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地捷报传至洛阳时,正值春节临近,洛阳内外顿时一片欢腾。
这是古都洛阳自太康盛世以来,首次变得热闹起来。无数商家为了庆祝蜀地大捷,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而多灾多难的中原百姓终于能够喘口气了。
又恰逢今年是燕国首个春节,内阁有意借此次大捷好好庆祝一番,遂奏请燕王批准。
卫朔接到内阁奏请,稍一思索便同意了。
今年是燕国称藩建国的第一年,虽说中间波折不断,比如中原出现大规模旱灾、蝗灾以及漠北、成汉相继爆发冲突。
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惊无险,燕国化解了立国之初时面临的危险,扎牢了燕国根基,的确值得燕国上下庆祝。
而且灭掉了成汉之后,让卫朔把悬着的心一大半放回了肚子里,再也不用担心燕国重蹈前秦、曹魏之覆辙。日后等益、梁稳定下来后,燕国就能腾出手来收拾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大晋。
与此同时,徐州都督曹宏、豫州都督毛宝在接到燕王指令后,立即指挥大军沿着淮河一线举行大演习。一时间淮北大地铁骑纵横、尘烟弥漫,同时淮河上水师战船来回巡视。
眼见燕军摆出一副即将大举南下的态势,吓得郭默、苏峻、祖约三人一边积极整顿兵马;一边向匆忙后方告急,要求朝廷出兵支援淮南。
此时,与燕国上下欢欣鼓舞不同,东晋得知成汉覆亡的消息后,世家们各个如丧考妣。
说起来江左世家也算有些本事,当年他们凭借江东一隅之地挫败了曹操统一天下的野望。
后来更是与北地世家合作,在中原大乱时,保住了江南半壁江山。
然而这一次似乎不同以往,北地燕国蒸蒸日上,而今更是一举灭掉了成汉割据势力。面对燕国犹如泰山压顶一般之优势,江东世家彻底慌了了,再不复之前优哉游哉的样子。
当燕国水师、徐州驻军、豫州驻军沿着淮河一线频频调动时,东晋上下更是坐卧不宁。
十二月初五,大朝会上,此时东晋君臣是一片愁云惨淡,殿内气氛极其压抑。
天子司马绍左看看、右瞅瞅,发现众位朝臣哭丧着脸,显然都在为目前局势担忧。
“众卿家,燕军已经平灭成汉,如今又将兵锋指向江东,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各位可有计策教朕?”
见天子开口问计,大多数人把目光均投向站在最前面的王导身上,然而王导恍若未觉仍旧似塑像一般立在原处一动不动。自从王敦覆灭后,王导就很少在朝廷主动上发表意见。
而司马绍出于对琅琊王氏的忌惮,除非众人皆仿徨无计,不然他同样很少再向王导求教,打破了其父司马睿坚持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面对天子刻意冷落,王导自然十分不满,但他也清楚之前琅琊王氏太嚣张了,嚣张到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从而招致皇族嫉恨,以至于差点儿埋下灭族之祸。
因此,面对司马绍掌权后削弱王氏的举措,王导只能暂时以沉默表达不满。
看到朝堂上大多数人以王导唯马首是瞻,司马绍脸上隐隐闪过一丝不满,他对琅琊王氏把持朝堂大权早有不满,不然也不会刚一灭掉王敦后,就立即拿下了琅琊王氏把持的荆江两州刺史之位。
“咳咳,尔等倒是说话呀?都哑巴了?平时不是自诩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今到了尔等效力之际,为何闭口不言?”
面对天子逼问,大多数官员依旧缩着脖子沉默不语,最终还是郗鉴不忍看天子为难,遂主动站出来道:“淮南一线军报过于简略,只是极言燕军势大,但到底燕军有多少兵力?调动方向?却是言语不详!”
说到这儿郗鉴环顾四周朗声道:“因此,臣以为当务之急应当让祖、苏、郭三人将淮北燕军详细情况调查清楚,看看燕军此举是真的要攻打淮南,还是为了恫吓朝廷!”
