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勉强算来可以算作一字并肩王的,大概只有西汉王朝初期的韩信,他被封为齐王时具有了与刘邦比肩的名望和实力;还有太平天国初期的东王杨秀清,他以“天父代言人”和太平军实际最高军事统帅的身份拥有了甚至凌驾于天王洪秀全之上的实力。一般在野史中可以拥有一字并肩王地位的,都是立下非常重大或特殊功劳的名臣大将,不然就是篡位预备队。
明朝的亲王又分“一字王”和“两字王”。“一字王”地位高,仅次于皇帝,京剧《二进宫》里唱的“封你一字并肩王”,就是这个意思。皇帝的嫡出儿子肯定可以封一字王。自太祖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都封为“一字王”,像“燕王”、“秦王”。“两字王”地位较低,皇帝的侄子或皇室其它成员若是立有大功,可以得到这一爵位,太祖朱元璋的一个侄孙朱守谦被封在桂林作“靖江王”;
而明制的王爷,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考二百余年之间,宗姓实繁,贤愚杂出。今据所纪载,自太祖时追封祔庙十五王以及列朝所封者,著于篇。而郡王以下有行义事实可采者,世系亦得附见焉。
而这些可以称之为一字并肩王的王爷,可个个都是天生的反骨的埋祸之根源,一字并肩王并不是那么好当的,难道,皇上已经知道了这个结局?现在的他就是为这个结局做准备吗?所有人都不相信皇上不知道这些历史上能与皇帝比肩的“一字并肩王”的事迹和下场,难道,那个张瑞的下场此刻就已经早早被预定了吗?
想到此,一些老油条的大臣也不说话了,他们真的很想看看这最后的谜底到底是怎么揭晓的。
第123章 众臣猜测()
而至于崇祯所说的谜底,虽然所有人都在猜测最终的答案,但是却没有任何人知道崇祯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难道上面那位的谜底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招安张瑞这个江湖草莽然后再……
想到此,一些听说过张瑞事迹的老狐狸们感觉自己的脖子凉飕飕的,总感觉那个张瑞最后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未来一般,毕竟,通观整个大明朝甚至整个历史朝代,被封为“一字并肩王”的人最后的下场可都是很惨的。
想到此,大多数知道些内情的官员都不再说话了,算是默认了张瑞成为一字并肩王的这个决议,只有一些清流以及一些愤青还在叫嚣着张瑞这个来历不明之人的身份之争。
渐渐地,那些还在议论纷纷的清流官员们发现大殿内似乎气氛有点不一样。首坐上那位的脸是无比的黑,而站在队伍前列的那些平常不怎么相互待见的朝中大佬们此刻却一直没有发话,甚至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出一声只是静静地站在那,似乎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一般。
原本那些叫嚣着的官员们似乎明白了什么,渐渐的偃旗息鼓了,这就象多米诺骨牌一般,这些清流官员的声音也渐渐地消失了,最后,金銮殿上除了呼吸声基本没有别的声音了。
崇祯仍是黑着一张脸,冷冷地看着那些刚才在诋毁甚至咒骂张瑞的官员,要知道,张瑞可是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骂他的先辈和骂自己的先辈有区别吗?这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
但是崇祯此刻却根本就不得说点什么,只能定定地接受之前的那些官员的词语,自己内心的目的又岂是这些人能懂的?
“怎么?那还有谁要对朕的这次封赏有异议的吗?”
安静了三秒!
杨嗣昌首先跪拜道:“臣无异议。”
陈洪谧紧跟其后跪拜道:“臣无异议。”
接下来,所有人都大声说道:“臣无异议。”不过,在这些“赞同”的声音当中却仍有着不少的愤怒、不甘的面孔,只是碍于大流他们并不能说点什么罢了,而至于以后,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愤怒的,而那位被尊为“一字并肩王”的王爷相信要不了多久也会沦落到平民之中的。
对于殿下众臣的反应崇祯也是看在了眼里,他并没有说什么,因为本来自己的这道圣旨之下本来就没有商讨的意思,若是有人胆敢反对?那自己也不介意送他去该去的地方,自己的皇弟可不是谁都能去评价的。
“既然众卿没有任何的异议,那这次的封赏就这样定下来了,兵部、吏部、户部、礼部,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朕累了。”说完,崇祯不等众臣的反应直接起身向走入了后殿。
崇祯确实累了,不说那几天定下的那一系列的计划,就是面对这些不能为自己解忧的无能臣子崇祯也是觉得无比的心碎,再加上那看似胜利实际上却是惨败的战事让崇祯可以说是真正的心力憔悴,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管理下的朝廷到底出了什么错,不然,自己也不可能会下那个决定了,可……
哎……
想到自己的这个计划,崇祯忽然有点迷茫了起来,自己做的到底对,还是不对?
