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将何有为四人的家产全部抄出,约有二千余石粮,天天以大锅煮粥,只维持他们最低的消耗。同时令他们开垦田地,以换取稀粥以活命。”易飞并非注意到崇祯二人诧异的眼神,理所当然的说道。
“二千余石粮,你全拿出来煮粥?那将士们如何过活?”卢象升急不可耐的问道。
“大人,兵是杀贼的东西,而当时镇羗所到处都是陈年老匪。末将便是带着他们不断的剿匪以补军粮,一来平靖地方,二来也可以以之练兵,一举两得。”易飞拱拱手道。
“年少可畏!”卢象升不住赞叹道,激赏的看了一眼易飞,“怀国的兵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是的,末将清理了国之蛀虫,腾出了大量的田地钱物,再依戚少保练兵之法,分田地于良家子弟,招之入军,厉加训练,小成时四处剿匪以补充粮饷。如流民以开垦荒地,征收粮沫,地方安定,兵卫民,民养兵,并可守卫一地。”易飞回答道。
崇祯一时心中大动,易飞这套作法毫不稀奇,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更是得意语,‘吾养百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如今的大明卫所日渐没落,原因也是易飞所说,各地军官豪强兼并田地,军户们无以为生。若是自己能够大力整顿各地卫所,再派得力之臣厉加训练一番,岂非可唾手可得近百万无需国家养活之兵?!
但是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逝,一个小小的卫所变动问题并不大,但是想如易飞这般几乎是强力打压所有卫所豪强却是十分危险之事。而卫所没落也不是到如今才出现的,太祖、成祖时期卫所已经出现端倪,而雄才大略、马上征战一生的的两位铁血大帝都未能解决,崇祯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在这种困境下超越祖辈。
“易飞的成功只是个例,正好让他碰上那个谁兵变,让他一并名言正顺的一举铲除所有反对势力。也幸亏这些蛀虫们无能,这才能让这个将才有了施展的空间!”崇祯心中默默的思索着。
“卢爱卿一直于湖广征剿流寇,而天下流寇十之八九都是窜入湖广。如何彻底剿灭之,卢爱卿可有何高论?”崇祯清了清嗓子,温言向卢象升问道。
“陛下,流寇战力不强,但是却是贵于一个流字。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却是向深山中一躲,等待官军退去,便可以逃过一劫!而今天下,灾害沉重,还请陛下能够减免赋税,以安民心。百姓有口饭吃,便不会背井离乡,成为流民。而没有流民补充,流寇就如无根之泙,旋即可灭!”虽然知道此言会让崇祯不喜,但是卢象升铿锵有力的道。
“减免赋税,粮饷何来?如今国家多事,外有奴虏,内有流寇,这些小民为何不能多担代一点?一旦天下清平,自然不会再加派赋税!”果然,崇祯的眉毛一下子拧了起来,原本气氛融洽的召见也是立即变得清冷起来。
不是崇祯不愿减免赋税,也不是不知道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千里饱孚。但是如今大明风雨飘摇,九边明军的粮饷不足,已经让军心动荡。尤其是直面建奴的辽地,粮饷更是不可缺少,这些已经形成军阀基础的辽地,一旦粮饷供应不上,稍不留意便会出现兵变的现象!
而辽饷更是数目巨大,年耗银数百万两,米粮数十万石!除非能够下定决心放弃北方,否则辽地一旦兵变,大明的半壁江山就会不保!而这个简易明了的道理,人人都知,卢象升也并非不了解,却是如此说话,怎么能不让崇祯恼怒?!