“恫吓朝廷?”不少朝臣不解其意。
“没错!当今天下虽说是燕强而晋弱,但我大晋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臣以为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燕王当不会贸然南下。而今其之所以在淮北大军调动频频,多半还是为西南变局之故!”
“陛下,您忘了吗?月前您曾暗中诏示宁州刺史王逊,要求其在燕军攻蜀时,趁机北上试探一二。若臣所料不错,应该是王刺史所为激怒了燕国,而燕王又不想在此刻与大晋开战,只能摆出一副大打出手的样子,逼迫我大晋退让。”
“以道徽之意,此次当有惊无险?”司马绍颇为激动道。
“十有**是如此,纵观十多年来燕王行事风格,其讲究的是谋定而后动,绝不会在刚刚结束一场大战的情况,立即投入到另一场大战中。臣敢断言,只要陛下下旨让王逊退出所占之朱提郡,声势浩大的淮北会立即安静下来。”
这时有个官员问了个愚蠢的问题,“既然郗大人判断燕军不是要南下江东,那为何还要归还朱提郡?”
看到这样的蠢货,司马绍再次对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感到失望,同时亦坚定了在江东推行科举制的决心。不可否认九品中正制能够选拔一些如庾亮、郗鉴、王导、庾冰、应詹等大才,但更多选拔出来的却是不通俗物的废物名士。
你让这些名士吟诗作赋、寄情山水还行,真要让他们处理政务,只能依靠寒门幕僚。
郗鉴看了一眼那个满脸涨红的世家官员,好心解释道:“大晋不退出所占之朱提郡,燕王就不会善罢甘休。虽说燕国暂时不会南下江东,但谁又能保证其不会夺取淮南?”
“淮南乃江东屏障,绝不能被燕国占去,不然大晋将全面陷入被动。”
听了郗鉴的分析,司马绍终于拿定了注意,他立即吩咐中书监庾亮,让他代自己给宁州刺史王逊拟旨,让宁州兵全面从朱提撤离。
“诸位,如今燕国愈发强势,而我大晋颓势愈显,为日后计,寡人欲效仿燕国全面改革大晋,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见天子又提起改革一事,王导心中不由暗叹一口气,天子还是年轻气盛,什么事总想着一蹴而就。可惜他忘了,天下之事哪有那么容易成功,连大名鼎鼎的燕王,也是小心经营了数年才一鸣惊人。
前段时间在土地改革上尝到了些许甜头后,让天子再也按捺不住改革的决心,近来更是频频为改革张目,要求在政治上、经济上效仿燕国对大晋进行全面改革。
可惜天子小觑了世家力量,上次世家在土地改革上退缩,不是因为天子势大,而是世家迫于外部压力,再加上他王导从中调和,才让经过改良的新土地政策得以实施。
王导担心天子再这么毫无顾忌的推行改革,很有可能将世家逼向绝路,到时不但无法继续推动改革,恐怕连天子人身安全也无法保证。(。)
第645章 太宁二年()
太宁二年正月,燕王在保和殿内举办了一场盛大宴席。
同时新春将近,来自天南地北的诸属国纷纷遣使朝贺。一时间洛阳城内万国来朝,不少年长的老人纷纷感叹,已多少年没有看到洛阳这么热闹了。
在收复中原、河北的一年多时间里,燕国政策大体上还是沿着既定方针推进。除了几家大族不甘心铤而走险外,大批刚刚获得土地的庶民正饱含热情的期待美好生活降临,整体而言中原、河北一带已渐渐稳定下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燕国上下喜讯不断,不但战胜了百年难遇的中原蝗灾,还重新理清了与四方藩属国关系。
原先一直威胁东北安全的属国高句丽,通过领土交换,被燕国送到三韩半岛安置;至于桀骜不驯的柔然、敕勒,在被邵玉娘、阳鹜二人摁在地上一顿胖揍后,也彻底认清了形势。
新年刚到,两部使者就冒着严寒从漠北高原一路南下,入洛阳朝贺。
除此之外,燕军三路伐蜀之战取得巨大成功。在去年年底前,前成汉国主李雄一家安全抵达洛阳,接受了燕王册封的归义侯封号,正式在洛阳定居下来。