看着崇祯那微微有些驼背的背影,饶是有着无比疑问的杨嗣昌和陈洪谧都不由得深皱着眉头,两人对望了一眼,但是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不知情。
没有了崇祯的朝会已经不能称之为朝会了,在殿内众臣的疑惑、愤怒、不甘和殿外官员不明所以的疑问中渐渐散去了,这一原本看似不一般、很是盛大的朝会就这样算是惨淡的收场了。
“诶……杨大人!”
“呃,陈公、卢大人、蔡大人……众位大人不知道有何事?”杨嗣昌见一帮朝廷重臣把自己围了起来,一脸奇怪地问道。
围着杨嗣昌的有文渊阁大学士陈洪谧、兵部郎中蔡肱明、户部主事卢若腾……一众五六人在金銮殿外一个转角处围聚在一起。
围着杨嗣昌的几位管员对望了一会,最后由兵部郎中蔡肱明说道:“大人,那个什么‘一字并肩王’张瑞王爷的事有吏部、户部、礼部三部准备办理就好了,关我们兵部什么事?难道皇上的意思是那位王爷还要在兵部任职?还是说有自己的封地?刚刚皇上并没有提及王爷封地的事宜啊。”蔡肱明话说到“王爷”的时候脸上不由得一脸的怪异。
杨嗣昌看了陈洪谧等人一眼见到几人都是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杨嗣昌微微耸了耸肩道:“各位大人,你们不知道?”
“知道?我们为什么会知道?难道说杨公你真的知道?”陈洪谧等人一脸的奇怪,对杨嗣昌的话还真的有点不明白。
“噢……”杨嗣昌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似想起什么了一般。
“怎么了?杨公?”
“哦,没什么,陈公,呵呵……”杨嗣昌讪讪一笑道:“各位大人真的没有听到什么小道消息和宫里传出的消息吗?”
众人都摇了摇头。
“杨公,你到是快说啊,别卖什么关子了,急啊,你到底知道点什么内幕告诉为兄的几个啊,这次皇上行事诡异,我等都把握不到皇上的圣意,生怕不小心搞砸了,好象那个‘一字并肩王’王爷在皇上心里的分量可不低啊。”一旁的吏部郎中梁玉蕤急切地问道,对于身旁的顶头上司陈洪谧他可不觉得自己逾越了身份。
吏部,六部中最让人眼红的地方,可以说在这里掌管着整个大明朝官员官职的升降,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通常吏部的尚书都由文渊阁大学士担任,也就是说陈洪谧既是文渊阁大学士也兼任着吏部尚书的官职。
所以这一堆大官之中也就只有梁玉蕤这个郎中的官职最小,不过,因为陈洪谧已经把梁玉蕤当做自己的门生也就是下一任的吏部尚书来培养,所以众人也并未觉得梁玉蕤此刻说话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呵呵……旧谷啊(旧谷,梁玉蕤的字),你还是那么的心急,你没看陈公都没开口嘛。”
梁玉蕤不好意思地看了看陈洪谧,但是脸上的急迫之意仍是表现无疑。
“文弱(杨嗣昌的字),别再吊我们的胃了,赶快说吧,你到底知道点什么内幕?”最后,还是能与杨嗣昌官职相提并论的陈洪谧开口说道。
杨嗣昌见到陈洪谧开口也不再卖关子遂说道:“各位大人,其实按道理来说我也和列位大人一样是瞎子照灯笼……一摸黑,也不可能知道皇上的用意的。不过,各位大人应该也都知道皇上从天津卫撤离时的护卫是我一手操办的吧?”
众人点了点头,而兵部郎中蔡肱明对自己的这位上司“不怀好意”地笑了笑,笑得杨嗣昌的老脸不由得一红。
不过,脸皮已经很是厚实的杨嗣昌并没有在意蔡肱明那别样的笑意反而是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各位大人都已经知道最后陪皇上回京的曹芮乃在下的老部下,正好他回京之后在老夫养伤期间去探望过老夫一次才被皇上征召到御书房,所以……老夫对于皇上为什么会让我兵部也参与其中也有个大概的猜想。”
“猜想?难道文弱你也不能肯定?”
“是的,龙甫(陈洪谧,字龙甫),我也不敢很是确定这就是皇上做这个决定的原因。”
“是什么猜想?”
