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吕布-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望,在附近几个县,搜得两千多石粮食,足够我们大军食用。我也率领第一旅,在剑阁的西南面,扎下了稳固的营盘,用于囤积粮草。各旅回营后,我便立刻派裴元庆将军,率领第6团,到鱼山相救,我是生怕晚了啊。好在你们第6团奋勇杀敌,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多谢上将军。”

    王震抱拳道。

    韩信盯着王震看了一眼,见王震没有怨恨他,才放下心来。

    虽然站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团长,但是被自己属下怨恨,总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谁知道什么时候爆炸,伤到自己。

    韩信不允许自己的属下对自己有丝毫的怀疑。

    释怀后。

    三人进账喝酒,狂饮了一夜。

    裴元庆一点也不知道。韩信赤luoluo的抢了他鱼山的功劳。在此之前,王震以为是裴元庆仗义出手,才援救鱼山的,可听韩信说来,是他在背后操纵一切。那所有的功劳,自然要落到韩信的头上。

    剑阁关内。

    鱼山败兵向诸葛亮禀报。

    两万多精锐步卒,还敌不过韩信的第6团,激战一整天,终被第7团救走。

    诸葛亮气的就差吐血了。

    关羽埋怨道:“我就说提前在剑阁道口设伏,全歼韩信的第一师,军师却要诱敌深入,在剑阁歼敌。怎么样?韩信根本就不来剑阁。军师在剑阁的伏兵,全都白费了。”

    “韩信初来剑阁,非常的小心。尤其是刚出剑阁道的时候,兵分五路而进,是何用意啊?就是怕被我们包围。如果我在剑阁道口设伏,最多歼其一路,但紧接着,就会被韩信反包围。你们刚才也听见了,两万多精锐,还打不过韩信千余人,我十万大军,能消灭韩信吗?”

    诸葛亮是出了名的善辩,三言两语便堵住了关羽的嘴。

    随后。。。

    众人的目光,都落了在战败的将领身上。

    参与鱼山之战的将领,多是荆州旧部。其中职位最高的便是霍峻。

    (注释:霍峻,南郡支江人。刘备统领荆州时,率部投靠。后随刘备入蜀,驻守在葭萌关。张鲁派使者重金贿赂他,却被严词拒绝。)

    霍峻武艺不俗,遇事不慌,实是难得上将。

    但是立功心切,不顾大局,也是一个大毛病。

    本章完

第413章 赵云败退,收复涪城() 
诸葛亮问道:“你部久久攻不下鱼山,为何不派人奏报?剑阁的西面和南面,各有一万伏兵,半个时辰便可杀到,援助于你,何至于兵败?”

    “军师,末将。。。。”

    “来人。”

    诸葛亮叫来两个侍卫,喝道:“把霍峻拖下去,重杖八十。并传告三军,再有领兵的将领,想独建大功而不将军情上报者,立斩不赦!”

    “诺。”

    霍峻被拖下去,打了八十军杖。

    “现在议事。。。。”

    诸葛亮摆出地图,有些烦躁的道:“吕布的大军,已经过了江州和巴郡,转眼便到剑阁。韩信的第一师,也在剑阁之外扎营,随时有进犯的可能。我剑阁之军,虽有十万,却难敌数万新军。更重要的是大王那里,始终没有消息传来,我担心。。。。”

    “我已经捎信回g都,让张松、李严,给剑阁关增兵十万,葭萌关增兵五万。蜀郡、广汉郡、犍为郡等,也要重兵驻防。还有各郡的粮食、金银,都运送去g都,不能给吕布补给机会。”

    “军师的安排,甚为妥当。”

    关羽双手抚须,眉目含笑道:“益州之战,与荆州之战不同。荆州无天险可守,又是仓促迎战。加上吕布有兖州军相助,战场距离扬州和兖州太近,于我不利。而这一次,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蜀中各郡已募得数十万兵马,凭借各处天险,抵挡住吕布的进攻,应该没有问题。”

    “千万不要这么想。。。。”

    诸葛亮还是一脸的愁容:“在平阳关时,我们能挡住韩信的进攻,是因为他没有红衣大炮。如果像中原战场一样,新军配备大量的火炮,我们岂能挡得住啊?”