崇祯皇帝脸上一抹无奈之色一闪而过,却是没有逃过正紧盯着他的充满希冀的卢象升的眼睛。卢象升心底叹了口气,崇祯虽然有中兴大明之心,却无中兴大明魄力,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始终不敢动太大的动作。
要是生于太平年间,崇祯绝对会是一个守成的明君,但是在这乱世之中……卢象升不敢再想下去,赶紧将心中这些不敬的想法从心底驱散。
“东奴历次入寇,多数从宣大而来。朕想问问卢爱卿,宣大当如何经营?”虽然对于卢象升的不识事务很不喜,但是崇祯对于卢象升的能力和忠诚还是十分的信任的。
一旁的易飞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该来的还是要来了,原本以为改变了历史,但是历史的车轮也只是稍稍偏移了一点点方向,但是大方向却是丝毫未变!
崇祯皇帝如此相询,自然是为下一步卢象升总督宣大作衬垫,历史没有改变!卢象升总督宣大几乎已经成了必定的事实了!
不仅易飞明白,卢象升更是身子不能控制的抖动了一下,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稍稍整理了一下思想,卢象升铿锵有力的道,“整军备,行屯田,备大战!不放贼奴一兵一卒过宣大!”
回答虽然简洁,但是同样有力,崇祯当下大喜,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由身后的王承恩当场念出。
卢象升跪倒于地,激动的听着圣旨中所说,收回湖广巡抚之职,升任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之语,更是对崇祯的信任满怀感激。“卢爱卿,宣大之地便交于你了,朕甚为放心。盼你上任之后,与易爱卿为朕守好西疆!切切!”临了,崇祯又是温言安抚着。“陛下隆恩,微臣敢不效死!只要一气尚存,决不放贼奴一兵一卒过宣大!”卢象升心中也是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只觉胸口热血一阵阵的上冲!
第一百九十七章 出大事了()
最快更新裂明最新章节!
崇祯见正事办的差不多了,再说一通场面话,便放卢、易二人出了东暖阁。一路上卢象升都是神色激动,再也不复平时时候的从容冷静。
而旁边易飞则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通过这番朝见,从一开始与御史的针锋相对,到最后的东暖阁问答。他也是成功的在崇祯心中树立了一个鲁莽、冲动、敢打敢拼的印象,这对于日后的经营好处多多,毕竟身为帝王,若是手底下出现文治武功都不凡的人物,那不立即灭了他,这个帝王晚上都会睡不着觉。
在皇城之内,卢象升并不敢多言,毕竟那样对于君父可谓是大不敬。但是到达两人所安排的驿馆,他的心情也是再也藏不住了。
出于对于这位战功冠大明的武将的欣赏,卢象升也是邀易飞到自己家中一叙,对于卢象升邀请,易飞当然也是欣然而来。
两人分主客落坐,下人送上茶水之后。卢象升兴奋的情绪再也压抑不住,直接略过没有营养的客套,直接奔上了主题。
“怀国!陛下如此隆恩于我二人,而宣、大二镇和山西镇接壤,都为西疆重镇!等到宣大之后,你我更得多多亲近,共卫我大明西疆!”卢象升好半天才收住心中的激动,慷慨激昂的说道。
“督臣说的是,末将自当跟随督臣卫我大明!”易飞对卢象升却不如崇祯那般的外忠内鄙,他是真心钦佩于这个明末一等一的忠臣良将。
“怀国,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大明的未来还得靠你们啊,记得一定要尽忠为国,卫我大明!”卢象升突然说了这一句,也是将易飞吓了一跳。
并不象崇祯那么长于深宫,久历官海沉浮的卢象升不会象崇祯那般好骗,他直觉到易飞对崇祯似乎有意见,但也可以解释为首次见君难免小心翼翼太过拘束。而他也明显的可以感觉的到,易飞似乎对他有着一种隐隐的亲近感和敬仰。
就是敬仰!虽然不知道易飞为何如此,但是卢象升明显可以感觉的出来,那种眼神绝对不会错!因此卢象升也是觉得这个年轻不错,也是善意的提醒了这句。
“督臣教诲,末将定当谨记!”易飞肃然应道。
“怀国,本督见你在面圣之时,似乎颇多隐晦,可能告知于本督?”看到易飞恭敬的样子,这副模样似乎在崇祯面前也无,他也就不再怀疑,知道自己若问,易飞肯定会据实以告,便即坦诚的问道。
“督臣。”果然,易飞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咬着牙道,“督臣,陛下心急剿灭贼寇、东奴,这并没有错。相信督臣也看的出来,若是继续按照如今的方略,流寇只会越来越多!”