“曹芮曾和我谈过那天晚上的详细情况……”于是,杨嗣昌把崇祯撤离天津卫遇到满清国师霍尔曼的详细经过低声告诉了众人。
虽然众人身旁不时有着散朝的官员以及巡逻队经过,但是这一堆人的身份那可是在朝堂上跺跺脚天下都要震三分的主,试问其他的官员有几个那么不长眼在身份、官职不对等的情况下来凑热闹或者偷听?那不是自己找死嘛。所以,杨嗣昌才敢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行这秘密之事的宣扬之语。
听着杨嗣昌对那天晚上崇祯经历的叙述,几人微皱眉头、几人愤怒异常、几人又很是平静而又怀疑似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之,在这一堆绝对的朝廷重臣里个个的表情不一,对崇祯那夜遇袭的情况很是不同的观点。
众人的表情都被杨嗣昌看在眼里,他并没有多解释什么,只是把自己遭遇到的、听到的告诉众人,至于最后这些人将要作出什么决定,这可不是自己能给的答案。
“众位大人,老夫听到的这些话可都是全告诉你们了,你们要是不相信大可以后去好好查查,不过,我相信曹芮应该不可能再谈及这事了吧!”杨嗣昌也是变相的告诉众人逼迫曹芮说实话的招数已经没用了,在皇上下了禁口令的事情要是还有所提及那绝对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强人才会做的事。
这,其实也是杨嗣昌在变相地保护自己的心腹爱将。
ps:大家国庆快乐!中秋吃月饼了没?)
第124章 养心殿议事(一)()
“文弱,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难道你的为人老夫还信不过你吗?你有必要告诉我们这些不实的信息吗?不过,这个张瑞张王爷嘛……”陈洪谧满面的愁容。
见到陈洪谧满面的愁容,梁玉蕤有些担心地问道:“老师……”
陈洪谧摆了摆手让梁玉蕤不要说话,梁玉蕤知趣地站在一边不再说什么,只等陈洪谧给自己答案。
陈洪谧不说,杨嗣昌也未说话,场上的众人也都没说任何的言语,虽然在这段时间中也围过来一些官员,这些人中也有几位尚书、侍郎,但是有陈洪谧和杨嗣昌两位大佬没开口他们也不好逾越。
而后面来的几位大人也在其他人的叙述下明白了陈、杨两人沉默的原因。
思考了一阵,陈洪谧定定地看着杨嗣昌道:“文弱,照曹芮的话来看,那位张王爷有自己的私兵?”
私兵???
这两个字在这一堆人中炸开了锅,虽然现在朝廷大员中每家每院里都有些护卫、有些江湖上的豪杰,但是这些人在私底下都被称为护院或者门客,能被称为私兵的那都是那些掌管一方的诸侯和手握重兵的将帅。而至于不是朝廷方面却被称之为有私兵的人,那这人的身份可就呼之欲出了。
反贼!!!
杨嗣昌摇了摇头道:“私兵?不知道,或许有或许也没有,而至于他之前的身份,我也找人查过,但是除了那明面上的江湖中人的身份外他并不属于任何的势力和组织,怎么看他就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一样,但是这谜一样的身份却让我觉得他根本就不如我所查到的信息那么简单。而且在他挑战江湖群豪之后到上次崛起这段时间我却查不到。所以……这位王爷的身份,是个谜啊。”想着张瑞的身份和崇祯的用意,即使是以揣摩圣意很是精准的杨嗣昌此时也无所适从。
听到杨嗣昌的话,在场的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都在思考着杨嗣昌这话背后的意思,连杨嗣昌都查不出底细的人,那这人的身份可就真的有点让人觉得很是悬乎了。
“文弱,你的意思是说连你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以及皇上这次的用意?”
“恩……你说他是叛军嘛,他所有的一切都显示他只是一名江湖中人;你说他只是江湖中人嘛,他手上却又拥有着比我们朝廷更强大的军制弓弩和比禁军还要厉害的手下。我还真的一时分辨不出他到底是什么人,对朝廷又有着哪个方面的危害。不过,或许皇上也想到了这点,所以就以这样的怀柔政策来招安他,不然,他绝对是比闯贼、张贼更难以对付的另一支叛军。而且若是招安了他,让他学梁山好汉一样去剿灭闯贼和张贼等势力,那我朝可就安枕无忧了,这也是我佩服皇上的原因之一。但是,从皇上的口气以及这段时间来所做的一切看来,皇上的最终用意却又不是只是招安他那么简单,而且,那个张瑞应该也不会那么笨。所以……咝,头疼啊。”杨嗣昌揉了揉有点发胀的太阳穴说道。
“杨尚书,难道那个张瑞,哦,不,那个张王爷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对啊,杨尚书,不就是一个江湖草莽嘛,皇上有必要搞得这么大嘛?王爷,而且还是一字并肩王,这可是众王爷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难道皇上就不担心其他王爷造反吗?”
“嘿嘿……铁侍郎,这你可就不懂,这或许也是皇上的计策之一,让众位王爷一起抵挡这位一字并肩王王爷,到时候,最大的赢家还不就是我们那位圣明的皇上吗?”
“恩……卢主事说得不错,皇上才是最大的赢家。”
……………………
……………………
一时间,这个以杨嗣昌和陈洪谧为首的小团体低声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每人的见地听着都很有一套一般。
不过,杨嗣昌和陈洪谧两人却一直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分析。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杨嗣昌和陈洪谧也希望听听别人的想法,或许,那就是那位圣上的想法也难说。
“咳……”陈洪谧微微一咳嗽,制止了众人的讨论,毕竟这事只能是在这个小圈子里才能谈论,而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