    说到这里。。。

    众人都想起了荆交之战时,与徐庶的11团和12团交战。徐庶并没有红衣大炮,却有大量的建544地雷。那东西爆炸开来,也是非常的厉害。是以遭到十数万大军的围攻,也能守住阵地。

    “报。。。。”

    有士兵进账,将一封书信递给诸葛亮:“禀军师,大王来信了。”

    “哦?快拿来!”

    诸葛亮迫不及待的接过书信打开,随后开怀大笑:“哈哈哈。。。。”

    众人都很诧异。

    诸葛亮行事稳重,喜怒不行于色。还从来没有大笑过。

    “是什么事情,让军师如此高兴啊?”关羽问。

    “你们快看。。。。”

    诸葛亮走下堂来,将书信示于众将:“子龙将军率领白毦兵和丹阳军旧部,已经占领了涪城。获得大量的火炮和辎重。”

    “马超将军,也率领五万大军,前去相助子龙。”

    “有了涪城的火炮,我们就不用再怕吕布的新军了。。。。”

    待诸葛亮说完,堂上的将领们,都激动了起来。

    张飞狂笑道:“好啊,这回该轮到咱们收拾吕布了。这个三姓家奴,我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他。”

    “的确是个好消息。”

    关羽眯着眼道:“涪城是吕布军的粮道。没了涪城,他进蜀的十万新军,就会饿死。我们只需守住剑阁关,不出一月,他非退军不可。”

    “哈哈哈。。。。”

    众人都笑的忘乎所以了。

    张飞更是想着,绝不让吕布退回荆州。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斩尽杀绝,除去蜀北的大患。

    九月初旬。

    吕布的新军,到达了剑阁,与韩信会师。

    韩信本来囤有一月之粮。吕布的到来,一下子分走了一半。只剩下十日之粮。如果十日之内,不攻克剑阁关,那数万新军,就真的会像关羽说的那样被饿死。

    同时。。。

    在涪城之外。

    徐庶的第三军和郝萌的独立旅,已经赶到。

    据暗影汇报,赵云的白毦兵和丹阳军旧部,约有四千之众,都驻扎在城里。马超也率领五万精锐,前来助战。

    徐庶叫来郝萌,说道:“你的独立旅,是我军中最有战斗力的。要担负起攻城的重任。明日一早,我让第六师17旅、18旅、19旅,围住涪城。你率独立旅,从东面强攻。务必要向赵云展示一下,我新军强大的战斗力。你记住,要打出气势。不能让士兵们觉得,我们没了火炮,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诺。”

    郝萌似在思索,遂有些担忧的道:“禀军师。第17旅、18旅、19旅,装备很差,怕是围不住涪城。末将担心。。。。”

    “不要担心,我自有安排。”

    “是。”

    郝萌遵令行事。

    竖日。

    黎明时分。

    第六师和郝萌的独立旅,向涪城开进。

    在不到半日的时间里,构筑了三道防线。将涪城的四面,围了个水泄不通。而至始至终,赵云和马超都没有任何的动作。

    晌午过后。

    徐庶到东城督战。

    郝萌的独立旅,已经开始攻城。战况十分的激烈。

    “郝萌啊。”

    “在。”

    郝萌打马回掉,走到徐庶的战车旁。

    “战况如何?”