“哦,说说看?”卢象升也是来了兴趣,大明此时的武将会带兵打仗的已经很少了,对天下大势有自己的看法的武将更是没有几个。
“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本已困苦,如今却是不断的加派赋税,民力已尽!不思整顿吏治,每加派赋,便是贪官污吏上下其手之时。朝廷加一分,到了下面就会加上十分,民本无依靠,饥寒交迫,举家饿死者不知凡几!一旦流寇至,各地便蜂涌投贼,如此这般,流寇是杀不尽的,只会越来越多!”
“除非诛尽天下之民!满朝士大夫只知讥笑小民何不安家做饿孚,犹效螳臂当车亡?岂不知民力可谓洪潮,只知拦截,久而之下恐怕洪水没顶矣!”易飞心底一阵冷笑,后世已经可以证明,看不起百姓的政权最后会是什么下场。
“怀国,那依你当如何?”卢象升略一思索,也是遍体冷汗,急声问道。
“大人说笑了,末将乃一武夫,只因此前身从流寇才明白这些道理。要说如何治理,那就太强人所难了。”易飞心底一阵苦笑,卢象升这话问的太露骨了,更对自己的锋芒毕露十分的后悔。
“民可供赋税,民可取兵源,民亦可载舟覆舟!妄我苦读这么多年圣贤书,见识竟不几黄口小儿!”卢象升苦笑一声,自然不会觉得易飞一介武将能有什么能耐整治国家。
“督臣何去?”见卢象升回头就走,易飞赶紧拉住了他。
“怀国这是何意?既然明白事情始末,本督欲再晋见陛下,向陛下陈述!”卢象升一脸凛然。
“督臣有把握说服陛下么?”易飞苦笑一声,若是今日让卢象升再次见了崇祯,那事情就大条了,自己塑造的形象就会毁于一旦,真是恨不得打自己几个耳光,这是发什么疯啊。
“明知事不可为亦要为!虽千万人,吾往矣,又有何惧!”卢象升这几句话一出,自然散发出一代名将的气势,整个人气势惊人!
“若是陛下不理,或者迁怒于督臣呢?”易飞整理了一下思想,平静的道。
“为臣自当尽忠!吾自当长跪于殿前,嚎哭哀求以转圣意!”卢象升一脸平静,似乎不觉对易飞说出‘嚎哭哀求以转圣意’有什么丢人。
“督臣听完末将几句话,到时督臣是否见圣,末将再不阻拦!”易飞完全平静了下来,目光炯炯的看着卢象升。
卢象升没有说话,但是看着易飞的眼神越来越是不对,但是也没有立即暴走,只是静静的听着。
“督臣,这次见圣,成功率不足一成,这点督臣不否认吧!”见到卢象升微微点头,易飞接着又道。“而最大的可能是,陛下一怒之下,将督臣的宣大总督一职夺去!”
见到卢象升脸上浮现一抹怒色,易飞赶紧接着说道,“末将知道督臣根本不在乎这个官职,但是末将想问下督臣,方才知道陛下以宣大相托之时,大人为何欣喜?大人做这个宣大总督又是所为何来?!”
卢象升心中一凛,脸上也是一片的迷茫,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至少对于他来说,简单的就跟一二三一般,建奴、蒙古人屡屡从宣大入寇大明,这是他最为切齿痛恨的,他赴任宣大,也是为了为大明守好西疆,使建奴、蒙古人不敢再轻言南下!