燕国立国仅仅一年就取得这样的成就,让燕王卫朔有足够底气在新年接受百官、诸藩属国使臣庆贺。
在正月十五庆典举行前夕,漠北柔然、敕勒、扶余国使者辗转而来,高句丽国王更是派来太子亲自前来进贡,而扶南、顿逊、骠国、真腊等南洋属国则共同组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朝贡队伍。
除此之外,最让燕国上下感到惊喜的是,刚刚内附燕国的车师前王、王后,亦千里迢迢亲自赶到洛阳,觐见燕王。
这是自晋武帝逝去以来,首次有来自西域的属国入朝。
对于在去年年底刚刚定下西征大计的燕国而言,车师前王的到来,让卫朔有机会亲自了解一下西域形势,并让他更好的为日后西征做准备。
原本车师前王在内附燕国后心中尚有几分疑虑,虽说他曾通过某些康居、波斯商人口中听说过燕王的赫赫功绩,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证,故而其对燕国的实力多少有点儿怀疑。担心燕国不够强盛,无法应付西域诸国联合对抗,以至于将小小的车师前国推到万劫不复之地。
可自打过了玉门关,车师前王心中所有顾虑都消失不见了,他十分欣喜地发现燕国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强盛。而车师前国恰恰需要一个强大的保护国,以保证车师前国能够在复杂的西域生存下去。
车师使团数十人于太宁元年九月下旬从车师出发,历时整整近三个月,车师前往才顺利抵达洛阳。之所以花费如此长时间,与车师前王不断参观沿途风光有关。
过了玉门关后,所有车师人都以为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他们既震惊于燕国的富裕,又震惊于燕国广袤的疆域。他们从燕国最西段玉门关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水泥直道,花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才赶到洛阳。
沿途遇见了不少矫健的厢军,给车师前王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发出无限感叹,难怪燕国能够打败强大的鲜卑人。
除此之外,笔直宽阔的道路、星棋密布的城镇、富足自信的人民,都给车师前王、王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见识了燕国的强大与富庶后,再次坚定了车师前王向燕国靠拢的决心。
车师前王抵达洛阳后受到燕王卫朔热情款待,在大庆典举行前,几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庆,让其他各藩属国使者对车师前王夫妇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卫朔如此频繁的宴请车师前王,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想尽可能多的了解西域。通过与车师前往交流,让他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些甚至与军情署、密谍司呈上来的情报完全相反。
就拿疏勒国来说,原本燕国上下认为其是西域强国之一。谁知在车师前王口中,疏勒国竟然是龟兹国的附属,其国已在前年被龟兹兼并,疏勒王被强行降格为‘贵人’,成为龟兹控制下的傀儡。
而龟兹王为了控制疏勒,又派出大将对疏勒国实施监护。不过,据说疏勒王并未放弃,一直在试图恢复王位。
另外,还有强国乌孙,其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据车师前王介绍,乌孙国早在西汉宣帝时,就已分裂成两个国家即大、小昆弥,两国之间矛盾不断,汉王朝曾多次调解两国矛盾。