    郝萌忍不住笑道:“军师放心。他们得了火炮,也没法用。因为不会用。您看前方的战场,虽然火炮打出来很多,但基本上都打空了,我们的伤亡不大。末将估摸着,明天这个时候,就能破城而入了。”

    徐庶细细的查看了番,确如郝萌所言。

    遂心里的那块石头,也放了下来:“我本来还担心涪城的火炮,会成为我们进攻的障碍,没想到他们不会用。呵呵。。。这可真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啊。”

    啪啪啪。。。

    前方的战场上,密集的子弹飞舞。

    独立旅的突火枪,就像是狂风中的沙尘,很强势的压制了城楼上的反击。一颗颗实弹,击打在墙墩的上头,多数命中敌人的胸口。

    散弹的射击,虽是距离近、威力弱,但胜在数量极多。给敌人的士兵,造成了大量的轻伤和重伤。

    交战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士兵沿着云梯,爬上了城头。

    噗噗噗。。。

    但是。

    爬上城头的士兵,还没来得急高兴,就被赵云的龙胆亮银强刺杀,挑下了城楼。爬上去的士兵越多,死的越惨重。

    徐庶两眼发直,抬手道:“那个身着银盔亮甲的小将,就是赵云吧?”

    “是的。”

    郝萌有些心悸的道:“我军冲上城楼十多次,都被他杀退了。”

    “真是一员虎将啊!”

    徐庶见过的猛将,一个比一个勇猛。其中最为勇猛的是李元霸、项羽,其次是李存孝、裴元庆。而眼前的赵云,却是继这些人后,最有实力的。

    在他看来,比关羽、张飞还猛。

    徐庶有些懊悔的道:“我怎么不把李元霸带来。。。真是失算。”

    “军师放心。赵云再是勇猛,也独木难支。涪城终会被我们攻克。”郝萌宽慰道。

    “嗯。”

    涪城之战,打了整整两日。

    在第三日清晨时分,马超和赵云感觉支撑不住了,下令毁掉火炮,向川蜀的腹地转移。他们的败兵,还有两万多,其中最有战斗力的是白毦兵。

    行至涪城西侧的山谷,遭到第7师20旅、22旅,第8师24旅的伏击。

    激战不到一个时辰。

    赵云、马超再败!

    马超率领西凉骁骑,逃往阳平关。

    赵云率领白毦兵,逃往阆中。

    自此涪城之乱,被徐庶彻底平息。虽然损坏了大量的火炮和地雷,但粮道已开。荆州之粮,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

    徐庶留下郝萌,镇守涪城。

    他自领军返回蜀中,准备从阆中、四马关,到剑阁会师。

    本章完

第414章 给袁绍下战书() 
徐州。

    下邳城。

    袁绍的几十万大军,把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樊梨花和穆桂英,本来想突出重围,将袁军引诱至建安郡歼灭。可是没有想到,袁绍的黑旗军和先登死士,非常的厉害。她们曾三次突围,都失败了。还损失了两万多兵马。

    这个情况,有点出乎意料。

    “报。。。敌军又开始攻城了!”守城的士兵跑进刺史府。

    樊梨花坐在沙盘的上方,有些恼怒道:“这个贼袁绍,欺负我兵少。。。。”

    “传令守城的将士,严加防守。无我军令,不得擅开城门。”岳飞朝那士兵说道。

    “诺。”

    士兵离开。

    穆桂英道:“他们的黑旗军和先登死士,确实很有战斗力。比起我的丹阳兵,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三次突围,都是被这两支精锐给打回来的。”

    “两位将军,我看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行了。”

    岳飞说道。

    “什么办法?”

    樊梨花和穆桂英都看向他。

    岳飞抱拳说道:“你们不是把火炮都给了我,让我用来守城吗。我现在向你们保证,没有火炮,我也能守住徐州,并且在袁绍的主力去建安郡后,有能力突围。我建议把所有的火炮都拿出来,给袁绍一点厉害的瞧瞧。先用火炮轰炸他的军阵,待敌军大乱后,两位将军再领军出城,必大胜!”