但是自己若是去面圣,八成可能便是被恼怒的崇祯给直接去职!毕竟之前两次面圣,崇祯都是对自己关于减免百姓赋税的意见甚为排斥,事不过三,而且自己方才提过,已经被崇祯厌恶。
这次去而复返,又是老生重谈,怎能不被崇祯厌恶?丢职是八成的了!但那又怎么样?自己本来就不在乎,但是自己却是再也不能阻挡建奴南下了,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建奴年年前来,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的兵掠大明?!
“督臣此去,除了能彰显督臣一心为大明的节操,还能有什么收获?自己注定一生冷藏,而且更是对不起大明!”易飞见卢象升已经意动,心中更是窃喜,但是声音却是越来越冰冷。
“胡说!本官如何会对不起大明!?”卢象升怒不可遏的道。
“不为国谋,只知卖直得名!”易飞丝毫不给卢象升面子,不等他反驳,直接说道,“督臣本来可以稳定西疆,安抚宣大百姓!就算改变不了整个大明,但是起码也会让宣大安稳,万千百姓受益!却为了表自己忠心,将这些全部丢弃,不知根本、本末倒置!”
“而且无论你面圣成功与否,流寇也会不断膨胀,而督臣明明可以为大明保留最后一块喘息之地,却是自甘沉沦,与大明何幸?!大明卖直出名的不知凡几,御史台更是其中强手,多一个督臣不多,少一个也不少,可是卖直与国何益?!”易飞根本不与卢象升思索其中利弊的时间,一口气的爆发了出来。
这一番连枪带棒的抢白,也是让卢象升脸色一阵白一阵青,脸上的迷茫和挣扎也是越来越明显。
在易飞忐忑不安的等待之中,卢象升终于长叹一声,再也没有初得宣大总督时的欣喜和意气风发,神情中说不出的萧索。颓然的站起身体,有些踉跄的在屋内踱步而行,嘴中更是不断的呢喃着,“罢了,罢了!”
易飞一把扶着卢象升,小心的扶着,一起踱步而行。走了十余步后,卢象升才慢慢的恢复过来,轻轻用手推开了扶着自己的易飞,眼神也重新坚定起来。
“怀国,你说的对!本督却是有些过于执拗了,空得一名声,于国何益!”
“大人明鉴!”易飞小心的恭维了一句。
“明鉴?嘿嘿,明鉴!”卢象升声音有些嘶哑,说不尽的萧索。
“督臣,您没事吧?”易飞小心翼翼的问道,他也是没想到,会将这个钢铁一般的男人刺激成了这样。也许也只有这种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才会出现这样的死忠,嗯,就算岳飞那般的愚忠!
“没事!走,我等一起去后部领了告身文书!这京城,嘿!实在是一刻也不想多待了!”卢象升用力的拍了一下椅子扶手,长身而起,再也没有丝毫的颓废之态,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他就不再患得患失。
“是!”易飞点点头,不敢再靠近,低眉顺眼的跟在后面。
此时,崇祯皇帝单独召见他们二人的待遇也是传遍了整个京城,易飞这才明白什么叫做圣眷正隆的好处。
昨日的他,虽然来到京城是为了今日的面圣,但是驿馆之人都是丝毫不在乎他这种小人物,但是今日却是车马全套的服务,而且还给配了向导,一路不停的行至兵部衙门口。
到了此处,易飞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一群围上来之人。这些见到卢象升正三品;的文官服,无人敢去啰嗦。全部围住了易飞等数人,来来回回不断的都是些,‘官爷,可要借取利债?’‘今日我家老爷大喜,特地本利从优,机会难得,不可错过!’‘便宜了,绝对是京师最为便宜的借贷,官爷可以试试!’
易飞此来,带着的只有数个亲卫,不能动刀动枪之下,却是架不住这些热心人的热情,他们数量太多了,几乎堵住了大门。一番波折之下,好不容易才掠过人潮,进入兵部衙门之内。
易飞有些狼狈的闯过数关,进入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