后来大昆弥在北匈奴骚扰下渐渐灭亡,部分乌孙人与北匈奴融合诞生了一个名叫悅般的国家。
其实卫朔并不知道,如果不是辽东意外崛起的话,未来乌孙国将遭到鲜卑首领拓跋郁律重创,而不得不避居天山。
在西域各国中,被车师前王称之为强国的,有龟兹、于阗、车师后国、鄯善、焉耆、乌孙六个国家,而各强国至少有民数万户,人口多在十万左右。以于阗国为例,其国内有民三万两千户,口八万左右,可战之士约三万人。
据此卫朔估计,若是西域六大强国联合,再加上附庸小国,大约可组成一支规模在二十万人左右的大军。
然而燕国重返西域的敌人并不仅仅只有六大强国,还有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据车师前王介绍,在车师后国、乌孙以北、以西尚有高车、柔然、嚈哒、悅般等游牧强大的游牧民族,他们同样对西域虎视眈眈。
说起来高车部族跟柔然、敕勒一样,同样是在鲜卑人覆亡后,于漠北新近兴起的一支游牧部落,曾经也与柔然、敕勒一道南下侵扰过燕国。只是与柔然敕勒不同的是,在南下遭到燕国痛击后,高车人立即将扩张目标对准了西域。
而去年柔然可汗曾联络高车部落进攻漠南,高车部首领不从,结果柔然敕勒在燕军打击损失惨重,而在高车部落十万户则趁机西迁,正式介入西域纷争。
正月十五,庆祝大典正式举行,燕王与燕国文武重臣、各阶层代表、属国使节欢聚一堂。
宴上,卫朔居于主位,高瞻、裴嶷、温峤、邵续、莫含、刘隗、刘琨等燕国等燕国重臣坐在左侧,而来自各地的使节坐在大殿右侧。
宴席刚一开始,燕王卫朔就挑眉看了一眼李雄,颇有些恨铁不成钢道:“仲俊,尔可曾后悔当初选择?若是你早早归附燕国,以至于落到今日这般地步。当初寡人有意让你与凉州张家享受一样待遇,可谁知尔不知天高地厚,仰仗地利,意图顽抗天兵。”
李雄闻言忽然冒出一身冷汗,匍匐在地,连连请罪道:“小臣罪该万死,冒犯了大王虎威,还请大王宽宏大量,饶过在下。”
“哼!若非念在你治理蜀地有功,寡人早让你一家子去跟刘聪、刘耀、石勒、石虎等胡虏贼酋相聚。”
一听刘聪、刘耀、石勒、石虎等人名字,李雄差点儿没被吓死,这几个胡虏都是被燕国生生活剐而死,跟随他们造反的部族都曾遭到燕国残酷报复,而羯族更是彻底被灭族。
“好了,你起来吧,日后只要在洛阳好好待着,燕国就不会亏待你,但是尔等若再敢起不该有的心思,那就别怪本王心狠手辣。”
“请大王放心,臣定当谨守本分老实做人,绝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警告了几句李雄后,宴会气氛渐渐热烈起来,除了有歌舞表演外,中间还穿插了各使节向燕王进献礼物的环节。来自各地的使者纷纷向燕王献上进行准备的奇珍异宝,一时间大殿内欢呼声响彻云霄。(。)
第646章 西征之前()
从去年开始,随着燕国开始实施封锁,西域各国发现丝路上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同时随着燕国、高车、嚈哒等外部势力介入,导致形势愈发紧张。
在车师前国内附燕国后,龟兹王、焉耆王、于阗王、车师后王、乌孙王、鄯善王为了对付强大的燕国,不得不在联合在一起。
西域各国之异常动作,很快被西域长史苻洪获知,他立即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通知其上司——凉州都督刘遐,而刘遐得报后同样不敢怠慢,迅速上报枢密院、内阁。
卫朔扬了扬手中军报,环顾诸位内阁大学士一眼后,面色凝重道:“据苻洪来报,西域诸国于去年年底正式结盟,准备对付燕国。”
温峤、高瞻等人闻言眉头紧皱,纷纷满脸忧虑地望着卫朔一语不发。这个情报事先众人都已看过,面对二十万西域联军,再加上有可能插手的高车、悅般、嚈哒等外部势力,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去年年底西域六大强国齐聚龟兹王城,秘密会谈结成抗燕联盟,众人歃血为盟,共推龟兹王、乌孙王为盟主,一