    “好是好。。。可我担心,没有火炮相助,你守不住徐州。”樊梨花也有自己的顾虑。下邳是徐州的治所,非常的重要。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出现一点意外。

    如果现在就把火炮用了,岳飞顶不住袁绍的进攻,该怎么办呢?

    “樊将军放心,我岳飞从不说大话。”

    “樊妹妹,我看可以试试。。。。”

    穆桂英也赞同使用火炮。

    “如果有火炮相助,袁军必大败。请樊将军下战令吧!”戚继光道。

    徐达、常遇春,也是迫切想打一场胜仗,一起抱拳道:“末将用项上人头担保,无论到何时,也必守住下邳城,不让袁军前进一步。”

    事关徐州军民的安危,樊梨花不得不慎重。

    之前她建议,与袁绍决战,是因为觉得火炮能压制袁军。现在见识到了黑旗军和先登死士的厉害,便再不敢口出狂言了。

    “将军,下决定吧!”

    “你们真能守住徐州吗?”

    “能!”

    负责留守的岳飞、戚继光、徐达、常遇春,都郑重的说道。

    樊梨花思之再三,做出决定:“我们先拿出一万发炮弹,看能否打乱袁军的阵脚。之后再视情况而定。你们要知道,下邳城里的两万发炮弹,是我们最后的筹码,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使用。”

    “想不到妹妹你。。。也变的这般小气。那份和袁军决战的气魄去哪了?”穆桂英忍不住笑道。

    “咳咳。。。。”

    樊梨花瞅了她一眼,尴尬的道:“决战的事情,就不要说了。当时是我考虑不周,现在想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确实有一定的实力。我们不可小觑。”

    “诺。。。。”

    众将有些失望的应道。不过心里还是想着:“一万发就一万发吧。凭红衣大炮的威力,一万发炮弹打出去,也够袁绍受的。”

    决定下来。

    穆桂英亲自去库房,提取了一万发炮弹。又吩咐军营里的炮团团长贾正,将所有的红衣大炮,都运送到东城,做好攻击的准备。

    (注释:贾正是贾诩的长公子,年近十四岁,已是文贤阁学士、武英殿勇士,可谓文武双全。后拜张良为师,调教了一年。)

    大炮运送至东城。

    樊梨花和穆桂英,也带着剩下的四万多兵马(不算给岳飞的八万精锐),赶到了东城。准备在炮轰袁军之后,突出重围。

    傍晚。

    袁军攻城失败,撤离了战场。

    樊梨花、穆桂英、岳飞、徐达,来到城楼上。

    岳飞看了眼天色,说道:“还是等明天早上再突围吧。”

    “为何?”

    “末将是怕突围之后,不利于行军啊。”

    “无妨。”

    樊梨花自信的说道:“徐州地界,我闭着眼睛都能走。黑点怕什么?正好引诱援军离开。我已经吩咐下去,突围的四万军,要多竖旗帜和刀枪,让袁军误以为,我们有十万大军。如此可引诱到更多的敌人。等到了建安郡,我让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是。”

    见樊梨花这么自信,岳飞还能说什么。

    瞭望了一眼城外,樊梨花道:“赶紧给袁绍写一封信。告诉他,我马上要突围了,让他把军队都带到东城门外。”

    “噗。。。你是不嫌事大啊?”

    穆桂英忍不住笑道。

    “我是说真的。你想想。。。我们每次突围,刚开始的时候,敌人的兵力并不多,就像现在,城外不到两万人围城,可是过不了多久,便有几十万的军队围拢过来。与其等到那时候,不如让袁绍现在就把军队带过来,咱们用大炮和他说话。”

    穆桂英也赞同樊梨花的观点,遂朝身后的徐达说道:“去写封信,让袁绍快点来决战。”

    “诺。”

    徐达领命离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半柱香后。

    袁绍收到徐达写的信。

    帐中的文武都在喝酒,庆祝前日的大胜。

    袁绍把信递给右手边的许攸,问道:“子远以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