这么严重。”

    “是吗?”

    “哪怕失败几次,只要是这种薄壳状的碎片,大可高枕无忧。”

    “为什么?”

    “老张,你不是经常说老楚是十万个为什么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不会自己思考?”

    “得了,现在没时间思考。再说了,你才是真正的十万个为什么,不管别人问什么,你都能回答出来,对吧?”

    罗晋勇翻了下白眼,说道:“这种薄壳状碎片在坠入大气层之后,会与大气摩擦,产生极高的温度。根据光谱分析得出的结果,碎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岩石,因此在坠地之前就会完全烧毁。如果射入大气层的角度较为理想,碎片将在离地面大约三百千米的高度上爆炸解体。”

    “也就是说,不会造成危害?”

    “不是不会,而是造成的危害小得多。即便碎片没有解体,也会在离地面二十千米以上的高度上完全烧毁,或者是在更高的地方爆炸。在这几种情况下,碎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都算不上严重。”

    “与通古斯大爆炸相比呢?”

    “差不多吧,也许波及范围会大好几倍,但是绝对不会导致人类灭绝,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微乎其微。即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即碎片全部坠入大气层,也不会产生导致物种大灭绝的全球性灾难。”罗晋勇灭掉烟头,说道,“如果在一百万公里外拦截碎片,人们能看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流星雨。”

    “这么说,我们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

    “总体上如此,不过还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什么不确定性因素?”

    “一千多个碎片的大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我们并不知道发光部位在小行星的表面积中占了多大的比重。”

    “这……”

    “也就是说,我对碎片厚度的估计有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而且有可能出现一些面积较小,但是厚度很大的碎片。”

    “这些碎片不会在大气层内烧毁?”

    罗晋勇叹了口气,说道:“不但不会在大气层内烧毁,还很不容易拦截。”

    张小刚立即锁紧了眉头。

    “如果这样的碎片在小行星背面产生,那么在进行拦截的时候,肯定会被面积很大的碎片遮挡住。”

    “这些碎片会挨得很近?”

    “因为小行星围绕与轨道重合的中轴自转,所以碎片逼近地球时,在轨道横剖面上的撒布范围非常大,半径差不多有六千五百公里。问题是,小行星是自行解体,所有碎片拥有相同的轨道速度,其轨道方向上的距离肯定非常近,在二十公里左右。也许会稍微大点,但是不会超出太多。”

    “妈的,这下麻烦大了。”张小刚咒骂了一句。

    罗晋勇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张小刚咒骂的原因。

    核弹头在外层空间爆炸,因为没有传递内能与波能的介质,所以大部分能量都转化成了电磁波。如果两枚核弹头离得太近,就不能同时引爆,因为首先引爆的一枚核弹头,将在顷刻间摧毁另外一枚核弹头。必须把两枚核弹头的引爆时间错开,确保核弹头在爆炸的时候不会相互影响。

    对速度为每秒三百多公里的核弹头来说,二十多公里的距离,仅相当于不到零点一秒的时间差。

    在设计上,超级核弹头的引爆时间差至少为零点二秒。

    这就意味着,超级核弹头在拦截目标时,爆炸点的距离至少要控制在七十公里以上。

    如果首先拦截前方面积较大的碎片,肯定会产生大量体积更小的残骸,导致无法跟踪锁定后方体积本来就小得多的碎片。

    “教授,有没有办法……”

    “有,不过无法避免撞击。”

    “这……”

    “成功拦截体积较大的碎片之后,爆炸会给产生的残骸一个速度分量。不管这个速度分量的方向如何,必然会改变残骸的速度。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能从残骸中找出速度没有明显变化的一个。”

    “这就是那个藏在后面的小型碎片?”

    罗晋勇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小碎片与大碎片的残骸发生碰撞呢?”

    “那就皆大欢喜了。”罗晋勇笑了笑,说道,“发生碰撞之后,小碎片的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拦截在一百万公里之外进行,小碎片在速度方向发生变化之后有极大的概率避开地球。”

    “这么说,我们只需要找出那些速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小碎片就行了。”

    “话是这么说,要想做到却十分困难。以我们目前的技术,能在距离地球五十万公里的地方进行再次拦截就非常不错了。”罗晋勇叹了口气,说道,“此外,如果小碎片有足够的厚度,且质量也在十万吨左右,尺寸肯定非常小。如果是一个规整的球形,直径不会超过三十米。即便碎片的质量达到一百万吨,直径也不会超过八十米。知道神箭运载火箭的末级精度是多少吗?”

    张小刚点了点头,顺手点上了第三根香烟。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神箭火箭投掷的超级核弹头能够拦截漏网之鱼,而核弹头的投掷误差不会低于五十米。

    “说实话,真要出现这种情况,我希望小碎片的质量越大越好。”

    “如果只有十万吨,拦截失败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张小刚问了一句。

    “只要小碎片的外形较为规整,比如是球形、椭圆形或者橄榄形,凭借每秒三百多千米的速度,在坠地之前完全烧毁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便在大气层中气化掉了大部分质量,速度也有所降低,剩余部分也能产生足够大的灾难。”

    “多大?”

    “说不准,得看具体情况。”

    “大致呢?”

    罗晋勇思考了一阵,说道:“如果剩余质量为一万吨,速度为每秒三百千米,撞击释放的动能相当于五十亿吨tnt当量。根据撞击点的地质情况,对地面设施与人员的绝对毁伤半径在两千到三千公里之间。” 

第四十五章 绝望深渊(下)() 
“如果撞击点在海洋上,会不会有所减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